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167:常德保卫战-二(2/6)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六十七(新抗战系列之九十三)

在鄂西会战中,15师在第一线曾被日军1个师团主力夹击,苦战一周,伤亡超过四分之三,老兵所剩无几。

上文已经说了,这些新兵根本没有战斗经验。

自然,任何士兵都是从新兵过来的,没有人生下来就有战斗经验。只是,如果新兵们遭遇的是弱敌,也许一二次战斗就可以锻炼成熟。

遗憾的是,他们第一次遇到的就是日军中战斗力最强悍的甲种第13师团。

第13师团自从1937年10月从上海登陆以后,历经了淞沪会战,南京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冬季攻势,第一第二次长沙会战,枣宜会战,鄂西会战。

可以说,13师团几乎参加了所有大战。仅仅因为第三次长沙会战期间,国军猛攻宜昌,第13师团被迫防御,这才没有参加第三次长沙会战。

有人说,13师团的历史,就是日军侵华战争的历史,这并没有说错。

在这所有的大战中,13师团也遭受一定伤亡,却基本都完成了任务,在和国军的对抗中也没有处于下风。

该师团还是最后一个从2个旅团4联队编制,改变为3联队编制的师团。本来日军从1938年开始就将旅团取消,由师团直接指挥3个步兵联队和1个炮兵联队,减少指挥上的冗余,同时提高炮兵减少步兵。

而13师团由于是11军主攻师团,居然在1942年12月才进行改编,这是侵华日军最后一个改编的师团。

即便改编以后,13师团下辖兵力也有2.1万人,兵力远强于国军一个军。

至于重武器上,仅仅师团下辖的炮兵联队,就有36门75毫米山炮。

如果不是山地战时,还可以配属12门105毫米重型榴弹炮。

相比起来,国军一线作战部队,一般一个师也就2到3门大口径山炮或者野炮。以全国最精锐的74军为例,此次因为57师必须守常德,军特别将炮兵团的一个第3营归属该师。这个炮兵营,居然只有区区8门老式俄制76毫米野炮,多是沙俄时期淘汰的旧货。

就重武器上,即便是国军最精锐的部队,也根本无法和13师团相提并论,更别说29集团军这种压根就没重武器的川军了。

13师团炮兵非常厉害,炮弹如雨点一般落在73军15师阵地上。仅仅一顿炮击,就将73军15师一线工事摧毁大半,很多战壕被打成平地。

猛烈炮击让大地都在震动,震耳欲聋的炮声毫不费力的让人变成聋子,几天都听不到声音。

即便是73军的老兵面对这种炮击也是相当紧张,新兵更是吓得一塌糊涂。他们趴在战壕中,脸像纸一样惨白。这都是正常现象,新兵第一次作战就算尿出来也不稀奇。

参加常德会战的方先觉第10军老兵罗文波,后来是个英雄的连长。但是他回忆当年的惨烈战斗,毫不掩饰自己第一场战斗就尿了裤子:1940年的时候初考入黄埔军校独山分校,毕业后先后担任隶属国军第九战区第十军司令部的特务排见习排长,主要保卫军长方先觉和军部其他幕僚,从没有参加过实战。常德会战爆发之后,我们奉命增援,攻占了德山,这是我第一次实战。那个时候,我们往上冲,日本人机枪往下扫,死伤很多,攻占不上。长官让我们冲上去肉搏,后援部队在扫射,我们的许多人和日本兵被一道打死了。差不多到了晚上,我们悄悄摸上去,用枪打,下面的部队紧接着往上冲,终于把山头占领了。我刚打仗的时候非常的害怕,还会尿裤子,但是后来经历多了就不怕了。晚上打仗心情是最复杂,因为夜袭都是近距离交手,谁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着回来。有条件的话,很多国军士兵就会喝一碗壮行酒,这种心情是现在年轻人体会不到的。次日战友见面的时候,都非常的兴奋,都在交流昨晚战绩,你杀了几个,我杀了几个,日本部队不一定都是日本人,里面还有朝鲜人和中国台湾人。在战场上,随时都有可能战死。我的战友方子才,广东东莞人,当时在司令部当中尉副员,在常德会战中被打伤了,是我把他背回来的。一个副排长,受伤后我去背他,他一路呻吟,后来没声响了,身体渐渐发冷,放下一摸早已经死了。有一个当出纳的战友,被日本人打死了,一百多万元钱归我管,因为我是排长啊,我就把一叠叠的钱给同为士兵的二姐夫和其他战友分带。我的姐夫把钱塞在上衣口袋里,日本人一梭子子弹射来,刚好打在厚厚的一叠纸币上,就这样捡回了一条命。战争的残忍程度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理解的,虽说很多人从影视或是书籍上了解很多,但是那些也是远远不够的。就如俗话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

