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124:最成功的伏击战和潢川决战(2/4)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二十四(新抗战系列之四十六)

抗战中最成功的伏击战,我方伤亡为0

除了强攻突袭以外,国军还以各种伏击对付日军。

日军在这一线作战中,经常遭受伏击和突袭。而长江北岸地形又极为复杂,日军重武器一度无法发挥威力,自然受到严重的损失。

第31集团军第13军第110师328旅656团团长廖运周曾经有过多次出色的伏击战。

他们开始巧妙的以一个营固守某个山头,日军无法通过,只好调动部队去进攻。不过由于国军驻守部队地形险要,日军短时间内无法成功,双方陷入长时间的激战。

此时廖运周再派遣一个营包抄日军后路,攻击日军后卫部队。

当时日军的后勤辎重营全部放在队伍最后,一般并没有什么准备,是最容易被偷袭的。

当廖运周的这个营突然冲上公路的时候,这个全部由马队组成的日军辎重部队几乎无法抵抗,除随辎重部队前进的一个中队(一个连)开枪抵抗以外,其他辎重兵大部分逃散。廖运周他们一举击溃日军辎重营,毙伤很多日军,还缴获了大量的大米,军用罐头和军用毛毯等战利品。

日军吃亏以后,开始重视辎重部队的保护,将辎重营的护卫作战部队提升到2个中队,人数已经基本相当于国军一个作战营了。

廖运周他们随之调整伏击战术,以一个营埋伏在公路两旁只有几十米的地方。首先是日军卫队小心翼翼的通过,廖运周放过他们不打,随后日军辎重营跟着过来,此时廖运周才下达全面进攻命令。

国军这个营用轻机枪猛烈射击以后,在一排手榴弹的掩护下,直接冲入日军人群拼刺刀。他们将日军部队拦腰截断,以两个连兵力围攻日军护卫队两个连,一个连进攻日军辎重营。

日军措手不及,全军大溃,有战斗力的卫队伤亡惨重,试图回头救援辎重营,但却被廖运周部死死挡住。

这边日军的辎重营被国军这个连如猛虎一样突袭,更是全军崩溃。辎重兵们不是国军正规军的对手,他们扔下马匹狼狈逃走。

这一战当场击毙日军数十人,击伤上百人,再次夺取大量日军军用物资,尤其缴获了大量三八式步枪和弹药。

有人问,日军辎重部队为什么这么没用,都没有做出什么抵抗。

这主要是日军辎重部队本来就不受重视。

日军内部对辎重兵普遍有一种歧视心理,认为他们不是军人,只是民夫。

日军内部有一句名言:如果辎重兵也能算是兵的话,那么蜻蜓蝴蝶都可以算是飞鸟了。

甚至,日军炮兵,骑兵,步兵甚至工兵,宪兵都有自己的战歌,唯独辎重兵没有。

日军辎重兵一般都是身体强壮,但性格懦弱或者智力相对低下的一些士兵,以傻大笨的农村青年为主,后来干脆征召台湾人和朝鲜人担任。

辎重兵没有什么武器,机枪几乎是没有,就连步枪,一般不装备普通的三八式步枪,只是装备较短的三八式骑兵步枪,因为这种步枪容易携带。

辎重部队一般特别配属野战步兵作为卫队,但数量不多,一般一个辎重兵营配属一个连甚至一个排。这也是平型关战斗中,林彪部队没有遭遇日军什么野战部队的原因。

由于日军辎重部队不受重视,所以辎重兵军官非常难以升迁,有的在战争前是少佐,战争结束以后经历了几十场战斗还是少佐。

因此日军军官一般不愿意做辎重兵军官,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辎重兵科,每年都招不满人数,只能强行将其他科目学员转到辎重兵科。

