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中医要不要读《黄帝内经》?

可以肯定的是,《内经》的确难读,难读懂。从中医史上看,自古以来,读懂的人便不多。现在的中医,包括一些名医,想必相当多的,也没能看懂《内经》的意义,因而,便认为重要的是读《伤寒》、《金匮》、《温病》等经典。

上海有个国师级大名医,临终前也对人说,《内经》不过是古典之一,读不读,问题不大,做医生,重在临床,重在辨证用方,重在治好病。

很多中医人,包括一些中医名家,也都只视《内经》为“理论而已”,认为不懂这理论也没关系,只要能读懂《伤寒》、《金匮》、《温病》等实践医典,会诊病治病,就行。

问题是,今天的中医人,包括熟读《伤寒》、《金匮》、《温病》等经典的大医名家,为何在自己的医疗实践中,却无法做到“治十愈十、治十愈九……”甚至连“治十愈五”都做不到呢?

按《周礼》上记载,几千年前的朝廷,考核评定医生的标准,就是“治十愈十”为第一等、“治十愈九”为第二等、“治十愈八”为第三等、“治十愈七”为第四等……可见,中医原来是很厉害的啊!

而今天,为何名医大医都难做到这水平呢?

有人认为,临床经验多,医术自然就会提高。

临床得来的经验,固然宝贵。有些偏方,的确疗效显著,能药到病除。所以有些人不甚懂中医,但却凭一个偏方妙治,能吃遍天下。

然而,经验的局限性,也是显然的。并且,这经验的得来,需多少失败误诊的代价,才可收获啊!何况,人的一生有限,而疾病的花样无穷,你十辈子做医生,恐怕都难以历经天下的疾病种类。

奉医圣的《伤寒论》为圭臬,这没错。但,学经典不能止步于操作条文,而应进一步明其道理。然而,《伤寒论》中的深层次医理,又有多少人搞明白了?结果,学得再好,悟得再深,甚至形成了“经方派”。

但是,包括“经方派”在内的中医,终究因没能弄明张医圣为何要如此用方用药(张仲景的确也只提供了治病之方、方症对应,而没有说组方之原理),因而,超出《伤寒》的病症,便只能凭猜凭试,而再无成竹在胸了。

想来想去,为何现今很多名医大师,都无法具有“手到病除”的疗效水平,其原因,便是他们实际并还未掌握中医的顶层医理啊!

什么是顶层道理?

就是如同力学中的杠杆原理、电学中欧姆定律、化学中的原素周期表那样规律基本不变的东西。现代高科技无论如何发达,它们最顶层的理论(或最基本的理论),却就是这些简单的规律。

所以,如今已深深进入人们工作与生活,并神奇万分的电脑知识、互联网知识,无论它们多复杂、奇妙,而其基本原理,却也不过就是0与1的不同组合(所以电脑与互联网技术,又称数字技术、数码技术)。

懂得并掌握了顶层理论,一个电气工程师到哪儿,遇到什么毛病,都知道应该如何操作,才是正确的。懂得并掌握了0与1的技术原理,一个软件技术人员,面对任何软件,他便都能弄明白套路,所以,常常有十几岁的中学生,就能成为破解电脑及网络密码的“黑客”高手。

经验能有的作用,无非是使他操作诊断时,速度要快一些而已。

很多人不承认中医能有规律,认为是百人百病、千人千病,都要具体辨证。

这其实是将实际操作中的程序,与基本原理的层次,混淆为一说。

具体辨证,是要分清不同人的病况,对症施治。但,诊治的正确原理,则不可能千变万化,而只会是一个。

中医的顶层道理在何处?

就在《内经》中。

难道古人、前人不知道这一点?

有些人是知道的。例如张仲景、陶弘景。否则,他们写不出《伤寒论》、《金匮要略》、《辅行诀》的。

相当多的人,则的确没搞清。

一部《内经》,自古传下,屡经战乱,之中的文意,原本就有些深奥,加上也可能传抄出错,致使后人无法理解,看不明白。如今《内经》虽整理得很清楚了,但之中仍有很多看似矛盾之处,有许多令人莫名其妙的内容,让人想破脑袋。

对此,于是有人或干脆避开,有人或便自注其义、牵强读之,却难于用之。

实际上,笔者认为,中医人若不能从《内经》中读出中医的最基础理论,当代中医学如果不能象电学拥有欧姆定律那样,拥有自己的最基础定律、原理,那么,振兴中医,就永远只会是停留在愿望上。

有人认为,中医的核心,在于辨证论治。

搞错了!

辨证论治只是操作的模式指南,而还不是基础的、顶层的理论。而且,若没有正确的顶层理论支持,辨证论治,便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执一词的混乱状况。所以,现在经常可见,同一个病人,在不同的中医那里,却会出现不同的辨证及治疗方法。

实际上,基础的、顶层的理论,都比较简洁,而不会有那些繁杂而逻辑各异,并常让人产生岐义的东西。

最令人遗憾的是,搞懂《内经》,原本是中医科学院之类中医科研机构应做的事,他们能专门从事此类研究,搞清楚了,可以施惠于天下中医,大大振兴中医。可是,他们却抛开了这项工作,被西医理论牵着鼻子,而搞些什么中药化学成份、中药如何制剂类的研究等对发展中医毫无意义的事。

个人应不应该学呢?

能学是最好的。学通了,必然会对自己医术的提高,予以飞跃。

笔者也没完全学懂,但之中的许多内容,已让我相信这个道理。

不过,学习《内经》前,如果自己哲学方面的知识与思维方式不足之人,最好是先强化这方面的东西后,再读《内经》。

否则,《内经》中很多文字,不用哲理去思考,你是绝难想通的。

例如,《内经》云:“肝欲酸”,“肝生筋”,却又说“酸走筋,筋病毋多食酸”,表面看来,好象有些矛盾。因而,需要用哲学思维想一想,才会明白其道理。

一个“阴阳”的概念,就经常还看到有人对其的了解,非常肤浅、局限,一部《黄帝内经》,自然也会在这个哲理思维上卡住不少人,让人读不下去。

因此,可以断言:当代中医的发展,现在最重要的环节,并不是需要大量的实践,而是要能象当年26岁的专利局小职员爱因斯坦那样,凭个人的思考,从《内经》中发现中医学的精准之道。

2015-7-25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