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中国以冷战和历史思维看南海

南海的领土争议近来越演越烈,主要的博弈者美中两国均不断测试对方底线。如4月初美国国防部长卡特(Ashton B. Carter)登上在南海争议海域的航空母舰史坦尼斯号,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旋即视察南沙群岛反制。美国刚开始与菲律宾在南海联合巡逻,中国就随后宣布与汶莱、柬埔寨和老挝达成南海共识。同时,中国也计划进行各种奇思妙想,像是打造永兴岛为国际金融中心、在南海建立海上浮动核电站,以强化自身的存在。

不过,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建设再多也不能改变岛屿的地貌属性,而这端视海牙国际仲裁法庭仲裁结果。法庭预计将在5、6月作出判决,世界正拭目以待仲裁结果。亚太地区的攸关方,如澳大利亚、日本、越南、马来西亚等国都派遣了代表团旁听(美国则因为不是公约缔约国,而被拒在外)。即使国际法界的专业人士多认为,这场仲裁不会有绝对的输赢;中国亦可以理所当然地不执行结果,中国仍是强硬的主张不接受不参与,以及法庭不具管辖权的三不原则,这便是西方所担心的方向。

事实上,中国并非第一次对簿国际公堂。最近一次应属私营、却是官方背景浓厚的黑龙江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北京首钢矿业投资公司等企业,与蒙古国的投资协定仲裁案。这是由中方所提出,时间是1991年,迄今尚未结案。再往前推,就是1928年的事了。那时美国无线电公司认为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既然已经有约在先,就不能和其他公司签约,因此请求仲裁,结果为中华民国胜诉。这两件事比起领土纷争虽然都是小事,却显示中国确实可以遵守国际法规则。

中共习惯凌驾法律

问题在于中国新共和的继承者——共产政权习惯凌驾于法律之上。共产政权在1970年代夺得中国代表权之后,在长达20年后的1993年,才选择恢复与仲裁法庭的关系。既已选择恢复关系,前提即是顺从法庭秩序。法庭在预审程序内首先认为,菲中两国均为联合国海洋公约成员,必须遵守公约内关于解决争端的规定,且法庭的调查与审理程序,皆会通知中国,中国也可以选择随时加入,因此即使中国表明不参与仲裁,也不会影响法庭结果。再者,中国认为国家的主权争议可透过外交途径谈判,像是2002年的南海行为宣言,就有协商解决争议的观点。但这也不构成排除国际法庭的管辖权,毕竟公约具有国际法效力,而宣言只是宣示性文件。

说到底,没有国家希望南海成为大战的导火线,如英国不断地提醒中国违背国际法的后果,其国防大臣房应麟(Michael Fallon)在ASPEN安全论坛上提到,若中国不接受仲裁结果,将会为国际孤立;负责东亚事务的国务大臣斯怀尔(Hugo Swire)亦强调,仲裁庭的裁决具有拘束力,英国将支持此一结果。在在都表明无论中国的冒进扩张政策难以服众,若中国仍以冷战思维看待国际法、以历史思维看待南海,则未来和平必将进入倒数。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