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179:驻印军坦克第1营大胜孟关——驻印军第二次滇缅会战(4/5)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七十九(新抗战系列之九十八)

驻印军训练时候用的是这种不到5吨的,布伦机枪运载车。

驻印军坦克部队在缅北大大支援了驻印军的作战,将缅北18师团2万多日军基本歼灭。而为了编组这7个营,国军先后从国内抽调了官兵1万多人赶到印度缅甸,最终训练了2批坦克兵,共1000多人。

要知道,这1万多人并不是普通的战士,大部分是所谓十万青年十万军中参军的青年知识分子。

他们之中,中学甚至大学毕业生占百分之八十,剩余的多是已经在国内训练好的装甲兵学校的学员。

这些学生到印度以后,立即授予下士军衔,月饷为2个印度卢比。

训练是非常严格的,也是高强度的。所有训练都是由美国教官负责,中国翻译协同。除了在印度40度的高温下进行诸如吊杆,单双杠,俯卧撑,急行军等基本体能训练,灵活型训练,耐力训练以外,还要在丛林中做生存训练,比如怎么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中通过指北针识别方位,识别枪声,识别风声,野兽声(野兽声多是被人惊动所发出的),甚至还有识别野菜,如何获得饮用水,防御蛇和蚂蝗等训练。

至于各种枪械操作,爬山,攀登,开路,搜索,侦查,埋伏,突袭,驾驶汽车,驾驶坦克等等,就属于他们的本职任务,自然必须精通了。

训练虽苦,待遇却好,物资供应极为充足。

岳天将军回忆:由国内调赴印度人员,抵达蓝姆伽基地后,第一件工作即为消毒,先理发(军官平头、士兵光头)然后至沐浴站淋浴,原着之服装军毯等全部焚烧,手表、饰物亦须消毒后发还。沐浴后发给个人装具,包括全新军服、内衣裤各两套、枕头一个、皮带S腰带各一条、胶鞋、皮鞋各一双、长统毛袜两双、军毯、毛巾各两条、牙膏、肥皂、皂盒一组、水壶及餐具各一组、钢盔一顶(钢盔之外盔兼供面盆之用)。其次,是美军军医人员每日至营地巡察厨房及环境卫生状况,发现有患病者,即使是轻微的感冒患者,亦立即通知军医派救护车前来接去医院治疗,以免在连队传染;康复后医院自动送回连队。病患在住院期间,部队可以去探视慰问,但不得携带任何食品或衣物到院中。

装甲老兵杨舒回忆:我们到达印度的汀江机场,整顿了四五天后前往大后方兰姆迦。在这里生活就好啦。军装是英式的,顿顿吃牛肉罐头,味道相当好。还发给我们一人一条棉毯,两个帆布水袋,我们把它放在水里泡它几天,以后就不漏水了。美国教官训练我们,问我们想学什么就教什么,开汽车、电话通信、开炮等都可以选,然后首先在电影院里放给你想学的那一门技术,我觉得开坦克很威风,就去报名学开坦克。

第二天,我们被带到一间房子里,那儿竟然停着一辆坦克,他们把边儿拆了,坦克就架在中间。旁边有美国教官、中国翻译,教官就介绍给你坦克的各个部件,教你怎么发动怎么起步怎么刹车。三天以后,我们就开始跟着助教坐在坦克上训练。我们刚开始练的是只有5吨的小坦克,这个太小了,打仗时一般用不上,正式用的是14吨的M3A3轻型坦克,装甲厚度25毫米,上面有一门大炮、三挺机枪。

我们这些贫穷的、赤手空拳的人,却拿到了那么威风的美式装备,再加上吃得好,大家都很高兴。去哪儿都是开车和开坦克,路都不用走,心里相当舒服。按照中国人的想法,一般战斗前不说死字,不吉利。不过因为心情好,不管是排长连长,大家都嘻嘻哈哈的,说该吃吃该喝喝,去打小鬼子,死也要做个饱死鬼。

余燕生将军晚年回忆:兰姆迦地临印度比哈尔省,原是一战俘营,幅员广阔,方圆数百公里,地势丘陵起伏,数小溪流贯其间,水清砂细,铁公路遍达各处,部分地区尚有原始森林,葱葱郁郁。一般土地荒瘠,人迹罕见,实弹演习、射击等各种训练均少安全顾虑。地区中有砖造平房数处,其较大者编号为十九号之四及之五,为地区训练、勤务、管理指挥部,其余中、美、英军驻地,均以帐篷为主,每营区数公里方圆,帐篷多属英式热带型双层蓬顶,虽天气炎热,仍不失凉爽舒适。

