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二十世纪中国的政治演变和文化沧桑(三十四)

6、梁济、辜鸿铭和林琴南

历史的文化图景,似乎也有一种对称性。一边是造反造到疯狂,一边是守旧守到迂腐。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八日,前清遗老梁巨川于北京积水潭投水自尽,终年六十。此老自尽之前,曾有长篇遗言曰:《敬告世人书》。其中如此解释其自沉的意欲何为:“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殉之,而后让国人共知国性乃立国之必要。”虽然此老同时又说:“我之死,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但无论是其选择的死法,还是《敬告世人书》的申明大义,都看不出除了恋旧之外,要唤起什么样的新。倘若此老坦言习惯了王朝时代,不能适应民国社会,或许更加确切一些。须知,梁济此死与王国维自沉,看上去相近,实际上相去甚远。王国维是看破了无法逃避的历史劫难,才毅然决然的。而梁济却死得有些莫明其妙,假如不是以梁济的昏乱为观察点的话。不管怎么说,自杀算是件需要点勇气的事情。倘若想得过于清楚,很难真的一死了之,至少得有点冲动才行。就算是一位大家长教育子孙后代,也不至于采取如此极端的方式。但梁济的迂腐恰好在于,居然以文死谏的方式,向天下芸芸众生作了一次死劝。人们可以说,这是忠臣烈女的故事看多了的缘故,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十分古怪的理想主义的表述方式。比如,后来的新潮诗人徐志摩就持如是观:“梁济的自杀是一种特殊价值,梁济是为了自己的理想——‘随你叫它什么吧:天理、义、理想或是康德的范畴——也就是孟子所说甚于生的那一点’而献出自己的生命,因此这一行为具有用不可磨灭的精神价值。”诗人愿意赋予他人的自杀如此古雅的诗意,他人无可厚非。只是把梁济置于康德的范畴,实在不无搞笑。虽然把梁济之死全然归之于殉清未免入俗,但归之于其精神的枯竭,应该不太离谱。以梁济的身世阅历,显然不是个仅仅满足于丰衣足食之徒,而是在精神上有所追求之人。这样的人物,穷愁潦倒一些不要紧,但不能没有文化资源和心理寄托。换句话说,饿他反而饿不死,但精神上一旦枯竭,那就再怎么着也没救了。

须知,如梁济这么守旧,其时并非只此一家。同时代的旧派人物里,既有拖着辫子的辜鸿铭,又有自称“四十五以内,匪书不观”的林琴南。但这两位宿儒非但没有自杀,而且活得有滋有味。其奥秘说起来也很简单:精神上没有沦落到青黄不接的地步。这样的幸运与其说国学根底如何深湛,不如说是西学之风有所沐浴。

可以说,一部《中国人的精神》,道尽辜鸿铭之所以能够在精神上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奥秘所在。在这部论著里,辜氏如此写道:

中国人最美妙的特质并非他们过著一种心灵的生活。所有处于初级阶段的民族都过著一种心灵的生活。正如我们都知道的一样,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徒们也同样过著一种心灵的生活。马太·阿诺德就说过“中世纪的基督教世人就是靠心灵和想象来生活的。”中国人最优秀的特质是当他们过著心灵的生活,象孩子一样生活时,却具有为中世纪基督教徒或其他任何处于初级阶段的民族所没有的思想与理性的力量。换句话说,中国人最美妙的特质是: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它既有成年人的智慧,又能够过著孩子般的生活——一种心灵的生活。

这段名言与其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写照,不如说是辜鸿铭本人的夫子自道。因为能够抵达既具有成年人智慧又能够像孩子般生活的中国人,为数实在寥寥。这几乎就是庄子那样的生命境界。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沧桑,重重叠叠的历史积淀,早已在其集体无意识里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或者压抑到变态,或者放纵到无度。成年人的智慧,通常被《三国演义》式的权谋心术所替代;孩子般的心灵,又被《水浒传》中宣扬的暴虐所摧残。所谓老不看《三国》、少不读《水浒》的俗话,恰好反证了中国人越老心计越深,越年少越容易走向暴力犯罪。二十世纪中叶的那场文化大革命,非常经典地呈现了这样的历史场面:一个心计深深深几许的独裁老朽,诱发出压抑在成千上万少男少女心里的暴虐倾向,煽动他们走向史无前例的集体犯罪。

