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179:驻印军坦克第1营大胜孟关——驻印军第二次滇缅会战(2/5)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七十九(新抗战系列之九十八)

由于孟关外围地形较窄,大部队根本展不开,廖耀湘命令64团从正面攻击孟关,65团、66团和坦克第1营从侧翼包抄,同南面的新38师部队会师,侧击孟关。

美军第5307支队则向孟关后方重要据点瓦鲁班迂回,尽量切断日军退路。

2月29日,新22师正面进攻的64团,连续击溃日军拦截,一举杀到孟关附近。此时18师团师团长田中新一已经陷入疯狂状态。

孟关是胡康河谷的核心,一旦失守,胡康河谷也就不保。

如果胡康河谷被新1军占领,那么孟拱河谷失守只是时间问题。孟拱河谷丢失,密支那和整个缅北会在短时间内被新1军占领,18师团也就必败无疑了。

田中新一认为,胡康河谷万万不能放弃,必须在孟关和新1军决一死战。在这一指导思想下,18师团孤注一掷,发动了全面的反攻。

田中新一师团长发誓要在孟关和新1军决战,其实他心中并没有什么把握。在孟关阵地修建之时,在田中新一命令下,修筑了两条到后方的秘密公路。

这两条公路都可以并排走两辆马车,更重要的是修建的时候没有砍掉公路两边的树冠。这样一来,从空中就很难看到这条若隐若现的公路,便于日军隐蔽撤退。

看来,早在战役开始之前,田中新一就做了逃走的准备。

在田中新一命令下,日军倾巢而出,全面猛攻。

64团顿时遭受日军数倍兵力的三面袭击,最前面的第2营还被包围。有丰富防御经验的64团并不慌张,依靠火力优势顽强防御,吸引日军主力围攻。日军依靠人海战术强行进攻,但在64团火网面前突破有限。

只是,日军毕竟人多,又有武士道精神,攻击还是很凶狠的。日军军官挥舞着武士刀冲在最前面,后面是大量吼叫着“天皇万岁”的疯狂士兵。

在冲锋之前,日军也利用掷弹筒拼命轰击,榴弹如雨点一样落在64团阵地。好在64团经验极为丰富,他们遭遇日军主力以后,立即退入森林,抢修防御工事。

原始森林里面,树木极多,只要有斧头、锯子之类,木头要多少有多少。仅仅几个小时内,64团就利用坚硬的柚木修筑了简易土木工事。

这种工事主要有几种,最简单的,就是将大树直接砍倒,将树木横在地面,人躲在树干后面射击。这种只能防御子弹,不能防炮,最大优势是十多分钟就能建好。

另外比较讲究的,是先在地上挖一个1米的坑,然后将砍伐的树木垒在洞口,在盖上很厚的土。这种工事不但能够有效防弹,还能防炮。

原始森林中的柚木,颇有些生长多年的,硬度和韧性极好,掷弹筒榴弹击中也不能将其摧毁,更可以毫不费力地阻挡子弹。

在日军大喊万岁的冲锋中,64团官兵沉着稳定,等日军到可以看到的25米内才丢出大量手雷,然后猛烈射击。日军在密集火力扫射下,如联合收割机面前的小麦一样,一片片的倒地。

即便一部日军能够冲入64团阵地,64团官兵也毫不示弱,果断同他们拼刺刀,将他们彻底消灭。

新22师炮兵连长王权裕回忆:打孟关是很残酷的,那场战役我们打了2天2夜,我们身边的树都被火炮打倒了,二线的炮兵都在用机关枪扫射敌人。有一次,我们和日军正面相遇,我正准备砍了芭蕉遮荫休息。当时有一个日本兵拿了一把刺刀,突然冲到炮兵阵地前,离我只有几米。我没有提防,手中只有砍芭蕉用的刀,没有枪。他用刺刀一刺我,我顺手一挡。他用力太大,自己一个狗吃屎倒在地上,我顺势用手中的砍刀,对准他头上就是一刀。看来他是个新兵,这是第一次和人拼刺,而我1936年就当兵了,有过多次肉搏战经验,不然恐怕死的就是我。虽然我一刀砍死了这个日本兵,也没有受伤,却被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整个孟关被打成一片焦土,几个月都无法住人。

早在第一次滇缅会战中,64团拿着五花八门的枪械,一个团就几门迫击炮,尚且能够同日军打平手。

现在有了如此多的新式武器,如此强大的火力和几乎无限的补给,又怎么能不赢呢?

