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193:豫中会战敌我力量极为悬殊(4/4)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九十三(新抗战系列之一百一十)

南召事件发生以后,我党视汤恩伯为死敌。

所谓南召事件,就是1941年夏,中共南召县委统战部长傅真如叛变,供认出大量地下党员控制南召县的内幕。汤恩伯命令廖运周立即逮捕。虽地下党员廖运周暗中报信,但南召县组织完全被破坏。

为什么恨汤恩伯,因为搞不过他。你搞武力,汤恩伯的部队战斗力很强,八路军不是对手;搞笼络,汤恩伯比你还会笼络地方武装;搞渗透,汤恩伯有戴笠支持,地下党被破坏严重。

文的武的都不行,只能通过舆论大肆攻击了。

日伪和汤恩伯都在拉拢这些力量,名义上归属汤恩伯的大约有12万人。

这些武装力量只是名义上归属汤恩伯指挥,实际上处于独立地位,就像当时豫西很多地方割据力量一样。

汤恩伯是这些武装形式上的领导,也就是汤给予这些武装番号、少量武器,和最重要的部分军费。这些武装为了军费,也听从汤恩伯的部分命令。

但这些武装非常不可靠,很多同时和日伪勾结。

为什么汤恩伯明知道这一切,还要笼络这些武装?用他的话来说:有些人根本不像军人,书生气太重,竟然一再要我撤销游杂部队。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试问,按照他们的意见来办,我需要的兵源从哪里来?我把他们解散,他们没有粮饷,那肯定跑到日本人那里去。况且,新四军大肆渗透进攻,不用这些地头蛇,他们怎么能进入河南腹地?我笼络他们,即便他们不能抗日,最低程度不会与我为敌,不会跑到敌人那里去。

写到这里,萨沙就想起汤恩伯的死敌陈诚。

陈诚书生气重,在国军进入东北初期,居然宣布解散所有伪满军队,还说什么:伪满洲国军是伪军中最坏的,为虎作伥,危害民族。这种部队,没有资格加入国军!

结果如何?走投无路的十多万伪满洲国军,基本都被林彪收编。

别的不说,林彪到了东北,收编的成建制伪满洲国军就有好几个旅。

网上有些智障为我党擦屁股,说什么满洲国军数量不多,战斗力不行。

萨沙想问他们懂不懂历史?

伪满洲国军的规模接近20万,而且受过日军严格的军事训练,装备先进,是伪军中最有战斗力的。伪满洲国军早在淞沪会战开始,就在中国参战,事实证明他们并不好对付。

不过,这些伪满洲国军确实是人渣。东北的抗联,相当一部分都是被伪满洲国军歼灭的。赵尚志就是在袭击伪警察局的时候,中弹牺牲的。至于出卖杨靖宇的叛徒,基本也都加入了伪满军。

不过,搞政治搞军事,不能异想天开,感情用事。这点,汤恩伯也好,林彪也罢,就比陈诚高出许多了。

自然这一切是有代价的,先简单说说,具体后面再谈。

第一,这些武装军纪差,鱼肉乡里,导致汤恩伯部口碑差。

萨沙阅读无数资料,除了我党吹牛逼的和文革时期强迫汤恩伯部下的交代材料以外,就是陈诚这些政敌当年黑汤恩伯的东西。除了这三种,萨沙从没看到有过指责汤恩伯嫡系部队军纪差的资料。

相反,无数资料,包括政协的资料,都认为汤恩伯嫡系,尤其是被骂得狗血喷头的13军其实是军纪非常严格的部队。这一点下面会专门论述,资料太多了。

而这些归属汤恩伯的游杂部队却不怎么样,强行征粮、恐吓老百姓、盗窃、抢夺,甚至零星的强奸都有,毕竟很多都是之前的土匪。

对于汤恩伯来说,他实际管理不了这些部队。他和这些部队的关系,基本等同于蒋介石和八路军的关系,只是形式上的领导。

这些部队大大败坏了汤恩伯部队的名声,也是后来我党借此大肆炒作攻击汤恩伯的一个由头。

第二,这些耗费了汤恩伯的巨大军费。

对于这些游杂武装,军政部是不管的,一切军费要由汤恩伯自己想办法。

如果只是1到2万人,区区军费还好办。现在是十几万,和汤恩伯自己的部队差不多,钱从哪里来?

