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香港没有 Hongkong Bank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在本港创立150周年,市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汇丰发行150元纪念钞票的炒卖价值,却很少人关心这家曾经陪伴港人一同成长的百年老店,已今非昔比。“今非昔比”并不是说业绩或服务质素等,而是与香港的情谊,已今时不同往日。

汇丰控股能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环球金融机构,与过去半个世纪,香港经济蓬勃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事实上昔日的汇丰银行,英文为“Hongkong Bank”,笔者昔日在外国读书,见到汇丰银行的分行,亦有一份特别亲切感。而要了解汇丰与香港的关系的转变,从过去几十年的汇丰广告片,可以看到当中的变化。

在七八十年代初的汇丰,广告充满香港的本土情怀,例如在80年代初,一辑关于自动柜员机的广告片,就找来在电视片集饰演楚留香的郑少秋担当主角,在旧汇丰总行门外飞檐走壁,相信对当时的香港人来说,这是一辑非常入屋的广告。

这段时期,不少汇丰的广告片都是鼓励客户在汇丰开立“红簿仔”户口,这绝对是港人的共同回忆。对当时的一般市民来说,汇丰是一家百分百的本地银行。而事实上当时的汇丰,即使有海外业务,所占的业务比重相当之低,香港的业务比重最少也达到八至九成以上,因此,当时汇丰与香港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密不可分。

不过,随着香港前途问题的出现,政治环境的转变,令汇丰与香港的关系,开始出现转变,先是汇丰的中央银行角色被逐步淡化,而1990年12月17日,对汇丰及香港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日子,当日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主席浦伟士宣布,在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之上,成立一间控股公司“汇丰控股”,注册地为伦敦,变相将汇丰迁册到伦敦。虽然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的注册地仍然是香港,而且有自己的董事局,但控制这间银行的汇丰控股,则名符其实变成一间英国银行,尤其是在1991年,汇控收购米特兰银行,令汇控在英国拥有全面的银行业务。并且成功令汇丰的业务较为分散,不再单一依赖香港市场。

这个时期的汇丰虽然正逐步迈向国际,开始向外扩展银行的版图,但当时在香港的汇丰,并未即时抹去香港的色彩,最少1990年成立控股公司之后,Hongkong Bank这个英文名称,仍得以保留一段时间。

而当时香港正面对九七回归,港人都忧虑前途问题,并出现移民潮,当时汇丰的宣传方面,采取与港人共同进退的策略,以“与您并肩迈向明天”作为广告的宣传口号,部分广告更以港人选择留下来发展,作为广告讯息,向社会发放正能量。

不过,在香港顺利回归后的一年,“Hongkong Bank”这个英文名称正式在汇丰的历史中消失,取而代之是“HSBC”,一个完全没有香港元素的英文名称。笔者印象之中,在汇丰高层口中再次出现“Hongkong Bank”,是汇丰亚太区行政总裁霍嘉治,于2009年三月宣布供股时,请求香港股东参与供股行动时,曾在记者会上大打温情牌,说汇丰是“Hongkong Bank”。而这次供股行动亦证明,香港的老股东是非常拥护这家百年老店。

在99年至2011年这段期间,汇丰的广告亦开始坦白地说出作为一家环球银行的面貌,99年开始,广告的宣传语句为“金融荟萃服务全球”,2010年左右,更以“环球金融地方智慧”,“The world's local bank”作为宣传口号,从这个时期的广告可以看出,当时汇丰对自己能成为一家环球银行而感到自豪。

这些广告片播放的日子,正是汇控向外积极并购的时期,汇丰控股主席庞约翰接替浦伟士之后,于1998年至2005年,合共花了470亿美元,分别收购美国利宝银行、法国商业银行,墨西哥银行业务以及美国Household。而不用笔者多说,这些收购汇丰之后要付上非常沉重的代价,不单是金钱上,就连声誉也受到严重的打击。而最伤心可能是那班长期支持汇丰的老股东,08年之前仍是“红底股”,但以近期的情况来说,要“大笨象”变回“红底股”似乎愈来愈遥不可及。

汇控行政总裁欧智华,不断强调已尽一切的努力去改善营运状况,包括出售一些非核心业务,甚至大幅削减汇丰在全球的规模,只要看看年报,就会轻易发现银行的网点及服务的客户正在萎缩,环球银行确实已失去了昔日的光环,至少肯定不再是银行的卖点。所以不难发现,汇控近年的广告,完结时已再没有“环球金融地方智慧”这句口号了。其实没有这句宣传口号,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最令笔者担心是现在新的广告片,结尾似乎再看不到什么宣传语句,当中有很多可能性,但如果是反映,汇丰已失去了焦点,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时,这是最可怕的事情。

当然笔者亦留意到,在汇丰成立150周年之际,似乎以“紧密联系客户助握无限商机”作为宣传主题,并强调汇丰怎样由一家香港的本地银行,透过把握商机,演变成为环球银行。但这家本地银行,今日已不再本地,不再香港,即使业绩表现告诉我们,汇丰根本摆脱不到香港,这些年,香港仍然是汇丰控股盈利贡献最大的地区,而且在海外有任何风风雨雨,香港股东仍然对汇控不离不弃。

