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143:浴血随枣,枣宜会战-上(3/4)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四十三(新抗战系列之六十四)

国军此时主要缺乏的是武器装备,虽然严重程度还远不如1943年,但也是捉襟见肘了。

没想到,日军等了两天,汤恩伯却不上当。汤恩伯心里很明白,日军此战首要目的就是歼灭他的集团军,所以在日军风头正盛的时候,擅自和日军决战是极为愚蠢的。

于是,汤恩伯集团军仅仅在泌阳和第3师团碰了一下,就暂时北上了。

山胁正隆见汤部没有决战的意图,也无心追赶,在5月7日继续西进,经过和孙连仲部的苦战,占领了唐河。

8日,第3师团一部靠近新野,于南路的13师团骑兵先头部队和中路39师团的一部会师。

北路如此,南路呢。

第13师团和其他日军,也于1日开始北上进攻张自忠33集团军。第13师团配属的重武器比第3师团还多,有20多辆坦克,还有40多架飞机。

2日开始,钟祥附近的33集团军和日军发生了激战。

随枣会战中,33集团军由于出力最多,伤亡相当惨重,经过这段时间的休整,元气尚且没有恢复。尤其老兵阵亡大半,新兵太多,战斗力有所下降。

3日,日军经过一昼夜苦战,终于突破33集团军阵地,占领了长寿店地区。

集团军司令张自忠见阵地被突破,立即调整战术,一部就地反攻,一部北上追击日军。

但13师团却无意和张自忠决战,留下一部主力和张自忠缠斗,余部则大举北上,执行合围任务。

5月8日,13师团的骑兵第17大队,占领了新野。

中路,村上启作指挥的第39师团以及其他部队也稳步推进。

中路日军战斗力是最强大的,配属重炮30余门,战车、装甲车100余辆,数十架飞机。

黄琪翔的11集团军依靠阵地,同39师团发生激战。

这路日军由于是稳步推进,所以重武器最多,威力最大。

他们首先和11集团军并肩作战的川军29集团军激战。川军装备低劣,兵员素质也不行,根本不是日军对手。

经过一日激战,川军伤亡惨重,阵地被冲击的七零八落,被迫退往大洪山中。

日军击溃29集团军并没有花费多大力气,而主要对付的是11集团军。11集团军战斗力本来就有限,下属李仙洲92军原属直鲁联军,直到抗战爆发时,始终是一个杂牌军,装备低劣,战斗力有限。战斗力较强的是莫树杰的桂军84军,但该军仅仅下属三个师,兵力1万多人,不是日军39师团近2万人的对手。

加上此次日军动用了大量坦克装甲车,沿着较为平坦的襄花公路横冲直撞。

日军此次作战相比之前的随枣会战,有一定变化。随枣会战期间,日军虽然使用一部分坦克,但数量不多。此次日军前后调动了200多辆坦克的两个坦克团,用于中路的就有100多辆坦克装甲车。

他们作为攻击的尖头,突击国军坚固工事。

国军当时没有什么反坦克武器,仅有德国口径的37毫米反坦克炮和苏联的45毫米反坦克炮(苏联火炮威力还不如37毫米德制火炮)。

但日军坦克已经有所升级,从最初的89式轻型坦克为中坚,转为以97式中型坦克为中坚。

89式坦克形同垃圾,性能还不及国军装备的苏制T26轻型坦克。当时国军的反坦克炮,对付89式坦克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但97式中型坦克就强多了。

这种15吨的中型坦克,是二战中日军最强有力的主战坦克。自然,这种坦克和列强的主战坦克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对付国军还是绰绰有余的。

97式中型坦克的装甲厚度增加到33毫米,火炮口径提升到57毫米,机动性也大为提升,最大行程为220公里。

国军的37毫米和从苏联购买的45毫米反坦克炮,在较远距离对付它,已经很困难了。而97式中型坦克的57毫米主炮,可以击毁国军较为坚固的工事,之前的89式轻型坦克37毫米坦克炮,只能对付国军简易土木工事。