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做生意。

汤恩伯为此在自己控制区成立了一些商铺、工厂,比如香烟厂之类,将货物销往国统区,甚至日伪统治区。

谁都知道汤恩伯胡宗南戴笠的关系极好,而戴笠军统之所以在抗战中如此厉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军费充足。

为什么充足?还是戴笠搞日伪地区走私的原因。由于战争导致正常的商业中断,走私的利润就非常高。一些物资在四川算不了什么,卖到日伪控制的武汉,价格就是几倍甚至十倍。

汤恩伯无奈,也只能学着搞这个,多少解决了这些经费问题。

不过汤恩伯在国军内部不党不群,独树一帜,不归属任何团体,所以敌人很多。

他的敌人攻击汤恩伯以公谋私,借助抗战中饱私囊。一些报纸也大肆炒作,介绍汤恩伯控制区和日伪做生意的情况。

汤恩伯由此背了黑锅,辩不甚辩,苦不堪言。

有一次,心直口快的冯玉祥将军去汤恩伯那里视察,一见面就挖苦说:汤司令,你的生意做得好大啊。恭喜你多赚钞票。

汤恩伯被堵得说不出话来,心中委屈之极,竟然当着众多高级军官的面流下泪来。

万辛的是,蒋介石还是信任汤恩伯的,这样一切都好说。

扯远了。

以上是兵力的分析,我们再来分析分析战局。

战局对国军极为不利

豫中会战爆发前,第1战区具体部署如下:

第一线为李仙洲的第28集团军所属85、89军,暂编第15军及第1战区直属之第78军共10个师,位于郑州黄河大铁桥两侧及以东至以南的新郑铁路两侧,防守至黄泛区西岸的鄢陵、扶沟一带。

第二线为王仲廉的第31集团军所属第12、13、29军共9个师,位于许昌、漯河以西,嵩山以南的临汝、郏县、宝丰、鲁山、襄城、叶县、舞阳地区,作为机动兵团。

王仲廉的侧翼是孙蔚如,孙蔚如的第4集团军所属第38、96军共4个师,位于郑州以西的汜水、巩县、黑石关一带,向北防守黄河南岸至郑州大铁桥一线地区。

第三线则是武庭麟的第15军位于洛阳外围,战区直属的第14军之94师防守洛阳城。

另外侧后还有李家钰、高仲勋以及中央军一部分别驻守。

目前豫中的占据可以说是非常不好。

第一战区主要控制豫中和豫西的地盘,其中豫中为平原,仅有嵩山一带为山地,豫西则多为山地,尤其伏牛山一带山地辽阔,易守难攻,只是过于偏僻,经济政治意义有限。

第一战区的东面,是沼泽一样的黄泛区。敌我双方大兵团都难以通过,这是唯一对我方有利的一面。

不过,并不是说黄泛区就一定过不了部队。

如果日军不携带重武器,轻装奔袭,还是可以通过的,比如后来的刘邓大军。

为此,被迫将陈大庆、何柱国两个集团军放在这里,对抗安徽的日军。

这样一来,2个集团军就被日军牵制了。

而北面则是黄河,或者说新黄河。

经过多年的战争,日军已经将从新乡到风陵渡一线,地跨河南山西两省的黄河北岸完全控制。

日军在这里驻扎了好几个师团兵力,和第一战区隔黄河相对。这对于第一战区的防御,是极端不利的。

黄河在河南境内并不宽,只有几百米,算不上天险。日军只要愿意,可以在长达300多公里的任何一个黄河渡口渡河,国军根本防不胜防。

不但难以防守,这里的日军还牵制了国军孙蔚如、刘茂恩、李家钰至少三个集团军,不能动弹。

那么,我们可以这么说。还没打,仅仅北面和东面,日军就牵制了国军5个集团军,占第一战区一半的兵力。

国军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这仗非常难打。

除了北面的巨大威胁,第一战区东北面威胁也很大。

黄河“天险”早已被突破。

在郑州北面不远的邙山头,日军建立了一个桥头堡,驻扎一个联队兵力。换句话说,日军已经在黄河南岸有两个突破点,整体防御实际早就破了。

国军在北面、东面、东北面都不利,更惨的是,东南面也是如此。

武汉日军早在1938年就占领了信阳,随时可以北上,南北夹击第一战区。

所以,实际上第一战区在四个方向都受敌人压迫,有限兵力被牵制了一大半,机动兵力很少。非常被动。

汤恩伯蒋鼎文都认为,无论日军最终目的是什么,第一步肯定是首先强攻中牟,然后沿着平汉铁路南下。武汉日军,则从信阳北上,南北对进。

而这一线,完全都是平原,国军如果使用较少兵力,不可能有效阻挡住日军;如果在这里集中重兵,就更惨,甚至会被日军合围歼灭,当然最终也无法阻挡日军。

所以,看起来,平汉铁路是很难保住的。

要想保住平汉路,就是日军使用较少的兵力,像1941年豫南会战一样,只使用5到6万人。那么以国军十多万人正面阻挡加上侧击,还是有可能打垮进攻日军的。

遗憾的是,此次日军为18万,那么任何的努力,均不可能保住平汉铁路。

更可怕的是,由于日军刻意隐瞒战略目的,以及国民政府高层先入为主的认为侵华日军应该以守为主,国军对豫中会战敌人的规模和战略目的,都出现误判。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