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108:川军死守滕县(3/4)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零八(新抗战系列之三十)

著名的川军殉国照片,他的牺牲地点是在山西。请注意他还穿着单衣和草鞋,看他的年纪不过18岁到20岁之间。

阳泉的川军先头部队2个师刚到前线,就迎面和日军遭遇激战。

这时候川军完全两眼一抹黑,甚至连日军从哪个方向来,番号是什么,兵力多少,周边有没有国军其他部队配合等情况都完全不清楚。

可怜这些刚刚经过长途行军,疲惫不堪的川军战士们,他们穿着单衣短裤草鞋卧在雪地中,依靠川造步枪,每人20发子弹,2枚土制手榴弹同日军激战。

川军装备极差,以22集团军下属的41军为例,全军没有一门野炮和山炮,一个步兵团仅有一个土造迫击炮连。轻重机枪全部是四川兵工厂土造,质量极差,经常卡壳,而且数量极少。

川军364旅为例,一个旅仅有8挺重机枪,2挺轻机枪,甚至连步兵的刺刀都不足,有八成步兵有步枪没有刺刀,只好背一把大砍刀。

而他们面对的日军第20师团是日军的甲种精锐部队,大到飞机坦克重炮,小到轻机枪,掷弹筒,三八式步枪,要什么有什么,川军根本无法和他们相比。

甚至可以这样说,日军的民兵也就是东北开拓团的装备也比川军要好得多。

两军遭遇以后,日军立即猛烈炮击川军阵地,川军基本没有炮兵根本无力还手,只能任其轰击。一轮炮击下来,一般川军一线的一个营就伤亡100多人,接近三分之一。

接着日军发动冲锋,川军赶忙用轻重机枪做拦阻性射击,日军则立即集中机枪和火炮压制川军重机枪。

短短几分钟后,川军4挺重机枪就被日军打的不敢开火,2挺轻机枪都被摧毁。

此时日军发动冲锋,川军只得用步枪手榴弹还击,连续打退日军三次冲击以后,川军步枪子弹和手榴弹都用光(弹药很少),没有办法,只能拔出大砍刀同日军肉搏。

这样川军作战伤亡极大,第一天41军364旅的727团伤亡8百多人,728团伤亡1000多人,几乎打光了。川军无奈,被迫向后方撤退。

41军经过这一战,在短短一周内就损失了一半多兵力,全军八个团合编为四个团。

激战中,连22集团军司令邓锡侯都差点牺牲。

11月6日,邓锡侯部在太原附近的南畔村与日军遭遇,并被日军团团包围。

邓锡侯当时还算沉着,他指挥所部在晚上突围。突围中,邓锡侯部队遭到日军密集炮击,邓的坐骑受惊将邓甩下。邓锡侯由此受了重伤,经过抢救后才脱险。

此后,邓将这一天定为自己的抗日遇险纪念日,教育部属,勉励自己,永远不要忘记报仇雪恨。

川军在阳泉不敌日军,幸存的官兵抬着大量伤兵被迫后撤。

但撤退期间一无粮食,二无棉衣,不但伤病员受不了,连没有受伤的官兵也受不了。

他们向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要求补给,阎锡山说他的补给很艰难,仅仅能维持晋绥军,管不了川军。

川军转而向蒋介石要,蒋倒是愿意给,但山西不是蒋介石的地盘,而进入山西的铁路都饱受日军轰炸,短时间内无法将大量物资送到山西。

川军官兵遭受这样惨重伤亡,却连顿饱饭都吃不上,实在忍无可忍!

他们自发的用以前的老办法对付阎锡山。

川军撤退沿途遇到晋绥军的军用仓库就蜂拥而上,解除卫兵的武装,将仓库抢掠一空。

阎锡山得知以后,勃然大怒。他向蒋介石控告,说川军战斗力极弱,抗日不利,扰民有余。第二战区虽然缺人,但也绝对不能留川军这种部队。

蒋介石没有办法,于是下令将邓锡侯川军调往山西省附近的第一战区河北河南作战。但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久闻川军大名,他自然也不愿意要。

程潜说川军战斗力太差,不足以正面抵抗在第一战区的日军甲种师团。而且一战区补给本来就困难,也不能为这些没有战斗力的部队浪费给养,所以不能接受。

蒋介石得知谁都不要川军以后,也大怒了。他骂道:这些川军烂部队,跟土匪一个样。干脆让他们回四川老家去,留在四川称王称霸吧。

当时在一旁听到的白崇禧突然想起李宗仁正缺一支部队在滕县作战,所以向蒋介石说:不如问问第五战区要不要?