出生在英属马来西亚的辜鸿铭,虽然留学欧洲,历经英国爱丁堡大学,德国莱比锡大学,法国巴黎大学,通晓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在中国又有出任著名改良大吏张之洞秘书和任职外交部的显赫经历,并且先后执教于自强学堂和北京大学,学贯中西,声名卓著,但对中国文化的透视,毕竟及不上王国维和陈寅恪那么深邃。但辜鸿铭的出众又恰好在于:能从中国文化中品味出为一般中国学者所难以知晓的精髓所在。尽管这样的精髓经由历史的颠簸,已经气若游丝,如梦如烟,但又从来没有完全断绝。辜鸿铭籍此获得一种他人难以察觉的精神活力,从容自信地睥睨浊世。哪怕是奇谈怪论,也说得响亮豪放,比如那个茶壶茶杯的妻妾说。可以将不无畸型的文化现象,说到如此理直气壮地步的,普天之下,也就辜鸿铭一人。在倡言自由平等博爱的世界里游走过后,居然会发现男尊女卑式的不平等也是一种美观。这就好比天足惯了,会对裹小脚兴趣盎然。文化在空间上的反差,有时竟会造成将一部惨不忍睹的历史理想化的惊人痴见。二十世纪下半叶以降,一些西方学者和西方政客也曾如此美化过中国的专制现实和大独裁者。只是他们在对中国作出浪漫想像之际,绝对不会到毛泽东设置的劳改农场去体验一下美好生活。就此而言,辜鸿铭的生于一八五七年卒于一九二八年,还真是天大的幸运。因为对于文化人来说,清末民初乃是一个自由度最大的时代。想想看吧,要是辜鸿铭活到一九五七年,会落得什么光景。

为了让读者加深对辜鸿铭的印象,在此特地引一段周作人的回忆:

辜鸿铭早年留学英国,在那有名的苏格兰大学毕业,归国后有一时也是断发西装革履,出入于湖广总督衙门。(依据传说如此,真伪待考。)可是后来却不晓得什么缘故变成那一副怪相,满口“春秋大义”,成了十足的保皇派了。但是他似乎只是广泛的主张要皇帝,与实际运动无关,所以洪宪帝制与宣统复辟两回事件里都没有他的关系。

他在北大教的是拉丁文等功课,不能发挥他的正统思想,他就随时随地想要找机会发泄。我只在会议上遇到他两次,每次总是如此,有一次是北大开文科教授会讨论功课,各人纷纷发言,蔡校长也站起来预备说话,辜鸿铭一眼看见首先大声说道:“现在请大家听校长的吩咐!”这是他原来的语气,他的精神也就充分的表现在里边了。

又有一次是五四运动时,六三事件以后,大概是一九一九年的六月五日左右吧,北大教授在红楼第二层临街的一间教室里开临时会议。除应付事件外有一件是挽留蔡校长,各人照例说了好些话,反正对于挽留是没有什么异议的,问题只是怎么办,打电报呢,还是派代表南下。辜鸿铭也走上讲台,赞成挽留校长,却有他自己的特别理由,他说道:“校长是我们学校的皇帝,所以非得挽留不可。”《新青年》的反帝反封建的朋友们有好些都在坐,但是因为他是赞成挽留蔡校长的,所以也没有人再来和他抬杠。

