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174:以一当十,于邦的李家寨-下——驻印军第二次滇缅会战(2/5)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七十四(新抗战系列之九十六)

日军的山炮性能其实平平,但可以拆卸成6个部分,由6匹马背负,或由10多个炮兵背负行军。

在瓜岛战争期间,田中新一见日军严重缺乏补给,根本支持不住。焦急之下,他竟然命令东南亚所有可以使用的民用船只,全部赶赴瓜岛运输物资。

首相兼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头脑还算清醒,认为瓜岛已经必败无疑,还不如留下民用船只运输物资做后面的战役准备。田中新一知道东条英机不批准他的计划,居然冲到首相办公室,当面拍桌子还大骂东条“八格牙路”,结果被关了15天禁闭。随后田中新一被发配到鸟不生蛋的缅北丛林,担任18师团师团长,不让他待在本土了。

可是,就于邦战役来说,田中新一却没有什么错误,相反他指挥得很不错。在战前,田中新一就克服巨大的困难,修筑了一条横穿胡康河谷的简易公路,一直通到大龙河畔的太白家。自然这条简易公路破烂不堪,而且经常被雨水冲毁,但至少能够满足日军骡马运输部队的需要,也保证大龙河一线的日军部队能够长期作战。

要知道,在胡康河谷即便以小部队行军都是极为苦难的,何谈修路。田中新一征发近万人修筑这条简易公路,事实证明是一个极为正确的决定,这也是18师团能够在胡康河谷、孟拱河谷坚持半年多的重要原因。

就指挥上来说,田中新一预感新1军就要发动反攻,所以提前将18师团1个主力步兵大队,部署到大龙河西岸的于邦村和大洛一线,还部署了1个炮兵大队。如果不是这样,这两地的日军就不可能坚持到半个月后日军主力部队赶到,本来于邦只有土缅兵几十人而已。

而于邦打响之前,田中新一已经将55联队和56联队各1个步兵大队,第18炮兵联队余部(已经有一个炮兵大队在大龙河一线)和独立重炮兵第21大队全部调入胡康河谷腹地的孟关,随时准备增援一线。

于邦打响以后,田中新一立即命令孟关的部队向大龙河靠拢,很短时间就完成了增援,并以兵力火力的巨大优势,将进攻的新38师112团反包围。

可以说,田中新一在指挥上并没有犯任何错误,甚至可以说颇为高明。只是他没有想到新1军已经如此厉害。他的6000多人没有在1个多月内吃掉于邦和大洛的112团2000多人,反而被新38师增援后击溃。

这就是田中新一无法预料到的。

常胜军18师团反包围新38师112团

增援部队赶到以后,田中新一认为大洛地区的日军优势最大,命令他们率先发动反击。

大洛的日军55联队500多人,在第56联队1个大队支持下,出动1500兵力,外加近10门山炮,于11月11日率先发动反击。

此次日军在兵力和火力都有很大优势,只是他们太轻敌了。

第55联队第3中队以在中国战场的认识,也就是所谓一二个中队可以对付国军一个团,一个大队可以对付国军一个师,居然出动区区1个中队向112团第3营发动全面攻击。

以前之所以国军一个团也很难吃掉日军一二个中队,还不是敌我火力悬殊,类似于一个开法拉利的,一个骑自行车,还怎么飙车?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

日军一个中队火力,真的不亚于国军杂牌军一个团,日军不过是欺辱弱小而已。

难道还真有人以为日军是天兵天将,刀枪不入?

显然18师团官兵就是这么认为的。

现在的112团第3营可完全不同了。他们装备大量重机枪、轻机枪、冲锋枪、60迫击炮等,轻武器火力远远超过日军第3中队。

本来第3营没去歼灭日军第3中队,日军就应该偷笑了,现在居然送货上门,难道还能错过吗?

在炮兵掩护下,日军以第3中队为主力,出动三四百部队,连续对第3营发动几次波浪式进攻。

11日开始,第3营从容击溃日军多次攻击,己方几乎毫发无伤,随后在17日发动反冲击,反而把日军打跑了。

在丛林山地作战是火力的天堂,人数优势已经不太重要了,况且第3营人数怎么也比日军第3中队多很多。

在这几天作战中,不自量力的日军第3中队就伤亡近半。

日军无奈,又增兵一个加强中队,继续发动进攻,还是只留下一堆堆尸体而已。

这两个中队400多人,共被击毙72人,击伤100多人,伤亡总数接近二分之一,中队附田下少尉也被击毙。

而第3营伤亡仅二三十人,非常的轻微。

到了这个时候,55联队长才知道新1军不好对付,慌忙将兵力增加到一个大队1000多人,却仍然无效。

国军在大洛的拉加苏,占据了有利地形,修建了野战工事。这里怪石林立,山洞很多,利于防御方隐蔽。对于进攻一方则极为不利,他们只有几条小路可以突破,很容易被国军火力封锁。在日军炮击的时候,第3营官兵利用山洞和工事进行隐蔽,等日军步兵冲锋上来,他们以密集速射火力拦截,打得日军哭爹喊娘,败退下去。

