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196:豫中会战之中牟血战-下(1/2)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九十六(新抗战系列之一百一十三)

暂编27师的侧翼:泛东挺进军

相比第37师团,独立混成第7旅团面对是泛东挺进军。驻守中牟以东尉氏扶沟的泛东挺进军不是正规军,是游击队,有三个暂编旅。

泛东挺进军是一支游击劲旅,曾经多次痛击日军,发动大小数百次战斗。由于战功卓著,他的指挥官,白族将领张公达,被授予宝鼎勋章。

不过,该军规模不大,不是正规军,不能打阵地战。以炮兵为例,整个泛东挺进军三个旅仅有1门山炮,还是85军临时借给他们的。

在独立混成第7旅团攻击下,该军没有守住太长时间。汤恩伯也明白该部不能打阵地战,让他们抵抗一段时间就撤退,然后用运动战和游击战不断袭击日军。

日军旅团渡过黄河以后,该军奉命行动。阵地战不行,此时他们却是如鱼得水。挺进军不断伏击侧击日军,吃掉中小股部队,还频繁攻击其后方,攻击辎重部队,给日寇以重创。

日军被迫调动大量部队,对挺进军反复扫荡,牵制了大量敌人。

萨沙忍不住说一句,泛东挺进军这支劲旅在豫中会战以后,仍然在沦陷的豫中和日寇作战。日寇几次出动重兵围剿,都无功而返,结果却被中国人自己干掉了。1944年下半年,八路军乘着陕西胡宗南主力西进增援豫中会战的机会,调动大部队从陕北出发,寻机南下进入河南抢地盘。此时挺进军刚刚打败了日军的扫荡,谁知道八路军突然从侧后偷袭。1945年2月12目,冀鲁豫军区老八团和十二分区独立团在太康县叶寨一带,在余克勤司令员指挥下全歼泛东挺进军总部及所属第五纵队两千余人,活捉中将总指挥张公达(汤恩伯留学日本的同学兼好友),少将纵队司令耿明轩,少将参议王昌杰和专员兼太康县长郭馨波。写到这里,萨沙不觉想起一个台湾访谈节目的内容。女记者问一个对八路军不满的国军老兵:当时抗战不是国共合作吗?老兵骂道:合作个屁!他打你呢!打你,还怎么合作?

第37师团和独立混成第7旅团主力在当天陆续渡过黄河。

第37师团及独立混成第7旅团,主要是攻占平汉铁路南段及沿线地区,尤其是郑州。

第37师团渡过黄河以后,按照12军的部署,开始向西面不远的郑州推进。

具体部署为:

(一)皆藤喜代志大佐之227联队为右翼,攻向郑州;

(二)镇目武洽大佐之225联队为左翼,向郑州以南、铁路以西之郭店挺进;

(三)师团主力为中路,攻向郑州以南之郭店;

(四)独立混成第7旅团攻占新郑,以策应第12军主力从郑州以北向南推进。

郑州,并没有军事意义

对于郑州,汤恩伯认为不能死守。

郑州当年叫做郑县,也不是河南省的省会,政治经济水平都很一般。河南千年以来,核心城市都是洛阳和开封。郑州之所以在百年内逐步窜了上来,仅仅因为一个意外,就是铁路。

在清末,著名的平汉铁路没有经过当时的省会开封,却经过了郑州。

为什么经过郑州呢?并不是郑州比开封发达,而是开封黄河上修建铁路桥的难度过大。郑州由此捡了一个大便宜,逐步超越了开封。

到了我党建国以后,将开封的省会地位废除,由郑州继任。在当年计划经济时代,省会和非省会在各方面都有极大的不同,开封就逐步衰落下去。

毛时代决定开发贫穷的河南省,准备选择两大核心城市进行发展。开始选择的是底子比较好的开封和省会郑州。不过,开封和郑州距离太近,似乎豫中一地不需要那么多重点扶持的城市。

于是,就把开封换成了豫西的洛阳。

孤悬在豫中平原上的郑州,在军事经济上压根没有多大作用,死守意义不大。况且,郑州四面都是辽阔的黄淮平原,无险可守,也不是适合防御的城市。

几年前的1941年10月,日军曾经出动主力攻打过郑州,国军曾经力拼了一下。孙桐萱集团军只有少量山炮和迫击炮,根本不是日军强大炮兵的对手,伤亡太大,只能主动放弃郑州。日军从中牟渡河到占领郑州,仅仅用了2天时间。

不过,日军也看不上易攻难守的郑州。1个月内,他们被国军孙桐萱集团军不断反攻和袭击公路运输线,前后损失数千人。日军见郑州根本难以防御,也将它放弃,全军退回黄河以北。

