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109:淮河狙击战和好色将军(3/3)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零九(新抗战系列之三十一)

刘震东将军

狗咬狗抢占青岛

华中方面军从南路而来的日军看起来指望不上,那么只能依靠华北方面军自己想办法了。

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思考再三,决定将在河北休整的精锐第5师团在青岛登陆,然后从东北方向侧击台儿庄。

从青岛一线到台儿庄有一条台潍公路,正是适合日军大军团进攻的战场。

(注:1933年11月,台潍公路动工兴建。台(儿庄)潍(县)(今天的山东省潍坊市)公路在临沂辖区内186.6公里,路宽为4米。由台儿庄进入临沂境内后,经兰陵、向城、卞庄、傅庄、临沂城、太平、汤头、夏庄、莒县、招贤、入诸城县境。全路同时动工修筑,于1934年9月建成通车,是从鲁东到鲁南的主要公路运输线。)

在寺内寿一大将看来,南路进攻的日军13师团虽然没有能够到达徐州,至少也在蚌埠一线牵制了国军几万兵力。此时华北方面军以两个精锐师团分别从北方和东北方夹击台儿庄,还是有极大可能获胜的。因为根据日本的情报,目前徐州国军兵力空虚,其中青岛仅有深鸿烈海军陆战队2000人,而从青岛到临沂一线,也仅有国军杂牌军庞炳勋的1个师1万多人而已。

于是,进攻青岛的计划,也就这么定了下来。

但是具体执行起来出了很大乱子,而这个乱子出自日本自己。

这里要说说青岛。

青岛在八国联军侵华以后,被德国人控制,成为德国在远东唯一一个立足点。

但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出动第18师团5万多大军和第2舰队60多艘军舰突袭青岛,将德国驻守青岛的部队几千人全部消灭(其实德军并没有固守,此战伤亡仅仅817人,被俘却高达4869人),由此日本占领了这个城市,却并不归还给中国。

后来五四运动也就是这么来的,其中最主要的一个要求就是归还青岛。

虽然日军后来被迫退出山东省,把胶州湾德国租借地和青岛海关的主权归还中国,胶济铁路由中国以5300万马克(合3200万银元)的代价赎回。

可是日军直到抗战开始仍然控制青岛市内大面积的租界,而山东境内,尤其是青岛济南的日本侨民也有好几万人。

七七事变爆发以后,蒋介石立即调动精锐的中央税警团赶赴青岛,准备一举围歼青岛日军。

这个中央税警团是中央军最为精锐的一支部队,名义上是查缉走私漏税,实际上中央税警团跟缉私没有关系,甚至跟税务没有关系,只是利用八国银行集团的所谓盐税余额经费交给财政部的税款组建的精锐部队。

这支部队的武器装备几乎清一色的从各国购买,士兵是精挑细选的,军官大都是留美少壮派,战斗力并不亚于著名的德械师。

当时中央税警团3万人开往青岛,大大震惊了青岛的日军。

日军在青岛仅有海军陆战队2000,3000人,兵力为国军的十分之一,显然不是对手。

青岛日军急忙向后方要求支援,日本军部深知青岛的重要性,立即编组了两支共4000人的海军陆战队大军准备增援青岛。

就在此时,淞沪会战爆发,在上海日本租界的1万日军被国军3个德械师猛烈进攻,差点就要覆灭。

由于没有想到国军敢于在上海主动进攻,日本军部完全没有准备,根本没有可以立即增援上海的部队。

此时鉴于上海远比青岛重要,日本军部将本来用于增援青岛的部队送到上海。

此时青岛日军就极为被动,他们如果硬打的话,十有八九会全军覆没,青岛也会被攻陷。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还从来没有一支部队被成建制歼灭过,也没有丢过一座城市,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日本海军方面如何向民众解释?会是个极大的耻辱。

如果不打撤军的话,到是可以保证军队和大量侨民,但不战而放弃当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打回来的青岛,这个懦夫的骂名,日本海军也承担不起。

可惜此时中央税警团已经在在青岛城区架起大炮,开始做全面进攻前的准备。

日本海军一派迫于无奈,两害相比取其轻,终于选择从青岛撤退。

于是青岛的日本2万侨民和几千海军陆战队全部撤退出青岛,青岛也被国军攻占,这可以算是国军抗战以来收复的第一个大城市。

因为不战而逃放弃青岛,日本海军方面视青岛丢失为最大耻辱,青岛日军海军陆战队指挥官差点因为这个切腹自杀。

此时日本陆军决定反攻青岛,海军自然也是支持的。

日本陆军大臣杉山元向日本海军大臣米内光政提出,由陆军海军配合攻占青岛,海军提供军舰,登陆作战则由陆军的第5师团完成,米内光政表示完全支持。

但日本海军一派的主力军官,比如后来联合舰队司令,当时为第4舰队司令长官丰田副武却并不以为然。

日本海军一派也得到青岛国军全部撤离的情报,他们认为青岛现在已经不存在抵抗,所谓登陆作战只是白白捡一个便宜而已。

那么为什么要让陆军方面去得到这个功劳?

