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199:豫中会战之许昌保卫战-上(1/3)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九十九(新抗战系列之一百一十六)

豫中会战第二阶段是整个会战的转折,这就是许昌保卫战。此战中保卫许昌的新编29师仅有3000多人,而围攻许昌的日军总兵力高达10万,直接攻打许昌的日军也有近3万人。

千年历史名城许昌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听说过许昌这个名字,它就是曹操建立的许都,也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核心城市。

许昌和豫中其他城市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西周时期,许昌就已经建立了城市。到汉代,许昌发展成中原的一个大城市,曹操这才定都在这里。

不过,许昌相比陈留这些曹操控制的城市并不算大。为什么定都在这里?主要还是有现实因素。

原来的首都洛阳已经被董卓焚毁,长安也就是西安距离羌族活跃区太近,不安全,况且也不是曹操的地盘。曹操主要的敌人当时是袁绍,后来的官渡之战就发生在郑州中牟一带,那么,显然首都不适合放在郑州一线。往南呢,就是刘表的地盘,后来曹操出兵打垮刘备就在不远处的新野县。如此一来,似乎将首都定在许昌就是必须的,它距离郑州中牟大约100公里,距离新野信阳,大约也是100多公里,正好处于两个敌人之间。

只是,进入西晋以后许昌一蹶不振。内部混战和外族入侵,中原成为流血的可怕战场,许昌也不例外。许昌连续几次被异族摧毁和屠城,到了宋代,许昌已经是河南中部一个小城。宋朝统治者甚至将它的县制废除,成为许昌镇。随后几百年,因豫中自然条件逐步恶化,许昌更是雪上加霜。直到清末的1905年平汉铁路贯通,火车可以直接从北平经过许昌然后到武汉,许昌作为交通枢纽才有所好转。

民国初年,许昌得以升级为许昌县,经济也不算发达。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口还算可以,城市人口5到6万,城乡一共有40多万人口,名列全省县市的第12位。城市多次摧毁重建,市区面积也不大。

大是不大,许昌的经济在当年倒是还不错。作为平汉铁路上的一个站点,许昌是豫中的物资商品集散地,商业比较繁荣,富人较多,穷人也容易在这里找到工作。许昌附近的农民,农闲时候也经常去城市打工,做做力气活贴补家用。附近农村相对也比较富裕。

豫中会战开始之前,中日两军都将许昌定为第二阶段的核心目标。原因仍然和三国时期相同。许昌地处日军控制的北方中牟县城和南方信阳县城的中间,也是豫中平汉铁路的中端,又是通往豫西洛阳公路的起点。

简单来说,许昌是豫中南北铁路的中央枢纽,又是豫中的中部通往豫西洛阳的公路枢纽,是兵家必争之地。

日军无论是为了打通平汉铁路,还是试图从南方迂回到洛阳歼灭豫中嵩山地区的汤恩伯集团主力,都必须先占领许昌。

对于国军来说,意义也一样,许昌务必坚守。

许昌如果失守,首先,平汉铁路就很难保住。许昌沦陷,平汉路基本就被日军控制。而从豫西增援而来保卫平汉路的国军,就必须先打通许昌,才能够收复平汉路。日军以一部固守许昌,余部可以在豫中进行任何作战。

其次,如果日军以主力沿着许昌到洛阳的公路急进攻击豫西重镇洛阳,就非常致命。国军在这些平原地带,很难阻挡日军。日军如果占领洛阳,就将嵩山地区的汤恩伯集团和孙蔚如第4集团军全部合围。汤孙两军突围不出去的话,第一战区一半兵力就完了,那么第一战区也就完了。

究竟要不要守许昌?

情况严峻,关键在于许昌要不要守?要怎么守?

对于许昌防御,蒋介石和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的观点和汤恩伯王仲廉的观点是相反的。

蒋介石和蒋鼎文对于日军兵力的判断有误,对于日军的战略企图也有误判。

他们认为日军从任何角度来说,都不太可能再发动大规模围歼战,更不可能主动再去抢占更多的地盘。这毫无意义。即便全歼了第一战区国军主力占领了整个河南省,又怎么样?难道国军会因此投降吗?绝对不可能的。只要四川省还稳固,国军就绝对不会投降。

退一万步说,就算国军投降了,日本能够挡住美国保证自己不亡国吗?也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关头,只要日本军方高层稍有理智,就应该将中国地区的日军逐步收缩,减少日占区,缩小侵华日军规模,将主要的武器和兵力撤回日本本土,准备和美国决战。

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蒋介石和蒋鼎文都判断,此次豫中会战只是一个小规模短期局部作战。

会战规模大约是6到7万,目的也仅仅是打通平汉铁路,同时对第一战区进行短期扫荡,预计最多半个到一个月。很快就会撤退,不会占领豫中的地盘(当然日军会控制平汉铁路)。

那么,蒋介石和蒋鼎文强调的是保住平汉铁路,做所谓攻势防御。

如果要保住平汉铁路,就要固守许昌。

蒋介石和蒋鼎文认为,第一阶段利用暂编15军和85军和其他部队约3到4万人在一线的郑州、中牟、邙山头、密县、虎牢关等地尽量消耗日军实力,然后集中几个军约4到5万主力,在二线许昌一线和日军大战,将日军尽量阻挡在许昌、郾城、漯河、遂平、舞阳、襄城、禹县一线(这几个点都驻守较多兵力)。