教学场所,大多为露天野地,帆布椅凳排列成行,伴以帐篷数顶,供器材堆放及教官休憩,视之甚为简陋,然教具却准备完善,从坦克、特种车辆、各型输具、重兵器、火炮等应有尽有。学员人手一件,三人一车,一节课动辄出动百余辆件操演。教官、助教要求严格精实,决不宽贷,参训学员对美方之密集教育,为达训练成效不计成本之气魄,无不敬佩。以汽车驾驶训练为例:当时中印公路将打通,全面反攻在即,军用物资亟待由印度运赴国内,然输具易得,驾驶难求。为解决此一问题,美训处立即将原有驾驶学校扩充。除周日外,每天上下午各开驾训一班,每班学生九十至一百二十人,教练卡车八百余辆,巅峰时期,每月可训练合格驾驶近两千余名,不数月即满足运输需求。

机校第一批赴印者是十七期坦克兵科毕业生、及少数自动车辆工程学院毕业生,约在百人上下。我十八期坦克科及部分军官队学员为第二批,人数较多。我等均搭车从洪江至昆明再转搭飞机至印度汀江营房,换上英国所供应服装,再由铁路运抵兰姆迦接受训练。

在兰姆迦时,我被分发至坦克第六营第一连。当时驻印军成立了七个坦克营,战一、二营已装备训练完成,赴前方作战,战绩辉煌。坦克三营已接装备正整训待发中。我等均在战训班接受战术、驾驶、通讯、射击、保养、丛林战等训练。每一项目训期不一,长者十周,短者四至六周,最短者如丛林战仅一周即完成。每完成一项训练,美训处都会发给合格证书。受训时一般是在凌晨早餐后出发,到各自训练学校受训,一直到下午一至二时方返驻地午餐,餐后再训练新兵,生活紧凑充满希望。我因受训时成绩优异,留美训处当教官,遂调战七营。坦克第七营是干部师资训练营,营长是鲍熏南上校,其人治军严谨,生活管理十分严格,为我兰姆迦驻军之模范,战七营之体验对我日后治军观念影响甚深。

在兰姆迦约十个月训练完成,接收装备,部队转赴中印边境。

最初参战的为坦克第1营,它装备的全部是M3A3 斯图尔特轻型坦克,会战后期才增加了一个连M4A4谢尔曼中型坦克。

丛林战难以展开,国军被迫以团甚至营为单位出击。而国军的坦克营也被迫拆散为坦克连甚至排,协同步兵作战,主要作为自行火炮使用。

不过,也有以坦克营为单位配属步兵作战,甚至有将坦克和步兵编组为机械化部队,高速突进,单独作战的经典战例。

可以说,最初的胡康河谷争夺战,就是整个会战中装甲部队作战的缩影。

驻印军坦克部队第一天的战斗

日军在胡康河谷作战中,被坦克第1营打得很惨。这里面固然是坦克第1营非常厉害,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日军师团长田中新一轻敌。田中新一做梦也没有想到,新1军会使用坦克。

为什么呢?田中新一判断胡康河谷的地形根本无法使用坦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判断没有错误。

不要说胡康河谷的丛林,即便已经修好的中印公路,坦克也很难通过,更别说作战。

中印公路修建之初,就是按照可以通过30吨坦克的标准。可是,这里是可怕的丛林和山地,到处都是洪水、泥石流、塌方。

坦克第1营在12月接收了坦克以后,于1月开始从印度开往缅甸前线的新平洋基地。

1月不是雨季,也经常下雨,公路被破坏严重。加上这里地形太险,公路很多都是大斜坡,连续转弯,甚至接近360度转弯。

这种道路上,坦克简直寸步难行。一些大斜坡,光靠坦克难以自己通过,必须依靠一辆推土机在前面拖拽。

对于连续转弯,更是可怕,必须不断加油门,然后减速。由于雨天路滑,稍有不慎就会出事。1月17日下午,第1连16号坦克因路滑减速不及,将路基压垮,翻入深谷。驾驶员黄英杰殉国,这是第二次滇缅会战第一个牺牲的坦克兵。

至于接近360度转弯,更是鬼门关。赵振宇营长乘坐吉普车打头阵,却发现坦克大部队很久没有跟上。他急忙驾车回头去看,发现一排5辆坦克都堵在这个转弯。由于压力太大,路基已经塌了一部分,5辆坦克有半尺的履带悬在空中,随时可能翻入山谷。

赵振宇营长吓得一身冷汗,急忙找来一辆推土机,拼死将他们拖走。但路面陷住了履带,推土机无论怎么拖,都拖不动,还又搞塌了一部分路基,更是危险。无奈之下,赵振宇营长又找来一辆吊车,才将坦克救出险境。