此次中路日军的战术是以重炮轰击,再由坦克强攻,击毁国军坚固工事以后,再由步兵突击。

这种打法伤亡较少,对国军杀伤也大。

由于中路国军11集团军几乎没有反坦克武器,抵抗不住日军坦克的冲击。日军坦克肆无忌惮,甚至冲入国军战壕。国军无奈,只得再用敢死队绑住集束手榴弹上,用这种人弹炸日军坦克。

很多时候,国军还没有来得及组织敢死队,日军坦克就冲过来。11集团军84军一些英勇的官兵,干脆爬上坦克用手榴弹砸顶盖,用步枪手枪对着坦克瞭望口开枪。

而日军坦克也在步兵掩护下冲击,甚至在国军战壕来回碾压。

由于战斗异常惨烈,仅仅第一天,84军部分阵地就被突破,军长莫树杰下令,一线部队务必坚守3天。在这3天里,务必死守阵地,哪怕战到一兵一卒。擅自撤退者,一律就地枪决。

就这样,84军同日军血战3日,两军伤亡都相当惨重。

战至5日,39师团凭借火力的绝对优势,将11集团军一线部分阵地几乎打成平地,由此占领了高城、安居镇,11集团军被迫退守二线阵地,继续抵抗。

又继续苦战2天,日军占领11集团军防御核心枣阳以东不到30公里的随阳店。

这几天的战斗已经对日军造成不小伤亡,又得知两路迂回日军就要会师,李宗仁命令集团军司令黄琪翔立即后撤。黄琪翔迅速命令以钟毅173师于枣阳坚持作战,负责殿后,余部向后方总撤退。

其实谁都知道,这个节骨眼上负责殿后,是极为凶险的任务。黄琪翔将任务交给173师,就是因为173师是一支骁勇善战的桂军部队。

在淞沪会战中,173师打的极为凶猛,仅仅两个主力团就伤亡高达1500多人。

稍后的徐州会战中,173师副师长周元率领一个团死守蒙城。在日军优势兵力四面围攻下,该团在小小的蒙城苦战3天3夜,造成日军1000人伤亡。但该团几乎全军覆没,副师长周元在激战中受伤,他不愿被俘开枪自尽。

随枣会战期间,川军在日军重击下溃散,继任师长的钟毅率领173师比日军早几小时抢占了川军阵地,随后苦守了数日之久。

战后,川军对桂军173师相当钦佩。

173师英勇顽强,能打硬仗,所以这个任务就交给了他们。

当时173师师长为钟毅,这个中将军衔的师长,是桂军的名将之一。

早在李宗仁1924年起兵的时候,钟毅就是他的连长。

北伐期间,钟毅参加了如德安马回岭,龙潭战役等多个战役,因为英勇善战被提升为上校团长。

北伐以后,钟毅先后去日本留学学习军事,又去黄埔军校继续深造,在抗战前担任少将旅长。

钟毅的特点是骁勇善战,爱兵如子。此人虽然是军人,却是广西师范学校出身,文质彬彬,像个书生,打起仗来却不怕死,非常了得。

至于爱兵,钟毅和部下官兵相处的极好,甚至跟马夫,伙夫也经常坐在一起闲聊,向他们学习养马,做饭的经验,毫无架子。

在随枣会战期间,由于日军火力猛,173师在防御战中打的极为艰苦,钟毅师长为了鼓舞士气,多次赶到一线战壕中。期间多次遇险,但钟毅师长丝毫没有动摇。

其实桂军就是这样,在桂军中,军官如果怕死,是绝对没有资格做军官的。

此次留下断后,钟毅知道情况严峻,早已留下了遗书。

8日,173师在枣阳和日军大部队激战。

173师仅有几千人,在1万多日军的四面围攻下,实在难以支持。

但桂军战士们战斗意志坚强,阵地往往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这样好歹坚持了整整24小时。

