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105:中国不会不战而降(1/3)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零五(新抗战系列之二十七)

近卫文麿颇受日本民众欢迎。

抗战中有一条不流血的战线,其激烈程度完全算得上惊心动魄。中日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本国精英,进行了你死我活的斗争,这也是很值得一说的。抗战初期,中日两国曾经有过外交方面的接触,都从本国利益出发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停止战争,因为长期的战争只能造成两国两败俱伤。但最终的结果双方要求悬殊太大,最终谈判破裂,中日两国彻底断交。自然,此次中国在外交上没有任何形式的屈服,随后坚持作战了八年之久,直到日本投降。

三次接触

日本方面自从中日两军在七七卢沟桥打响以来,直到到武汉会战开始之前,他们的外交上主要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诱骗缓兵阶段

主要是日军和华北军阀宋哲元的交涉。

日本在当时其实并没有任何外交解决事变的诚意,他们只是通过所谓的外交手段迷惑华北地方军阀宋哲元,使得他对日本将要的入侵做出错误的判断,并且为日军增兵华北争取时间。

日军期间一再提出所谓和平解决的外交提议,其中的条件还算颇为优越,主要就是让宋哲元道个歉赔点款,同时撤出卢沟桥地区。但日军并不进入卢沟桥和宛平城,这些地方仍然由中国警察部队接防。

这在当时的宋哲元看来并非不能接受,因为只要宛平城和卢沟桥没有被日军控制,北平相对是比较安全的。

宋认为以他二十九军的实力,其实无法和日军正面对抗。二十九军10万人,重武器极少,而日军至少可以在河北出兵20,30万,重武器上数十倍于二十九军。

宋哲元认为打起来二十九军肯定败,就算不败,自己的军队也会伤亡惨重,被蒋介石借机收编,是不符合他们西北军这个军阀团体利益的。

所以宋哲元从内心深处是想屈服退让,只要日本要求的价码不太高,都是可以接受的。

正是由于这种心态,宋哲元才这么容易就被日军迷惑,认为日军可能只是想借机找茬占点便宜。

他一再热心于和日军谈判,全力试图达成这个协定,而完全忽视了军事的准备,甚至连北平城内都没有修筑防御工事。

但日军此举不过是为了拖延时间而已,所以他们的外交建议朝令夕改,今天要二十九军卫戍部队撤退北平,由其他部队接手。明天又要北平撤除防御工事,后天又说到达宛平的保安队携带重武器太多,不符合要求。

总之就是一再找借口,不愿意和宋哲元彻底达成协议,拖延时间而已。

最终的结果是日军在外交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他们从容的在一个月时间内将本国大量部队运输到华北,并且全部达到进攻位置,有些部队就在宋哲元二十九军眼皮底下。

同时日本人成功的在这段时间内,几乎让宋哲元没有做出任何防御部署。

之后,日军在河北省突然进攻,在短短二周之内攻陷了河北两大城市北平和天津,将宋哲元二十九军全部打出平津一线,还造成他们伤亡1万多人,宋哲元部下大将佟麟阁,赵登禹在战斗中殉国。

相比宋哲元的幼稚,蒋介石要老辣十倍。

在宋哲元和日军谈判期间,蒋介石一眼看穿了日本的企图,并且再三警告宋不要上当。

可惜宋为地方藩镇诸侯,他的二十九军10万大军控制着察哈尔和河北两省,自给自足,自成一体,国民政府其实根本无力控制他。

期间宋哲元对蒋介石要求他立即做决战部署的命令置若罔闻,对要求中央军立即进入平津一线助战的建议就当作没有听到,甚至连蒋介石命令他立即离开北平去保定,以防止日军突袭的劝告,也根本无视。

所以说,军阀的最大危害也就在于此,最终国民政府几乎就是坐视宋哲元任意胡来,平津地区也瞬间丢失了。

毫无疑问,就这个时期来说,宋哲元是有很大过错的,如果严格执法的话,宋就应该上军事法庭,说不定还要落个韩复榘的下场。

第二阶段,日军以外交保证已经占到的便宜

平津战役获胜以后,日军做出错误判断,将战略重心转移到上海,先后投入30万大军作战。

由于上海作战中日军并不顺利,在长达3个月的激战中伤亡高达10万人。日本国内有识之士感到侵华可能并不如之前预计那样,仅仅三个月到半年就可以消灭中国的抵抗,有可能陷入持久战。

而当时的日本尚且没有做过持久战的准备,人民和士兵也没有任何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其实根本无法持久作战。

况且在日本人看来,北方的苏联,南方的英美法才是真正的劲敌。在这种时候和中国打上个3,5年,对日本是极为不利的。

就算最终能够将中国消灭,也严重影响了日军北上和南进的计划,更不可能借助二次世界大战的顺风为日本获利。

此时日本的外交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也就是利用外交手段保证现有侵华利益,并且避免自己陷入持久战。

