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台湾的“终身大考”:那些年我们的大学联考

联考放榜:家长焦急地看自己孩子的名字是不是出现的录取榜单之上

中国各地这几天最热闹的话题就是‌‌“高考‌‌”,这就让人想起了台湾在1991年之前施行的‌‌“大学联考‌‌”

说起这个‌‌“大学联考‌‌”和中国的高考还真有几分相似,而且也都是进大学‌‌“窄门‌‌”的唯一通路。

理想学校

从1943年,国民党政府开始在台湾施行这个所有的大学联合考试招生到1991年改成所谓的‌‌“多元入学‌‌”,无数的考生在炎炎夏日之中奋笔疾书,就是为了要进入大学。

至于是不是‌‌“理想中‌‌”的大学,那就不一定了,因为那个时候是采取先按照志愿填学校,接着按照考试分数按顺序分发学校和科系。

早年分成甲乙丙丁四组、后来改为一二三四类别,考试的科目则是按照文理医农工等等的不同学院各有不同,例如文学院的地理历史、理工科的物理化学。

但是考试也有共同课目,例如英文、国文、三民主义还有作文,英文、国文、三民主义都有标准答案,作文就不是了,虽然说可以让考生发挥,但是评分却是阅卷老师自由心证。

政治思想

大学联考实施的年代也是蒋介石政府在台湾实施戒严的时候,作文题目也就可想而知,成为参加过大学联考的人最为诟病或者引为笑谈的一件事。

在那个年代作文题目无非就是围绕着‌‌“爱国‌‌”或者‌‌“民族大义‌‌”等等被现在的人形容为‌‌“八股‌‌”的范围。

三民主义这个当年必考科目,其实说起来也不难,因为完全都是靠记忆也就是背书,对记忆能力比较好的考生,这是一个‌‌“送分‌‌”的科目。

参加联考的考生有的是从进入高中开始就为大学联考而准备,肩负着家人、老师的期望,比较富裕的家庭请家教、送补习班,条件比较差的也会学古人一般的‌‌“秉烛夜读‌‌”、不过学校对头发长度有规定,男生平头、女生齐耳根,所以大概没法师法孙敬的‌‌“悬梁刺股‌‌”。

联考、联烤

考试的当天,顶着炎炎夏日(联考大多是在每年的7月初)大部份的考生全家出动,考生每节交卷出来,陪着‌‌“联烤‌‌”的家属马上扇风递水,为的是让考生能抓紧时间准备下一门的考试。

两天考试结束,接着就是等7月底的发榜,这段时间心情虽然忐忑,但是江山已定,胜负已决,大部分的考生就会利用这段时间游山玩水,享受高中三年来难得的轻松。

发榜的当天,自然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落榜的不说,就算是榜上有名,如果不是理想中的大学或者是科系,除了唉声叹气,还得决定是否明年再来。

不过对学校还有补习班而言,考中了的考生很重要,都会在布告栏或者是其他显眼的地方用大红纸写着‌‌“恭贺本校XXX同学高中XX大学XX系‌‌”,犹如学校除了古代的状元、探花。

放鞭炮、送红包、颁奖状、考上分数前几名大学的考生披着金榜题名的彩带接受地方政府的表扬,家里也少不了会收到‌‌“恭贺金榜题名‌‌”的花篮、礼盒等等的贺礼。

没考上的,来不及吃醋、嫉妒,不是被家长关在家里闭门苦读,就是到补习班报名去了。

情景再现

联考理论上来讲,是为了公平升学,但是也造成了许多学生不满这种升学的压力,台湾在1991年之后改用指定科目测验、学科能力测验等等方式的多元入学。

多元入学实施了二十多年之后,社会舆论开始又认为对学生并不公平,而联考虽然压力大,但是相对而言比较公平,从当年的结果来看,的确为条件较差的家庭提供了升学、从而改善生活与前途。

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应该废止现行的多元入学而恢复大学联合入学考试,是不是说,当年那种挥汗如雨、奋笔疾书的画面又要重现台湾的校园呢?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