9日,11集团军黄琪翔得知主力已经成功突围的消息以后,命令殿后的173师立即突围。

钟毅这才率部放弃枣阳西撤,但此时日军包围圈已经形成,四面八方都是日军。

由于173师的坚守,11集团军的另外4个师大都顺利突围,只有174师五二二团,撤退中和日军遭遇,被迫绕路数日以后,才勉强突围。

而189师补充团由于新兵太多,在遭遇日军猛攻时,全团被冲散。好歹军官都是老兵,他们分成营连突围,大部分也都突了出去。

主力突围很顺利,但173师就惨了。

此时,日军已经在新野完成了包围圈,开始四面收网。只是让日军没想到的是,包围圈中只剩下173师这一支殿后部队。

不过,日军并不知道这个情况,他们认为包围圈中至少有国军几个军,所以进攻非常猛烈。

173师撤离枣阳期间,留下战斗力最强的凌云上五一七团殿后,该团最后无法突围,干脆钻入敌后去了。

凌云上此次作战也是刀山火海上侥幸活下来的,他回忆道:我团趁夜色向敌后前进,没想到天刚拂晓,我团附近几个村落都有日军驻扎。我急忙派出三个搜索队向四面探路,结果一小时内全部被日军阻击,被迫撤回来。我亲自去查看地形,发现周围都是日军,只能强行用武力突围。我团尚且没有准备完毕,日军已经向我们发动进攻。我立即派一个主力营负责掩护,余部向日军薄弱处突破。本来是突不出去的,好在当时随枣一线农民的小麦都没有收割,我军钻入小麦地中,利用天然地物,将追击日军击溃,全军撤退到大山中。

我团退入大山后没几天,五一八团副团长彭挺华率领该团主力也撤了过来。彭副团长说他们正面突围,实在突不出去,只能向后退过来。我们立即向173师师长钟毅请示,发现电台不通(钟毅当时已经殉国),呼叫11集团军司令部,也不通(司令部正在撤退),最后只得向第五战区司令部要求指示。李宗仁直接命令我们,向敌后继续攻击前进,同时收拢打散的部队。几天内,我们陆续收拢了174师五二二团一部,和189师补充团一个营,他们都是在撤退中突不出去,被迫向敌后转进的。

我们这2个团,奉命在敌后继续出击。9日,我们摧毁了随枣附近日军几个兵站,缴获了一些军马和大批军粮。10日,我们出动六个连,又在唐县镇附近伏击了日军一个汽车队。我军兵少,又在敌后,只能打一下就跑。日军七八十辆汽车遭遇我们突袭,被我们击毁击伤30多辆,但我军伤亡官兵也有四十多人。11日,我军又出动一个团,在泰山庙附近要隘伏击日军汽车队,当场击毁十六辆,缴获到了大量军粮和没有烧毁的七十多件日式雨衣。除此以外,我们还大面积的破坏了日军必经的几条公路。

日军由于主力都在北线作战,这一带兵力空虚,才被我们打的如此之惨。日军连续吃亏以后,立即从枣阳调动主力扫荡我们,我军依靠熟悉地形和日军周旋,多次击溃日军的扫荡。

这样坚持了12日以后,日军从随枣一线撤军,我们才和反攻而来的我军主力会师。

而日军一路尾追173师主力,该师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摆脱了追兵。

只是,追兵暂时摆脱了,并不代表173师安全了。

由于两个团加一个师部,目标太大,钟毅命令分成三路撤退。师部由五一八团一部和特务营负责掩护,其余两个团各自突围。

结果,五一九团向北前进几十公里,就被日军拦截不下10多次,最后在唐河东岸被日军主力拦住。五一九团团长伍文湘极有经验,他趁着日军集结还没完毕,突然率领团主力发动正面猛攻。日军原以为该团会向其他方向逃跑,根本没有准备。该团和日军经过数小时激战,终于将这股日军击溃,五一九团全团突了出去。日军赶忙派出骑兵追击,但此时已经是深夜,骑兵根本找不到目标,只得无功而返。

