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118:中国和纳粹德国合作的结束(3/3)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八(新抗战系列之四十)

蒋百里是军事理论大师。

他哈哈一笑,接着说:元帅阁下和贵国元首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党目的难道不是打倒大资产阶级,扶持中产阶级,消灭无产阶级,以实现真正的国家社会主义,建立一个完美的国家吗?所以贵国人民都支持国家社会主义,而共产主义在贵国不可能受到人民支持。但日本不同,日本是东方的工业国,其财富十有八九掌握在极少数的私人大财阀手里,贫富差距极大,而军民过着贫困的生活。以马克思的社会主义革命条件而言,日本早已具备,国内是有共产主义生存的土壤的。

他顿了一顿又说:更何况20年代,马克思的书在日本就非常畅销,日本共产党的活动也非常猖獗。日本政府在1924年,1928年,1935年三次宣布彻底取消日本共产党,但结果如何呢?日本共产党仍然在民间拥有很大的势力,所以才屡次被取缔,屡次迅速复兴。照此来说,日本这个工业发达、无产阶级众多的国家,不但有发生无产阶级革命的潜在危机。并且20多年前就有这么多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说明日本共产党的势力相当强大,日本随时有共产党夺取政权的可能,你们德国发誓要摧毁马克思主义,却又与这样的国家称兄道弟,结为盟友,不是很危险吗?

戈林听了这番话,大吃一惊。其实他清楚日本国内问题很严重,普通平民尤其是农民极为贫困,一个月往往也吃不上一顿肉,国内矛盾很激化。

蒋百里接着不停歇的说:就算不说共产主义,日本亲苏是大家都知道的现实。现在的日本外相广田就是个亲苏亲共分子,他曾在日本内阁大言不惭地说,有我广田在外相这个位子上,日、苏绝不会发生战争。日本通过九一八入侵东北,当时苏联人居然放弃在东北北部的中东铁路,完全退出东北。要知道,苏联为了中东铁路先后和日本,中国打过两仗,死伤几十万人,现在居然拱手让给日本。您不感到吃惊吗?日苏两国关于中东铁路的悬案就是在他广田一手操办下,得以“友好”方式解决的。

戈林被打动,他此刻也转为像墨索尼里一样的狐疑态度。

蒋接着说:日本在同德国签订防共协定的同时,广田瞒着德、意两国,私下与苏俄结盟。广田还悄悄地到苏联驻日大使馆声明,日本虽然签订了防共协定,但日本绝对不会对苏联有不友好的行动,苏联报纸曾公开报道过此事,日、苏暗地勾结成为半公开的秘密。如果我没有估计错,日本绝对不可能进攻苏联,而不会管贵国和苏联激战到什么程度。那么,请问元帅阁下,你们要日本这个盟友还有什么意义呢?你们反而要给他提供各种物资和技术,说不定还会因为他和英法美的战争,被日本拖下水。用我们中国人的话来说,这就是偷鸡不着蚀把米。

戈林听到最后一句话,不觉站了起来,其实蒋百里说的就是德国最怕出现的事情。

因为目前德国无力和英美法苏四个国家同时对抗,甚至只要美苏联手,击败德国就绰绰有余。

但苏联领袖斯大林一般是绝对不会参加和英美法的联盟的,所以德国暂时不用考虑苏联。

不过美国还是很有可能和英法结盟的,毕竟一战时期已经有过合作的先例,现在更有着有共同的利益。

美国国力比德国还要强大,一旦美国参战,德国必败无疑。

好在目前美国在欧洲也没有地盘,而德国也无法越过大西洋攻击美国,所以德美不会出现正面冲突的情况,那么美德两国开战的时间就会大大的延后,甚至没有一个重大的导火索就不可能发生战争。

但日本就不同,他们如果就是不协同德国去进攻苏联,反而去惹德国想尽力放在最后对付的美国。那么日本不但帮不了德国任何的忙,反而会将德国拖入和美国的战争中,这是德国最不愿意看到的。如果形成这样的同盟战线,德国就等于是被别国利用了。

