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207:豫中会战之浴血洛阳-二(1/4)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二百零七(新抗战系列之一百二十五)

严格意义上来说,5月4日日军坦克第3师团猛攻洛阳外围阵地龙门,就拉开了洛阳保卫战的序幕。

刘戡的中央军在日军坦克步兵围攻下,苦苦支持了6天之久。

后因日军集中主力合围切断刘戡兵团,试图将其歼灭在洛阳地区,该部才奉命紧急向西突围撤退。

刘戡兵团撤走以后,剩下的只有以武庭麟将军15军为主的3个师了。

武庭麟是洛阳保卫战的直接指挥官,但名义上的指挥官为第14集团军司令刘茂恩(该集团军只有一个15军)。

日军已经从四面合围洛阳,迫使国军在洛阳地区和日军决战。此时第一战区总司令蒋鼎文倒是头脑清楚了,下令放弃洛阳地区,全军向西撤退到地形极为复杂的豫西山区,准备和日军决战。

在豫西山区,日军重武器寸步难行,空军也会失去大部分作用,等于战斗力锐减一半。

国军撤退到豫西山区,可进可退可攻可守,完全掌握战场主动权。

不过,大军现在同日军主力近在咫尺,要撤退就需要掩护。

此时日军连战连胜,坦克第3师团2天半竟然前进150公里,攻击势头锐不可当。如果不能有效阻挡住日军追击的锋芒,就难以完成撤退部署。

那么,掩护撤退自然就必须借助豫西防御核心洛阳了。

蒋鼎文留下刘戡兵团和刘茂恩集团军防御洛阳,尽力为大部队撤退重整争取时间;同时要杀伤日军,消耗日军不多的弹药补给,为后面决战做准备。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两支部队总兵力不过2万多人,而合围洛阳的日军不下6万多人,光是兵力就有3倍差距,火力就更别说了。

整个2万多人只有14门反坦克炮,而此次豫中会战日军坦克装甲车总数为691辆,坦克就有200多辆,你说说看怎么打?

这个千斤重担,就落在刘戡和刘茂恩的肩上,其中刘茂恩的担子最重,他奉命死守洛阳城郊,没有命令绝对不允许随意撤退。

洛阳保卫战是5月4日打响的;日军对于城郊坚固阵地的全面攻击,则是从5月9日开始的;5月17日,日军对洛阳城郊核心阵地发动全面总攻,保卫战到了最高潮阶段。

根据原定计划,由第110师团和第62师团、以及坦克第3师团配合,攻打洛阳。

其中,以第63师团为攻击主力。第110师团前几阶段经过邙山头等血战,伤亡较大,官兵也比较疲劳,63师团相对比较完整。

第12军内山英太郎下令由第63师团为核心组成所谓的菊兵团,由师团长野副昌德中将为指挥官,初期共下辖10个步兵大队和2个炮兵大队,兵力约2万人。

具体如下:

第110师团攻击洛阳的,为4个步兵大队1个重炮兵大队,分别为:

第110师团163联队稻垣毅治少佐第1大队
独立混成第1旅团清水昂中佐独立步兵第74大队
独立混成第2旅团森田舍三大佐独立步兵第5大队
独立混成第9旅团江田贯一郎少佐独立步兵第38大队
野战重炮兵第6旅团第6联队1个15榴(150毫米口径)重炮兵大队

第63师团兵力较多,下辖第6个步兵大队和1个炮兵大队,具体为

福永勇吉中佐独立步兵第25大队
小田二郎少佐独立步兵第78大队(原属63师团66旅团)
有马敏雄中佐独立步兵第137大队(原属63师团66旅团)
瓦田隆根大佐第12野战补充队
棍田义德少佐独立步兵第1大队
伊藤政治大尉独立步兵第2大队
山田昌彦少佐独立步兵第3大队
林治作少佐独立野炮队

