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132:冈村宁次的闪电战 南昌会战(3/5)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三十二(新抗战系列之五十四)

到了南昌会战期间,国军的火炮已经很少了。

在二月期间,戴笠潜伏的特工向蒋介石汇报,日军马上要对南昌发动进攻。

蒋介石立即命令薛岳先发制人,主动攻击日军。

但当时薛岳的部队补给实在困难,一挺机枪刚刚100发子弹,防守尚且有问题,何谈进攻呢?

加上此时赣北普降暴雨,公路运输困难,薛岳最终没有主动发起进攻,这也是国军当时困境的最好表现。

这边冈村宁次原定3月10日发动进攻,但赣北的暴雨破坏了路面。冈村宁次害怕坦克无法在这种道路上行军,只好向后延迟了10天之久,直到3月20日才全面进攻。

冈村宁次是非常狡猾的,此次进攻南昌,他也是多路进攻单纯负责策应的部队就高达3路之多。

第一路,第16师团。

南昌作战开始前,第16师团,和第9师团分别主动进攻,迫使国军分散兵力。

第16师团进攻方向是在湖北。它在日本海军第3舰队一部和116师团所属石原常太郎的119旅团5个步兵大队,发动全面进攻。

16师团很快占领了汉水东岸的大片地区。由于此处是重庆东面门户,战略意义远比江西要重要,所以国军投入精锐部队给予防守。

当时薛岳麾下本来还有精锐的汤恩伯第31集团军约7,8万部队,由于这一线吃紧,该集团的被迫抽调去湖北了。该集团军兵力雄厚,下辖第13、第18、第92、第37、第52军,此次离开江西,开放湖北和湖南交界处。一般认为,31集团军如果还留在江西,那么日军南昌会战是很难获胜的。

第二路,第9师团。

与此同时,第9师团又在国军东面发动前置性进攻。该师团从岳阳向南佯攻新墙河地区,在安庆的第116师团则以第119旅团与海军在鄱阳湖东岸,占领了都昌。国军被迫将几个主力军东进到鄱阳湖东侧迎战。

第三路,是浙江境内的日军。

顾祝同在浙江的第三战区实力不强,但毕竟也有22个步兵师和2个步兵旅,可以对西边的第九战区随时支援。

鉴于此,日军驻杭州的土桥一次第22师团,从杭州西南不远的周浦、关东沙、横山岙经东洲岛,向钱塘江南岸的灵桥、王家塘、董家桥一带国民军阵地发动进攻。

另以一部在杭州湾巡逻,搜索第3战区的军用船只。而山田乙三的华中派遣军指挥所,则于3月19至23日由南京前移至杭州,作出要向钱塘江以南发动大规模进攻的姿态,以此欺骗第3战区的部队。

顾祝同的第3战区被迫放弃对第九战区的支持,全部应付日军的进攻作战。

这样一来,国军原属第九战区的几个军不是西进就是东进,南昌附近兵力大为削弱,大大分散了兵力。

在日军发动攻击的时候,国军第九战区情况大概是这样。战区在江西境内有5个集团军,在汤恩伯31集团军调走以后,仅剩4个集团军,兵力不过20万人。

相对于进攻的10万日军,并没有什么优势!

薛岳的构思大概是这样的,因为修水距离南昌非常的近,其实南昌会战对于国军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这是薛岳的总的观点。

首先在天险修水河修筑坚固防线,驻守强有力的部队。修水防线的目的并不是彻底阻挡日军,因为以国军战斗力根本阻挡不住,而是大量杀伤日军。

其次,日军一旦突破修水防线,东边靠近鄱阳湖地带都是湖沼,日军不可能从此处进军。西边则是复杂的山地,日军也不可能从此处进军。所以必然南下进入中部的永修到虬津一线,这一线地形相对平坦,但也有不少湖沼,由此处南下逼近南昌。

