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194:豫中战败也在于战略误判(2/3)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九十四(新抗战系列之一百一十一)

汤恩伯和王仲廉的后退山区决战设想

汤恩伯则对这个计划极为不满,他的大将第31集团军司令王仲廉更是直接开口骂人。

王仲廉认为:对于以上的部署,我非常难表示赞同。战区司令部在敌情没有明确的情况下,就制定平原决战计划,实属冒险。这种部署一旦遭遇强敌,就是分散守点,形成处处设防,但处处薄弱的情况。况且豫中都是平原,无险可守。我们的点与点之间距离很远,如果敌人来犯,利用机动性和火力优势封锁平原道路,将我各点切断。我军不但不能互相策应,反而处处独立薄弱,处于被动不利的态势,很有可能被敌人各个击破。

汤恩伯的判断和王仲廉基本一致,对这种部署也是反对的。

他认为,日军似乎在拼命隐藏兵力,很可能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攻势,兵力为10多万人。

那么,就不能以这种打法来对付。

汤恩伯认为打法只有2种。

第一,以攻代守。

在敌人没有渡河或者刚刚使用一部渡过黄河之时,集中部队全力反击,将少量日军堵在黄河边上或者直接占领日军桥头堡邙山头、中牟甚至开封、新乡,打破他们的进攻计划,不让他们有所突破。

如果这种打法成功,日军自然难以南下,兵力也无法施展,肯定败了。

自然这种打法危险很大。

如果堵不住或者反攻日军失败,就会反而被敌人突破绕过我军主力部队,乘虚而入。那么,日军就无往而不利了。

所以,汤恩伯的建议被蒋介石和蒋鼎文否定了。

应该说两蒋否定这个计划还是比较合适的,作战不能如此冒险。

第二,层层设防,后退于山区再决战

总之,切不可在平原决战,更不可以在距离日军并不算远的平原的许昌、遂平等地决战。

1941年郑州战役经验告诉我们,在平原是很难阻挡日军的。

当时日军从中牟以北出发渡过黄河,由于炮火太猛烈,仅仅距离日军几百米的黄河河防阵地全部被摧毁,不能阻挡日军渡河。

而郑州外围根本没有一寸比较险要的土地,负责防御的国军12军仅仅守了2天,郑州就被敌人占领。而随后国军2个集团军持续反击长达1个月,才迫使日军放弃郑州撤退。但日军仍然占领了邙山头和中牟两个桥头堡。

除了兵员素质的差距,平原最大的差距就是武器,尤其是炮兵和坦克。有炮兵的部队在平原可以对付数倍的轻装部队。

而重武器,就是国军的死穴。

以整个第一战区装备最先进的汤恩伯31集团军为例,最精锐军13军才有一个炮兵营,装备12门75毫米火炮。

要知道,13军号称主力的主力。抛去武器不谈,仅仅就战斗力而言,13军并不亚于18军、74军、新1军、新6军和后来重建的第5军。

这样一支明星部队,一个近3万人的军,也不过12门75毫米山炮。而日军1个1万多人的普通师团,它下辖的炮兵联队,就装备36门75毫米山炮,是前者的3倍。

换句话说,如果国军和日军兵力一比一的话,日军炮兵是国军的6倍。要知道,这还是国军最精锐的13军和日军普通的师团相比,如果是精锐和精锐相比,差距就更大。

而且战时日军往往大量配属炮兵作战,并不仅仅一个炮兵联队。以豫中会战为例,就有野战重炮兵第6联队,独立野炮兵第11大队,独立山炮兵第1大队,野战高炮第74大队等各种部队。

仅仅以野战重炮兵第6联队为例,就装备24门150毫米重型榴弹炮。当时把除了缅北滇西的整个中国的重炮兵集中起来,恐怕也达不到这个数量。

显然,如果是山地防御战,13军基本可以作到一对一。但即便是13军,在平原防御日军,也做不到一对一,更别说13军还要主动进攻日军。

敌人规模在10万以上,以汤恩伯集团的14万人就没法打,也不可能去打。

在平原地带,日军依靠火力和机动性的优势,肯定能分割包围国军各部。到时候不要说打,恐怕连撤都撤不了。

汤恩伯认为如果日军兵力超过10万,那么平汉铁路是无力固守的,肯定会丢掉。

自然,距离日军不远的许昌,根本不能作为第一个决战地点。

相比蒋介石命令他在许昌集中1个军,汤恩伯仅仅命令放1个师,并不准备决战。

至于所谓主力集结在登封临汝的嵩山下,寻机东进在平原和日寇决战,汤恩伯认为也不可取。

日军如果有强大兵力沿着平汉铁路两端东西对进,预计用不了多久就会打通铁路,无论许昌还是遂平都不可能长时间守住。而且,这一线区区几万国军火力机动性完全被敌人压倒,怕是难以对十多万敌人造成什么大的打击。

这样,日军占领许昌遂平以后,肯定仍然保留强悍的战斗力。

假如此时汤恩伯孤注一掷,将所有主力从山区拉出,和日军在平原决战,就是以弱击强,自我毁灭。

更可怕的是,日军如果狡猾一下,以一部在平原装作和汤恩伯决战,实则吸引汤部主力。另一部学成吉思汗的骑兵,采用包抄手段,从汤恩伯集团的侧后迂回,沿着平原切断汤部向后方的退路。那么汤部在平原决战的14万大军,岂不是要全军覆没?