蒋介石说:好吧,你问问德邻,如果他也不要,就让川军回四川去!

于是就有了上面的对话,最终川军被火速调往第五战区。

川军当时已经知道第一战区和第二战区都不要他们,蒋介石又让他们回四川,大感羞辱。

官兵上下表示,他们出川时候发誓抗日不成功绝对不会活着回川,现在出川抗日刚刚3个月,如果这样回去根本无脸见川中乡亲,真的活活羞死人!

在川军上下走投无路,羞愧惶恐的时候,突然传出第五战区李宗仁让他们去山东作战的命令。

为此川军上下都极为感激,都决心一定要好好打仗,以死报国。

死守藤县

李宗仁本人也立即会面第22集团军正副司令邓锡侯和孙震。

邓锡侯和孙震跟李宗仁见面以后,刚刚寒暄几句就苦笑说:一二战区都不要我们,天下之大,川军却无容身之处。李长官肯要我们到五战区来,真是恩高德厚!长官有什么命令,我们都会绝对服从。

李宗仁是个有名的政治家,他赶忙说:过去的事情不必提了。诸公和我都在中国打了20多年内战,回想起来,太没有意义。现在总算时机到了,让我们各省军人,停止内战,大家同去杀敌报国。我们都是内战炮火余生,幸而未死,今后如能死在救国战争里,也比死在内战中要好过百倍。希望大家都把以往种种陋习扔掉,从今以后一致跟日寇拼命。

邓锡侯孙震立即表示绝对赞成!

李宗仁见邓孙两人非常真诚,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

他随后问:你们现在有什么需要没有,还缺少什么?

李宗仁话音未落,邓锡侯和孙震几乎异口同声说:川军枪械太坏,子弹太少,急需要补充。

当时22集团军的武器装备在川军中也是低劣的,之前已经用邓锡侯的41军举例,其实孙震的45军比41军还更差一筹。

45军所有步枪十分之八为川造,十分之二为汉阳造。由于武器缺乏,大部分步枪使用时间很长,有的甚至使用了40年之久,导致实际上大部分步枪不堪使用。

至于轻重机枪,更是非常缺乏。每个师多则十多挺机枪,少则仅有数挺而已,还不如日军一个连。

大炮方面每师除数门四川土造迫击炮外,山炮野炮根本没有。

更惨的是,当时已经是山东的冬天,川军每人仅有租布单衣两套(还是短裤)、绑腿一双、单被一条、小单席一张、草鞋两双、斗笠一顶(没有雨衣,只能用斗笠防雨)而已。

李宗仁办事不含糊,他立即命令第五战区拨给川军500支崭新的中正式步枪,这种步枪是当时中国最好的步枪。同时李宗仁还下令拿出大量子弹,手榴弹和一些迫击炮交给川军。

川军上下收到这批武器弹药都极为高兴,深感李长官言出必行。

于此同时,22集团军下属的41军(军长孙震),45军(军长邓锡侯)立即率兵赶赴滕县。

由于在山西作战的四十多天内消耗了一半兵力,此时41军也好,45军也好,名义上各下辖2个师,实则其实每个军仅有1个师的兵力。

换句话说川军一个22集团军也就是2个师的兵力,整个集团军兵力不过只有2万多人,还不如日军1个师团。

川军赶到滕县的时候,日军已经攻陷了同滕县近在咫尺的邹县。

本来日军准备大举南下迅速推进,但很快在滕县发现了大量川军部队,他们知道国军已经有了准备,随即停止继续高速推进,等待后续部队上来。

这一下,就为台儿庄战役获得了宝贵的时间。

邓锡侯和孙震商定,由邓锡侯的45军127师顶在一线,而孙震的41军为第二线。其中45军以滕县为中心,构筑工事尽量阻挡日军。

不过就在此时,四川王刘湘在汉口病重,吐血身亡。邓锡侯由于在四川德高望重,奉命回去就任川康绥靖公署主任,主持大局。

第22集团军司令由原来副司令孙震一个人统领。

当时军情已经比较紧急,日军矶谷廉介第10师团重武器已经全部集结完毕,随时可能南下。

鉴于这种情况,孙震命令122师师长王铭章为41军前敌总指挥,负责指挥122和124两个师,全力防御滕县一线。

当时滕县一带山东老百姓都是绝对支持抗日的,他们给川军官兵送来大量的白菜,粉条,猪肉(山东农民比较贫穷,很少吃肉),豆腐,还送柴草给部队烤火。后来作战时候,滕县老百姓将大量川军伤病员抬到后方,实在伤重不能移动的就留在家中。