况且青岛本来就是海军丢失的,海军自然要夺回来,以消灭之前舆论的压力。

日军内部海军和陆军一派斗了几十年,此次在青岛上干脆撕破了脸。

日本海军一派经过商量,在没有告知陆军的情况下,擅自出动第4舰队和佐世保第5、第6特别陆战队,横须贺第1特别陆战队,吴港第1特别陆战队,第4舰队联合陆战队,第4水雷战队联合陆战队,战车队,炮兵队发动对青岛的突袭。

当时青岛已经被国军放弃,因为韩复榘不战而逃放弃了鲁中鲁南大部分地区。

此时青岛的侧后都是日军,从战略上来说青岛防御已经没有意义,就军事战术上来说,日军随时可以切断青岛后方运输路线,也无法防御。

加上此时徐州南方战场吃紧,李宗仁将驻守青岛的东北军于学忠51军调到蚌埠去了,城市里面仅有深鸿烈的2000多名海军陆战队,显然不足以抵抗日军的进攻。

在日军攻击青岛前,李宗仁下令放弃青岛。青岛市市长深鸿烈率领部下做了焦土破坏。他们将日本在青岛的价值约二亿多日元的几座工厂全部炸毁。同时在青岛港口将镇海号等7艘报废军舰,以及6艘运输轮船弄沉以阻塞航道(镇海号是1867年由两广总督瑞麟向法国购买的,早在于1879年就因为朽坏除役),灯塔亦被破坏,附近海域也敷设了水雷。

随后国军正规军和青岛政府撤退出青岛市。

所以日军登陆青岛没有遭受什么抵抗,顺利的占领这座城市。

而陆军一派还在等着日本海军派军舰来运输第5师团呢。

此时得知海军一派居然自己攻占了青岛,陆军上下都极为气愤,大骂海军一派是没有信义的混蛋。

麻烦的还在后面,第5师团在青岛登陆以后,发现全市,比如警备、港务、铁路、机场、营房、通讯、建筑物上全部贴上了“海军管理”的字样,不允许陆军使用。

日本陆军忍无可忍,官兵冲上去撕掉封条,抢占这些机构,海军一派自然不满。两军剑拔弩张,发生大大小小几十起斗殴事件,一度差点交火。

后来由海军陆军高层经过再三协商,终于达成了青岛驻扎的具体分配计划。

3月26日,由陆军一派的第2军参谋长铃木率道少将与海军一派的第4舰队参谋长小仁林少将签定了港务、邮务、电政等方面的协议文书。日本陆、海军之间在青岛的矛盾,表面上总算得到了解决。

但设在中山路南口西侧、面临青岛栈桥的海军第4舰队司令部的大楼内,则不时发出对陆军的咒骂声。

而日军第5师团从上到下都在数落海军的无耻亡义。

好色将军刘震东

这边沈鸿烈率领第二舰队海军陆战队2000人,配合青岛附近刘震东的保安队3000多人,以及当地大量抗日民众,开始阻击日军第5师团。

第5师团被这些国军阻击,前进一度受阻。

期间沈鸿烈在青岛,日照抗日民众帮助下,一度将日军占领的蒙阴县城夺回,在半个月后才被日军大部队攻陷。

沈鸿烈部虽然顽强战斗,无奈兵力太少,基本都是非正规军,不可能长期阻挡日军推进。

李宗仁考虑再三,安排麾下最擅长防御的两支部队中的一支,也就是西北军庞炳勋第3军团赶赴鲁东一线,誓死阻挡日军前进。

当时李宗仁认为,目前鲁北沿着津浦铁路南下攻击台儿庄的矶谷廉介第10师团推进速度最快,而且明显有不顾友军协同,擅自孤军深入的意图。所以将矶谷廉介第10师团放入台儿庄后,在四面合围将其歼灭是最好的办法。

但矶谷廉介师团兵力多达3万多人,以国军火力很难吃掉。如果从鲁东杀过来的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能够在台儿庄附近同第10师团会师,那么日军总兵力就会增加一倍,以国军在徐州附近部队的实力,自然不可能吃掉这么多部队,台儿庄肯定会被日军攻陷,徐州会战也就战败了。