如果汤部被歼灭,第一战区一半以上实力就没了。下面依靠第三线洛阳的蒋鼎文10多万部队(基本都是杂牌军),根本就不可能守住豫西。

这样一来,第一战区就要全军崩溃了,整个河南省怕是也保不住。

汤恩伯认为,不能擅自决战,而应该将主力集中在嵩山一线,依靠山地和日军对抗。如果日军攻势猛烈,就果断放弃第二线阵地,撤退到第三线的洛阳甚至洛阳南部辽阔的伏牛山地区,依靠山地寻机和日寇决战。此时日军连续作战,纵深数百公里,战斗力肯定大减,国军才比较有把握。至于平汉铁路恐怕保不住,依靠空军和游击队破坏炸断就是了。

换句话说,汤恩伯认为豫中必要时候可以放弃,至少要确保豫西。

汤恩伯的大将,第31集团军司令王仲廉就说的更好了:我战前就认为,此战在敌情不明情况下,应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先以我方胜不了而敌人会胜利来部署,这才是深谋远虑。我军主力北面依托嵩山的登封现有阵地,南面依托伏牛山岳地带构成阵地。以汤恩伯集团最精锐的4个军,也就是12军13军29军和85军分别驻守山区的临汝登封郏县宝丰密县一带,在山区掌握4个精锐军的兵力。依靠嵩山地形优势,又掌握这么多精锐部队,则可进可退、可攻可守,和敌人决战才会有把握。至于第一线郑州中牟许昌漯河遂平舞阳等平原地带,应该以刚成立的战斗力较弱的部队防御警戒,与敌人周旋,试探敌人的虚实,之后再用主力。

事后来看,汤恩伯和王仲廉的预计基本是正确的。

如果按照汤和王的方法部署,至少可以保住洛阳和整个豫西。

不过,如果按照汤恩伯的部署,不但平汉铁路肯定丢失,甚至嵩山一线的二线阵地也会被日军攻占,豫中基本丢了,日军至少会完成打通平汉铁路的计划,更会占领豫中。

自然,如果日军出动兵力是18万,这种丢失还可以理解。

但如果日军出动的是6到7万人,以汤恩伯和王仲廉的部署,豫中大部分肯定会被敌人占领,而国军即便能够在嵩山地区击溃日军进攻,但日军如果留在豫中不撤退,我军还是办法不多。

这种打法就会丢失不少领土,即便胜利也是惨胜。

而蒋介石和蒋鼎文的打法,至少理论上可以击溃日军占领平汉路的计划,保证豫中大部分领土还在我们手里,是比较辉煌的胜利。

不过,打仗不是打电子游戏,没有重新再来的机会,凡事要考虑最坏的方面。而且,估计敌情不能想当然,要实事求是。

就拿王仲廉的话来说:敌情不明就擅自做攻势防御部署。人家说不见兔子不撒鹰,现在还没看到兔子,就把鹰撒了出去。我虽苦苦规劝刘子奇参谋长,却根本不理会我,甚至口出藐视之语,让人十分气愤。战前,我同副长官(汤恩伯)见面以后,将以上情况汇报,指出部署的种种问题。副长官将情况向上(指向战区司令蒋鼎文)报告,要求重新制定防御计划。刘子奇参谋长这才再次和我商讨,但讨论期间敷衍了事,对我不理不睬,不愿意改变计划。我一气之下,拂袖而去。但事后仍然深感不妥,惴惴不安,找很多同僚商讨。但他们均以根据现有计划调动,不敢擅自行动。随后,战争爆发,果然如我所料。

汤仅仅是战区副司令,王仲廉是集团军司令,战区司令蒋鼎文和委员长蒋介石都是他们的上级,这两人的观点却高度一致。

在这两个上级的命令下,汤恩伯虽尽力按照自己的想法偷偷部署,却无法更改平原决战的基本战略,最终造成失败。

对于此次战略失败而导致的作战失败,蒋介石和蒋鼎文是自责的。

蒋介石在日记中写到:此次战略错误,则战术自必溃败。

蒋鼎文则在战后曾经说:统帅部所得的情报不正确,因而处置不符合实际。

而汤恩伯和他的大将王仲廉的判断则基本正确。

汤本人没有回忆录,他的大将集团军王仲廉认为:上面作战计划仅仅限于平汉路作战,估计敌人最大兵力只有4到5个师团。

王仲廉在回忆录中曾大骂第一战区参谋长刘子奇为:年轻气盛,又无指挥大兵团经验。骄气凌人。

其实刘子奇只是执行人,王仲廉骂的是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