双方战斗惨烈,伤亡都不轻。以第2营为例,连长高士钦壮烈殉国,全营弹药消耗极大。

我方伤亡不轻,进攻日军伤亡更为惨重。仅仅2日一天,第2营阵地之前,就横七竖八留下70多具尸体。

双方激战3日,日军用尽全力始终啃不动64团。

师团长田中新一无计可施,大骂下属:你们这群窝囊废,都是皇军的耻辱,大日本帝国的脸都被你们丢尽了。1年前,皇军只用了10万人,就在缅甸击溃了近20万盟军,占领缅甸全境。现在你们三倍兵力,都歼灭不了中国人一个团?

日军基层军官也不示弱,辩解:师团长阁下,不是我们无能,我已经尽了全力。我的大队连炊事兵和辎重兵都拿枪,果敢冲锋了。可是中国军队现在今非昔比,防御火力实在太强。我看到一个牺牲士兵的钢盔,上面居然被打了5个枪眼,你可以想象敌人火力多么厉害。火力拼不过中国人,我们的炮兵又打不中丛林里面的目标,步兵怎么冲锋都冲不进去,我又能怎么办呢?

在64团吸引孟关日军主力混战的同时,侧翼包抄的66团已经迂回孟关附近。

日军对这股国军毫无防备,66团正好遭遇增援的两个日军炮兵中队。

66团发现日军炮兵以后,判断他们没有什么步兵协同防御,立即果断猛攻。日军两个炮兵中队不能抵抗,几乎全军覆没,被打死130多人,余者用手榴弹炸毁6门山炮,分散逃入森林。

66团歼灭日军炮兵以后,已经逼近孟关。

这边65团奉命穿越森林包抄孟关侧翼,只因为森林中难以辨别道路,一度迷路。他们于3月4日到达孟关附近,比65团迟了一日。

此时新22师已经对孟关三面包围,日军如果玩命死战,一旦被切断退路恐怕就要全部完蛋。

此时美军加拉哈德部队,已经占领了从孟关到后方瓦鲁班的渡口和公路两个支点,日军后撤受到严重威胁。

师团长田中新一还算冷静,不是一个莽夫。他惊讶的发现孟关附近出现大量国军,又得知瓦鲁班出现美军部队,立即惶恐命令围攻64团的日军后撤,保卫孟关主阵地;瓦鲁班附近日军则全力进攻美军,打通后撤的路线。如果情况继续恶化,日军就果断放弃孟关后撤到12公里外的瓦鲁班据点去。

毕竟相比胡康河谷的重要性来说,保住18师团主力更是关键。胡康河谷丢失,还有孟拱河谷、密支那、八莫、南坎、腊戌;如果18师团主力在胡康河谷被歼灭,这些地方会被国军兵不血刃的拿下了。

可惜,这时下令已经来不及了。

进攻日军返回孟关,立足未稳就遭到猛攻。3月5日开始,新22师三个团,从三个方向发动全面攻势。

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64团第2营冲入孟关北侧,66团第3营冲进孟关西部,与64团第2营会合。

在新22师三面夹击下,战斗力强悍的18师团顽强抵抗。

诸如66团正面的日军兵力就很多,仅仅3月4日一天就发动了对66团几十次反攻。

3月5日,66团3营杀入孟关西南。日军见3营兵力不多,立即集中数倍部队围攻3营。没想到3营毫不示弱,顽强开枪开炮拦阻,还勇敢的同日军近距离拼刺刀。

经过数日激战,18师团实在不是对手,伤亡太大,防线四处都被突破。加上后方瓦鲁班先后出现美军、国军新38师一部甚至国军坦克第1营,全军顾此失彼,溃不成军。田中新一认为孟关已经没法防御,必须撤退。

田中新一下令丢弃所有难以携带的重型辎重,全军轻装撤退。此时孟关附近那条简易公路,已经被盟军饱和轰炸,基本炸断,而且新38师一部已经将其占领切断。

好在还有两条穿越丛林的隐蔽公路,18师团由此得以撤退。

新22师在当日顺利占领孟关,击毙日军800人,日军伤亡总数超过1500人。

孟关战役,新1军先后打垮了18师团所属步兵第55、56联队及114联队第3大队主力,炮兵第18联队、野战重炮21大队、独立第13速射炮大队。

驻印军坦克第1营组建

孟关战役中,新1军还第一次使用了装甲部队。坦克第1营协同66团第1营奉命截断孟关敌人后撤路线。

在抗战初期,国军曾经有一个坦克团,是购买英德甚至意大利五花八门的坦克,一共才89辆。

到了抗战中期,又补充了一批苏联坦克,始终还是维持一个团的规模,算不了什么,甚至汽油供应都非常困难。

1941年底珍珠港事变爆发,美国立即向日本宣战,1942年中美达成了武器援助的协定。

史迪威虽然不是一个优秀的指挥官,却是一个不错的训练教官。他认为国军和日军最大的差距,主要是炮兵和坦克。

炮兵就不用说了,坦克兵也是日军的强项。早在第一次滇缅会战的时候,日军多次利用上百辆坦克装甲车搭载大量步兵,长驱直入,迂回包抄。他们抢在国军回防之前,突破东路国军防线。最终,这些日军机械化部队攻陷了腊戌,封锁了国军回国路线,使得中国远征军几乎瓦解。这让史迪威认识到,坦克对于战争的重要意义。

