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微历史〗什么是“我”?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1. 【古代的交通规则】平日里有相对严格的交通规则。灵崖寺大殿石刻的《仪制令》,上有四行小字:“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即古代的日常交通规则,意即一般平民百姓要给官员让路,年轻人给长者让路,轻装车要给载重车让路,出城的要给进城的让路。其中,“贱避贵”就是根据等级而定的回避制度。

2. @西单读史:郭嵩焘——中国第一位驻外大使。1876任驻英大使,1878兼驻法公使。他有两点总结:1,西洋的国政一概公开,而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余年的国政,却正好与此相反。2,议会和政府两者互相牵制是英国立国千余年不败的原因。

3.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打响。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淞沪会战中的罗店被称为一座“血肉磨坊”: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整个城镇片瓦无存,惟余焦土,惨酷之状,不忍卒睹。然而,90天的顽强抗击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梦想,并争取了时间,从上海等地迁出大批战略物资,为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大作用。

4. @张宏杰:1976年人口只有1600万的东德曾在奥运会上金牌超过美国。1972年到1988年,东德每年给运动员派发两百万片合成代谢类固醇,总共获得了384枚奥运会奖牌。如果按照人口平均计算,东德所获得的奖牌数量是苏联的10倍,是美国的13倍。禁药使东德在奥运上大放光芒,但也造成一百多名运动员猝死和众多运动员终身伤残,有的女运动员严重不可逆地雄性化不得不做变性手术。

5. 张夫子:从1937年到1945年的抗日战争特殊时期,为适应抗战需要,黄埔军校在各地设立分校,培养军校学生,为抗战前线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补充前线兵力。据日本投降后的统计显示,黄埔毕业生在战后幸存者仅11000多人,相比抗战期间入校受训的20万学生,在抗战中的牺牲率高达95%。

6. @忘却纪念:【胡适】毛在国内干巴巴批胡适,隔空打牛不过瘾,于是琢磨把胡适请回国。1956年9月,在伦敦的陈源致函胡适,转达了中央的意见。大意是说:大陆对胡适的批判主要针对他的思想,不针对个人。如果胡适回去,还是会受到欢迎,并且来去自由。胡适回信:“除了思想之外,什么是‘我’?”

7. @lijiansion:戚本禹回忆录269页:一90多岁老道给主席“长寿丸”。主席不信这个。让汪东兴拿去处理。汪东兴拿了就放在自己嘴里嘎嘣嘎嘣的吃了起来。还叫我也吃。我说,我不吃,万一这里面有毒。他说,书呆子,给主席送的东西敢有毒?张耀祠在边上也跟着一起吃。结果汪东兴活了99,张耀祠活了94。

8. @Zodiac4698:80年代大陆有部禁片叫做《苦恋》,就是讲爱国的,一个因为战乱逃亡西方的中国画家,因为听说“新中国”成立了,死乞白赖地要回大陆报销祖国,后来的事大家都懂的……那叫一个惨!从牛棚里逃出来,饿死在雪地上,结局我记得是一个大大的“问号”,这片子当年即便是在共产党最开明的胡赵时期也是被禁的。

9. @zhu0588:1936年希特勒为了宣传纳粹的强大,不惜斥巨资举办了柏林奥运会,集中培养职业运动员参加比赛为政治宣传服务,纳粹用体育扭曲了奥运精神;纳粹灭亡后,前苏联等国继承这个用体育宣传体制的传统。

10. 1957年,这个女孩成为美国哈里哈丁中学的第一位黑人学生,后面的同学正在嘲笑她。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