戈林站起来,挪动肥胖的身躯走了几步,然后慢慢的说:将军,您说的很有道理。中国军民的牺牲精神,全世界已看得很清楚了,也赢得了全世界的普遍同情。但您也知道,国际上的一切都是按照实力说话的。如果贵国的实力强于日本,我们自然会全力和贵国合作。但现在贵国和日本相差太大,就算我国愿意长期支持贵国,恐怕贵国也支持不了多久就会失败。到时候我国就得不偿失,还得罪了另一个盟友日本,导致我国外交政策的毁灭性失败。我国领导人希特勒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蒋百里趁机说:元帅阁下,日本的强大是当然的,但他们缺乏长期作战的能力。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打上10年20年也是可以的。我国只要坚持自主抗战的原则,一定能打赢这场战争。不过我们也承认,我们目前的物质条件还比较落后,需要一定的外部援助,所以对贵国的经济互助和军事的科学指导,不能不寄以厚望。

戈林笑了一笑说:将军,您的话非常有说服力,我国跟贵国的关系可以再研究,我会将您的意见全部转告我国的领导人。但您可以放心,我国绝对不干涉中国政府的自主抗战(不公然和中国作对的意思)。

蒋百里大喜过望,随后向戈林告辞。

蒋百里强有力的游说,加上中日战争确实陷入了僵局,日本短时间内无法获胜,这些都被希特勒看在眼里。

希特勒认为蒋百里的话有一定道理,目前国际形势没有变化太快,很难预测未来5年以后会怎么样。

希特勒认为,在日苏没有彻底决裂之前,不能完全撤销同中国的合作,防止日本出现突然倒向苏联的情况发生。

同时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也一再劝告希特勒,如果随意中断和中国的合作,苏联就会迅速填补德国的真空。最终中国军队就会成为苏联军队,中国也会成为苏联麾下的一个国家,这对于德国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于是,希特勒做出决定,暂时不中止和中国的合作。

他下令中国的德国顾问团暂时留在中国,同时和中国签订的军火合同仍然有效。

但希特勒宣布德国不再接受中国的军事留学生,不再和中国签订新的军售合同,同时表面上发布一个公告,宣布不再对中国进行新的军售。

德国在抗战初期对中国是有很大帮助的

自1934年8月中德易货合同实施后,中方向德方订货(包括军火和军工设备)总值在4亿马克以上;截至1937年10月,由德国运抵中国的军火为5000 万马克,还有3亿5000万的合同没有履行。

此时中日两军早已全面开战,根据日本方面的要求,德国应该立即停止对中国的军事合同。

但德国军方根据希特勒的命令不予理会,在随后的11月,中方紧急订货,德方又从其国防军装备中抽调了5300万马克军火启运来华;12月,德方又启运了两批包括十几架俯冲轰炸机共值4400万马克的军火来华。

如此看来,在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初阶段,至少有1.44亿马克(按当时汇率约合5816万美元)的德国军火物资运抵中国。这些物资如果用于新编部队,估计仅能满足不到10个师的装备。

但当时国军中很多部队本身就装备大量德式武器,所以这些物资并不是用于新编部队,而是多用于补充,所以他支持了至少20到30个师的弹药补充和武器战损消耗。

这些装备缩小了中国军队与当时号称世界一流的日本军队之间的差距,对加强中国军队在抗战初期的作战能力起到不小的作用。

除了履行旧的合同以外,新的合同也继续暗中签订。

国民政府于1938年初派专人在香港与德方议定紧急采购武器,内容包括:步枪三十万支(每支配弹一千发),手枪三万支(每支配弹一千发),机枪两万挺(每支配弹一万发,37毫米战防炮五百门(每门配弹一千发),迫击炮五百门(每门配弹二千发)。同年3月,蒋介石电令驻德专员再采购武器一批:迫击炮三百门(每门配弹三千发),驳壳枪二万支(每支配弹二千发),高射机关炮三百门(每门配弹五千发),150毫米重炮弹六千发,各式炮弹一万八千发,机枪弹三千七百万发,武汉会战中急需的一大批水雷。

不久,大部份订购的德制军火,经由德籍货船陆续运到香港,随即交付给国民政府配发到部队。

1938年3月有多达3000多万马克(1000多万美元)军火运到中国,7月中国订购的6000发重炮炮弹,1万8000发47毫米炮弹,5000支毛瑟步枪,3700万发子弹运到中国。