日军一轮炮击,就炸死了不少新兵。

随后日军发动冲锋,仅仅第一次冲锋,就有大量国军新兵死伤。

实战中,73军15师新兵们压根就没有经验。

由于国军火力弱,一般等到日军冲到200米内才进行射击。过早射击不但会导致射击精度低下,白白浪费子弹,还会暴露目标导致日军还击。要知道,日军射击精确,在国内完成训练时,至少有七成士兵的射击成绩达到优秀,日本老兵甚至能有几十米外打香烟头的绝活。

73军15师的新兵们由于过于紧张,在日军还距离阵地600米就开始纷纷射击。本来新兵射击技术就差,此时距离又远,子弹几乎都往天上乱飞,很少有击中日军的。

这边日军立即还击,密集子弹如泼水一般射在战壕和工事上。新兵和老兵不同,不会利用地形地物隐蔽自己,纷纷中弹倒下。

日军冲到近距离,正常来说国军就会投掷手榴弹,然后上刺刀准备肉搏。但新兵们压根就没有在训练中投掷过几个手榴弹,到了实战中过于紧张,有的弦都没拉就扔出去了,有的拉了以后丢在几米外,没炸到敌人反而炸倒自己,有的新兵干脆把手榴弹交给班长丢。

到了肉搏冲锋的时候,新兵就更不是对手了。

日军士兵哪怕是新兵,在国内至少受过1年时间的拼刺训练。

刺杀这种东西是硬功夫,根本无法速成,就算你是天才也要练习几个月才能作战。而新兵进入部队刚刚2、3个月,才学到一点皮毛。日军一个老兵前刺后刺,就能一次对付3、4个73军新兵。一些新兵甚至因为恐惧,上了刺刀以后根本不敢跳出战壕。

双方战斗力悬殊,战斗完全是一边倒。

经过短暂激战,第13师团65联队就突破了第15师防线。

15师不但没有守住防线,还遭遇了相当惨重的伤亡,伤亡的主要都是新兵。

几小时后,日军第13师团各部顺利渡过澧水,到次日傍晚已经突破到水岭、毛家山一线。

15师节节败退,大有支持不住的势头,一部分新兵已经被打散,排长连长都找不到他们在哪里。

与此同时,配属13师团的佐佐木支队协同第3师团于14日凌晨,开始攻击73军第77师仙凤山、龙凤垭阵地。

第77师也是73军的老部队,参加过前后三次长沙会战、冬季攻势、浙赣会战等多次大会战,本来是很有一些战斗力的。

半年前的鄂西会战中,该师也遭受惨重伤亡,虽然比15师略好,但也超过百分之五十,现在部队里也有大量新兵。

激战中,77师新兵表现的很勇敢,但毕竟技不如人,完全不是日军对手。

同15师的新兵一样,77师这些新兵射击准确度非常差,甚至30、50米距离都打不中敌人。

日军攻打77师阵地并不费事,以重炮压制,重机枪封锁,小分队凶狠冲锋,也是几个小时就突破成功。

77师外围防御阵地被击破以后,部队被迫向后方新安撤退。

新安在澧水以北,它同石门都是澧水以北最后的防线。

按照计划,73军可以在这一线至少固守2到3天,情况不利再后撤渡过澧水,转移到对岸阵地继续抵抗。

让孙连仲万万没有想到的是,73军刚刚遭受日军打击几小时后,居然就崩溃了。

73军77师本应该退到新安继续抵抗,没想到新兵太多,撤退期间部队已经出现了大面积溃散的情况。

有经验的老军人都知道,新兵有时候并不怕防御战、狙击战,却就怕撤退。因为蹲在战壕碉堡里面向外放枪,对于新兵也许难度还不大。而且防御作战一般都不会太久,打个几天,不是进攻一方撤走,就是防御一方转移,作战时间不会太长,新兵心理相对容易支持。

况且由于战壕里面人人奋战,后面还有二线三线阵地,还有督战队,新兵就算想逃也不太可能。

不过,撤退就不同了。如果是胜利时候转进还好,如果是战败以后的大撤退,就很容易出现溃散的情况。打败了,大家都在高速向后跑,敌人又在追击,谁跑的慢了就很容易送命。这样一来,本来就非常紧张的新兵更会陷入惶恐中,很容易一跑就停不住脚。恐惧会让新兵根本无法回头作战,甚至一溃千里。