这种情况下,坦克在公路上每天仅能前进10多公里,甚至一天走3公里。这还是旱季,如果是雨季,更不知道会怎么样。

公路尚且如此,丛林就更别说了。

森林恶劣的情况,大大超乎坦克第1营的预料,很多地方坦克无法通过,只能依靠工兵开路。

坦克老兵回忆:丛林里树与树之间,是无数的树藤和树枝。我们的坦克开进去以后,每前进几十米,履带就被树藤树枝缠住,坦克速度就越来越慢,最终完全不能动弹。这时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跳出坦克,将藤蔓砍断拽出来。还有些大的树藤更是恐怖,一根就能拦住坦克完全无法移动。甚至有一次,我的15吨坦克居然开上一根树藤,一半车身被吊在空中。

另外老兵回忆更可怕:有些丛林根本无法通过,树木密集的像一堵墙,连火炮都打不穿。我们用坦克硬闯,连坦克车体都被撞变形,坦克夹在树木中进不能进,退不能退。我们经过这些丛林,必须先用一辆推土机开路,不然真的寸步难行。

18师团田中新一由此判断,国军坦克根本不可能进入丛林作战。所以,18师团虽装备18门47毫米反坦克炮,还有独立第13速射炮大队,18门98式20毫米机关炮,具有很强的反坦克能力,却没有做正式的部署,最终吃了大亏。

很多朋友认为坦克作战,就是一冲一杀就完了,其实最艰苦的是在行军的路上。

3月3日,赵振宇率领坦克第1营主力,在64团第1营步兵掩护下前进,杀向孟关侧翼。

全营200多辆坦克和卡车凌晨出发,由两辆推土机开路,在丛林中艰难行军。

期间的艰难困苦无法形容,最终在中午12点逼近日军据点南姆卡。

坦克第1营营长赵振宇回忆:我坦克第1营在完成攻击部署后,旋以第1连(配属步连)为前卫,在第64团之掩护下,行超越攻击,并于南姆卡西北约1.5公里处与日军警戒部队遭遇,经该连猛烈攻击,歼敌30余人后将之击溃,在后跟进之坦克第2连乘势超越发起攻击,再击溃三马卡之日守军,作战中第3连亦兵分三路,分向南姆卡西南之敌攻击,一时间,坦克火炮及履带之震撼声响彻云霄,日军为之丧胆,我军则士气大振。

中国的坦克营在南姆卡第一次和日军交手,开始却不太顺利。这些中国坦克兵此时毫无作战经验,更不知道在丛林中应该如何作战。而日军18师团装备相当精良,颇有一些反坦克武器。

就18师团步兵联队自己来说,每个联队配属一个反坦克炮中队,装备6门反坦克炮。

这些反坦克炮多是47毫米反坦克炮,打穿国军轻型坦克M3A3 斯图尔特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除此以外,日军还有大量的反坦克地雷,可以平射的速射高射炮、反坦克枪、反坦克枪榴弹等等。

更重要的是,18师团南下进攻马来西亚、新加坡和缅甸的作战中,都有对付盟军装甲部队的丰富经验。即便不用重武器,他们的步兵利用炸药包,集束手榴弹也可以有效炸毁盟军坦克。

坦克第1营在南姆卡西北丛林中和日军30多人遭遇,立即猛烈开炮。这小股日军根本没有准备,瞬间就被消灭。

坦克第1营第一次战斗似乎很顺利,可惜随后就难了。

南姆卡日军有反坦克炮和山炮等重武器。他们发现丛林中有新1军装甲部队后,立即向最前面的坦克第2连猛攻,并出动反坦克步兵接近坦克。

在最前面的推土机,首先被一枚炮弹击中。随后,雨点一般的山炮炮弹,密集的飞过来。

赵振宇营长见丛林道路狭窄,坦克摆成一字长蛇阵,根本无法作战,立即下令全力突进。

日军的位置较好,他们居高临下,视野比较开阔,可以隐约看到丛林中的坦克。

而国军坦克第2连受丛林限制,只能看到约10多米的距离,根本不知道日军火炮在哪里,吃了一些亏。

混战中,第1连1辆M3A3轻型坦克,被日军埋置的地雷炸断了履带,4个坦克手都负了轻伤。随后1辆M3A3轻型坦克为了绕过雷区,又陷入河沟。

这2辆坦克的成员都是第一次作战,没有经验。德国装甲兵即便坦克受伤很严重,也是绝对不敢在前线离开坦克的。原因很简单,坦克目标显著,很多敌人步兵盯着,你只要一出来百分之百没命。

国军战士不知道这点,他们仓促下车进行抢修的,都遭遇日军伏击扫射,当场殉国多人。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