日军在当地四处屠杀,谁敢收留国军伤兵往往杀其一家,而山东老百姓冒着很大危险,全力保护国军伤员。

有个姓唐的传令兵半个月后才被送到后方,期间一个村一个村的转运,住了很多老百姓家。

同时藤县附近老百姓自发组织一些抗日武装,他们和川军一部配合,四处攻击日军的后勤线和零散部队。

3月14日,日军矶谷廉介第10师团开始发动对滕县的全面进攻。

这个第10师团是日军最精锐的部队,一向有铁兵团的称号。

该师团建立于甲午战争结束后的1898年,到抗战时期已经有40年的历史。

该师团参加过日俄战争,中国的918事变,都有非常好的战绩,是日军精锐中的精锐。

由于第10师团战力强大,也一向作为日军的样板示范师团使用。

他的编组地在日本姬路市,兵员也都来自附近几个县。

日军在抗战初期多以师团为基本单位,一个师团3万人,配属上附加部队接近4万人。由于兵力较大,指挥不方便,所以实际作战时候基本以旅团为单位,一个旅团1万多人配备大量轻重武器,也就相当于各国师的编制,而师团长多是起到协调旅团互相配合的作用,实际上旅团长才是一线真正的指挥官。

此次第10师团为了攻击滕县,特地以濑谷启的第33旅团为基干,编组了一个濑谷支队,兵力大约1万5000人。

濑谷支队主要作战部队为二个步兵联队一个炮兵联队,具体为:赤柴八重藏的步兵第10联队(缺1个半大队)约2500人,福荣真平步兵第63联队3747人,野炮兵第10联队(缺1个大队与2个中队)约2000人,这三个联队加上旅团自带的直属部队,总兵力7500人。

兵力似乎并不多,但二战并不同于以往冷兵器时代战争,人多人少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关键在于部队装备情况。

濑谷支队除了第33旅团下属的3个联队的7500人以外,还有大量额外配属的部队。这些部队不同于以上的3个联队,他们基本都是装备大量重武器的攻击部队,而这些部队总兵力居然也有6000多人,和第33旅团基本作战部队的人数相同了。

具体为

独立机关枪第10大队(配备24挺92式重机枪);

独立轻装甲车第10、第12中队(装备轻型坦克);

野炮兵第10联队6个中队(装备75毫米野炮);

野战重炮兵第1旅团之第2联队两个大队(装备大口径重炮);

中国驻屯野炮兵第3大队(150毫米口径榴弹炮兵两个中队);

临时野炮兵中队(装备野炮);

工兵1个中队;

兵站汽车1个中队。

可以说,这样的武器配备极为强大,尤其重武器数量非常之多,就算在日军中也是少有的。

对于国军来说,哪怕是装备最好的中央军也根本无法相比,更别说装备低劣的川军了。

滕县一线都是平原,川军4个师区区2万多人很难防守住。于是滕县侧翼由45军的两个师125师和127师驻守界河,龙山一带,距离滕县有25到50公里的距离。

而41军王铭章122师,124师负责防守滕县附近10公里内区域。

日军通过空中侦察完全了解了川军的防御部署,也随即制定了进攻的计划。

濑谷旅团长发现川军兵力不足导致防御阵地比较分散,就决定采用中心突破的方法,这样就不用在外围和川军做过多的纠缠。

日军的作战方法是以一部较小的兵力全线攻击滕县外围各部,主攻方向却不是外围,而是直接攻击川军防御中心滕县。

五日攻防战

第1天

3月14日清晨开始,日军濑谷支队1万多人全线进攻滕县外围阵地。

川军22集团军虽然处于绝对劣势,在14日当日血战一整天,基本守住了阵地,但驻守界河,龙山一线的45军两个师伤亡很大。

日军炮火猛烈,以45军125师373旅745团团长姚超伦回忆,日军一顿炮火打过来,阵地上瞬间落下数百发炮弹,连野兔子都被炸死一只。一发炮弹打在他的身边,炸伤了两个传令兵,其中一个重伤,姚团长自己也受了轻伤。

日军轻重武器猛烈射击,川军只有几门迫击炮,每还击一炮立即就被日军连续轰击几十炮。步枪有的连来复线都磨光了,射击起来像土枪那样砰砰响,子弹乱飞,根本打不准。

这样出现了一个很悲剧的场面,很多川军战士打仗时候不用川造的步枪,将步枪背在背上,作战时候都用大刀和手榴弹。

可悲的是,川军由于装备低劣,大部分士兵连刺刀都没有。到了山东以后,雇来当地山东铁匠打造大刀。这些铁匠都是支持抗日的,他们将破坏铁路拆下来的钢轨打造大刀,多少弥补了一点装备的巨大差距。

