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205:豫中会战之汤恩伯部大突围-四(1/3)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二百零五(新抗战系列之一百二十二)

坦克第3师团的闪电战

这一线的公路叫做叶洛公路,也就是从叶县(汤恩伯的司令部)到洛阳的公路。但从许昌,也可以接通这条公路。

这条公路条件相对较好,可以并排通过2辆汽车。公路较为宽阔,路面坚硬,难以彻底破坏。汤恩伯部虽然开战以后就破坏了公路,但因日军此次调动大量工兵,所以还是不难修复的。

况且坦克的一大特点就是越障,即便公路路面较为破损,也算不了什么,只要填平较大的反坦克壕沟即可。

日军以工兵开路,行军速度是极快的。

坦克第3师团于5月2日开始从许昌行军。一时间,多达1000多辆坦克装甲车和汽车,劈天盖地的向洛阳杀过去。

这堪称日军侵华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坦克闪电战,其规模也超过了诺门罕战役。

在整个豫中会战中,日军使用坦克装甲车高达近700辆,其中坦克200多辆,大口径火炮近300门,出动兵力高达近15万人。

其坦克装甲车和总兵力,远远超过德军北非军团(只有4万多人),拥有150辆坦克。

而英军为了打垮德军和意军,竟然使用了10个师和4个独立旅,总兵力为23万人,坦克1440辆,火炮2311门。

而国军什么水平?坦克是0,五花八门的火炮只有几十门,一线顶住日军的汤恩伯集团仅有12万人,还没有日军数量多。这如何挡得住?

5月1日拂晓,许昌城破。

极为兴奋的12军司令官内山英太郎知道战机已经到了,立即下命令给坦克第3师团,展开大合围。

内山英太郎要求:坦克第3师团在步兵第27师团和第37师团,以及骑兵旅团配合下,立即沿着公路高速杀向临汝,击溃国军沿着公路的防线。占领临汝,也就基本切断汤恩伯集团从嵩山地区向伏牛山地区的撤退道路。随后,坦克第3师团务必使用主力,沿着临汝、郏县、襄城、许昌一线游动警戒,阻挡汤恩伯部垂死挣扎,试图冲破公路。

接到命令以后,坦克第3师团长山路秀男没有耽误一点时间,命令所有坦克立即加油和简单维护,随后出发。

经过几小时的油料准备和维修,5月2日拂晓,坦克第3师团庞大的部队从许昌附近出发,1万多人和1000多辆坦克装甲车汽车,黑压压的杀向临汝。

可以这么说,不要说坦克第3师团以1万多人规模,对付郏县、临汝这些县城的几千国军守军。

即便坦克第3师团现在不动,就停在许昌平原附近,汤恩伯集中12万大军四面围攻,也绝对无法吃掉这1万多部队。

单单200多辆坦克,汤恩伯就根本无法吃掉。

所以,坦克第3师团一出发,这条公路沿线的国军据点,就统统凶多吉少。

坦克第3师团兵力众多,此次突击分为三部分。

右翼突击队:坦克第13联队,机动步兵第3联队主力,机动炮兵第3联队一部。

左翼突击队:坦克第17联队,机动步兵第3联队第3大队,机动炮兵第3联队一部。

另外,还有个直辖挺进队,主要是师团搜索队和兵工队。一共1000多人,拥有坦克50多辆,主要用于奇袭和巡逻。

这里面自然是左翼和右翼部队实力最强,但直辖挺进队的机动性强得多,是轻装奔袭的部队,坦克装甲车的性能也最好。

直辖挺进队后来一直战斗到山西境内,1个多月行军1000多公里,竟然没有1辆坦克因为机械故障掉队。

81师苦战郏县

许昌到公路上国军第一个据点郏县,仅有60多公里。虽说不远,步兵却要走2天时间。对于坦克部队,这算不了什么。一个上午的行军,坦克第3师团右翼突击队先锋,就与5月2日12点赶到郏县,随后开始部署攻城。

这种高速度让人震惊。

不但增援郏县的国军部队难以赶到,甚至从许昌撤退到郏县的国军,还没有日军坦克前进的速度快。

郏县是个小地方,当时全县人口只有几万人。小地方,战乱却很多。

郏县因为扼守通往豫西和豫中的公路要隘,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自古以来多次经历大规模战乱。