所以,日军辎重兵遭受国军袭击时候,往往丢下辎重逃走,把抵抗的事情交给卫队。

虽然如此,日军部分辎重兵和卫队的抵抗还是猛烈的。激战中,廖运周部国军一个副营长和一个连长在战斗中光荣殉国。

前两次伏击战主要是缴获不少物资,并没有造成日军太大损伤,但第三次就不同了。

廖运周部在奉命后撤的时候,接受了另外一只部队留下来的军火库,里面是刚刚从苏联运送来的1万发迫击炮弹。

当时给他的命令是将炮弹运送到后方,廖运周却认为,与其费时费力的运送到后方,还不如就在这里打一场。

在上报328旅辛少亭旅长得到批准后,廖运周团决定利用这些炮弹选择一个地点伏击日军。

由于炮弹众多,此次可以伏击日军野战部队了,而不是只打打辎重兵了。

廖运周和辛少亭旅长经过仔细观察,精心选择了一处伏击地点。

此处公路为S型,公路一面是小湖,一面是山崖,只有一条狭窄的公路可以通过汽车和马车。

这就是适合伏击的绝佳地形,一旦公路上日军被伏击,往左也好,往右也好,都退无可退,必然会乱作一团。

辛少亭旅长却对廖运周说:这个地方是比较适合伏击,但由于公路狭窄,日军进入伏击圈的部队不会很多。如果我们使用步兵猛烈攻击,日军一定会撤退。如果我们干脆使用迫击炮轰击,因为没有步兵攻击,日军会认为只是我军炮兵的冷炮,还是会试图强行突破,不会撤退。我们只要用火炮打掉日军为首的汽车,彻底阻塞日军的前进路线,不愿意撤退的日军必然源源不断的继续前进,最终在这一线被堵死,沿着公路来个一字长蛇阵。这时候我们用迫击炮轰击整条公路,战果最大。

廖运周说:我的意思也是这样,但以往日军的先锋部队都是汽车或者马车,我们用手榴弹就可以打掉,完全能堵住道路。但被我们伏击这么多次以后,鬼子也学精了。刚刚我们的侦察兵说,日军开始使用坦克作为先导突击。我们部队根本没有反坦克炮,所以炸不掉坦克,没法阻塞公路。所以往往,我们伏击战刚开始就被日军坦克成功突破过去,然后集中火力把我们压制,伏击也就无从谈起了。这个地方地形虽然好,但如果日军还是用坦克作为先锋,我们根本拦不住,伏击也就失败了。