但很可惜这家银行,已不再是七八十年代与香港人一同成长的Hongkong Bank,银行的体制上,真正要效忠的国家是英国而不是香港,纵使她仍是香港的发钞银行,但她始终是一家百分之一百的英国银行,并不是香港银行。或许她从来不是真正的“香港银行”,昔日她也只是在英国殖民地时代,效忠港英政府的Hongkong Bank 。

今日的香港金铺成行成市,但昔日的香港银行多过米铺,街头街尾都必定有间银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银行分行少了,而这些银行的名字,亦在并购的过程中消失,但真正消失的不单是银行的名字,而是失去了香港人的银行。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中上环银行林立,不少开设在这些地方的银行,都是香港的本土银行,除了今日为人熟悉的恒生银行及东亚银行之外,昔日本地银行还有永隆银行、永亨银行、廖创兴银行(其后易名为创兴银行)、淅江第一银行、广安银行、广东银行、友联银行、海外信托银行、恒隆银行及新鸿基银行等。

上述很多银行,笔者也不认识,因为很多银行在笔者懂事之前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但这些银行其实不是真正消失,只是在并购过程中,被并入其它银行之内,被其它银行消化了。例如永隆银行、永亨银行及创兴银行,现时仍会见到他们的名字,只是不是他们的品牌被换了,就是在她们的名字之前加了母行的名称,而最重要是这些银行的实际持有人,已不再是香港人。

其实,怎样去定义港资银行或香港人的银行,存在一定困难,如果主要股权由港人持有的银行,便是港资银行,汇丰控股也可能是港资银行,众所周知,港人过去很喜欢持有汇控,所占的比例相当之高。但当然,汇控股权分散,始终没有单一大股东,很大部分股权由欧美基金持有,汇控亦自称,股东来自127个不同国家及地区,因此单用股权比例去界定并不准确。

但如果用银行注册地去界定,就更加模糊,因为即使在港注册的银行,本身的大股东或母公司,是海外机构,那已经很难说她是一家港资银行,最简单的例子是中银香港,她是本港注册银行,但作为中国银行的子公司,她一定称不上是港资银行。而最讽刺是,本港三家法定的发钞银行,她们拥有香港重要的发钞权,但严格来说,三家发钞银行也不是香港人的银行。

为何要执着地去界定,什么是港资银行或香港人的银行呢?从股东或客户的角度,是港资或外资,根本也不重要,最重要是银行赚到钱或提供到最优质的服务。但如果从香港的整体社会利益出发,是否属于港资银行或香港人的银行,这就有另一层意义了。

假设一个地方叫A,有一间当地注册银行,称为A银行,她的业务以A为主,可能由居住在A地方的人持有或管理。当她发展至一定规模的时候,这家A银行的盛衰与这个A地方已有很紧密结连,这家A银行将会很重视A地方的前途及经济发展,因为这与A银行的利益密不可分。另一方面,A银行的发展,也很大程度上,受制于A地方的监管,因此A银行的商业行为,亦会充份考虑A地区的整体利益。

在金融海啸之后,不少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监管机构都要求当地银行,减少海外规模,以及积极向当地的企业提供贷款,协助挽救当地疲弱的经济,先不去讨论这些行政干项是否正确,但可以清楚见到银行与一个地方的经济利益是极之紧密。

将上述两个事例搬回香港,以三家发钞银行为例,其中两家英资银行,其实相当接近上述所提及的A银行,都是本地注册银行、受金融管理局监管、在香港历史悠久、部分股权由港人持有,而最重要是香港业务是他们最大的收入来源。因此香港盛衰,确实会直接影响她们利益。但很可惜,这两家银行的总部都在伦敦而非香港,银行整体上主要接受英国的监管,加上高级管理层及董事会,几乎全是英国人,明显地她们的最大顾虑,始终是英国而非香港。

那有什么问题呢?在风平浪静的日子,可能没有明显的问题,但归根究底,这两家英资银行在本港的商业行为,基本上纯粹以自身的利益或英国的利益,作为最优先考虑,对她们来说,香港是一个重要的营商地方,但不是她们真正的家,再加上香港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她们即使要效忠,也只会向北京效忠,必定不会向港人效忠,因为她们很清楚,真正香港的“话事人”是北京而非港人。

至于中银香港就更不用多说了,这家银行完全由中资掌控,而这个中资机构又是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她最关注的当然是自身的盈利,甚至是遵行党所旨示的任务,与香港人的距离就更远了。

回看过去数十年,香港的银行业务展迅速,甚至傲视区内所有地区,但今日香港的银行,已沦为内地、新加坡或其它地区的并购对象,即使现时仍有数间银行由港人真正持有,但她们在业界的影响力已极之有限,未来可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亦有相当大的限制。香港人的银行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像香港回归中国一样,已成为不可挽回的事情。

从政治的角度,这可能也不难理解,银行为百业之母,其影响力在所属地区的影响力极大,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逐步在港人手上取得银行的控制权,减低港人对银行业的控制权,这可能是完全掌控香港不可或缺的步骤之一,港人的自主性,不单在政治上,在经济领域上也早已经完全失陷。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