与此同时,汤恩伯集团主力约4到5万人,则从嵩山地区东进入平原,侧击日军西翼。

日军正面攻击许昌不利,又腹背受敌,只能被迫撤退,放弃打通平汉路的计划。

汤恩伯集团总兵力约14万,还有豫西蒋鼎文集团约14万大军一部可以增援,对付六七万日军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这个计划看起来似乎不错,甚至可以说是比较高明,但却有偏颇。

这个计划完全是建立在日军只有六七万人兵力,而且作战目的仅仅是打通平汉路。

在这个原则下,蒋介石蒋鼎文要求许昌和遂平都必须放置一个主力军,附近的漯河、舞阳、禹县都必须放一个师。

这样一来,许昌近则十几公里远不过几十公里,就有国军最少7个师固守,总兵力6万多人,另外还有汤恩伯集团主力3个军约10个师8万多兵力,总兵力就高达15万了。

同时,在一线郑州中牟邙山头等地国军几个师,多少还牵制日军一部,日军可以南下到许昌的估计也就4到5万人。

我们的兵力是敌人的3倍,守住许昌还是比较有把握的。

作为一线指挥,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汤恩伯和汤部核心主力第31集团军司令王仲廉,对这种部署都极为不满。

汤恩伯和王仲廉都曾经据理力争,要求不要这么打,却没有结果,只能被迫执行。

为什么认为不能这么打?王仲廉说的很好。

以上这种打法,是在日军兵力只有几万人且进行短期扫荡(打了就走,不占领豫中大片土地)的判断下。但打仗不是玩游戏,一定要考虑到最坏的情况。万一日军出动的兵力不止这么多,目的又不是短期扫荡,这么部署会怎么样?

许昌附近根本就不是适合防御的地方,想要防御许昌是相当困难的,很可能挡不住日军的进攻。

那么,汤恩伯主力精锐从侧翼攻击日军,又如何呢?更困难。

许昌西部是伏牛山脉余脉,只有低矮的丘陵。从许昌开始,就是一马平川的黄淮平原,根本无险可守。

在这种地形,日军不但可以完全发挥重炮等压倒性火力优势,更可怕的是能发挥机动性的优势。

情景类似于朝鲜战争初期,很多志愿军军官认为美式部队厉害之处在于火力猛,将火炮当机枪打。当时彭德怀和林彪都嗤之以鼻,他们认为美军最厉害的其实是机动性。也就是行军速度超越敌人。在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以绝对优势兵力和重大伤亡伏击击溃美军,美军随后开始撤退。然后就是第三次战役第四次战役。

此时,志愿军军官才认识到彭德怀说美国鬼子机动性厉害的原因。美军利用机械化和摩托化的优势,撤退速度比你前进还快,你就是追不上敌人,也谈不上打。美军李奇微根据这一点,发明了磁性战术。也就是连续撤退五六天,保证不和志愿军接触。缺乏补给的志愿军连续追赶五六天后,补给断绝,筋疲力尽,不能再战,美军就立即发动反攻,将攻势瓦解,给志愿军造成较大的伤亡。

日军也是如此。

之前1938年的兰封会战中,日军土肥原贤二的第14师团在豫东横冲直闯。由于第14师团有大量重炮和坦克装甲车,我军在平原地区基本拦不住它,防线被接连攻破。国军曾经集中12个师约10万人,围歼这个4万人的第14师团。虽然围追和侧击部队给第14师团以重创,无奈正面拦阻的部队挡不住,且围追的部队始终追不上第14师团的主力。最终被第14师团突围到黄河边,同黄河以北的日军主力恢复联系,导致围歼失败。

兰封会战的例子在前,说明日军在河南平原具有极强的攻击力和机动性。第14师团4万大军,可以在国军10万部队围攻下成功突围,根本就难以吃掉它。

而1941年的郑州会战,证明我们在豫中平原,想要防御也不容易。

当时日军出动6万多兵力,从中牟出发直接攻击郑州。我军孙桐萱孙蔚如两个集团军仅有少量山炮和迫击炮,根本不是拥有近百门火炮的日军对手。鉴于平原防御伤亡过大,身经百战的老军阀孙桐萱果断放弃郑州,日军开战仅仅2天后就占领郑州。随后孙桐萱孙蔚如在长达一个月时间内利用中小部队不断打击日军,给日军造成很多麻烦,加上郑州不具备什么军事经济意义(郑州铁桥已经被炸断),日军主动放弃郑州撤退。

所以,在平原的阵地战中,想要挡住日军也不太容易。

防御尚且不行,进攻就更别说了。让汤恩伯集团离开嵩山山区,到平原上主攻攻击日军,有很大的危险性。如果日军兵力足够雄厚,此举甚至可以说是自我毁灭。

鉴于这些作战的先例,汤恩伯和王仲廉都认为,平原决战的战略是很危险和轻率的。在日军兵力不明(只有一些不太可靠的情报)和作战目的不明的情况下,不应该冒险,应该采用相对稳重的战略。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