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188:闪电歼灭战八莫战役-上——驻印军第二次滇缅会战(2/2)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八十八(新抗战系列之一百零五)

强悍的八莫日军

防御八莫的,是第2师团的一支骨干部队。

该部队以原搜索联队为基干,附加联队第2大队全部、野山炮1大队、山炮兵1个小队、工兵1个小队及通信分队等。支队兵力不足,只有1180人。

这些部队本来不是防御八莫的,而是紧急增援密支那的。他们赶到八莫时,密支那已经被驻印军围成铁桶一般,加上自己只有1000多人,实在不敢继续前进,只能在八莫就地防御。

协同第2师团作战的,是补充后的18师团残部。

18师团55联队残部溃逃到八莫以后,以第2大队相对比较完整,还有几百兵力。经过缅甸方面军对18师团第14次补充,该部恢复了一些实力。

只是,此时18师团兵员素质大幅度下降,同之前的所谓“超人野战师团”根本无法相比。

18师团是战斗力仅次于第2师团的强悍部队,在遭遇驻印军之前,几十年内从没打过一次败仗。

第18师团军官回忆,在1937年师团参战的时候,兵员素质绝对是日军最优秀的。

这些现役士兵全部是精选的战士,大部分服役期3年,少部分服役期2年,都在日本完成了1年以上的严格训练。

18师团的士兵,是全日军最好的。他们几乎人人都是彪形大汉(以日本人的块头来说),即便是一些补充的预备役军队,最大不过30岁,之前完成了2年残酷训练。这些士兵单兵素质高超,具有黑夜中打中香烟头的枪法,而且武士道精神十足,这么多年几乎没有人被俘过。

18师团在中国作战数年,并没有吃过大亏,后来在东南亚也杀得盟军丢盔弃甲。

这一切辉煌,到了现在都是幻影了。

30岁的老兵,到了太平洋战争以前,普遍作战超过4年,年纪偏大,体力衰退,除转为军官以外,其余都已经退出现役。

1942年前后,18师团骨干全部是1939年到1942年招募的新兵。这些新兵由老兵一带一,成长迅速,几乎可以达到老兵的水平。

但是,他们的对手是中国驻印军。

在驻印军发动缅北会战以来,18师团先后被重创多次,一线官兵经过高达15次补充。到了战争结束,这个2万人的师团,仅仅被打死的就高达2万多人,伤者不计其数。换句话说,老兵几乎全部被打死了,只能由一些新兵蛋子顶上。

在八莫会战的时候,18师团第14次补充的新兵,全部都是1944年刚刚入伍的,毫无作战经验可言。

即便这样,18师团仍然具有一定战斗力。一来是该师团武器装备始终很精良,以八莫作战为例,竟然增调了10辆坦克助战;二来毕竟是防御作战,对于新兵要求不太高,能够蹲在战壕里面向外放枪即可;三来是18师团武士道精神浓郁,军纪严格,诸如喂、这个、什么之类比较随便的话,绝对不能出现在新兵和老兵之间。对于老兵和军官的命令,新兵必须毫无疑问的执行。

18师团残部仍然死守每一个阵地,负隅顽抗。

这样,第18师团第55联队残部,配属10辆坦克,合编成1个支队。即便如此,该支队兵力也有1000多人,由原好三大佐指挥。

这两支部队合编为原支队,驰赴八莫守备,总兵力约3000人。

自知兵力不足,日军在八莫后方不远的南坎,驻扎了3250人的兵力,准备八莫一打响,就立即从后方增援。

缅北的地形复杂,重兵集团施展不开,日军认为约6000人守卫各要隘也算够了。

八莫地形是丘陵和沼泽,易守难攻,早在2年前,日军就开始在八莫修建防御阵地,将八莫建成一座可怕的坚城。

开战前2个月,8月13日,日军原支队抵达八莫市区,赶筑工事,并以1大队兵力进驻外围的苗提、拉龙公路及公路两侧山地。

八莫的防御工事修建的非常有水平,堪称世界第一流,分为市区和郊区两部分。

八莫市区不大,南北长五公里,东西宽三公里,市内湖沼很多,形成龟背形高地。

在八莫市区,日军利用湖沼交错的地形,背靠伊洛瓦底江,构筑了东、北、南、中心四大阵地。各阵地之间设若干小据点和火力点,互相支援。

这些阵地的工事多为半永久性,极为坚固,全部是用铁路枕木和大钢板制成,可以抵御75毫米山炮的正面炮击。

这些工事的火力设置,堪称完美。轻重机枪为火力中心,辅以平射炮,配置成近距离隐蔽的交叉侧火网。步枪掷弹筒作为补充,以侧射、斜射为主,形成完善的交叉火力网。

任何步兵强行冲锋,都会被打死,一个也别想活着回去。如果中国人采用坦克强攻,则会成为平射炮的活靶子。

在城防阵地外围,还遍设地雷、壕沟及铁丝网,阻碍中国人推进。阵地内,日军积聚了大量弹药粮草,准备作长期防御战。

吕德润回忆:日军工事做的特别好。我们进入八莫以后看到,他们把一栋3层大楼的地下室打通了,里面有那个整齐的木板铺着,还有睡觉的地方,简直像个小房子,能容纳很多人。这个工事,155重炮打上去,也没事。250公斤炸弹直接命中,也炸不毁它。江边的炮台,都是钢筋水泥结构,门口写着监造中队名称,据说如果战斗中被随便打坏了,就要杀监造中队长的头。日军炮兵阵地都很巧妙,大多在纵深阵地里面,相当隐蔽,有的还有很深的掩体,开炮的时候才把大炮推出来。