明末,明军在郏县和李自成决战,一战损失4万大军,使得明军最后的一点本钱也消耗掉了。

史书上是这么说的:郏县之战(柿园之役)是明朝末年关键性的转折战役……经此役,明朝失去了最后一个有力的抵抗力量,明朝防御性力量消灭殆尽,不久明朝就灭亡了。

在这之前,坦克第3师团右翼突击队先锋在郏县外8公里的楚河铺镇,遭到国军阻击。

楚河铺镇外围有一条深1.5米的楚须河,这是天然的障碍。

国军在这里设有防御阵地,但没有重武器,只有机枪和迫击炮。

1.5米对于坦克来说不算什么,可以直接开过去。日军开始用轻型坦克,试图直接越过小河。不过,这条小河很特殊,国军驻守的一面是几乎75度的断崖,坦克根本就开不上去。

无奈之下,日军只能出动步兵强攻,试图击溃国军防线,然后让工兵协助坦克过河。

于是,日军使用坦克第13联队和机动步兵队,强力冲击。期间,日军不但用坦克炮疯狂炮击,一个个摧毁国军阵地火力点,还是用75毫米野炮密集炮击。

在日军如此强大的火力下,国军楚须河防线几乎无法防御,整个阵地都被日军炮火覆盖。

但守军暂编27师在绝对劣势下,奋起抵抗,和日军玩命。

轻武器对付不了坦克,国军就打日军步兵。

在国军顽强阻击下,日军也有一定伤亡。在最前的机动步兵第1中队遭重创,小队长秋山中尉被击毙,整个小队被国军交叉火力全部打死,无一幸存。

虽国军守军拼尽全力,毕竟血肉阻挡不住钢铁。在日军炮火压制下,国军河岸阵地很快不复存在,官兵死伤重大,被迫后撤到楚河铺镇阵地继续防御。

日军付出一定伤亡后,渡过河流,攻击楚河铺镇。

小小的镇子,哪里挡得住日军坦克。日军坦克直接冲击楚河铺镇的土墙,将墙撞到。

国军无奈之下,只能退入镇内依靠几道小街与机动步兵联队第3中队打巷战。

在楚河铺镇苦战时,郏县国军调动一个团数百人增援。这个团刚刚靠近楚河铺镇,就遭遇了以逸待劳的坦克13联队的主力。由于楚河铺镇太小,右翼突击队只使用了一部分兵力,还有大量兵力待机。

见到国军增援赶来,日军立即使用坦克配合步兵冲击。

这数百国军被日军迎头猛击,一时间自身难保,被迫向后撤退寻找依托阵地。

这里的国军苦战数个小时,伤亡太大,阵地全毁,被迫放弃楚河铺镇再次撤退。增援的国军见日军坦克冲击太厉害,实在抵挡不住,也只能向郏县撤退。

虽然楚河铺镇被日军攻陷,但这里激战的几个小时,也拖住了坦克第3师团右翼突击队的手脚,让他不能进攻郏县。

而左翼突击队,也是遭遇沿途阻击,于5月2日下午,才突进到郏县县城外。

此时直辖挺进队则绕过国军防御据点,也突进到郏县县城附近。

只有右翼突击队,和国军混战,距离郏县还有几公里距离。

2日下午,日军开始猛击郏县县城。

具体为部署为:

左翼突击队指挥官,第6旅团长佐武胜司少将负责指挥,进攻部队为渡边谦太郎大佐的坦克第17联队、机动步兵第3联队山野边荣吉少佐第1大队、90式75毫米野炮两个中队、105毫米榴弹炮1个中队。

直辖突击队,则负责从郏县北侧攻击协同。

郏县是个小县城,守军为12军81师的241团、243团两个步兵团。

其中一个团的主力,因为楚河铺镇吃紧,已经增援去了。

目前,县城内只有1个步兵团,连1门反坦克炮都没有。

他们面对日军100多辆坦克和六七千大军,无论如何也守不住。

即便如此,81师师长贺粹之仍然下令死守。

贺粹之明白,日军坦克部队目的是临汝,要合围嵩山地区汤恩伯集团主力。

能够在郏县多支持几个小时也好,可以为主力突围创造条件。

贺粹之并非黄埔系将领,而是个军阀军官。

他是大头兵出生,是冯玉祥西北军的军官,韩复榘的部下。

韩复榘背叛冯玉祥以后,贺粹之一直跟着韩多年。

贺粹之这个人虽没有正经上过军校,能力却非常突出。1927年,他就担任韩复榘14师的参谋长,当时不过29岁。

韩复榘不战而逃,被蒋介石杀了以后,孙桐萱继任军长,贺粹之担任军参谋长。

1939年,孙桐萱让贺粹之直接带兵,担任81师师长,直到现在。

贺粹之上的是战争大学,经过10多年战争考验,拥有很强的指挥能力。

12军是韩复榘的山东军,部下高级军官多是西北军将领,但中低级军官很多都是山东大汉。

山东人和西北人都很凶悍,所以12军虽是军阀部队,却颇有一定战斗力。

不过,即便贺粹之再厉害,山东军再能拼命,人肉能挡得住坦克吗?

显然是不可能。

所以,郏县失守已经是必然,贺粹之能做的只是尽量拖延时间。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