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199:豫中会战之许昌保卫战-上(3/3)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九十九(新抗战系列之一百一十六)

刘昌义军长肉搏和尚桥

4月17日中牟方面打响,豫中会战爆发。吕公良在23日召开许昌的抗日誓师大会,宣布和日寇誓死决战。

吕公良在大会上慷慨成言: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中国现在已经到了最后关头,我们要有必胜的决心。

新编29师官兵也都非常激动,纷纷表示要和日军决战,同许昌共存亡。

誓师大会现场,处决了3个来侦查军事情报的汉奸。

从17日开始,中牟方面的暂编27师在军长刘昌义率领下,以区区几千兵力和日军第37师团血战一周。期间,刘昌义军长甚至亲自率领一个多营部队,肉搏冲锋。但日军兵力太大,靠区区一个师,不可能挡住日军推进。

到了4月24日,日军占领许昌以北的长葛县城和和尚桥村。这里的姚俊明第86团和日军激战数日,发现日军兵力过大,依靠区区两个营根本就拦阻不足。团长姚俊明本人在激战中身负重伤,立即向吕公良汇报。

吕公良认为许昌兵力不足,没有必要再在外围这么远的长葛和日军纠缠。吕命令姚俊明留下一个营,继续在和尚桥一带阻击日军,封锁公路,无论如何不要撤退。其余那个营,则撤退回许昌城内,放在兵力最少的城南作为预备队。

姚俊明团长率部撤退许昌,但途中又和突入的日军多次遭遇,发生残酷近战。混战中,姚俊明团长和几个卫兵被日军冲散,就此失去踪迹。一般认为,姚俊明已经牺牲,只是没有找到遗体而已。无奈之下,吕公良命令第三营营长胡光耀代理团长职务,指挥第86团残部。

这是许昌保卫战,牺牲的第一个团长。

一天前的23日,刘昌义军长率领暂编第27师约1个团又2个营的部队,突破日军层层封锁,撤退到和尚桥。这些部队经过多次大战,目前兵力剩余还不到一半。

刘昌义率领该部在和尚桥和如洪水一般开来的日军,进行了殊死战斗,甚至差点自己冲上去肉搏。

进攻和尚桥和长葛县城的日军,为第37师团第226联队第2大队和第227联队第2大队。

他的参谋处长陈正风多年后回忆:我们从前线撤退下来。刘昌义军长率领这几百人,4月22日赶到了新郑县城东北约20华里的一个村子,同萧劲师长的暂27师主力会合。我们此时侦查发现,新郑已经被日军占领,我们无法从这里通过。晚上11点,侦查新郑的特务连官兵回来报告,说新郑的日军非常多,城东南约20华里花园村有日军至少1个大队,花园村周边几乎每个村子都驻扎日军,新郑城内日军也很多,但因为道路被封锁,不知道城内到底有多少敌人。好在从花园口到新郑一路,似乎没有敌人踪迹。刘军长和萧师长商量,决定从新郑以东8华里的日军控制区,强行突围。当时我们名义上还有1个师,实则伤亡很大。以战斗力最强的79团为例,原本2000人的一个团,现在仅剩600多人。实际上,目前暂编27师只剩1个团的兵力。

4月23日0时,部队摸黑出发。当前卫团79团接近花园村西南一个村子边缘,突然遭遇日军猛烈射击。当时我和军长刚刚走上村北的石桥,突然一片弹雨打过来。刘军长身经百战,听到子弹破空声音就知道不好,一把拉住我跳下石桥。幸好石桥下的小河已经干枯,我们跳到了干河沟里,没有受伤。我前卫团和村内日军激烈交火,但日军火力极强,也不知道村里到底有多少鬼子。前卫团600多人一时被敌人火力压制,也只能跳到干河沟里躲避敌人射击。鉴于正面有敌人挡路,附近又都是敌人,一旦稍微停止前进恐怕就会被敌人包围。刘军长果断命令,暂编27师一个团监视新郑县城的敌人,设置狙击线;1个主力营则监视花园村的日军主力。剩余的部队以2个营正面佯攻,战斗力最强的胡光耀营和79团另一个营,分别绕到村子的南面和东面,发动突袭。各部接到命令以后立即行动,包抄的2个营一举冲入村子,将这里日军杀得落花流水。这个村子的日军不知我们虚实,以为国军大部队赶到,仓皇撤退。我军苦战1个小时,占领了村子。此战歼灭了日军约有三百人,缴获的步枪就有100多支,轻机枪6挺。