辛少亭却胸有成竹的说:你不用担心,前几天我们不是遇到中央军精锐18军军长黄维吗。他的18军离我们不远,有反坦克武器。黄维这个人很好说话,我们去跟他借一下就成了。

廖运周赶忙去找黄维,黄维的18军当时也在这一线激战。由于18军是后来著名的五大主力之一,编制庞大,武器也最为先进,刚补充了几门苏联运来的反坦克炮。

黄维听到廖运周的来意,立即同意借炮,把自己一个反坦克炮连整个借给他们。

有了反坦克炮,一切都好说了。

廖运周将反坦克炮连配合大量部队埋伏在公路两旁,准备伏击日军先锋部队,作为掐脖子的利器。

同时廖运周下令在这条S型公路一线,一共布置了8门迫击炮,作为对着日军腹部猛击的铁拳。

部署完成以后,由于感觉迫击炮数量不够,廖运周又向附近的655团借用了4门,这样迫击炮数量一共高达12门。

一切准备完毕以后,廖运周团开始等待日军进入伏击圈。

日军当时由于多次被伏击,吃了不少亏,也变得非常警惕。他们大部队以缓慢速度行军,并且以装甲部队作为先导。

因为日军知道国军基本没有反坦克武器,也没有反坦克的经验,就算坦克被国军伏击,不会有什么损伤,所以把坦克放在最前面。

直到黄昏时候,才有8辆日军坦克慢慢的进入伏击圈。

眼见坦克进入反坦克炮的射程,廖运周有点沉不住气,让18军这个反坦克炮连开炮。

但18军的反坦克炮兵是经受过无数实战的部队,极为有经验。这个反坦克连连长他们知道89式坦克正面装甲还是比较厚的,他们的苏制反坦克炮威力有限,不见得能够将其击毁。

所以不能迎头正面开炮打击,而应该等到这些坦克开到或者开过他们的反坦克炮伏击点,然后再炮击坦克薄弱的背部和侧面装甲。

廖运周这个人有个优点,就是对部下有技术和经验的军官非常信任。所以他虽然非常急,但听到反坦克炮连长这么解释,也就同意了。

日军坦克毫无防备的开过反坦克炮的伏击点时,4门反坦克炮立即开火。在200、300米的距离上,反坦克炮自然是百发百中。

炮弹穿透坦克可怜的后装甲和侧面装甲,当场击毁为首的3辆坦克。

余下的5辆日军坦克大乱,立即倒车试图后退。

可惜此时日军的汽车和马车已经随后赶了上来。这条中国乡间的公路或者说土路太窄,坦克这一退就同前进的汽车撞在一起,这下就造成完全堵塞。

日军坦克向前去不了,向后也去不了,瘫在路中间。

国军4门反坦克炮从容的开火,又击毁了几辆日军坦克和卡车后,才不慌不忙的撤退。

这短短10分钟的炮击,导致日军27师团这个联队完全陷入混乱中。

更可怕的是,当时正是夜间行军,而夜间行军本来就极容易出现混乱的情况。

此时遭受突如其来的打击,更是乱上加乱。

最前方的日军部队被拦住无法前进,后方的日军却并不知道情况,仍然在继续行军。

这样整个3,4公里长的公路上,完全挤满了日军官兵和各种车辆。

坦克倒车声,汽车喇叭声,马匹嘶鸣声,官兵的喧闹声响成一片。

此时正是伏击的最好时刻,激动的廖运周命令迫击炮部队立即开火。于是12门迫击炮根据白天测算好的距离,猛烈的开炮。一排排炮弹落入密集的日军人群,传出一片惊恐的叫声。

此时日军联队长还不知死活,他发现是迫击炮弹后,果然认为肯定是国军的冷炮。他命令部队不要后撤,立即杀出一条血路去。

可惜之前的公路已经被几辆被击毁的卡车坦克堵死了,又如何冲的过去。

就在这个联队长犹豫是否后撤的不到15分钟时间,国军迫击炮部队已经获得巨大战果。由于几乎不要瞄准,炮弹又极为充足,迫击炮部队以极为可怕速度开炮。

日军全部挤在一条仅仅3米宽的公路上,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小湖,前进不行,后退又没有命令,根本就是成为活靶子。

整条3公里长的公路,到处都是被迫击炮弹击中后汽车燃烧的火光,把整条公路照成白昼一般。

日军士兵也伤亡惨重,由于日军官兵无处可躲,一些人干脆跳入小湖中游走,这样总比在公路上等死好。由于身上的武器装备太重,一些日军干脆扔掉步枪跳河逃命。要知道,当时日军中,丢失武器是重罪。但此时摆明了不跳河就是死路一条,到了这种关头,也不顾上什么重罪不重罪了。

遭到伏击以后,日军也拼命还击。他们的步兵用各种枪械向山崖上乱射,发射了上万发子弹。但迫击炮是曲线发射,炮兵和火炮都躲藏的很好,所以根本毫发无伤。

日军联队长还想命令炮兵还击,但当时全军已经混乱,命令已经无法有效传递,况且也根本找不到炮兵在公路的哪里。

被炮击15分钟后,日军联队长终于判断清楚了情况,他命令全军后撤,但部队已经乱了,命令无法执行。

经过1个小时的炮击,日军方才从混乱中逐步恢复过来。他们全军向后撤退,逃出了伏击圈。

当时廖运周他们12门迫击炮,已经发射了5000多发炮弹,平均每门炮发射400多发,每分钟发射7到8发。这对于国军迫击炮手来说,几乎是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以往由于弹药不足,他们一次作战能够发射几十发炮弹已经是极限了。

