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有佛缘的皇帝之四:康熙帝玄烨

康熙帝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被后世学者尊为‌‌“千古一帝‌‌”。

k1.jpg

一、康熙帝与佛教

1、佛信仰的家庭环境

康熙帝的父亲,世祖皇帝,更是佛门弟子,《清稗类抄》中曰:他每于西苑,礼接高僧登座说法。尝迎玉琳禅师入都供养。可见世祖章皇帝笃信佛教,已经可以算作居士,只差剃度而已。甚至世人盛传清世祖其实未死,而是因董鄂妃之死,伤心难遣,遂看破红尘,遁入空门,《清朝野史大观》中有‌‌“世祖入五台山之原因‌‌”便说到:‌‌“……然世祖之于董贵妃,乃红颜短命,世祖对之,忽忽不乐,未数月,遂弃天下,遁入五台山,削发披缁,皈依净土……。‌‌”顺治帝出家为著名清宫疑案之一,先不论是否真实,此野语从侧面反映了世祖受佛教影响之深。此外,熙朝的太皇太后、皇太后皆为佛教信徒。康熙帝的成长环境,他周围的亲人不乏信仰佛教者,这些对于康熙帝势必产生深远影响。

2、康熙建庙的善举

康熙皇帝笃信观音菩萨,所以他在位时有意将普陀山建为中国佛教第一圣地,他曾数次下江南,虽未亲临普陀山,但他与普陀山,与观音菩萨的因缘都是非常深的。康熙每次南巡,都给普陀山带去福音。相传他第二次南巡时,有一天从会稽山朝拜大禹后返还,他乘坐的小舟经过一座桥时,看见一位老妇人,头插一朵红花,独自驾着小舟来到他的御舟前,神态自若,毫无避让之意。见到这一奇怪的现象,康熙便令定海总兵黄大来上龙舟询问舟山情况。黄大来向皇上详细讲述了普陀山观音道场百废待兴的事项。晚上,康熙细想白天所遇到的老妇人,和黄大来所启奏的普陀山废状,感到奇怪,突然间省悟这奇异的老妇人定是观音菩萨显身。于是决定重建普陀山普济寺大圆通殿。圣令一传出,八方信众纷纷解囊,共襄盛举。1699年,康熙第三次南巡。三月,御驾杭州。普陀山法雨寺住持性统法师等因为建造寺院短缺琉璃瓦而苦恼,于是便启奏皇上发善心布施,康熙当即布施黄金千两,又恩准将金陵明朝故宫旧殿的琉璃瓦和顶梁结构拆运到普陀,盖建前、后两寺大殿。并赐额‌‌“普济群灵‌‌”,改名宝陀寺为‌‌“普济禅寺‌‌”。又赐题‌‌“天花法雨‌‌”和‌‌“法雨寺‌‌”额。

k2.jpg

1703年二月,康熙第四次南巡时,又遣侍卫进香普陀,赐普济寺御书心经一卷,币金二百两。在以后的几年里,康熙又两次南巡,相继多次赐碑文、题额、币金、佛像、宝印予普陀山。

作为一代皇帝,康熙帝有能力供养菩萨,有能力布施,他也大发菩提心,一直在供养着普陀山的寺院,一直在为兴建寺院,弘扬佛法做着自己能做的事。无论是供养亦或是布施,都是为自己为子孙后代积福德。康熙皇帝,作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他利益百姓,这跟佛法中讲的利益一切众生是一致的,所以他是学佛,并能很好的用佛的一位有善根,也有慧根的皇帝。康熙帝不仅爱访京畿寺庙,每次出巡时,他也同样走访名山古刹,因此,许多名寺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3、康熙皇帝佛教思想与行动

康熙皇帝在位六十年,将隐于山林的高僧一一延请至京师,使明本来衰微的佛教,重现生机。康熙帝在位61年,出京巡视近200次。康熙帝曾拨巨款修缮寺院和为其题写匾额,到寺宇游览拈香。康熙帝命令将其手书的心经交养心殿刊印后送到行在,作为珍贵的礼物恩赐给崇信佛教之人。宫中档案记载仅慈宁宫东斜廊柜中就保存有上千册康熙御制心经。足见他深知佛教的作用及其良苦用心。康熙帝博览群书,佛学造诣很深,对著名佛寺的修缮不仅保存了文化古迹,也是深得民心的善举。