在我们和这个村子日军血战的同时,花园村日军主力果然出兵增援,被我军那个营拦住,两军激烈对射。刘昌义军长占领这个村子以后,立即命令主力绕到花园村侧面突袭,试图一举击溃花园村日军主力。但此处日军有1个大队1000多人,兵力雄厚,我军也不过1000多人,火力远远不及。苦战了几个小时,到拂晓天快亮的时候仍然不能攻入村子。此时新郑县城出来的日军,也和我狙击线的那个团零星交火。刘昌义军长认为,日军不擅长夜战,在夜晚不敢大举猛攻。但一旦到了天亮,日军战斗力就会猛增几倍,会四面包围我们。到了这个地步,不能恋战,必须立即撤退。于是,刘军长下令各部撤出战斗,向许昌方向火速前进。

4月23日上午,我暂编27师残部还在努力向许昌开进。白天日军大量飞机赶来扫射轰炸,导致我们行军速度十分缓慢,直到下午3点多才到达许昌以北的长葛县和尚桥村。和尚桥村不大,但相当重要。一条长约500米的土路经过该村,是连接许昌和郑州的主要道路。土路傍边的平汉铁路,已经被我军有计划的破坏拆除。和尚桥村比较适合防御。清潠河从村子西面1500米处穿过,村南是一个山包,地势突然升高。2条深达2米的大沟和村子南面相连,通往连接许昌和禹县的公路。两条沟中间,是大片的坟地,可以便于士兵隐蔽。该坟地居高临下,正对着村南口,坟地上有座小庙。村子东面是大片麦地,便于撤退和增援。但村子太小,不能长时间防御住敌人。我军在这里也没有修筑坚固工事,只是挖了一些散兵坑,依靠天然的土沟作为防御阵地。我军赶到的时候,吕公良的新编29师第86团(缺1个营)驻守在和尚桥以东的几个村子里,团部则距离和尚桥村大约1500米。这里不再是日军控制区,而是我军控制区。连续作战行军数日的我军官兵伤亡过半,饥肠辘辘,疲惫不堪,终于回到了家,自然是喜出望外。和尚桥村政府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饭食,让我们饱餐了一顿。刘昌义军长决定暂时在和尚桥村驻扎,第二天再去许昌。中午刘昌义军长通过有线电话,和吕公良师长联络上,介绍了一下目前险恶的情况。

刘昌义军长明白日军的最终目标就是许昌,而且以目前来看兵力非常之多,靠新编29师恐怕支持不住。但目前暂编27师伤亡过重,仅剩三分之一,恐怕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到底是撤退还是原地驻扎,刘军长一时犹豫不定。就在此时,暂27师两个军官,上校参议王宝斋和王海东找到刘军长,表示他们都是河南本地人,又有当过团长营长的经验,希望能够潜入敌后组织游击队,进行游击战。刘昌义军长很感动,让我发给他们一些公函,又领了一些经费和少量武器弹药。这两人随后离开部队北上进入敌后,谁都知道这是九死一生的。后来我听说,两人都在豫中组织了游击队。但曾经担任81团团长的王海东上校在组建队伍时,被汉奸告密,后被日军抓捕杀害。这真是两个英雄。

送走两人以后,刘昌义军长决定部队暂时不撤退到许昌,留在和尚桥狙击日军大部队。为什么不撤退到许昌,主要许昌城市太小,放不下这么多部队。但日军兵力太大,数万敌人从四面八方如洪水一般滚来。靠我们暂编27师残部区区1000多人,根本不可能守住和尚桥,只能尽力为之。

下午4点,外围一个侦察兵跑来汇报,说是和尚桥北面2公里出现日军一个大队约1000多人,正在向和尚桥高速开进。刘军长立即命令,暂编27师第79团全部进入村边阵地,准备战斗。

日军机动能力很强,较重的辎重都用汽车和马车运输,士兵仅仅携带轻武器和必要给养,前进速度很快。大约30分钟后,日军前锋和我军外围警戒部队交火,5月30分,日军主力全部杀到和尚桥村,和我军激烈交火。数百日军发动第一次冲锋,冲到村子口被我军一阵手榴弹雨击溃。日军被炸死炸伤上百人,仓皇撤退。日军战败以后,改变战术,开始用炮兵猛烈轰击。