炮击期间一些炮击炮的炮管已经发红,好在早已准备了很多的水用来冷却,并没有停止发射。

第二天天亮以后,廖运周他们发现公路上被丢弃的20多辆日军坦克和装甲车,以及大量卡车,马车残骸和日军官兵尸体。

此战日军败得非常之惨,更惨的是廖运周部用兵巧妙,隔山打牛,居然没有一名官兵伤亡。

日军也把这一战视为武汉会战最耻辱的战斗,因为从战斗开始到结束,连国军人影都没看见。

这一战在日本的《Malu》杂志上有过介绍,根据日军纪录,丸山师团(27师团)因为首车尾车被击毁,部队无法机动,在国军炮兵集团(其实只有12门81毫米口径迫击炮)打击下损失坦克九辆,装甲车十六辆,卡车四十余辆,人员伤亡六百余人,超过了当初攻占东北三省的全部损失。

这样的伏击战,在日军整个武汉作战中,前后发生不下数百次,这也是日军在武汉会战中战斗伤亡超过13万人的重要原因。

但遗憾的是,国军能有多少次伏击能拥有5000发炮弹呢。这5000发炮弹对于日军,德军,苏军,甚至意大利军队来说简直不值得一提。比如攻打柏林的苏军,他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配属的炮兵在一天内就发射了123万发炮弹,约合2450车皮,98000吨。

而八年抗战期间,国军一共才消耗山野榴炮弹355.88万发。合着中国人8年时间用的炮弹,等于人家苏军一个方面军3天用的,这个差距也太夸张了。

而且苏军发射的基本都是76毫米以上的重炮炮弹,国军不过主要是小口径的炮弹。

美军一个为时2个多月的琉球战役,除了发射75毫米以上口径榴弹炮的炮弹220多万发以外,另外还发射迫击炮弹高达100万发。

而国军8年期间作为炮火主力的迫击炮,也只发射迫击炮弹600万发,仅仅相当于美国几个琉球战役而已。

这区区5000发迫击炮炮弹对国军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消耗,如果不是正好遇到这个撤退不了的军械库,谁又能让廖运周一次发射这么多炮弹呢。

而且国军又有哪个团能拥有一个反坦克炮连4门反坦克炮的配置?

对于德军,苏军来说,一个步兵团有一个反坦克炮连根本不算什么,以苏军为例,他的空降兵一个团往往配属一个一个炮兵营,其中有两个反坦克炮连,每个连有4门45毫米反坦克炮。

遗憾的是,整个国军中,只有最精锐的18军这种部队,一个军不过才有几个连的反坦克炮,都当做传家宝一样。

书生气十足的黄维能够将这些宝贝反坦克炮借给廖运周,也是极为难得的。

中日两军力量如此悬殊,国军真可怜啊。

四处遭受打击

占领黄梅以后,第6师团损失很大,补给也无法供应,实则陷入极大的被动中。

国军乘机反击,一度成功收复第6师团后方的巢县,舒城,太湖,潜山,切断了日军从合肥到黄梅的陆地供应线。

其中光复巢县的战斗最有特点。

主攻巢县的是杨森的川军20军133师397旅。

日军由于主力全部开往武汉前线,巢县仅仅留下日军一个大队驻防。

杨森部队赶到巢县附近的时候,当地支持抗战的老百姓向他们密报,巢县城墙上有一个洞,能够让一个士兵钻进去。这个洞很秘密,日军是不知道的。

杨森大喜过望,随即命令379旅794团负责进攻巢县。他们先有一个营从这个洞钻入城内,然后打开大门,迎接另外一个营进入。

日军每到一处就横征暴敛,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为中国居民痛恨。

巢县的老百姓全部都支持国军,虽然他们看到很多国军进城,却没有一个人向日军汇报。

当两个营的川军冲入巢县城内的时候,日军根本不知道。当时正是安徽盛夏的午夜,绝没有想到国军敢于偷袭。他们大部分士兵直接脱光了衣服,睡在街上(房子内非常炎热,睡在街上的石板地上比较凉爽),被川军突袭。

由于措手不及,川军官兵将街上的日军杀的七零八落。有个川军大个子士兵,拿着大刀像在案板上砍猪一样,挨个砍杀青石板街上酣睡的日本兵,连续砍了4个人才被日军发现。

经过短暂的交火,日军当场被击毙200多人,伤的更多,他们狼狈不堪的败退出巢县。

激战中,川军主攻营营长张运辉身先士卒,不幸殉国。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