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188:闪电歼灭战八莫战役-上——驻印军第二次滇缅会战(1/2)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八十八(新抗战系列之一百零五)

1944年8月占领了密支那,反攻缅北的战役就胜利一大半。从战略上来说,日军已经必败无疑,下面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不过,日军在缅北仍然有5万以上的部队,囤积大量弹药粮草,修建坚固工事,也不可能一口吃掉。

占领密支那以后,反攻第一阶段结束。新1军自胡康河谷战役开始,连续作战近1年时间,此刻非常疲劳,需要休整。

以孙立人的新38师为例,从于邦战役以来,全师没有一个团连续休整超过7天。

豫湘桂会战关头,我军却反攻缅甸

就伤亡上来说,我军远远小于日军,但也有一定损失。主力新22师、新38师、新30师牺牲2400人,负伤6700人;而第14师和第50师伤亡也有5000人。

总体伤亡为参战部队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需要补充,恢复部队满员状态。

况且此刻是8月,正是缅甸雨季最大的时候。到处都是瓢泼大雨,一切公路交通中断,空运的飞机不能起飞,大部队难以有效行军,看来务必等到雨季之后才能进攻。

这样,驻印军得到1个月的宝贵休整时间。

在这段时间,工兵却没有休息,他们成功的修建了密支那大桥,连通了密支那和八莫的公路。

1944年10月10日,驻印军在缅北欢庆了双十节。美国盟友提供了大量的庆祝品,新鲜的肉类、可口可乐、蔬菜堆满了餐桌,官兵们都很高兴。

只是,此时驻印军的高级军官却没有一丝笑容。

我们利用几乎全部的美国援助,装备了缅北驻印军和滇西中国远征军,用来实现史迪威的反攻缅甸梦想。

代价是,急需要美援物资的国内400万国军几乎什么也没得到。

而从1944年4月开始,日军破釜沉舟,集中高达55万主力发动了豫湘桂会战。此时历经7年残酷战争的国军,伤亡已经超过300万,物资困窘到了极点,国内经济也几乎崩溃。

在长达9个月的作战中,国军伤亡数十万之众,丢失了很多地盘,承受了很大的失败。不过,日军也没有获胜。日军打通大陆线的计划破产,还付出10多万人的损失,得不偿失,同样是失败者。

国军和日军都是失败者,那么谁是胜利者?自然是我党了。

豫湘桂会战期间,日军倾其所有,将华北主力几乎悉数南下,以山东省为例,日军减少了近一半,放弃了大片控制区。八路军由此死灰复燃,借助这个大好时机逐步恢复了实力。

以冀中根据地为例,日军出动2万乌合之众,发动一个五一大扫荡,就把10万人枪的冀中彻底摧毁。冀中司令员吕正操,在战斗刚刚打响就直接逃到冀南,脱离了冀中。随后,冀中八路军大军也跟着撒丫子放弃冀中,千里撤退,跑到了山西。从此,号称八路军乌克兰的冀中就成为日本人的彻底控制区,八路军正规军小股部队都不敢在此活动。仅仅五一大扫荡期间,冀中群众被杀、被捕达5万余人。

豫湘桂会战期间,冀中日军南下,放弃大量占领区,八路军立即组织武工队陆续进入。

如果这还是人人都会做的乘虚而入,不算奇怪,那么更奇怪的事情就来了。

日军此次进攻部队相当一部分来自华北和东北,铁路运输都要经过华北八路军控制区。资料中写到:就是长达9个月的打通大陆战役期间,为了保障前线50多万日军的补给,华北铁路开足马力运输,竟然没出过1起大事故。有多达千里铁路线贯穿八路军辖区,没遭到过任何袭击,安全无事故。就连已经没有日军的山西南部,也没有遇见过袭击,创造了惊世骇俗的记录,战役期间的270天无事故。破坏铁路很难吗?随便找几个民兵,用十几个手榴弹,就能炸毁几十米,这就是破坏了。

不是能不能破坏的问题,而是看你想不想破坏。

这种反常的现象说明什么?如果双方没有达成默契,你相信吗?