此时我军仅有的迫击炮弹早已耗尽,只能用步枪轻机枪和手榴弹作战。这些武器射程有限,必须等敌人靠近我们二三百米才开火。日军的重武器众多,使用山炮步兵炮在远距离对和尚桥村疯狂炮击。短短1个小时,和尚桥村大小房屋被摧毁大半,村边缘的阵地也荡然无存,我们600多官兵只能撤入村内,依靠残垣断壁继续防御。

日军第二次冲锋,刚刚进入村子,就被我军一顿手榴弹砸的晕头转向。还没站住脚,我军挺起刺刀肉搏冲击,和日军杀成一团。

作为作战参谋,战斗打响以后,我奉刘军长命令,密切观察四周日军动向。在正面日军冲入村子和我军肉搏之时,日军后续部队迂回到村子左翼和背后,试图占领村子南面的高地,也就是坟地,前后夹击我军。我军兵力不足,坟地上仅有一个连,挡不住上千日军。

我见情况危急,急忙冒着炮火跑去向军长汇报。刘昌义军长知道如果村南高地坟地一丢,不但和尚桥村难以保住,甚至79团也会被包围在村子里。刘军长严肃下令,剩余所有能动的官兵,马上和他一起增援南边的坟地。

命令刚下,刘昌义军长立即带着仅剩的胡光耀营、特务连、军官队,向村南狂奔过去。甚至村公所里面的几名警察和一些民团乡勇,也操起警用手枪步枪,跟随我们一同冲过去。当时情况紧张到什么地步,我们队伍和攻击的日军几乎齐头并进。我军冲到村南口的石桥上时,日军已经在几百米外涉水过了桥,立即向我们射击。我们当先冲到桥上的几名官兵中弹落水。此时本该离开石桥,同样涉水过河,以躲避日军枪弹。但已经没有时间了,刘军长一面指挥用轻机枪压制日军火力,一面命令官兵以低姿态跑步强行冲过日军火力封锁线。由于我军的英勇无畏,终于抢先一步增援到高地坟地。我军刚刚在坟地上架起机枪,日军也杀到了。我军居高临下,对准日军一顿扫射。日军被我们火力急袭打的大乱,慌忙向后退却,跳入了村南的土沟里。

我军由此勉强守住了和尚桥村。

日军凶恶顽强,当然不会就此作罢。从晚上7点开始,日军集中兵力连续不断的冲击坟地,战斗非常激烈。万幸的是此时已经是黑夜,周围一片漆黑,日军炮兵无法精确炮击,只能依靠轻武器。日军以大量机枪疯狂扫射坟地,火力极为惊人。坟地上唯一那座小庙的庙顶,很快被日军机枪扫射的弹雨掀飞,高地上仅有的几颗小树也被打的光秃秃的,叶子全部被打掉。和尚桥村内,坟地以及周边几个村子都在血战,我暂编27师和新编29师86团全线和日军交火,到处都是枪声喊杀声和手榴弹爆炸声。

此时,刘昌义军长听见村东麦田里面似乎有枪声,判断敌人可能利用麦田从村子东面偷袭,命令我立即带着军官队去麦田防御,同时联络86团姚俊明团长,抽调1个连到麦田。这个100多人的军官队本来都是尉级军官,是全军选拔的优秀参谋人员,并不是用来作战的。但因战况紧急,无兵可用,连他们也在第一时间冲上了战场。我本来以为这些戴着眼镜的参谋都是书呆子,不能打仗,对他们很轻视。谁知道,这几天战斗中,军官队的参谋们誓死和日军拼命,无论冲锋还是肉搏都丝毫没有畏惧,歼灭了不少敌人。但是,仅仅几天时间,军官队伤亡大半,目前只剩下20多人还没有受伤,全部交给我带到麦田。

我在麦田部署好阵地以后,立即提着手枪独自赶到新编29师86团阵地,找到姚俊明团长,要求提供一个连部队。

没想到,姚俊明团长为难的说:你看,现在战况太惨烈,我这里就剩团部这一个警卫排作预备队了。就是这个牌,也只有到万不得已的情况才能用。实在是没有部队可用,没有办法。

此时姚俊明团长的团部距离和尚桥村不过1500米,敌人子弹啵啵啵的打在团部外的土墙上,不断有炮弹落在附近。我从团部看出去,到处都是爆炸和射击的火光。日军以绝对兵力优势四面冲击,我军奋力抵抗。我深感姚团长自己尚且独木难支,强行让他抽调部队给我们,甚至会导致阵地全线崩溃,只能自己回到麦田带着20多人勉强防御。