与辜鸿铭显赫的欧洲留学经历不同,林琴南的西学根底乃是成年之后,“尽购中国所有东西洋译本读之,提要钩元而会其通,为省中后起英隽所矜式”。不通外语,读不了原著的林琴南,不仅“玩索译本,默印心中”,而且能够经由留学外海朋友的口述合作,前后翻译二百多种外国小说,涉猎十几个国家,几十个作家。其中包括狄更斯的名作《大卫·科波菲尔德》,哈葛德的《天女离魂记》,托尔斯泰著的《恨缕情丝》,塞万提斯的《魔侠传》,森彼得的《离恨天》,司哥特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笛符的《鲁滨逊漂流记》等等。其中,与精通法文的朋友合译的法国作家小仲马作品,《巴黎茶花女遗事》,于一八九九年刊行面世,举国风行,洛阳纸贵。其时,尚有严复之诗为证:“孤山处士音琅琅,皂袍演说常登堂。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清末民初之际,林译小说与严译名著齐名,康有为称之“译才并世数严林”。时人“译界之王”的美誉,在林纾当之无愧。

与梁济在精神上的油灯已尽截然相反,林纾得了那个时代的滋养。若说思想上的保守,林纾绝不下于梁济。清室逊位,林纾在《畏庐诗存·自序》里抱怨,“革命军起,皇帝让政。闻闻见见,均弗适于余心。”自倡言白话文发韧的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后,林纾在《答大学堂校长蔡鹤卿太史书》中,向北大校长蔡元培愤然疾书:“若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凡京津之稗贩,均可用为教授矣。”但林纾却自有林纾的活力。林纾当年被人看来是逆时代潮流而动的言论,后来竟然一语成谶。一场文革,汉语全然沦为引车卖浆之徒;而所谓工宣队、贫宣队、军宣队的进驻学府,又恰好应验了“京津之稗贩,均可用为教授”的荒唐后果。这可是无论蔡元培还是林琴南本人,都绝对意想不到的。这在林琴南,也算是无心快语一不小心变成了先见之明。

林纾这种阴差阳错的精神活力,同样体现在其出自孔儒传统而不为传统所囿。林纾虽然崇尚程、朱理学,读程朱之书“笃嗜如饫粱肉”,但又能揭露“宋儒嗜两庑之冷肉,凝拘挛曲局其身,尽日作礼容,虽心中私念美女颜色,亦不敢少动”的虚伪,作讽诗嘲笑如斯:“理学之人宗程朱,堂堂气节诛教徒。兵船一至理学慑,文移词语多模糊”。如此守旧与开明的混杂和交织,与陈寅恪在《再生缘》中的思想意绪十分相似。一方面不认同程朱理学的虚伪和冷酷,一方面又不愿放弃孔儒传统。就清末民初的时代氛围而言,林琴南无疑与陈寅恪一样,属于眼界开阔、思想开明的士子。只是相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显得保守和迂腐。

面对新文化运动,陈寅恪大致上仅止于保持沉默,至多只是偶作微词,比如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中,对胡适《哲学史大纲》的不指名非议;但这在林纾,却按耐不住地扮演了一个绝不妥协的反对派角色,其激烈程度远远超过之于程朱理学的嘲讽,居然诉诸《荆生》、《妖梦》那样粗糙露骨的影射小说。尽管《荆生》中的卫道士形象颇有《魔侠传》中那个与风车作战的骑士余风,但毕竟勇猛有余,智慧不足。倘若自信在程度上是可以衡量的话,那么幽默显然是最自信的,其次是沉默,最后才是激扬文字。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林纾又确实感觉灵敏,预见到了一场发生在未来的恶梦。倘若说,王国维对历史的预见是透明的,那么林纾的未卜先知却是浑浑然的,歪打正着。王国维的预见与其说是基于历史的洞察,不如说是源自在审美上的极度敏感。而林纾的未卜先知,却立足于其天然的文化品味。很难想像一个持保皇立场的儒生,会倾心翻译绝顶浪漫的法国小说《茶花女》。但这就是林纾。一如沉稳的学者陈寅恪会写出凄婉美丽的《柳如是别传》,保守的儒者林纾构建了色彩缤纷的西方小说译作世界。这未尝不是一种佐证:所谓文化,与其说在于文字上的承传,不如说在于生命底蘊的源源流长。

(选自李劼著《枭雄与士林——20世纪中国政治演变和文化沧桑》,晨钟书屋,2010 年4月)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