所以必须将鲁东的日军第5师团阻击住,绝对不能让他深入台儿庄腹地。

第3军团的对手,是日军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

该师团3万多人从河北杀入南口,之后又杀入山西,经过南口张家口战役,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和太原保卫战后,第5师团伤亡超过三分之二,经过多次补充以后仅剩1万多人。

太原战役结束后,第5师团奉命回到河北休整,但他的第9旅团被抽调送到上海参加南京战役。

日军的恢复能力是极为惊人的。以这个第5师团为例,在整个抗战历史上他多次被重创,甚至兵力消耗三分之二以上,但仍然能够短时间恢复。就包括太原战役,台儿庄战役,昆仑关战役等等。

该师团刚刚到达河北,立即接受了大量的兵员和物资的补充,战斗力迅速恢复。

经过3个月休整,补充了大量新兵,第5师团战斗力几乎完全恢复。

此次他们从青岛出发南下,虽然被沈鸿烈的海军陆战队和山东第一游击司令刘震东部民团多次狙击,但沈刘两部正规军太少,战斗并不激烈。

板垣征四郎认为这路国军战斗力很差,不足以和忻口战役相比,随即集中大部队飞速突进。

日军先锋部队为第21联队长片野定见大佐指挥的步兵一个半大队,炮兵一个中队约2000多人。

这部日军于2月21日从潍县乘汽车,经安丘、景芝、相州、诸城、汪湖,当日到达莒县东北的招贤镇,22日开始攻击莒县。

当时第3军团刚刚赶到,由于日军实现摩托化,可以完全依靠汽车运输,庞炳勋军团则只能靠两条腿。庞军团行军远比日军艰苦的多,战斗力也在急行军中锐减。

日军先头部队杀到莒县,此时莒县县长已经率领县城内老百姓全部疏散,躲到乡下去了。

城中仅有游击司令刘震东将军率领当地爱国抗日青年组成的两个民团支队400多人死守,其他部队由于距离太远,一时调不过来。

日军以重炮轰击后,猛烈攻击莒县。

刘震东知道自己部队装备低劣,也没打过正规战,一再说:要注意。要沉着。不到一枪打一个的时候,决不发枪。

让人惊讶的是,从来没有经历过正规战的民团居然打的不错。

刘震东率领民团青年以步枪,土枪甚至鸟枪誓死守城,居然也守了半天时间。期间庞炳勋的1个团急行军赶到莒县,要求非正规军撤下去。

其实游击队本来也不能打这样的战斗,鸟枪打出去的都是散弹,射程50米,就是打中日军顶多也是轻伤。

但刘震东看到庞炳勋这个团由于急行军官兵疲劳不堪,弹药也没有多少,就怕他们顶不住,拒绝撤退:什么正规部队、游击部队,都是打日本的,责无旁贷。

可惜在随后的激战中,刘震东将军头部中弹,光荣殉国,国民政府追赠其陆军中将军衔。

这个刘震东是山东沂水人,家里是世代的木匠。他在少年时期因为山东灾荒活不下去,就闯关东去了东北,随后参加了东北军,还曾经就读于保定陆军学校,一度担任15师中将师长职务。

刘震东在918东北沦陷以后,不愿意奉命撤回关内,而是率领吉林义勇军在关外和日军缠斗到1936年。

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刘震东主动去南京请缨抗战,被蒋介石任命为第五战区第二路游击纵队司令,还给了他一笔钱和一部分武器,让他去山东老家组织游击队抗日。

刘将军回到老家,立即变卖家私,将家中的粮食,土地全部变卖,并且向山东富商募捐,很快组织大量山东抗日青年,形成了3000人的抗日民团武装。

这3000多人成分复杂,其中有当地各界进步人士,鲁苏等地的地方武装和来自平津的学生,还有从其他中国军队退下来的散兵,乃至流窜当地的土匪。

虽然成分复杂,装备低劣,但他们都有一个强烈的信念,就是抗日。

所以这支部队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

刘家很多人对刘震东的做法并不赞成。因为刘家并非什么富户,当年就是因为活不下去才闯关东的。后来因为刘做上了将军,赚了一些钱,买了一些土地,但也就是一个普通小地主而已。

现在把土地粮食都卖了,这么一大家子人,将来如何生存呢?