见白日强攻很难奏效,日军被迫改采用远距离炮击,晚上小股部队夜袭方式连续攻击5天。

没想到,第3营更善于夜战,他们居高临下投掷大量手榴弹,炸得日军无处容身。日军攻击5天,第3营仅仅伤亡3人。

从11月26日到12月27日,第3营先后击溃日军10多次攻击,击毙日军百余人,还抓了8个缅甸兵的活口,自己仅仅伤亡10多人。

遗憾的是,第3营营长陈耐寒到第一线指挥,被日军掷弹筒意外击中殉国。

总之,日军的反攻对于右路大洛的第3营完全无效,一个半大队2000多日军,居然被不到千人的陈耐寒第3营阻挡了1个多月时间。

日军被击毙的就高达400多人,伤亡总数估计有800人,堪称抗战以来头一次。

自然,头一次还不止这一个。

此时新38师主力还没有赶到,仅有112团在这一线。

11月20日,于邦附近的112团第1营营长李克己、第2营营长书剑都听到大龙河对岸极为嘈杂,怀疑日军主力赶到,紧急向孙立人汇报。

孙立人早就预计到日军会出动主力部队增援,只是因为参谋长柏特诺乱指挥,自己被迫从命而已。

此时,孙立人声嘶力竭的向参谋长柏特诺报告,要求新38师立即出动增援大龙河。让人无语的是,到了这个地步,柏特诺却始终认为这都是孙立人和陈鸣人过于紧张而已。

柏特诺站在美国人的角度来想日本人,认为日军不可能短时间内集中如此大兵力,赶到大龙河,更不可能携带重武器。

柏特诺的依据是,胡康河谷的简易公路已经被雨季破坏,绝对走不了汽车,不能运输大炮和物资。

单单这一结论,就说明柏特诺是多么的无知。日军的大炮和物资,完全可以不通过汽车运输。

18师团本来就是挽马制甲种师团,也就是物资主要通过马车来运输,大炮主要通过马匹来拖拽,师团的标准战马数量就有7000多匹之多,战时还会大大增加。当时18师团的炮兵就是野炮联队,装备38式野炮。这是一种不可以拆卸,只能沿着公路或者较宽的土路拖拽前进的大炮,每门炮需要6匹战马。

淞沪会战和南京会战以后,18师团开始逐步转为驮马师团,也就是不再用马车,而是直接用马匹背负辎重和大炮前进。因为日军发现马车在江南水网中几乎寸步难行,至于需要6匹马拖拽的野炮,更是形同废物,频繁陷入泥泞的公路上不能动弹。

所以,从1939年9月以后,18师团的野炮联队就更改为了山炮联队。火炮从38式野炮转为为94式山炮。从性能上来说,94式山炮比38式野炮逊色很多,但它可以拆卸成6个部分,由马匹背负行军。

基本上,只要人能作战的地方,马匹也都能跟得上,那么94式山炮可以在任何时候协同步兵作战。

就炮弹来说,野炮联队的中队都采用马车(马拉的炮弹车)运输,每辆车可以装140发野炮炮弹,一个中队可以携带540发,数量相当可观,可以进行长时间作战。改为山炮联队以后,不存在马车了,只能将炮弹装在专门的弹箱中,由马匹背负。每个箱子装6发山炮炮弹,一个中队只能携带300发炮弹了。

到了于邦战役的时候,18师团山炮联队的3个大队,有2个大队是山炮,1个大队还是使用野炮。保留1个野炮大队的目的,主要是94式山炮性能平平,日军希望师团能够保留一些性能比较优秀的野炮,压制盟军的火炮。事实证明,这是荒谬的。

后来这个野炮大队只在固定阵地防御战中发挥微小的作用,其余时候基本都在公路上拖来拖去,成为炮兵的大累赘,最终干脆全部炸毁了。

日军炮兵既然主要是山炮,那么根本也就不需要公路和卡车,只要步兵能够通过,山炮也就能通过了。至于补给物资的运输,依靠马匹背负也就足够了。18师团占领缅北以后,四处掠夺了大量马匹,运输能力有很大增强。

况且,18师团师团长田中新一早就在胡康河谷的孟关、瓦鲁班等地建设仓库,囤积了大量物资。从这些仓库运输到大龙河前线,也不过几十公里而已。

真正惨的是大龙河边的国军112团,他们距离主力部队有200多公里距离,期间只有刚刚修筑了几十公里的中印公路,其余100多公里全部是杳无人烟的原始森林。

就这个阶段来说,日本不但可以大量增兵大龙河,炮兵也能毫不费力运上来,就补给能力来说,日军远远强于新1军新38师。

面对柏特诺的固执,孙立人气得七窍生烟,只得拿出拍摄的日军炮兵侦查气球照片。

柏特诺瞟了几眼,却说:这是假的,是日军故意放气球虚张声势,装作有炮兵。

孙立人又拿出拍摄的日军山炮照片,说:这总不会是充气模型大炮吧?