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帝册封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管理后藏事务,并按照册封达赖之例,赐以金册、金印。从此班禅额尔德尼的名号正式固定下来,康熙帝通过对达赖、班禅两大世袭宗教领袖的确立,巩固中央政府对藏蒙等地区的有效管辖。清朝前几代皇帝皆被藏蒙佛教信众认为是文殊菩萨化现为人王。在西藏布达拉宫供有康熙帝的长生牌位。上书‌‌“当今皇上万岁万万岁‌‌”。,康熙三十六年康熙帝命在宫中设立中正殿念经处,简称‌‌“中正殿‌‌”主管宫内喇嘛念经及造办佛像事务。中正殿位于紫禁城西北角建福宫南侧,原是帝后在宫内从事道教活动的场所,康熙帝将其改建成藏传佛教区。康熙帝对藏传佛教的重视和扶持使藏传佛教在全国特别是蒙藏和三北地区得到相当大的发展。

康熙帝对佛教的兴趣主要表现在出版和书写佛经上。康熙帝‌‌“曾以满洲语、蒙古语、拉丁语、唐古语四体翻译心经‌‌”并‌‌“编集《圆觉》、《金刚楞严》、《摩仁王法》、《法华楞伽》、《深密》等。康熙帝书写了大量的《心经》、《金刚经》、《药师经》、《道德经》等经卷。抄写《心经》更可能是默写《心经》差不多是康熙帝每星期必做的‌‌”功课‌‌“这或许是他个人精神生活上的需要。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明智的英君,较好地处理了皇权与佛权的关系,他修葺了数量相当可观的著名寺宇,保护和保存了国家珍贵的历史文化古迹。康熙帝优礼藏传佛教而实行的有效措施,固边疆地区稳定、维护民族团结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k3.jpg

二、康熙帝教子

寅时,就是早上三点到五点,皇子们就要到无逸斋,开始复习头一天的功课,要有一个时辰的时间,也就是两个小时,皇太子这时才13岁,早上三点钟就要到无逸斋书房,他起床时间当然是更早,这是寅时。

卯时,就是五点到七点,老师来到课堂,满文的师傅达哈塔,汉文的师傅汤斌等到了上书房,到了之后先给皇太子实行跪拜的礼节,然后就检查皇子们功课,让皇子背书,皇子朗朗背诵,一字不错。然后汉文师傅再给他划下面一段,接着背下面一段。

底下就是辰时,就是早上七点到九点,这个时候学生上课已经过了四个小时了,康熙下了朝就来到了无逸斋,皇子们到斋外面台阶下面迎接康熙来,康熙来了之后落座,就说要背书,就让他的儿子背书,康熙拿出书来随便点一段,皇子就背,背完了以后,果然一字不错,康熙说,我小时候书要朗诵120遍,之后还要背诵120遍,完全熟练了,然后再换下一段,这样一段一段地学,这时候有了大臣说,说是100遍是不是就可以了?

康熙说必须背足120遍,然后就问其他那几个师傅,说刚才背的怎么样?有的老师就说了,说是太子很聪明,背得很好,康熙说,说你们不能表扬他,要多批评他们,免得他们骄傲。检查完了之后,康熙就处理他政事去了。巳时,九点到十一点,这个时候,记得这一天已经是数伏了,很热,皇子读书的时候,是不许拿扇子的,不许摇扇子,正襟危坐,这时候写字,每一个字要写100遍,来练习书法。

底下就到了午时,十一点到一点,就到了午饭的时候,侍卫就送上饭来,皇子们也让老师吃饭,老师跪着接了饭,然后到自己座位上吃饭,皇子们在另一旁吃饭,吃完饭之后不休息,继续前头功课。底下就到了未时,就是一点到三点,这时候皇子们到了无逸斋的外面是一个院,那儿有靶,射箭,一个是休息一下,一个是体育活动,一个是练习骑射,练习武艺。

k4.jpg

申时,就是十五点到十七点,康熙又到了无逸斋再次检查功课,还让这些皇子们背,他几个皇子排着队一个一个背。底下是酉时,十七点到十九点,这节课是在无逸斋外面练习射箭,康熙先让诸子们一个一个射,之后让那几位师傅一个一个射箭,最后康熙自己射箭,史书记载叫做‌‌”连发连中‌‌“,功课完了之后放学。

三、康熙表彰清官,所以当时官风很正

讲个例子:有个叫于成龙的,中了进士之后,分配他到广西罗城县做知县,广西罗城县经过明末清初的战乱,人民很贫穷,一片荒凉,荒凉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县的衙门,只是三间草房,这个县城有几户人家呢?只有六户人家。于成龙做知县的时候,和老百姓,据记载说‌‌”如同家人,亲如父子‌‌“。