这些武器装备虽然不是很多,却属于雪中送炭,大大弥补了中国在淞沪会战和太原会战中国军德械部队的大量损耗,对正在进行的武汉会战有着极为重要的帮助。

作为回报,1938年德国从中国进口钨矿9000吨,占当年德国总进口量的99%;桐油7000吨,也是99%。

即使在1939年前8个月(欧战爆发之前),钨矿也进口了3700吨,占德国进口的百分之五十之多。

不过希特勒为了避免彻底得罪盟友日本,也多多少少做了一些小手段掩人耳目。

他把这些军火先卖给第三国军火商,然后转手卖给中国。

当时日本也很快得知德国继续卖军火给中国,他们立即向德国政府提出抗议。

希特勒却让外交部长回答:德国是一个自由贸易的国家,我国政府无权干涉本国军火公司向非中国的公司销售军火。至于这家非中国的公司最终把军火卖给谁,我国自然是无权干涉的。

日本人挨了一闷棍,不觉哑口无言,不敢继续追究了。

1939年中德的贸易额仍然高达1亿1000万马克,德国在1939年全面进口中国的物资,占到全部进口物资的百分之十二。

在抗战爆发的前16个月中,平均每月有6万吨军火经过香港运入中国,其中德国军火占60%之多。

抗战最初的几个月,中国对日作战军火超过八成来自德国,这大大弥补了战争初期中国方面巨大的消耗。

1938年,德国的军售基本满足了国军还残存的20多万德械部队的弹药消耗,让这些部队仍然保持战斗力。到了1939年,德国军售开始减少,同时国军德械部队也因为一系列的大会战损失大半。

总的来说,在抗战初期,德国对中国还是有相当大的帮助的。

可惜,这一切从1938年开始就逐步减弱,最终完全停止。

抗战爆发以后,德国顾问始终活跃在国军高层。徐州会战期间,德国顾问团团长法尔肯豪森将军甚至直接去第一线视察部队。

1938年6月武汉会战开始之前,德国顾问仍然在帮助蒋介石制定部分作战计划。

日本方面对此极为不满,希特勒也受到日本的强烈抗议,被迫做出退让。希特勒强迫德国顾问团回国,不然以叛国罪论处,还要将其在国内的家属全部逮捕法办。

以法尔肯豪森将军为首的30多名德国顾问被迫含泪回国,他们在临行前都宣誓绝对不会向日本泄露中国的任何军事秘密。

法尔肯豪森将军后来担任比利时军事总督职务,而另外一些顾问则大多死于二战。

中德大规模军事合作持续到1939年底的诺门罕战役爆发。当时日苏两国在外蒙古激烈交战,双方出动总兵力12万人,坦克装甲车总数近1000辆,飞机近1000架。此战爆发以后,希特勒认为苏联和日本已经开战,两国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从而准备彻底甩掉中国。

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缔结为期十年的军事经济同盟,宣告轴心国阵容彻底形成。

但让人吃惊的是,直到1940年、1941年,中德双方仍然有小规模军售,德国人偷偷卖给中国政府最需要的一些军事物资。

随着二战全面爆发,中德关系不可避免的出现恶化,即使蒋百里还在世,也无力扭转了。

德国很快宣布和中国断交,并且在1941年承认了伪满洲国。

中德关系真正完全恶化是1941年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因为当时中华民国已经加入同盟国,向德国宣战了。

所以说,相比英法美来说,德国在抗战初期对中国的帮助最大,远超过这几个国家。

德国帮助中国建立了一个有德国影子的国防军,这些德式的武器、训练和作战思维都大大提高了国军的战斗力。在抗战最初也是最关键的两年中,这些德式风格的部队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他们几乎参加了所有大规模的战役。

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如果中日的全面战争迟3年爆发,国军就可以完成80万德械部队的编组,那么抗战的历史很可能就会被改写,至少也不会伤亡如此惨重,丢失如此多的国土。

而德国在抗战前3年销售给国军大量的军火,大大提高了国军的战斗力,让国军少死了很多人,这一点也是我们需要感激的。

蒋百里将军在回国仅仅几个月后就病逝广西宜山。当时他担任黄埔军校代理校长,正在指挥军校向后方撤退,不幸病死在途中。据说蒋百里病逝之前始终念念不忘抗战的进程,说自己没有能够看到战争的经过,真是死不瞑目。当时条件艰苦,只得将蒋百里安葬在江苏宜山当地。抗战胜利以后的1947年,蒋的好友陈仪等协助迁葬。起棺时,蒋的尸身竟然一点没有腐败,古人说这是因为胸中闷着一口气,死不瞑目,所以尸体不烂。蒋生前至交竺可桢大哭道:百里,你是不是不瞑目啊。我告诉你,抗战我们已经打赢了。

蒋的遗骸火化后迁葬西湖,回到了老家浙江。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