刚回到麦田,就听到近处有枪声和大片日语的喊话声,看起来数百敌人已经距离麦田不过几百米,马上就要进攻了。依靠军官团区区20多人,如何能够对付几百日军,我急忙跑向坟地找李军长汇报情况。

没想到,我跑到距离坟地还有200多米时,突然发现迎面有1个人快速跑来。我立即隐蔽在麦田里,举起手枪,大喊:口令。对方说:正风,是我啊。我一听,这不是刘昌义军长吗,慌忙站起来问:你一个人到哪里去,怎么连卫兵都不带?

刘军长说:现在到处都是厮杀,我的卫兵班几个人也派到村里拼刺刀去了,哪里还有什么卫兵可带。你去了半天不回来,我怕麦田这边守不住,特地来看看的。

我说:军长,小声点,北面情况不明,日军可能已经杀到眼皮底下了。话还没说完,日军一挺机枪从距离我们不到50米的地方扫射过来,紧连着又是一阵步枪声音。我抓住军长的袖子往下一拽,弯腰跑了一步,钻入一个已经迁葬的墓穴里面。此时,军官队的20多人已经和日军激烈交火了,坟地上的特务连也用机枪向麦田日军侧面射击。此时坟地的枪声更密,日军集中重兵反复冲击坟地上胡光耀的第3营。我军四面受敌,情况危急,苦苦支撑。子弹一阵阵的从我和刘军长的头顶飞过。

就在这时,我身边的刘昌义军长突然墓穴里面一跃而起,大声骂道:他妈的,老子跟小鬼子拼了。他脱下大衣扔到一边,又摘掉军帽甩出老远,举起手枪就要冲过去和鬼子拼命。我不顾一切将他按到,说:军长,现在可不是你拼命的时候。要拼也是我们去拼,你还要去许昌指挥新29师作战呢。

刘军长听到我这番话,才没有冲锋过去。多年后我回想那时的场景,心里还是比较庆幸的。如果不是我这一按,性格刚烈的刘昌义军长肯定冲过去和日军肉搏到死。那么,抗战就不止牺牲15个军级军官,而是16个了。

此时日军已经占领和尚桥村的北面,村内79团区区600多人寡不敌众,逐步退到村南和坟地上的国军相邻,利用村内房屋继续近战。这边麦田的20多名军官队官兵,也和十倍敌人苦战。各部从晚上7点激战到第二天凌晨1点,麦田中的20多人全部牺牲殉国,周边的新编29师86团在日军重兵围攻下,也逐步向后方阵地转移,枪声开始稀疏。我暂编27师1000多人经过血战,虽坚守和尚桥村南边一角阵地,但余部仅剩七八百人,处于日军三面围攻之下。

刘昌义军长判断敌情,认为和尚桥村已经不可守。如果强行死守,既不可能击退或者消灭数倍敌人,更不可能长期防御。等到天亮,日军必然会用重炮反复轰击村南小小的阵地。到时候,这七八百人肯定全军覆没。刘军长果断下令突围。

凌晨1点50分,刘军长指挥小部队向村东佯攻逆袭。日军中计,调转枪口向村东胡乱扫射,周边日军也都向村东靠近。我军主力乘机火速放弃阵地,向后方高速突围。日军此时和我军战斗一天,伤亡也很大,对我军有畏惧心理。虽明知我军正在突围,但日军怕中埋伏不敢追击,只是在原地盲目射击。我军顺利突出重围,向许昌前进。

吕公良师长得知刘军长试图在和尚桥亲自肉搏冲锋后,深感敬佩。

出于保护军长的考虑,吕公良命令部下立即将刘昌义军长接到许昌。

24日凌晨7点,刘昌义军长带着残部赶到许昌,此时部队已经所剩无几。刘耀军79团1000多人目前仅剩500多人,从新编第29师86团抽调走的胡光耀第3营,只有1个加强连的兵力。吕公良师长命令3营回归原建制,准备保卫许昌城。

总体来说,和尚桥之战仅仅是许昌保卫战的序幕,已经如此激烈。真正的许昌保卫战,恐怕又是一场天动地的大战!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