至于郊区的阵地,则修建为强大的土木野战工事群。日军遍设警戒阵地,掩护部多数是用10到15层直径30厘米的圆木为盖,即使被155毫米重炮击中,也不会被摧毁。为了固守八莫及附近地区,日军共部署总兵力5000多人。

战前,日军高级军官对八莫多次视察,对八莫的防御阵地表示满意,认为最少可以阻挡中国人3到6个月。

实力悬殊,我军必胜

10月中旬,缅甸雨季即将结束,中国驻印军及英美联军发起缅北会战第二期攻势。

杀鸡焉用牛刀,对付八莫南坎的日军,驻印军没有出动全部部队。

具体部署为:

1.本军分三纵队,于10月15日开始,向南攻占印道亘瑞古之线而确保之,并准备继续进攻作战。

2.英印军第36师为右纵队,于19日以前肃清和平之敌,占领长萨、印道(因道)地区而确保之,并准备尔后继续推进,保证驻印军西面的安全。

3.新6军新22师为中央纵队,于19日到达和平,22日前肃清和平之敌,经摩西前进,占领瑞古地区,迂回切断八莫日军退路,保证新1军南面的安全。

4.新1军为左纵队,迅速向八莫推进,击灭或包围八莫至曼西地区之敌。

5.第14师(欠2营)、第50师及美军加拉哈德部队为总预备队。

简单来说:新1军正面进攻八莫;

新6军的新22师进攻税古,威胁八莫日军侧背,作为策应;

第50师开赴和平、梦英、毛卢附近,警戒缅北铁道走廊,作为援军;

英军第36师进攻卡萨,作为南面策应。

盟军准备一举收复八莫、南坎,把日军赶出缅北。

显然,此战主角是正面进攻的孙立人新1军。

战前,新1军孙立人分析战局,说:敌人认为中印公路的通车,对我国具有政略及战略的重要意义,所以日本决定不论牺牲50至60万军队,都要彻底挫败我军打通中印公路的计划。目前敌人虽因出兵进攻印度失败,只能有第49、第56、第2及18等四个残缺师团,纠集于八莫、南坎及腊戍地区。待我军开始行动,日军仍有力量将其在缅中及缅南的三个师团调到缅北增援。要达到在缅甸的日军无法集中兵力,使我们有将其各个击破的机会,除了中国驻印军要实施全面攻击外,英军也要分三路进攻。第一路从阿拿关进攻,牵引住日军在缅南的一个师团。第二路从英法尔进攻,牵引着缅中的日军。第三路为主力,自卡萨南下,进攻缅甸的心脏色格地区。这样的话,因为战区辽阔,日军兵力分散,我方可以自由选择敌人的弱点,予以各个击破。

以目前新一军的兵力,可分两路前进。本人亲率新38师为前锋,攻占八莫,新30师进攻南坎。新38师攻占八莫后,立即南下攻击腊戍,使敌人没有调动相互支援的机会。50师及独立步兵团则在卡萨北面渡伊洛瓦底江,和英军齐头东进,肃清中英两军中间地带。美军麦支队暂时为预备队,待有必要时再派遣任务。

为着迅速扭转整个政略和战略形势,本人建议这次进攻采用“扫荡”战法。所谓“扫荡”战法,就是不以完全攻占敌人的大据点为主,而是将其孤立或包围,主力则继续前进,打击敌之援军,或攻击敌之另一据点,这就可保持自由选择战场,和运用优势兵力打击敌之弱点。凡被孤立的敌人据点,最后给以突围的缺口,我军可在缺口外,预设埋伏,将其截击消灭。

本人预计1945年2月,中印公路应可通车,3月我军应该占领腊戍,只要腊戍攻占,缅甸战争就可结束。因此本人建议所有部队在10月开始行动,英军主力应在中缅,目的是在牵引中缅之日军,要保持实力,待腊戍攻占,中国驻印军把通往泰国清莱之公路切断后,日军因海空军已无作战力量,势必要急速自缅撤军,至时英军就不必攻坚,只要进军就可占领了。

再见,史迪威

10月,史迪威因为迫使蒋介石将中国军队指挥权全部交给他,和中国闹翻,18日被罗斯福解职回国。作为奖励,史迪威得到了四星上将的军衔,这是二战以来美军第8位四星上将。史迪威本人于1946年10月12日因肝癌去世,时年63岁。

阿尔伯特·魏德迈中将接替史迪威的职务。

德国后裔的魏德迈,并非一个对中国有成见的人,他站在中国的立场做了很多实事,包括提供军事援助、提供物资援助、允许从缅甸调回驻印军增援豫湘桂战场。

由此,中美关系走上正规。

另以原中印缅战区美军副司令索尔登少将,任中国驻印军总指挥兼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并听命于东南亚盟军统帅蒙巴顿。

不过,索尔登少将只是名义上的指挥官,基本不干涉驻印军的具体事情。驻印军在八莫南坎会战、新维腊戌会战,都是依靠两个军长孙立人和廖耀湘配合作战。

八莫南坎有5000多日军,完全不是国军对手。

驻印军总兵力近10万人,是敌人的二十倍。即便攻击八莫的仅有新1军,直属兵力也有2万多人。

到了12月,由于豫湘桂会战吃紧,加上缅北日军已经必败,美方魏德迈将军同意将新6军廖耀湘的两个主力师,调往中国大陆。驻印军剩下新1军2个师和新6军1个师,兵力约为4万人,对付日军残部约2万人也是绰绰有余了。

10月15日,新1军在密支那出动南下。新1军兵强马壮,曾将日军王牌18师团打得全军覆没,士气极为高涨。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