钟毅的师指挥部和五一八团一部一同撤退,在随后两天内,不断遭受日军拦截和侧击,他们苦战着撤退,伤亡非常大。

钟毅见突围艰难,命令负责掩护师部的五一八团副团长彭挺华立即率部自行突围,减少目标。

彭挺华率部向北走了不到10公里,就遭遇日军四面围攻。彭知道突不出去,干脆向南撤退到日军包围圈深处,最后侥幸和凌云上五一七团靠拢。

由于日军后来忙着围歼张自忠33集团军司令部,也没有对包围圈内的这些小鱼小虾发动猛攻,他们幸运的生存下来。

如果说上面的还不错,下面的就惨了。

五一八团团长李俊雄率部经过数次苦战,到唐河以东,被日军主力发现,团团围住。

李俊雄率部在一片小树林里和日军血战了一整天,最后只剩下20多人,子弹也几乎打光。

李俊雄中弹后被俘,该团全部被打散。

这也是此战役中,国军唯一一个被俘的高级军官。

在李俊雄团被日军击溃的同时,173师司令部也遭受灭顶之灾。到达唐河苍台镇时,司令部和特务营300多人又同第3师团一部约1000余人正面遭遇。激战数小时,全营大部阵亡,一部在战斗中被打散。

钟毅师长率贴身警卫部队仅50人侥幸突围,他们在苍台镇附近勉强渡过唐河,但到达不远的东商营一带时,又与第3师团数百骑兵遭遇。

桂军的警卫部队传承桂军的特点,清一色的装备盒子炮。

这种手枪,类似于卡宾枪,是当时中国最好的近战武器。

遗憾的是,盒子炮的射程仅有50到100米,根本无法对付高机动的骑兵(对付骑兵要在较远距离用机枪或者大量步枪)。

日本骑兵在几分钟内就冲到近处,警卫部队在近距离和骑兵混战,依靠20响盒子炮的扫射,才勉强将骑兵暂时击退。

附近的日军听到这里有几十把盒子炮射击的声音,立即判断出这里有国军高级军官,随即从四面八方向这里包围过来。

结果就是,这50多人和数百日本骑兵苦战近二个小时,几乎全部牺牲。

激战中,钟毅师长右胸也中了一枪,受重伤。七八个卫兵拼死将他抬到一处芦苇丛里。

此时日军已经知道钟毅是一个高级军官,就想活捉他,将芦苇丛四面包围起来。

身负重伤的钟毅却不愿意做俘虏,他命令将作战资料、信件、日记本及印章等物包裹好,埋在附近芦苇丛中,然后嘱咐七八个卫兵,要他们立即分散突围,千万不要管他的遗体。

在卫兵还不明白什么意思的时候,钟毅突然大喊一声:中华民族奋起呀。抗日必胜,建国必成。

随即,他拔出手枪,对自己的头部就是一枪,光荣殉国,时年40岁。

几个卫兵当场痛哭流涕,但由于四面都是日军,确实无法抬着遗体突围。他们将遗体小心埋葬以后,分散突围,最终只有二三个人顺利突了出去。

国民政府知道钟毅殉国,特别以1283号褒扬令明令褒扬。

当年,国民政府和各地政府机关为他举行了公祭,白崇禧宣读祭文。枣宜会战后,国民政府找到钟毅将军遗体,灵抠运至重庆时,白崇禧将军及各级要员都到北碚吊祭。中共中央和八路军领导人朱德、王稼祥、谭政、肖劲光、王若飞等出席了大会。

次年8月,根据烈士遗愿,将灵柩迁移回广西,隆重葬于桂林东郊,现为钟毅墓。

此战173师伤亡较大,一个团被击溃,一个团被重创,师部也被日军打掉,伤亡近半。

这一阶段,虽然国军有一定的损失,但除173师伤亡较大以外,没有一个师甚至团被日军合围,所有主力不是固守大洪山,桐柏山,就是早已跳出日军的包围圈。

日军此次合围作战失败,并没有抓住国军主力,第一阶段作战的目的完全没有实现。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