柏特诺居然还强辩说:这些都是假的,可能是胡康河谷的木头做的,然后用油漆漆黑的大炮。我是炮兵专业。相信我,胡康河谷的这种地形,大炮根本运不进来。

孙立人瞠目结舌,一时间居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孙立人后来在回忆录中恼怒的说:柏特纳其人,曾在中国北方的军队中做过情报员很久,染上中国军中的坏习气(指的是欺上瞒下,邀功诿过)。他会说中国话,就被派为中国驻印军参谋长,对于作战指挥,极为不行。他当时指令第112团分三路去占领正面约200多华里的前线阵地,补给呢,根本谈不上。虽然同盟国决定用中国的兵力、英国的装备、美国的武器,但临出发时,尚无水壶锅铲,后来借到挖煤的铲子,每个有七八斤重……柏特纳为求进军迅速,不许带重兵器,只准带60迫击炮,连81迫击炮都不准带,并且总指挥部离前线阵地有五六百华里,所提供的情报根本不准。得知第112团的危急情况后,我自己由重庆赶回雷多,向他力争,要求增兵补械,他总说不必。要求将驻在后方150英里的我师其他两个团,赶上去急救。他也说:“补给困难,不许增兵上去。”而总指挥部距离阵地有200英里(五六百华里)情报不确,对当前的地形与敌情,全未考虑清楚。据他说,此线仅有士兵三数百人,由数日人指挥而已。所以他的命令,全不似战斗命令,好似教我团平安的去接防一般。其实当前的敌人,最少有二个联队以上。而且是敌人第一流劲旅之第十八师团,自上海而南京,而广州,而新加坡,而仰光,真是所向无敌,同时他们布置已久,利用了大树林的掩护,做好了工事,大树上架巢叠炮,既不易被发现,又非常坚固。其他土堆、土坑榛莽丛集处,都布有射击手,我团行不半途,与敌人遭遇,敌人的迫击炮、野炮、山炮,色色俱全。被围的部队,经过月余的艰苦拼斗,已至粮弹饮水全部断绝,靠吃芭蕉根度日。我要求用飞机投送粮弹,他却说:“气候不好,飞机不能出动。”又说:“森林丛厚,无法投送。”他不但不设法解救,反而报告给开罗会议,说中国军队不能作战,不肯前进。

孙立人的回忆也得到了史迪威回忆的证实:第一阶段向胡康谷地进发的计划,竟是以北方作战司令部情报机构的一项错误估计为基础的。该情报机构估计,除了有一些零星的缅甸士兵外,在第一阶段中不会遇到敌人。而事实上,擅长于森林战的日本部队和新加坡的经验丰富的士兵们,已经在大奈河边建起了桥头堡,准备向印度发起进攻。由于遭遇到突然出现的日本人的袭击,孙立人将军的第38师的3个营已经挖起壕沟转入防守,他们被日本人分割包围了,仅靠数量很少的一点空投物资度日,正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境之中,司令部好几次救援他们的努力都失败了,孙将军和柏特纳就物资供应问题和是否提供大炮支援的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分歧。(《蒋介石的外国参谋长——史迪威》)

双方争吵了10多天,直到11月30日史迪威从重庆回到印度。

由于柏特诺不可理喻,孙立人跳过他,直接向史迪威汇报情况。史迪威刚刚下飞机,就遇到了焦急万分的孙立人。

没想到,史迪威对孙立人的汇报也将信将疑。孙立人同他一直争辩到晚上12点,还没有结果。

最终,孙立人忍无可忍,提出愿意亲自同史迪威一同乘坐侦察机,到于邦上空侦查,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第二日,史迪威在飞机上亲眼看到日军大量步兵和炮兵部队,才知道孙立人没有说错,下令立即增援。

有意思的是,史迪威在中国混得久了,居然学会了中国官场这套四面圆滑的处理方式,保住了亲信柏特诺。

下了飞机以后,史迪威先是把柏特纳喊来,严厉批评了一顿,指责他没有查清情报就一意孤行,不向新1军师长征求意见。

随后,史迪威下令,驻印军总指挥部只负责战略部署,具体战术问题完全由新1军各师长们负责,总指挥部不干预。

柏特纳羞愧之下,提前离开会议。

对于孙立人、廖耀湘他们要求罢免无能的柏特纳,重新换另一个美国将领的意见,史迪威却否定了。

史迪威说:柏特纳跟随我多年,不惜放弃在美国晋升的机会来到缅甸。我对此深感不安,真的委屈了他。这个人很认真负责,从不马虎,是个优秀的军人,缺点就是太自信。这次他是犯了错,但主要责任在我。我希望大家看着他的服务精神,原谅他一次,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

见史迪威这么说,孙立人他们也就无话可说。其实以柏特纳胡乱指挥导致112团差点全军覆没这种行为,在美国陆军肯定早就撤职了,甚至会上军事法庭审判。

当日,孙立人紧急率领新38师步兵第113、114两团和山炮兵第2营,连夜急行军,全力开赴大龙河前线。

可惜,从雷多携带重武器到于邦,要穿越100多公里的原始森林,至少需要20天以上。这么长的时间内,只能依靠112团自己支持了。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