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中国央行降息的效果要比看上去小

中国的不对称宽松政策不一定能推动经济重拾增长动能。

中国央行上周六将基准存贷款利率各下调0.25个百分点,此举进一步证实中国政府认为经济对于之前的几次宽松举措反响迟缓。

但此次降息对存款和贷款利率的影响并不均衡。银行在确定存款利率方面获得了更大的灵活性,这一变化很可能推高、而非拉低存款利率,从而可能限制贷款成本下降的速度。

此前两次降息以及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效果好坏不一。虽然银行间短期利率出现大幅下降,但企业和消费者贷款成本的下降幅度则相对较小。

根据中国央行的季度报告,第一季度的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78%,比前一季度仅下降0.15个百分点。此外,极低的通胀率使得贷款利率降低的实际影响被冲淡,因为低通胀加大了偿还债务的难度。

投资者不应期待此次降息会加快利率下行。实际上,利率可能会继续缓慢下降。尽管下调了基准存款利率,中国央行还表示,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此前基准的1.3倍调整为基准的1.5倍,旨在提高金融系统的市场化程度。

这就意味着存款利率的上限实际上从3.25%上升为3.375%。为了保持利润,除非是强制性的,否则银行将会抵制下调贷款利率。

一个例子就是,高存款利率对中国政府正在进行的地方政府债务重组计划影响复杂。一些银行,尤其是那些争夺存款的中小银行,不愿将此前向地方政府融资工具发放的高利率贷款置换为利率较低的债券,即便是债券附带更加直接的政府担保。一个原因是,他们以存款利率形式的融资成本没有下降,如果资产回报下降的话,利润将受到挤压。

然而降息终归是降息,加上央行采取的其他增加银行流动性供应的举措,应该能够降低借贷成本。但就宽松政策本身来看,降息的效果要比看上去小。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