况且,美国陆军主要的火力就来自于炮兵和坦克,坦克自然是无法忽视的重要攻击力量。

1942年11月,史迪威和中国政府成协议,以美式装备组建7个坦克营。这7个坦克营全部都在印度组建,而国内那个所谓的坦克团早已损失殆尽。国军几乎全部的装甲力量,都莫名其妙的诞生在国外了。

美国是世界第一工业强国,整个二战期间生产了28万辆坦克装甲车,区区6个坦克营算不了什么。

美国提供的是M3A3轻型坦克和M4A4中型坦克,装甲车则是M3半履带式装甲运输车和M3A1轮式侦察车,这些都是美军的标准装备。

1943年,驻印军装甲兵总顾问罗斯韦尔-H-布朗上校,先后从印度卡拉奇接收了145辆美制M3A3轻型坦克,200辆6轮大卡车和50辆吉普车。第一批美制36辆M3A3坦克很快运到蓝姆迦,组成坦克第1营。

这里就要说到罗斯韦尔-H-布朗上校了。

布朗上校名义上是驻印军装甲兵总顾问,实际上是装甲兵最高指挥官,初期的副指挥官为坦克第1营营长赵振宇上校。

布朗上校早在30年代就在中国担任武官,会说一些很简单的中文,也因此认识了史迪威,两人很谈得来。。

一战期间,美国装甲兵在法国组建。一战以后,美国装甲兵被轻视,编制缩到极小,直到二战爆发才开始恢复。

布朗上校是一个极为优秀的装甲兵军官,他本来是步兵军官出身,二战前才转行成为装甲兵军官。此时美国装甲兵规模很小,坦克只有400辆,中型坦克只有18辆。

在抗战初期,布朗上校则特别重视日军坦克部队的作战。他详细研究了日军坦克作战的种种细节,写成多份报告交给美国陆军,深受军方好评。

于是,史迪威担任驻印军总司令以后,也将布朗上校调至麾下,担任装甲兵指挥官。

布朗上校是一个很标准的美国军人,他勇敢、认真、非常专业,对自己领域的一切了如指掌。

在整个缅北装甲兵作战中,布朗上校始终都在最前线,他的坦克跟随大部队一同前进。最初坦克第1营全部都是轻型坦克,很难抵御日军反坦克炮的打击,后逐步换装了一批更强的M4谢尔曼中型坦克。

作为一线指挥官,布朗上校却拒绝将坐车从轻型坦克换为中型坦克。他的理由是,指挥官的位置相对靠后,中型坦克应该留给战士们去用,他们更需要这类武器。实际上,布朗上校的轻型坦克往往只落后一线坦克几百米而已,也是极为危险的。

为此,史迪威多次批评他,让他注意自己的安全。布朗上校则一笑了之。

就自身的能力上,布朗上校极为高明。在蓝姆迦训练时,一个新学员第一次驾驶,不慎将坦克开到了农田里。脱困的时候,学员操作错误,导致履带脱落。

这要在国内,学员肯定会被一顿臭骂。没想到,此时路边正好经过一辆吉普车,车上一个头发微白的美国军官从车上跳下。他耐心教育这些学员应该如何安装履带,然后应该如何从泥泞中开出来。当这辆坦克开上公路以后,这个军官才乘坐吉普车离开。前后半个多小时,军官态度温和,没有一句责备的话。

后来学员们才知道,他就是布朗上校。

至于坦克第1营营长赵振宇,则是实际指挥作战的中国军官,他也相当了得。

他是河南商城人,黄埔军校第八期毕业。中国有装甲部队之时,赵振宇就在部队服役了。他跟随邱清泉参加过著名的兰封会战、昆仑关战役,多次负伤,是一名经历过实战的优秀装甲兵指挥官。

赵振宇的性格外冷内热,不苟言笑,从不会骂人,也不会说笑话,部下对他望而生畏,其实他对人很好。赵振宇上校和布朗上校一样,都是极为专业的军人,对装甲兵的一切很熟悉。

在缅甸,赵振宇多次驾驶坦克参加实战,自己也屡次受伤,还被日军狙击手子弹擦着额头飞过。

有这样2个优秀的指挥官,驻印军坦克部队怎么可能不强大呢?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