所以国军将二线部队放在安义地区,利用湖沼地形和日军决战,将日军阻击。

最后,在日军攻击修水的时候,一旦判断出日军主要进攻方向,就命令江西北部国军向这一线高速开进,集中兵力在义安以北将日军歼灭。

可以说,薛岳的构思并没有任何问题,甚至说也颇为高明。

只是冈村宁次后来的出奇兵,采用新式战法,是薛岳根本没有想到的。

具体的部署为:战斗力最强的第19集团军负责防御南昌地区,总司令是罗卓英。

该集团军下辖夏楚中第79军,刘多荃第49军,李觉第70军,宋肯堂第32军,一共4个军。

49军是东北军,32军是晋军,70军是湘军,79军是中央军。

其中49军战斗力最弱,32军和70军战斗力相差不大,尚且可以打硬仗,79军战斗力最强。

其中除了32军一部防御南昌以外,另外3个军主力二分之一兵力集中在修水防线驻守,二线阵地则有二分之一的力量驻守。

为什么集中3个军5万人放在一线和二线呢?主要是修水对岸有日军1个师团2万多人,如果放少量部队怕是守不住的。

另外川军第30集团军,下辖4个军,则防守修水上游武宁一线,不过由于武宁一线有日军强大的第6师团存在,估计川军很难动弹,只能固守原地。

修水河很长,国军修水兵力貌似不少,但相对于近100公里长度的防线,其实还是严重不足的。一线平均一个国军师,至少防御15公里长度,兵力实际非常空虚。

但以国军当时的战斗力,如果不防御天险修水河,而利用后方没有地理优势的简易工事,恐怕更抵抗不住日军。

所以,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完全是处于无奈。

除了第19集团军以外,第九战区还有第20集团军,其实该集团军只有74军一个军,目前作为战区预备队驻守后方湖南境内,并不在江西。

还有滇军卢汉的第1集团军,下辖3个军,这个集团军由于武汉会战伤亡很大,目前也在后方上高地区补充,同74军一样作为预备队。

可见,国军兵力虽然不少,基本都分散在南昌50到100公里以外,部队并不集中。

滇军则在距离南昌100公里的上高地区,川军则在修水上游地区30多公里的武宁地区,面对第6师团的强大压力,难以抽调部队东进作战。而74军更是在100多公里外的湖南境内。

换句话说,南昌地区除了修水一线兵力较为雄厚,二线是相当空虚的,加上沿线公路又没有破坏,这正是坦克部队发挥威力的好场所。

而且除了19集团军和74军的20集团以外,其它两个集团军战斗力不行。其中川军战斗力相当差,武器装备更是低劣,这在后来的战斗中表露无遗,几乎是一触即溃。

为什么不集中呢?主要是赣北地区很大,需要防御的面很多,国军兵力不足,只能分散防御。

况且根据以往经验,日军步兵突破速度有限,以日军步兵的突破速度,到时候各部急行军封堵是完全可能的。

这个部署按照以往经验来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日军的大纵深和坦克制胜论*

3月20日,日军的第101师团,第106师团,还有第6师团三个师团,配合116师团一部,和海军陆战队共12万大军,在一部伪军的配合下(奶奶个熊的伪军),开始全线的进攻。

而这一线国军的4个集团军总兵力不过20万人,驻守修水一线的只有约不到10万之众。

可以看到,日军在第一波攻击中,无论兵力还是火力都占有绝对的优势。

这也是冈村宁次所谓集中局部优势兵力的最好表现。

其中第一波次主攻修水防线的为101师团和106师团,还有116师团一部。

16时30分,首先由澄田赉四郎(留学法国军校的日军炮兵天才之一)指挥的炮兵群及各部队的炮兵共300多门重炮,在修水北岸的各渡河点同时开火,南岸国军少量炮兵随之进行还击,但短时间内就被压制。