第2天

15日,日军以一部攻击川军正面阵地,另外一部迂回直接攻击滕县。在日军强攻下,滕县外围正面阵地和两翼都开始顶不住,其中左翼深井方面的124师370旅被日军重创,伤亡极大,阵地上几乎没有兵了。

滕县的前敌总指挥王铭章赶忙将手上仅有的一支成建制作战部队124师372旅增援到深井方向,勉强阻挡住了这股日军

激战到傍晚,日军在坦克飞机配合下,一举攻破川军外围正面阵地界河,右翼龙山川军被日军包围,外围实际上已经被攻破。

日军从缺口蜂拥而入,直逼川军第二线阵地,也就是滕县。

赤柴八重藏的第10联队在配属部队支持下,全线进攻滕县(约3000多人);福荣真平的第63联队(约3000人)绕至滕县以南的南沙河一带,堵击滕县川军的增援部队。

外围作战中,日军和川军战斗力的巨大差异已经非常明显。日军火力相对川军有绝对优势,川军几乎只有在日军逼近阵地200米内才能造成日军伤亡。

超过200米距离,日军可以大量杀伤川军,而川军无论火炮,迫击炮,轻重机枪都根本无法和日军对抗,日军主攻方向的川军阵地基本都被炸成平地。

川军在滕县外围仅仅防守了2天时间!

而日军的主要攻击目标并非围歼川军这2万多部队,而是在于占领滕县,打通南下台儿庄的交通路线。

所以日军在撕开外围防线的缺口以后,并没有和外围的川军缠斗,而是长驱直入逼近滕县。

而当时滕县的情况也很严峻!由于滕县西边是微山湖,东边是大平原,南边又是南沙河,背水作战又无险可守,所以并不合适作为防御的核心阵地。

当时王铭章师长根据一般军事常识,期望尽量在外围阻挡日军。

但现在外围阵地在两天时间就被日军突破,而日军又不顾一线阵地继续作战的22集团军其他部队,而是长驱直入,直接攻击滕县,这确实让前敌总指挥王铭章和集团军司令措手不及。

当时只有122,124,127师三个师部和第364旅旅部在城内,而每个师部旅部仅有1个警卫连,一个通信连,一个卫生队而已,此外没有任何作战部队。

王铭章在日军猛烈攻击滕县外围阵地的时候,已经预计到日军可能会直接攻击滕县,他调动城外366旅紧急增援滕县。

让人没想到的是,由于滕县附近都是平原,日军机械化部队行军速度远远高于川军,366旅在增援途中被日军追上。两军激战,366旅伤亡惨重,差一点被日军包围歼灭。该旅除了1个营奋力突围冲入滕县县城以外,其他残部勉强突围退往后方的临城。

其实这也是日军强大的一个标志,军事作战不是火力猛就标志战斗力强,并不是八路军形容美军厉害是因为把大炮当作机枪打。

部队机动性的优势,也是战斗力强大的最好标志,甚至某种程度上比火力更重要。

朝鲜战争中美国采用磁性作战方式,白天大幅度后撤以避免遭受志愿军打击,由于美军基本实现摩托化和机械化,行军速度远远高于志愿军,志愿军白天无法追上美军,也就无法攻击美军。

这样3,4天以后,志愿军补给耗尽,被迫后撤,美军再以机动性优势全面反攻,往往能够追上志愿军并且将他们包围。第五次战役时候,志愿军很多部队就是这样遭受重创的。

此次日军明明落后川军366旅几十公里距离,但在坦克掩护下使用汽车高速运输,居然能够追上该部并且从容将他包围,这也就是中日两军战斗力差距的一个最好的注解。

日军主攻滕县的赤柴八重藏第10联队3000多人迅速打到滕县外围,而负责阻击援军的福荣真平的第63联队(约3000人)更是绕到滕县南边的南沙河,试图阻止台儿庄方向国军北上的增援。

当时滕县兵力稀少,几乎没有防御的能力。第22集团军司令孙震手上也没有其他部队可用,却还尽全力提供了支援。

他将22集团军在临城指挥部剩下的最后一支战斗部队开赴滕县。

这支部队也就是22集团军直属的特务营,用八路军的标准就是警卫营,保护司令孙震本人的部队。

这个警卫营有3个步兵连和1个手枪连,孙震仅仅留下1个手枪连防御集团军司令部,命令其他3个步兵连立即赶赴滕县。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