亲属认为刘震东抗日没错,但要量力而行,这样弃家报国,几乎把刘家搞垮了,他的老婆孩子又怎么办呢。

实际上他的四个太太一下子也几乎失去了生活来源,在刘震东殉国以后,他们日子过得很苦。

刘震东本人长的相貌堂堂,身材高大,深受女人喜爱。

他自己也比较喜欢女人,前后娶过5个太太,其中1个因为长期抽大烟不听劝告,被他休了。由此他也在东北军中得到一个外号:好色将军。

刘震东对这个外号不置可否,后来说:我是娶了几个老婆,但不过是个人喜好,这不会影响我抗日。

刘震东将军殉国时候由于头部中弹,当场牺牲,没有留下一句话。殉国以后战友才发现他留下一份家书中:丙辰儿有下落(长子,参加国军炮兵部队抗日,一度失去联系),已走入救国的道路甚好,长生儿补习功课也很好(小儿子,刘震东将军虽然有4个老婆,但只有两个儿子,当时年纪小,还在上学。在父亲殉国以后,他毅然报名参加远征军,赴缅甸抗日,不幸中途遇难),我在外专心杀贼,万一不小心被日贼把我杀了也更好,在此期间只有牺牲一途,别无路去走,家里事也没心去顾虑,实在也顾虑不及了,只等待将日本贼杀个干净,才能卸了我的责任。

此战刘震东的400多民团战士殉国一半人,他们大部分还没有超过20岁。刘震东殉国以后,他的的二弟刘震西继续领导游击队作战,在1940年殉国。

后来的人评价刘震东将军和他的抗日民团时候说(其实就是拿起枪的老百姓):这个我们的抗战能够取得胜利,我认为就是因为有这么一批中国人,没有这么一批中国人的话,中国肯定跟晚清一样,是亡国,亡国的悲剧。

鲁南鲁东老百姓都是极为支持抗战的。他们中间大部分人对日军四处烧杀淫掠恨之入骨。著名的电影《红高粱》其实真的有原型,日军在山东高密县四处屠杀,并且将敢于抵抗的人公开剥皮处死。当地老百姓愤然组织抗日民团,用粗劣的武器誓死打击日本人。红高粱里面的真实的孙家口伏击战,高密抗日民团击毁日军卡车8辆,缴获重机枪1挺,轻机枪1挺,步枪41支,军刀3把,子弹数万发,还俘虏了10几个伪军。但日军随后调动大军报复,将周边无辜的村民杀死了100多人。

有的朋友不知道战争的历史,可能还觉得参加这种游击队很浪漫,很有趣。其实游击队作战很艰苦。老萨看过浙江一个游击队的案例,一个村子5个青年参加当地国军游击队,狙击一股日军。结果战斗刚一开始,他们中间的一个中学生(当时农民中读书的很少)一枪没开,被一发日军子弹击穿头部牺牲。日军机枪随即扫射,当场又打死其他3人,这3人只有1个开了一枪。最后就剩下躲在树上的1个青年,他吓得不敢开枪,直到日军走了以后,才爬下来掩埋了同乡的尸体。这一次战斗仅仅7,8分钟,他们5个好朋友就剩下1个。剩下那个人后来成为老游击队员,一直作战到抗战结束。但想起第一场作战他也心有余悸,4个活生生的生命,在他眼前一瞬间就没了。

刘震东这股游击队就有3000多人,而各地民团也有相当多的兵力。

他们配合正规军袭击日军后勤补给线,其中在沂水以南伏击一股日军,击毁汽车20多辆。至于零散击毁1,2辆日军汽车也就是家常便饭了。

除了参军以外,当地老百姓踊跃支持抗战,鲁南农民很穷,往往过年过节才能吃上肉。但他们毫不犹豫地将鸡鸭鱼肉以及萝卜大葱馒头煎饼送到国军阵地,还有的乡下老太太拎着煮熟的鸡蛋冒着日军炮火送到阵地。

战斗中由于日军炮火猛烈,国军伤兵很多。鲁南山地丘陵多,普通人走路也不容易,更别说抬担架了。山东当地民众自发的组织大量担架队赶到第一线,只要有伤员,不管白天黑夜,立即抬着走过崎岖的山路送到后方。

国军第3军团官兵被老百姓深深感动,更加坚定了誓死抗战的决心。

国军先锋第229团配备第3军团仅有的4门山炮中的2门经过急行军,满身大汗的冲入莒县。

两军兵力相当,日军重武器众多,显然国军不是对手。

激战1天半,229团伤亡三分之一,团长邵恩三左臂也被打断,日军冲入县城。

当时受伤的邵恩三团长还想率领残部巷战,但副旅长则认为目前死战下去难免全军覆没,也不能拖延多少时间。不如退出莒县,以莒县附近的山地地形继续狙击,反而能阻挡日军较长时间。

于是229团被迫退出莒县,由于山炮无法运出去,只得用手榴弹炸毁,第3军团一半炮兵就这样没了。

此战229团伤亡了500多人,民团损失了200多人,日军也损失300人。

攻占莒县以后,25日,板垣征四郎从情报得知正面国军仅有1个师,还是装备不好的西北军,立即决定发动总攻,第一次临沂战役由此开始。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