日军这次炮兵之火力准备时间为两小时,炮击强度可谓叹为观止,极短时间内就造成国军阵地毁灭性的损伤。

当时国军已经利用三个月时间,在修水一线修筑了完善的工事,却根本不是日军重炮的对手,阵地完全被炸成一片废墟。

当时70军107师321旅641团连长邹继衍回忆:我们第一线主阵地,是沿着修河一字排开直接配属到河边的,构筑有较好的野战工事,轻重武器火力点,散兵坑,交通壕,均加上坚固掩盖物,守备官兵住在阵地掩蔽部中,可随时出来应战。

这些工事在日军重炮轰击下,全部炸得粉碎。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苏军在1943年编组的炮兵师,是所谓苏军最强有力的攻坚武器,也远不如此次日军炮兵强大。

苏军野战炮兵师,装备有76毫米野战炮60门,122毫米榴弹炮45门,152毫米榴炮30门,1个师仅有区区135门火炮而已。日军此次的重炮相当于3个苏军炮兵师,用来对付修水一线国军3个师可谓绰绰有余。

当时被苏军炮兵师轰击的德军惊恐的回忆道:我在坦克下爬行,足足3分钟,如同是永恒,苏军的火箭炮倾泻而下。恐惧之下,我尿裤子了,然后一片沉寂……“有人在呜咽,像小孩那样。我提着湿裤衩站起来,看到一个男孩支离破碎的尸体,刚才我还跟他喋喋不休地吹牛。

如果说苏军炮兵师能把这个德军士兵吓成这样,那么此次日军炮兵的轰击,比苏军还要猛烈3倍以上。

在日军炮击的时候,国军炮二团第三营的九门榴炮也开火还击(苏制七六二野战炮六门,一一五榴弹炮三门),但是效果微不足道。东北军49军只有一个师属山炮营,编制旧型日造大正六年式七十五山炮八门,射程短而效力小,在日军炮轰中完全损失,根本没有反击的余地。

19时,在摧毁大部分国军阵地以后,日军开始杀伤国军有生力量。澄田的炮兵群按预定计划发射毒气弹,掩护步兵渡河。

此次日军大规模使用毒气弹,导致没有防毒面具的国军伤亡极大。

仅19时20分至30分的最后10分钟中,日军即发射毒气弹3000余发。紧接着,日军野战毒气队又在12公里进攻正面上施放了中型毒气筒15000个,其中106师团进攻点居然就释放了1万个。

毒气弹是炮弹,爆炸以后形成毒气。毒气筒是大号的铁桶,打开以后,毒气会大量飘散到国军阵地,比毒气炮弹更为厉害。

之前武汉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日军也大量使用毒气,但绝对没有此次使用的数量这么多,有这么密集。

一时间,国军一线阵地几乎都被毒气笼罩,造成严重损失。

修水河中国守军阵地的2公里纵深内完全为毒气所笼罩。无数国军士兵在毒气笼罩的阵地痛苦的翻滚,完全失去战斗力,有的则窒息死亡。

阵地上的官兵几乎百分之百中毒!

普通士兵且不说,中毒的团以上军官即有第26师师长王凌云、旅长龚传文、团长唐际遇和第105师的团长于禬源等。

重炮摧毁了国军阵地,毒气弹则造成国军士兵大量伤亡,可以说,国军步兵还没有看到日军步兵,就已经损失了大部分的战斗力。

参加南昌会战的日军野战重炮兵第15联队联队长佐佐木孟久大佐,在其所著《十加部队的变迁》中说:3月21日拂晓是阴天,有约3米/秒的风吹向敌方,这是使用特种弹的绝好天气。按照预定计划,从拂晓开始,进行试射、校正射效,以后转入炮火准备后,140门大炮的炮声盖住了修水河畔,实为壮烈。最后发射特种弹(毒气弹),亲眼目睹了浓浓的红云渗透至敌阵的情景。结束炮火准备后,前沿步兵放射特种筒,战斗进展很顺利。当炮兵按计划延伸射击后,步兵一齐进攻,突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