他鼓励百姓垦荒种田,招集流民,在外面逃荒的人,回到家乡来安居乐业。经过七年的努力,这个县的情况大有改观,因为于成龙做出了很重要的政绩就有人推荐他,推荐到朝廷,就给他升官,升到一个知州。于成龙离任走的时候,县民百姓痛哭流涕,拦着马不让他走,他说,朝廷任命我走,还是要走啊,他往前走一步,跪在路旁的百姓,痛哭失声啊,一个县官做到这种地步,可以说是的的确确的清官。

这时候有一个瞎子不走,就是跟着于成龙的后头,于成龙说,你为什么还不走啊?跟着我走很远了。这个瞎子说,你离开罗城县上任的时候,你没有钱,你走到半路没有饭钱怎么办呢?他说,我是个瞎子,我也帮不了你的忙,但是我会算命,你没有饭吃的时候我就给人算命,得来点算命钱,咱们就解决饭钱的问题了。于成龙很感动,说那你就跟着我走吧。

果然走到半路上,于成龙就没有饭钱了。这个瞎子就给别人算命,得的这点算命钱,解决了途中的吃饭问题。

k5.jpg

四、康熙轶事

一、一日,康熙在御书房里批阅奏章,忽然,他停下批阅,而周围的臣工还以为他在进行什么深谋远略呢,于是大家便都安静地等着皇帝发表训示。过了一会,由于周围忽然安静下来,康熙发现大家都在看他,于是皱眉道:‌‌”看什么看,朕难道就不能发呆。

二、有一年,康熙皇帝扮作一位药材商人,带着两名侍从来到京东一带微服私访。这天,三人来到直隶永平府北部山区的一个村庄,这里群山环抱,林木葱茏,周围山岭、坡坳的山岩红如丹朱,远看如彤云缭绕,近看似烈焰腾腾,景色十分绮丽。康熙和两名侍从走进村庄后,便问村民这个村庄叫什么名字。村民们说,因村庄四周山坡上到处是朱红色的山石,人们便称它为‌‌“朱石岗‌‌”。康熙又问村人姓氏,村民们告诉他,村里40多户人家200多口人,十之八九姓朱,张、王、李三姓不过十之一二。

康熙听了心中迟疑,‌‌“朱石岗‌‌”乍一听跟‌‌“猪食糠‌‌”差不多,这里又住着一群猪(朱),而他这个大清皇帝年号叫‌‌“康熙‌‌”,‌‌“康‌‌”字又与‌‌“糠‌‌”字同音。‌‌“糠‌‌”是‌‌“猪食‌‌”,他到‌‌“朱石岗‌‌”不就等着被吃吗?康熙越想越觉得晦气,实在是不祥之兆。古人因入犯忌地名而亡者不乏其例:三国时‌‌“凤雏‌‌”先生庞统死于‌‌“落凤坡‌‌”;蜀汉昭烈帝刘备死于‌‌“白帝城‌‌”;大宋名将杨业死于‌‌“两狼山‌‌”……莫非我康熙今日也有灭顶之灾不成?康熙越想越害怕,带着侍从悄悄逃离了小山庄。

康熙安然返回京城,但那个深山里的小村‌‌“朱石岗‌‌”却让他终日寝食难安,左思右想总觉得‌‌“朱石岗‌‌”是大清朝的‌‌“克星‌‌”,恨不得杀它个鸡犬不留,以解除心中之忧。但他毕竟还算是位英明的君主,深知这样滥杀无辜,必然激起老百姓的义愤。经过与几位皇室王爷和心腹大臣商议,康熙最后决定采取绥靖安抚之策。

数日后,一位钦差大臣奉旨带着康熙皇帝赏赐的金银绸缎来到‌‌“朱石岗‌‌”,向众村民宣读圣谕。圣谕说,皇帝微服私访途经朱石坳,亲睹山野小村,穷乡僻壤,人丁不旺,衣食寒苦,深为怜惜。皇恩如天,特命钦差前往安抚,赏赐金银绸缎,修缮房屋,裁制新装,并御赐村名‌‌“郎山峪‌‌”,‌‌“朱石岗‌‌”之名永远废弃不得再用。村民无论朱、张、王、李,一律赐‌‌“郎‌‌”姓,纳入正蓝旗籍,世代享用50里之内所纳皇粮……。

k6.jpg

这可把朱石岗的村民乐坏了!他们做梦也没想到皇帝送来如此厚重的封赠,还让他们从此成了皇帝属下的八旗成员,永享皇粮供养,真是世代富贵荣华了!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