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187:奇袭密支那-下——驻印军第二次滇缅会战(5/5)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八十七(新抗战系列之一百零四)

密支那日军的溃逃

此时残余日军包括重伤员也只有1000多人,三面被围,仅剩伊洛瓦底江还勉强可以逃走。水上源藏知道全军覆没就在几天之内,情绪异常低落。

在一线指挥的第114联队长丸山房安大佐,并不知道所谓“死守密支那的命令”,紧急赶来汇报。

丸山房安大佐说:目前中国军队距离伊洛瓦底江也不过几百米,如果现在不撤退,等到江面被封锁,一个都活不了。这样丢掉这么多条生命,多支持个一天半天有什么价值。不如立即组织参与部队渡江,向后方撤退,多少能保住一部分士兵。

对于丸山房安大佐的建议,水上源藏少将没有反对,也没有肯定。实际上,水上是默认让丸山大佐指挥残部撤退。

丸山大佐于8月1日,开始指挥部队撤退。新1军的火力已经封锁江面,他将剩余的1000多人分多批,在1日到3日夜间偷偷渡江。

丸山大佐组织官兵还有少数密支那市民到西打坡江边,制作竹筏,准备渡江。

8月1日,日军开始偷渡,首先将几百重伤员坐竹筏或油桶顺江而下。很快被沿江新1军警戒部队发现,当即开枪予以击沉。这些重伤员无一幸免,即便能够逃过火力打击,也肯定死在汹涌的江水中。

当日,郑洞国下令各部加强攻击,防止日军撤退。晚上,150团到达第7条横马路。90团占领了敌营房修械所,42团正在攻击东面日军退路婉貌,美军已攻占日军城北高地据点西打坡三分之一,包围圈逐渐缩小。此时城内日军仅剩800多人。

8月2日,鉴于城北日军负隅顽抗,此处坚固建筑物又极多,炮兵无法彻底摧毁。郑洞国再三考虑,最终决定组织敢死队,务必一天内全歼日军。自愿报名官兵100人,每6人一组,携带1挺机枪和4支步枪,每人携带10个手雷,乘夜分组潜入敌后,将日军的通信设备完全切断。

当晚,第二批日军冒死渡江突围,被击毙很多。

炮兵第6中队士兵谷口玉彦回忆:我们接到命令,要今天半夜向对岸转移。残留的中队士兵由上士指挥。谁知道,晚上上士刚刚爬出战壕,就被敌军的迫击炮弹炸死了。我们将最后两枚炮弹发射出去,此时敌人距离我们只有800米,炮弹是打不到这么近的,只能向远处炮击,吓唬敌人一下。随后我们将火炮分解销毁,下面是处理伤员。大部分伤员已经死了,但还有一些伤员在积满了水的战壕中生存了下来。他们有些醒着,有些虽找到了,但都不能走动。叫他们,他们也只能用微弱的声音回答。我们中队一共有9个这种伤员。为了转移,中队领到一个竹筏。一点左右,我们带着伤员出发了,一共有50人。只有一个竹筏,如果全上,肯定会沉。我们决定让伤员先上,然后由身体好的两人一组,自己制作竹筏,自行突围。我和上等兵是最后一组,跳上我们胡乱用树木制作的竹筏时,我看了一眼曾经死守过的密支那,然后冲进了滔滔的江水中。

3日晨,各组向预定的日军重要据点及敌指挥所发起突然袭击。此时日军已经无力抵抗,在敢死队冲击下死伤累累,指挥官炮兵中尉浅井广中也被击毙。

国军里应外合,将第11条横马路完全占领。还没死的数百日军,纷纷向江中逃窜。30师奋勇冲击,将日军预定死守的据点营房区全部占领。

一些日军走投无路,纷纷引爆手榴弹自杀。

余者冲到江边,抱着木头竹子跳江逃生。这些日军,在新1军机枪扫射下几乎全部被击毙。

城北美军加拉哈德部队第3营和工兵209营,于同日占领西打坡,完全占领密支那,并且开始扫荡城内零星日军。

此时密支那已经被我军占领。逃到江边的日军指挥官水上源藏少将,倒是颇有日本人细心的特点。

他认为已经全军覆没,此刻就要善后了。之前他没有明确命令丸山大佐撤退,是万一上面事后追究擅自撤退的责任,丸山大佐就要倒霉。此时水上源藏已经决定自杀,所以临死前再背个黑锅也没什么。他命令副官交给丸山一份信,上面写到:与搜索第五十三联队配合突破敌封锁线转移。