中国古代很多著名战役中,就是因为撤退不得法,导致强大的部队一瞬间就完了,比如淝水之战。

林彪那么会带兵,第二次四平战役战败后,一路逃到松花江以北,还有1万多战士开小差逃亡,伤亡也有1万多人,差点就垮了。

77师就是这样。他们的伤亡并不算很大,撤退中的组织却相当乱。很多部队建制打乱,班长找不到士兵,排长找不到班长。新兵第一次作战,基本是跟着老兵或者班长打的,老兵班长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自己一般不会有什么主见。不吓尿裤子就不错了,哪里还有什么主见。

在失去老兵班长的指挥下,新兵是不会像老兵一样跟随友邻部队作战的,而是会一个劲的向后方撤退或者说逃跑。

77师刚刚到新安,还没有来得及全部进入阵地,13师团就尾随追击到。

77师官兵勉强抵抗一通,又有很多阵地被攻陷。日军从四面冲击,火力非常猛烈,77师再次遭受相当的伤亡。此时77师的新兵已经彻底支持不住,开始向后自发撤退。这并非肉体上支持不住,而是精神上支持不住。

77师师长韩濬见新兵无斗志,急的咬牙跺脚。韩濬指挥老兵拼死抵抗,甚至将自己的特务连都派到一线堵缺口。

没想到,13师团的攻势很厉害。特务连刚刚离开师部,日军就杀了到了师部。韩濬师长和师部其他人员,全部被日军火力压制在师部所在的房子里,密集子弹从窗口射入,打倒了几个参谋和副官,情况万分危险。

千钧一发之际,特务连连长赵绪伦发现情况不妙,全连冲回师部,从背后侧击日寇,双方展开激烈肉搏。

趁此机会,韩濬师长率领师部人员赶紧突围。由于正面日军火力太猛,冲出去就是死,韩濬让参谋将房子后窗砸开,这才救了师部全体人的性命,勉强突围成功。

不过,这边日军以数倍兵力围攻特务连,赵绪伦连长他们寡不敌众,又无法突围,最终全部牺牲。

眼见在新安站不住脚,77师只得放弃新安后撤,新安在几小时内被日军占领。

此次撤退过澧水是非常紧张的,本来渡船尚且够用,但77师的一些新兵非常惶恐,等不到渡船赶到,就自行跳入澧水中游泳过河。

要知道,当时是11月,正是寒冬天气。这些新兵居然跳入冰冷刺骨的水中,也不愿意等渡船,说明他们已经受惊了,想让他们停下来作战,几乎没有什么可能。

13师团占领新安并没有遭遇什么猛烈抵抗,而且仅仅花费几个小时。

第13师团师团长赤鹿理中将判断73军77师和15师已经接近崩溃,下令部队立即尾追,不做休整。

13师团随后高速渡过澧水。

由于73军已经撤退,澧水防线几乎形同虚设。

其实即便73军没有撤退,在枯水期的澧水仅有几百米宽,水深最高处不超过人的肩膀,涉水都可以渡过,也很难阻挡住日军。

这样一来,原计划至少固守4到5日的澧水防线,仅仅2日就被日军突破,这大大超出孙连仲的预期。

更可怕的是,此时的73军2个主力师伤亡很大,由于新兵太多,部队出现了溃散的情况,一部分新兵向后跑的没影子了。

赤鹿理师团长见渡过澧水如此顺利,大喜之下,下令继续向南推进,追击73军南撤的部队去了。

为什么13师团不去攻击近在咫尺的石门,反而南下追击去了?

原因很简单,石门由第3师团负责攻击。

日军为了对付73军,居然集中了2个甲种师团的重兵,实在是相当惊人。

73军下辖3个师,即便完全满员也不过2万人。更别说现在73军并不满员,算上所有新兵,充其量也不过1万5000左右。而日军第3师团加上配属的佐佐木联队,兵力就有2万人,再加上13师团的近2万人,总兵力就是4万。

以往防御作战,国军一般要有二倍数量优势才能抵抗住,现在反而是日军有二倍多的数量优势,73军失败是必然的,只是坚持时间长短问题。

话虽如此,谁也没想到,73军两个主力师都只坚持了几个小时而已。

73军77师和15师几乎站不住脚,被日军赶鸭子一般追着跑。

如果保持这样的态势,估计日军一直会追击他们跑到常德一线。

万幸的是,日军第3师团在石门附近遭遇了73军战斗力最强的暂5师的顽强阻击。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