更有甚者,在豫湘桂会战期间,八路军和新四军跟随日军的步伐前进,先后开辟了大量的所谓新根据地。有意思的是,日军对于这些熟视无睹,专打国军而已。

要说双方没有默契,你相信吗?

为什么日军从1943年以后,基本停止对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大规模扫荡?

你能解释吗?说个理由给我听听?

1943年春天,汪伪情报头子李士群,利用与潘汉年一个特殊的“约会”场合,将潘引到汪精卫在新街口附近的官邸,进行了秘密的谈判。

此事被军统潜伏特务鲍文沛(汪伪中央军官学校少将教育长兼总队长)发现,将会谈主要内容公布。当年各大报纸都刊登了谈话内容,怎么到了70年后的今天,这又成秘密了?

另外,同年潘汉年同日本华中派遣军谋略课长都甲大佐(日军情报工作负责人)到底谈了什么?这也是多人可以作证的,这也是秘密?

所以说,中国近代很多历史不能研究,越研究越生气。就像鲁迅说的,有些东西你不知道还好,知道了对你就没有好处。

废话少说,继续说正题。在国内连续丢失数十城的时候,最精锐的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却在相对次要的缅甸作战。虽然打的精锐日军溃不成军,却坐视国内连接战败的惨状。当时国内一个战区的火炮,还不到新1军的一半。

如果能够及时把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调回,豫湘桂会战就会有极大扭转。

目前中国人已经控制了密支那,通过密支那建立空中航线就已经足够了。

事实证明,经过密支那的新航线运输量惊人,远超过中印公路,而且坠机很少。其实从当年角度来说,占领密支那就可以了,之后打不打没有什么问题。

8月就应该将10万驻印军运回国内去,那么桂柳会战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

桂柳会战日军不过16万人,国军则有20多万。如果10万驻印军回去,击溃这16万日军问题不大。加上20多万国军的配合,我军甚至可以一举全歼日军。

几个月后的1945年4月的湘西雪峰会战,国军仅仅使用了1个新6军,配合另外几个军的部队,一举击溃10万日军,将其歼灭3万多人,获得完胜。如果不是雪峰日军逃得快,恐怕就会全军覆没。

新1军重新编组

在修整期间,已经下辖5个师的新1军,由于规模太大,对指挥不利,分编为两个军,即新1军和新6军。这就是国军五大主力中的兄弟两个。

新1军由孙立人任军长,下辖新编第30师(师长李鸿少将,下辖88团、89团、90团)、新编第38师(师长唐守治少将,包括112团、113团、114团),编组地为密支那。

新6军由廖耀湘任军长,下辖新编第22师(师长李涛少将,下辖64团、65团、66团)、第14师(师长龙天武少将,下辖40团、41团、42团)、第50师(师长潘裕昆少将,下辖148团、149团、150团),编组地为孟拱。

新编成坦克7个营(2个可以作战,装备了先进的M4谢尔曼中型坦克),由美军布朗上校指挥。

此外,还编有步兵独立团1个,重迫击炮团1个(150毫米重迫击炮),炮兵团3个(2个105毫米榴弹炮团、1个155毫米重型榴弹炮团),高射机枪营1个,汽车兵团1个(400辆汽车),工兵团2个,教导团1个,通讯兵营1个及运输兵两个大队,可谓兵强马壮。

不过,重武器上却有所调整。

新22师和新38师的105毫米榴弹炮团,不再由师里面管理,上交到各军军部;同时,这两个师将下辖的2个75毫米山炮营,分出1个装备第14师和第50师。

这样,各师重武器上有一定下降,不过对付日军也是足够了。

况且离开孟拱河谷以后,盟军空军就可以大大发挥威力。这个空中炮兵,相当于十个陆地炮兵团。

此时,滇西中国远征军也正在全力反攻。不过,中国远征军无论装备、补给,还是兵员素质,都同驻印军有一定差距。基层官兵武器不足,甚至连钢盔都没有,军服都凑不齐。他们在龙陵等地遭遇日军顽强阻击,不得已希望驻印军立即进攻,减轻滇西的压力。