这就等于由水上源藏主动承担了擅自撤退的责任。

随后,他电告33军和缅甸方面军司令官:一、因下官指挥不力,终未能确保密支那,致使陷入最后阶段,深感歉疚;二、伤员排除万难已乘木筏随伊洛瓦底江而下,祈求在八莫给予救助。

8月4日黎明,水上源藏少将在一棵树下开枪自杀。他没有采用传统的切腹。二战中日军的所谓切腹,不过是用刀在腹部比划一下,然后由副手射击他的后脑。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切腹,不过是个形式,还留下美名。水上源藏少将没有选择切腹,是他认为根本就没有必要留个虚名,因为他战败了。开枪的时候,水上源藏少将手臂颤抖了一下,子弹穿过头部位置比较靠前,将两个眼球都震出了眼眶。身边的几个副官自身难保,不可能携带尸体更不可能火化,只得切下他的一截手臂。

当日,中美联军彻底扫平密支那零星日军。

8月5日,中美联军完全占领密支那及密支那附近区域。

由此,密支那战役结束。

日军固守密支那的近5000人基本覆灭,仅有800多人分散逃走。

森崎山喜是炮兵,他对于此次逃亡有长篇回忆:当时去密支那的时候,第六中队从大队抽调了2门火炮,补充了100多人。藤原大尉率领第六中队乘坐竹筏冒死强行度过了伊洛瓦底江,到达对岸时,100多人的中队仅剩下10多人了。当时把身体好的人员分配到了重机枪小队。但大家都只顾逃命,重机枪小队长把我们当成破烂布一样扔在了队伍后面,只管他们自己前进。我们在渡江时,把军鞋脱了挂在脖子上浮渡,鞋子都被江水冲走了。上岸以后,我们只能光着脚行军。我们从山上的红土坡上摸索着滑下来,臀部因被磨破,血渗透出来,拿着的枪也因为一路摔打,像是沾满了泥土的莲藕一样。我们好不容易赶上重机枪小队,小队长看到我们的样子却骂:把枪弄成这个样子,还能打敌人吗?他一边骂,一边用棍子殴打我们。

我们每天都在山脊上攀爬穿行,朝着八莫方向前进。我们穿越山谷,渡过河流,走过湿地,但没有粮食,吃的只有竹笋,一路走的万分艰难,感觉比死还要痛苦。当时我忍不住想,真不如死在密支那算了。除了行军困难,我们还不断被当地少数民族克钦人游击队袭击。曾经威风八面的丸山联队,为了躲避这些土著,竟然在山里四处乱窜。很多人被打死了,想来很惨。虽费了很大劲渡过了伊洛瓦底江,终于到达了对岸的松井少尉、小川士官都被打死了,而且昨天今里上等兵也死了(都是他的朋友)。天色变得昏暗了起来,天空降起了暴雨,到了下大雨的季节了。猛烈的大雨还在持续的下着,天气很冷。听说离八莫不远了,就要到了,但我还有走到八莫的体力吗?对此,我都失去了信心。连日来一直被敌人追赶着强行军,这样的日子已经40多天了。

这800多人历尽千辛万苦突围成功,于9月15日赶到八莫,却遭冷遇。水上源藏的副官赶到33军司令部汇报情况,竟然被辻政信上去一顿拳脚,同时大骂“不是叫你们死守吗?为什么你们还有脸回来。”最后是在旁的其他师团长看不下去,给予制止。

性格暴躁的丸山大佐听说辻政信的行为,二话不说抄起武士刀就要找他拼命。后其他军官怕搞出大事,说辻政信已经去前线视察,不在司令部。又说辻政信是喝多了,酒后失言,不要在意。

新30师90团第2营的翻译卢少忱回忆日军的惨状:占领密支那当日,我随着部队进入市区,满目疮痍,一片废墟,空旷无人,几无一处完整的房屋。茂盛的树木枝叶荡然无存,只剩枯干。日寇来不及掩埋,或只浅埋的尸体,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腐烂臭气冲天。营部所住的高脚屋下三四尺就是埋着日军尸体的大坑,不时发出令人作呕的烂臭味。有一个日寇少尉军官,躲在掩体里面不出来,最后要往里面扔手榴弹,他才举手投降。我曾见到一个负伤的日军俘虏,面黄肌瘦,蹲在地上,两手合捧着要吃的。那份大日本皇军的威风,早就烟消云散了。