直接攻击洛阳的菊兵团初期兵力为2万人,四面合围洛阳的兵力高达6万多人。日军可以随时对洛阳一线增兵,完全立于不败之地。

之所以开始只使用2万兵力,是日军认为已经绰绰有余。对付洛阳地区国军3个三流师1.5万人,难道2万兵力还不够?日军往往都是用1个1000多人的大队,对付国军1个杂牌师的。

此时,洛阳情况却不妙。

日军坦克第3师团突进速度极快,连续攻破郏县、临汝等重镇,这远远超过蒋鼎文的预计,导致洛阳防御战部署比较仓促。

刘茂恩多年后在台湾回忆当年的情况,仍然相当愤慨。他自觉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出了个大难题给他,形同坑他。

5月6日,刘茂恩接到外围龙门高地激烈交火的情报,知道洛阳马上就要全面打响,紧急找到坐镇洛阳的蒋鼎文,询问怎么办?

早在5月4日,蒋鼎文就接到龙门地区接敌的情报。当时龙门地区只有坦克第3师团先头部队,兵力并不多,刘戡的中央军2个精锐师完全能够对付,战局还是可控的。

此时蒋鼎文还是很沉着的。明明龙门距离洛阳只有十多公里,他仍然坚持在留在洛阳城内指挥。

6日上午接到刘茂恩的电话,蒋鼎文是这样回答的:目前战局还不至于马上打到洛阳,不要太过虑。

只是,仅仅6日一天,战局就有很大变化。龙门地区日军大量增兵,坦克越来越多、步兵骑兵都赶了上来。

同时,日军重兵向侧翼迂回包抄,试图将刘戡在龙门的2个主力师切断退路,合围歼灭。

到了这个地步,龙门显然已经无法坚守,刘戡兵团必须撤退。

换句话说,洛阳就必须交给刘茂恩独立承担了。

此时,也就是5月7日下午2时,蒋鼎文电令刘茂恩的第15军,让他们务必防御洛阳城10到15天。

具体部署为:

1.令刘戡第14军(欠94师)、暂4军(欠47师)、新6师及15军1团,对于占领东龙门山的敌人,应即转移进攻(撤退)。

2.令武庭麟指挥第15军(欠1团)及第94师,守备洛阳,并指示须守备10至15日。

3.令汤恩伯兵团以第13军、第85军兵力,迅速由临汝方面尾击窜犯龙门之敌,以收夹击之效。

简单来说,就是命令刘戡兵团放弃龙门向西撤退,武庭麟第15军直接对抗日军。至于汤恩伯第13军和第85军夹击龙门日军,则是无稽之谈。

此时汤部两个军经过激战,奋力突围到宜阳一线,尚且没有收拢,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马上进攻。

刘茂恩自然知道这个部署是什么意思,更觉得防守15天不太可能。他的第15军从抗战开始就在山西和日军血战,大规模会战也参加了好几个,对日军还是非常了解的。以第15军的这点兵力和火力,能够在洛阳坚持7天就是奇迹。

刘茂恩赶忙联系蒋鼎文,发现蒋在当晚已经率领司令部西撤到临时指挥部洛宁去了,到10日上午才恢复联络。

此时洛阳只留下原东北军军长,现任第一战区参谋长董英斌主持大局。

董英斌这个人有能力没魄力,也调动不了军阀的第15军,只得让刘茂恩自己部署洛阳保卫战。

刘茂恩是杂牌军,同中央军一向有深刻矛盾,以尽全力避免被中央军吞掉。刘茂恩和陈诚、何应钦、汤恩伯都非常不友好,回忆录中经常对汤恩伯等人破口大骂。倒是刘茂恩和蒋鼎文关系还不错,蒋笼络杂牌军制衡汤恩伯,对刘茂恩是很拉拢的。

此时刘茂恩听到这个自行部署的命令,顿时大怒了。

洛阳保卫战光靠他的1万多人是不行的,让他自己部署也就是让他孤军奋战。

刘茂恩打了几十年仗,自然知道洛阳保卫战必败无疑,搞不好15军还要全军覆没。这是谁也不愿意接的烂摊子,现在竟然交给他,不就是摆明了坑他。

况且,此刻刘茂恩的部队也残缺不全。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