这里就出现一个很可笑的反差,七七卢沟桥打响的时候,日本政府大体持不扩大的态度,希望军方见好就收,当时的近卫内阁成员多对军方一意孤行不满。

不过日本军部非常强硬,坚持扩大侵华战争,调集不下60,70万重兵进入中国。

可笑的事,日本军部当时根本没有想到战争会打到1938年,在他们心目中3个月就可以击溃中国的了(甚至还有军官预计只需要一个月)。

他们认为只要攻打下上海(占中国财政收入六成),北平(中国北方政治中心),天津(中国北方最发达的城市),甚至南京(国民政府首都)以后,中国内外交困,兵员损失惨重,加上失去大量精华地区,财政也无法支持,肯定会向日本投降求和。

没想到,日军攻陷南京之前,国民政府就迁都重庆并且宣布要持久战,并没有丝毫要投降的意思,这下让日本军方傻了眼。

◇ 日本军方和政府的转变

此时军方立场开始有所转变,开始考虑是否通过外交手段结束战争,不想继续打下去。

这下就好笑了?喊打的是军人,喊不打的也是军人,这不是搞笑吗?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日本军人其实比日本政府的文官们更了解日本的国力和军力,所以他们认为日本不应该同中国进行持久战。

以1937年为例,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工业生产在全世界所占比重分别是38%、10%、11%、5%、4%、3%,日本居倒数第二位,仅仅相当于美国的百分之十,和欧美列强中最差的意大利差不多。

这还只是工业生产的总数据,以军事工业的支柱重工业为例,日本重工业的基础过分薄弱,在工业结构中的比重较小,1936年时仅为49.6%,尚不到一半。

虽然后来日本依靠拼命压缩日用商品生产,大幅度降低人民生活标准为代价,扩大了重工业的比重。从1936年到1941年日本冶金业产量增加了1.9倍,机器制造业增加了4.3倍,但军需工业在列强中依然是最脆弱和最不成熟的,尚且不如意大利合理。

军事上,日军现有的师团完全不够使用,后在1938年决定保证到1940年初至少建立60个师团,并且编组30个预备师团。

而日本军方科研部门,军工部门,训练部门很干脆的一致表示,以日本现有国力军力,绝对无法达到这个标准。

为此军部拨款40亿日元巨款,导致国家财政压力极大。这笔款项其实只能通过压迫人民获得,最终仍然会转加到人民头上,造成民间动荡。

经济政治上如此,外交上更差。由于侵华被迫退出国联,日本在国际上非常孤立。

虽然勉强跟德意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以实现同盟。可惜的是,德意日的工业力量总和,尚且不如美国这一个国家,日本的前景并不好。

况且日本国内根本没有持久战的准备,工业没有实现向全面战争的转型,一些军工厂还在大量生产民用物资,军事机器也无法全面开动,老百姓也没有这种思想准备,没有做好节衣缩食的进入战争状态。

后来中华民国空军突袭日本的时候,日本各大城市在夜晚都没有灯火管制,而且防控体系如同虚设,飞机飞到城市上空日军都没有发现。如果当时国军空军是几百架重型轰炸机的话,一次就可以把东京炸成一片火海。

当时日本军方告知老百姓,中国人低等无能,只要一击就会瓦解,战争只需要几个月就能结束。

其实日本军方知道他们并没有持久战的实力,如果强行将作战持续数年之久,完全击败国军占领整个中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反而会和中国两败俱伤。

在日本军方转软的情况下,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日本政府却突然强硬起来。

当时日本为近卫文麿内阁,时任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年仅46岁,不仅仅在当时,就算在现在也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政治家。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肯尼迪遇刺身亡的时候也不过46岁,要知道,美国还是民选总统,年纪一般比其他国家年轻很多。

古罗马元老院里面都是一群老头子,因为罗马人认为国家大事只有老人才懂得,年轻人不足以领导国家。

其实这个道理总体上也没错,直到今天各国占据关键岗位的军人,比如旅长,师长,军长,包括美国在内,多是年纪较大的人,极少有年轻人。

一般军队有不成文的规矩,团长必须大于30岁,旅长师长必须大于40岁,军长集团军司令一般不能小于50岁。这主要是怕因为年轻经验不足,造成指挥上的轻率和漏洞。

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将军就是麦克阿瑟,他被授予准将军衔时候年仅38岁,但正式授予少将军衔的时候也到45岁了。