当时49军105师辎重兵营长杨佐周回忆:敌人突然以猛烈炮火向我军阵地轰击。我军是参加过淞沪激战的部队,但此刻的炮火密度,比上海抗战苏州河激战的炮火,有过之而无不及。更可恨的是炮弹中还夹杂了大量毒气弹。我方由于没有火炮,根本无法还击。当时315旅的官兵回忆,修河对岸日军80多门火炮肉眼都能看到,就这样放在明处射击。我军如果能有一个营的兵力突到对岸,就可以将80多门火炮全部摧毁。但在当时,我军根本不可能渡河成功。315旅630团遭遇日军炮火猛烈轰击以后,却看不见日军步兵的影子,完全干等挨打无法还手。我49军只有几门日式山炮,由于缺乏弹药,补充困难,基本都放在后方,不能使用。

东北军一向不能打硬仗,在这种炮火攻击下,官兵开始动摇。

而中央军70军的邹继衍回忆也相当可怕:近拂晓的时候,听到49军阵地上枪炮齐鸣,尤其是敌人集群火炮倾斜弹雨的爆炸声,简直地动山摇,而我方后方的那些口径大,射程远的加农炮的回击无力,炮声凌乱。果然,到了上午九点多,就传来东北军49军阵地被突破的消息。

杨佐周又回忆:630团被日军轰击了2个小时,却无法还手,阵地被摧毁一半,通讯也被破坏,守军士气极为低落。于禬源团长上任不久,非常焦躁。他对死守到什么时候,挨打到什么程度,牺牲换的什么代价,下一步该怎么办都完全不考虑。在伤亡惨重下,他居然被日军飞机重炮吓破了胆,以毒气中毒为理由把指挥权交给副团长,自己回后方要求支援。这样该团失去有效指挥,在日军进攻前伤亡一半,另有一部自发溃散,最终日军步兵攻打过来的时候,该团只剩一小半人还在坚持作战,阵地很快丢失。当时师长命令629团来增援630团,但629团到达阵地时候,630团已经伤亡殆尽,阵地被日军占领大半,629团已近无法增援,只能就地反攻。

松浦淳六郎的第106师团,于19时30分从永修以西的艾城、虬津,在火力掩护下一齐进行强渡。

106师团的日军官兵们带着防毒面具,在80多艘船只的运载下,向对岸冲过去。

当时国军防线基本全部被摧毁,但幸存的守军仍然用轻武器的猛烈射击,造成日军相当的伤亡。

106师团官兵纷纷中弹落水,只得暂时停止了突击。

日军则用重炮大规模炮击压制,将国军火力点一个个摧毁。在日军300门重炮打击下,防守的国军伤亡惨重,经过一整夜激战,106师团主攻方向的国军阵地全部被突破。

当日军冲入国军阵地时候,发现阵地基本全部被炸毁,到处都是炸碎的木块和石块的碎屑,连日军自己也深深惊恐这次炮击的威力。

21日7时40分,106师团全部渡过了雨后涨水宽约300米、流速每秒约2米的修水河。

在这种情况下,国军夏楚忠中央军79军王凌云的76师和东北军刘多荃49军王铁汉105师并没有就此放弃阵地,他们拼死向刚刚度过修水的日军发动全面的冲击。

两军激烈交战,其中国军用尽全力反击,一度将106师团压迫到修水河边,几乎将他们赶下河了。两军在前线展开激烈近战,一度到达互相投掷手榴弹的距离。

但106师团随即以重炮和空军作为掩护,并且包抄两师后路。经过数小时激战,日军将这两个师的反击全部击退,并且随后发动反冲击。

此战中,东北军和中央军也算用尽全力,此时参战部队伤亡全部超过百分之七十,却无法扭转战局。

此时东北军刘多荃的49军由于伤亡过大,一线指挥官惊恐等原因,部队在撤退时候发生了混乱,出现了兵败如山倒的情况。

106师团随即沿着49军放弃阵地突进,傍边的中央军79军见日军包抄后路,也随之后撤。

这样这一线的修水防线坚持了12个小时左右。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