更惨的是,在一次进攻日军阵地的战斗中,老兵牛维刚与战友清缴战场时,在一间地下室,发现了23具日军慰安妇的尸体。日本人不愿投降,最后我们打进他们阵地时,残留的日本兵全部自杀了。他们在自杀前,将地下室的慰安妇全部刺死。只有2个慰安妇是丸山大佐的情人,才得以幸存。

艰苦的密支那战役

密支那战役有着相当巨大的作用。

第一,密支那战役的进行期间,导致日军无法利用公路实现东西的联系,客观上帮助孟拱地区作战的新22师和新38师获得胜利。

第二,密支那战役拖住了日军5000多人,让本来兵力就严重缺乏的日军雪上加霜,用光了所有机动部队。

第三,密支那战役的胜利,使得占领孟拱河谷的时间减少了半年左右,让日军试图利用雨季阻挡新1军的计划落空。

第四,占领密支那以后,新1军就顺利占领了整个胡康河谷和孟拱河谷,歼灭了日军18师团。残余日军已经没什么实力,加上余下的八莫南坎都非利于日军的防御地形,可以预计缅北反击战很快就要胜利了。

第五,占领密支那以后,首先就打通了空中运输线。所有中美运输机无需再走危险的驼峰,而可以走缅北高原到密支那,然后再北上到中国的路线。6月空运量达到1.8万吨,7月达2.5万吨,8月达2.9万吨,9月接近3.5万吨,11月已达到3.9万吨,远远超过当年滇缅公路的运输量。这为陷入豫湘桂会战中的国军,提供了急需的物资,抗战我们必胜了。

但密支那战役打得并不好。长达3个多月时间,推进90余公里,恢复土地2200平方公里。我军歼灭驻守密支那的18师团114联队、工兵12联队等3600多人,俘虏日军69人。由于日军玩命,这3600多人几乎全部战死,仅仅发现的尸体就3400多具,还有100多人失踪,应该是死在了江里,几乎没有活着的伤员。

但我军牺牲2400人,4200人受伤,美军加拉哈德部队也伤亡1000多人。这是驻印军历次战役中,唯一一次我军伤亡大大超过日军的。

此战是所谓先胜后败。

第一,奇袭密支那计划是没有问题的,甚至是非常高明的。

第二,穿越丛林总体是成功的,遭遇日军阻击也是难以避免的,不算是失误。

第三,突袭占领机场是很成功的,使得战役成功了一半。

第四,后期采用壕沟战术也是正确的,务实的,最终顺利占领密支那。

第五,参战国军官兵勇敢善战,牺牲虽重,仍然坚持战斗,伤员都很少下火线。

但也有很多失误。

第一,过于轻敌,轻信错误情报。在我方占优的大好形势下,指挥官亨特上校没有把握住战机,分散兵力,仅仅让一个团去对付日军一个大队,导致攻击失败,失去战机。

第二,在进攻初始,过于傲慢,认为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歼灭密支那日军,没有部署部队切断密支那和东面北面联系,导致日军从1000多人猛增到5000人。攻击作战之前,阻断敌人援军是基本原则,这种失误是不可饶恕的。

第三,指挥混乱是致命问题。梅里尔准将因为心脏病不能指挥,导致初期指挥失误,这是意外事件。但既然初期出现问题,稍后就应该任命一个有能力的指挥官力挽狂澜。但史迪威却不以军事能力为重,任命其实不懂军务的参谋长柏特诺胡乱指挥,导致5月到6月的攻势徒增伤亡,毫无进展。

第四,新1军参战部队和新22师新38师有一定差距。没有受过完整训练,尤其缺乏城市战训练,导致伤亡较大。

第五,炮兵和空军协同不好。主要是这些部队都是全新拼组起来,互相没有合作经验。尤其是炮兵和步兵协同很差,空军和地面干脆就没有协同,完全是空军自行判断哪里需要火力支援。

密支那战役结束,缅北其实就在我军掌控之中了。日军虽还有重兵盘踞八莫、南坎、腊戌一线,从战略上来说已经无法对我军造成威胁。这些日军不过是一只兔子,等着猎人来消灭了。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