有了前车之鉴,汤恩伯命令郑州不需要死守,给予日军杀伤以后就立即撤退。

第37师团主力于第18日全部渡过黄河以后,按照计划分多路推进。

郑州虽不需要死守,仍然需要在外围尽量杀伤日军有生力量。

日军进攻郑州的部队37师团,很快遭到了强有力的阻击。

从郑州南翼进攻的225联队(日军一个师团下辖3个步兵联队),首先遭到拦截。

该部到达树头村、祥符刘一带时,遭到退守这里的刘昌义军长亲自率领的暂编27师3个团的阻击。

树头村、祥符刘以及师部滹沱张等几个村子,相聚不过1到2公里而已。这一线几乎没有适合防御的地形,到处都是一眼可以看到边的平原。只有少数沙漠化形成的沙丘,可以导致步兵和车辆行军速度减慢,但也算不了什么。平原之间,只有少数村落,还有一些小片的枣林和麦田,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了。

暂编27师就利用村落的围墙、麦田、枣林巧妙修建防御阵地,连续阻击敌人。

参战日军士兵回忆:这里很多是3到4米高的沙丘,看起来很像沙漠地带。车辆只能在公路上行驶,离开公路行军就困难一些。即便公路上,也有一些约10到20厘米厚的细沙,人马行军速度降低到平时的三分之二。有些地方沙子较深,就必须让工兵提前清理或者车辆绕道。但总体来说,对于行军影响不大。这里村庄间的车马道很多也比较宽阔,即便离开道路也到处可以走,便于战斗行动。这里也很适合步兵轻武器和步兵炮的火力发挥,因为都是平坦地带。不过村庄周围多有大片枣林,而且田野里面麦子长的茂盛,对于炮兵观测不利,却利于隐蔽行军和对空躲避。

暂编27师师长萧劲和暂编第15军军长刘昌义都在最前线,该师官兵伤亡很大,士气却高涨,仍然和日军死拼。

军长亲自率部冲锋

第225联队加上配属炮兵约4000人,虽有火力和兵力的巨大优势,仍然难以突破暂编27师的拦阻。

排长程泮荣回忆当时战斗场面:滹沱张是一个土寨子,四周是用土垒起来的高高的围墙,围墙外边一个壕沟,里面有水。程泮荣带着战士把寨门用堆起来的泥巴封上,再用树顶住。夜晚十来点钟,日军进攻了。“日军进攻的号,我到现在还记得,‘达各迪、达各迪、达各迪‘。我们就守在那儿。‘达各迪,杀……’(日军)就都上来了。”

战场上,如果敌人进攻,远距离靠步枪射击;靠近后步枪就不管用了,主要靠机关枪和手榴弹。滹沱张的战斗是在黑夜进行,根本看不清敌人在哪里,步枪指望不上,机枪只有一挺,就只有靠手榴弹了。“每个士兵一箱手榴弹,盖儿都打开,放在那儿。我一听见(四周喊)‘杀’,就下命令,‘投掷手榴弹’。‘哐、哐、哐、哐……’投了一通手榴弹。”

此时是深夜,敌我双方都只能看到对方轮廓。手榴弹炸死炸伤多少日军,程泮荣不清楚,但他觉得,不管打到没打到,日本人听到手榴弹这么猛烈,也会害怕的。

日军退了下去。过了一段时间,又一轮进攻开始了。还是先吹号,“达各迪、达各迪”,号声响过,(喊)“杀”声又起来了。

程泮荣听到声音临近,再次下达命令,“投掷手榴弹。”战士们只管甩手榴弹,“哐哐哐”,又把日军打下去了。日军连冲三次,没办法攻下滹沱张,退到旁边的村子。

北方农村都是茅草房子,村边堆有许多大麦垛。程泮荣看到日军将房子和麦垛点着了,火光通天。程泮荣明白,天亮的时候,日军就会发动更加猛烈的进攻。天还有些寒冷,程泮荣与士兵一起,蜷缩在寨墙下,等待着明天的大战。

进入滹沱张之前,程泮荣得到的命令是防守三天,绝对把守。半夜,谍报人员找到程泮荣,“程排长,赶快撤,这个寨不能守了。”

“上面让守三天的。”

“我们大部队都撤了,你不撤,明天可都没有人了。”

原来,日军增援骑兵赶到,威胁到27师师部。程泮荣立即安排把封闭起来的寨门偷偷挖开。各班长带着各班,一个跟着一个走。程泮荣站在寨门,告诉班长出寨向哪个方向走。下半夜,部队悄悄地离开了滹沱张。

双方混战一天,直到18日晚上,独立混成第7旅团向该师后方迂回,该部才在萧劲师长指挥下,交替掩护从这几个村子撤退。不过暂编第27师仍然据守着日军侧面的绪张村、八岗镇等很多据点,与日军近在咫尺,对日军造成很大威胁。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