1944年9月8日,蒋介石指示史迪威立即进攻八莫,以牵制龙陵日军,早日打通中印公路,八莫战役由此爆发。

八莫,华侨称它为“新街”,缅甸北部城镇,属克钦邦,是军事要地。八莫位于伊洛瓦底江上游东岸及其支流太平江汇口附近。从八莫水运南下,可以乘坐800吨的大轮船,到达缅甸中部重镇曼德勒和缅甸南部首都仰光,也可以乘坐200吨的小火轮,到达北部的密支那和孟拱。那么,八莫自然是缅北的水上要冲,兵家必争之地。

除了水运以外,八莫也是重要的陆地交通枢纽。它距中国边境很近,一直是中缅两国陆路交通和贸易的重镇。向东可到我国云南的腾冲,南通我国的畹町,自古为滇缅间的大道,也是伊洛瓦底江向北航运的终点。公路北经密支那,可达片马和孙布拉蚌。

八莫虽小,军事意义却非常重大,也是日军目前最坚固的前线据点。

从密支那到八莫,除了水上运输以外,只有一条公路,另外有一条狭窄的山间小路,也就是骡马古道。

八莫自身的地形比较适合防御,城市周边是湖泊沼泽地形,难以通过,守军只要固守几个要隘就可以万无一失。

而八莫外围,则有南太白河、南山河、太平江等十多条江河,形成天然屏障,都很难突破。

八莫地形虽然险要,但在驻印军看来也是康庄大道了。经过胡康河谷、孟拱河谷和密支那可怕之极的原始森林地区,八莫这种地形根本就是小儿科了。

况且,八莫附近丛林相对较少,适合盟军空军发挥威力,重炮也很容易发现目标,日军在火力上完全不是对手。

孟拱和密支那先后失守,18师团几乎被新1军全歼,残余日军不顾一切逃到八莫。

见18师团基本覆灭,不能作战,日军缅甸方面军被迫紧急抽调王牌第2师团一部赶赴南坎。

第2师团又称仙台师团,是日军战斗力最强的甲种师团。第2师团名气极大,号称日军双雄之一。它和熊本的第6师团,都宣称自己是日军最强的师团。一般认为第6师团略强,第2师团在日本排行第二。

第2师团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明治维新的1873年就已经建立,有超过70年的历史。该师团作为日军主力,参加过日军几乎所有的侵略战争,包括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九一八事变等等,战功卓著。

抗战爆发以后,它参加了察哈尔战役、徐州会战等大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第2师团作为南下的急先锋,攻占了荷属东印度群岛(今天的印尼),打得盟军无法招架。

1942年开始,第2师团投入了惨烈的瓜岛,同美军主力开始持久战。他们从1942年8月杀到1943年2月,伤亡惨重,师团所属的3个联队长全部战死。

稍后,该师团被派到菲律宾,进行休整和补充,逐步恢复了元气。

到了1944年,缅甸北部日军被驻印军打得体无完肤,第2师团奉命紧急开入缅甸,同中国人交手。

在中国的时候,第2师团凭借强大的火力和极为优秀的兵员素质,号称一个师团可以对付国军10个师。在察哈尔战役中,第2师团骨干第16步兵联队组成的机械化旅团,锐不可当。在辽阔的草原戈壁上,国军很难阻挡他们的前进,伤亡惨重。

此一时彼一时,目前第2师团武器装备不错,但新兵较多,已经无法和驻印军相提并论。

大公报记者吕德润写到:这次我们作战的对象是第2师团。第18师团被打垮时,第2师团也吃到了苦头,现在他们都变成了胆小鬼。要是在胡康河谷战役初期,敌人早就出来主动进攻了,现在我们对着一个敌人据点打了半天,他们连影子都没有。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