像近卫这样年仅46岁领导日本这样一个处于重大转折时期的国家,真的是非常困难的,他也很难胜任。

在这个年龄除非有天才的能力或者长期的残酷斗争考验,否则很难弥补经验上的缺陷。

遗憾的是,近卫文麿并不是天才,也没有经过什么太多的斗争考验,他的上台主要是国内军方和政治力量寻求调和的产物。

当时日本军部在国内几乎只手遮天,但日本国内毕竟不全是军人,仍然有包括财阀,地方力量,贵族力量在内的其他政治势力。

近卫文麿之前的两个内阁,也就是广田弘毅内阁和林铣十郎内阁因为没有军方或者其他实力派的支持,前后仅仅一年多就垮台,其中林铣十郎大将组织的内阁仅仅维持了4个多月。

在林铣十郎内阁垮台以后,当时日本政界已经没有人有资格能够担任这个艰巨的职务,也没有人有自信能够满足军方和其他政治力量的愿望,实现两者的平衡。

当时日本政坛超级元老西园寺公望向天皇推荐了被国内宣传为最年轻的贵族政治家近卫文麿。

在西园寺公望看来,目前也只有近卫文麿有可能平衡各方的力量。

而天皇裕仁早有提拔近卫文麿的心理(两人是近亲),自然乐于接受。

而军方这边,他们对近卫文麿一直宣扬的军国主义思想很满意,而其他政治力量畏惧近卫家族和天皇的关系,以及在日本的强大影响力,也没有反对。

由此近卫文麿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

◇ 年轻不成熟的日本首相

为什么天皇支持近卫文麿呢?主要在于近卫家族显赫的身份,已经和天皇家族的密切血缘关系。

近卫文麿所在的近卫家族是日本贵族的领袖,他们早在镰仓幕府时期就被奉为公爵,实际是日本国内位置最高的5大贵族之首(近卫氏,九条氏,鹰司氏,二条氏,一条氏),是世袭的公爵家族。

他们的祖先藤原家族世代为天皇提供皇后,由此两个家族具有极为亲近的血缘关系。

近卫家不但是天皇的近臣,号称皇族盾牌,还是天皇的血亲,亲上加亲,自然被天皇信任。

近卫文麿的身世很有趣,他本人是父亲近卫笃麿公爵和第一任夫人所生的嫡子。而近卫家250年来人丁不旺,近卫文麿居然是第一个成活下来,所谓长妻所生的孩子,所以从小就非常受宠。

遗憾的是,他亲生母亲在他几个月的时候就病死了,他的父亲近卫笃麿公爵续娶了他的妻妹,近卫文麿也就是由小姨妈养大的。

在近卫没有成年之前,从没有人跟他说他的亲生母亲已经死了,他也从小认为姨妈就是他的母亲。

母子两人相处的很不好,这样近卫文麿一度很困惑,认为母爱怎么就是这样。其实毕竟不是亲生的,怎么可能太好呢,中国的俗语叫做隔层肚皮隔层山。

直到成年以后,他才知道这个事实,近卫恍然大悟,同时大感失望。因为他觉得连父亲和姨妈都欺骗了他十几年,还有什么人可以相信。

他后来感叹道:知道这件事后让我觉得世间充满谎言。

由此,近卫文麿开始形成了不信任任何人的政治家性格。

很快更不幸的事情发生,在近卫文麿12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近卫笃麿公爵病死。

由于近卫笃麿公爵生前很喜欢花钱,死后留下一大笔债务。

在他死后,家中不断来人逼债,其中还包括近卫笃麿公爵生前的一些好友,也一个个都翻了脸。日本人是最注重面子的,普通平民被讨债也是很大的耻辱,更不要说是近卫家族。

年幼时候的这个经历,让近卫文麿对友情也更不信任。

一般认为,这是他走上政治家道路的开始。

好在当时也是有一些人对他有过帮助,比如近卫笃麿生前政敌,政界元老西园寺公望。西园寺家族也是日本著名的贵族,当时被奉为世袭的公爵,地位仅仅比近卫家低一级

西园寺公望不念旧恶,帮近卫家族摆脱了困境,也给了他们不少钱。

受西园寺公望这个政治家影响,近卫文麿从政以后追随他一段时间,后来才自立门户。

根据贵族世袭制度,近卫文麿本人在父亲死后,12岁就继承了公爵的爵位。

而根据当时日本法律,近卫年仅25岁便晋升为公爵议员进入贵族院,并没有费吹灰之力。

之后几十年,由于显赫的身份(上学期间,包括老师同学在内都对他非常尊敬,近卫由此抱怨没有交到一个朋友),加上能力还算优秀,更有天皇的大力提携,近卫文麿仕途比较顺利。

他在1933年,也就是年仅40岁的时候担任贵族院议长一职,这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务。

以他当时的现状来说,他是日本年轻一代最有才华的政治家,由此得到广大日本老百姓的支持。

由于出身特殊,天皇也曾对近卫文麿十分喜爱。亲不亲家里人,外人再好也没家里人靠得住,近卫在天皇接见时,经常谈笑风生,有时还边说话边摇晃着二郎腿。

而近卫文麿也是个标准的军国主义分子,曾经大肆鼓吹入侵中国,征服世界。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