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104:歼灭日军3万的忻口战役(4/4)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零四(新抗战系列之二十六)

陈长捷的下场也很惨,在文革中被大肆批斗,几乎天天挨打,这个硬汉子选择自杀!他用菜刀砍死老伴后自尽,发现他的时候,遗体还靠墙站着不倒,当时他已经70岁了。陈长捷在忻口战役中是有功劳的,他挽救了郝梦龄战死后,中路军一片混乱的情况,稳住了局势。

此次晋绥军防御还是非常顽强的,其中又以陈长捷61军和傅作义35军作战最厉害。

陈长捷此人是个标准的军人,一切从军事出发,没什么政治头脑。打仗虽然厉害,却在晋绥军混的不太好,最后还被老兄弟傅作义玩了一把(傅作义当时已经和中共谈判,却让陈长捷死守天津。结果陈长捷遵守命令讲义气,无论情况如何恶化,就是拒不投降,一直守到最后一刻。陈在天津战役中被俘成为战犯,后关押了10年之久,而傅作义却成为所谓大功臣,还担任水利部长一职)。

此战他体现自己铁血本性,咬牙和日军硬拼,并且制定陈氏三章,也就是临阵畏缩者一律枪毙。这种严酷的战时法律,也加强的部队的战斗意志。

当时防守南怀化的方旅长顶不住日军进攻,擅自从阵地退了下来。陈长捷立即命令卫队开枪堵截,他本人拦在路上大骂方旅长:冲上去,你们当着全国军队面向后跑,不嫌丢脸吗?再下来,小心你的后果!

由于61军军长李服膺刚被枪决,方旅长一惊之下没敢再撤,反而杀回去守住了阵地。

郝梦龄殉国以后,54师因为伤亡太重,1个旅要求后撤由其他部队接防。

陈长捷多次说服无效,拍桌子大骂说:你们军长尸骨未寒,你说有命令要撤。我现在是这里指挥官,你们要听我的命令。你既然不能守,我先枪毙了你再说。

这个旅长一惊之下,也不敢撤了,继续守住阵地,也居然顶住了。

在陈长捷的铁血手段下,国军防御非常顽强,当然伤亡也很大。以晋绥军61军为例,他的独立第4旅原有4000人,经过平型关和忻口战役,退下来的仅有几百人。

61军下属4个团中,南口战役416团团长张澎增殉国,434团团长程继贤在平型关殉国,433团团长曹炳则在忻口殉国,唯一剩下的那个团长也是身负重伤,等于全部换了一遍。208旅旅长于镇河也受重伤。

而72师本来有8000多人,战后仅剩不到2000人。

对此阎锡山相当不满,他虽然不希望忻口战役失败,却也不希望晋绥军伤亡太大,最好让中央军和其他军阀部队替他去挡。

而晋绥军大将王靖国之流打仗不如陈长捷,做官的本事却比他厉害10倍。王靖国他们对陈长捷傲慢自大也非常不满,背后自称自己是老成谋国,而陈长捷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王靖国部下更是给陈长捷取了陈屠夫的外号!

最后王靖国甚至传阎锡山的手谕,让他保留实力,不要拼的太狠,不要把晋绥军本钱都拼光!

王靖国还说,要是把家当拼完了,就是日本人不进来,老蒋能容我们存在吗?

陈长捷感觉阎锡山对他有猜疑,犹豫再三,之后没有敢于这样硬拼了,毕竟他是晋绥军的人。

后来阎锡山还是整了陈长捷,在1940年陈没有执行阎锡山收缴中央军的枪支,被阎锡山借机下令解除全部职务!

中国就是这样,有才能的人想成功是相当困难的,顾及的东西太多太多。

*晋绥军炮兵压倒日军*

板垣征四郎没有办法,一再向华北派遣军司令寺内寿一大将求援。寺内刚刚拿出2个旅团来,现在手上实在无兵可用。无奈之下,他只得调动在河北后方驻守的中国驻屯步兵旅团第2联队!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是地方卫戍部队,本来是不应该到前线作战的。此次到了这种地步,也就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日军以第2联队为基干,增补了大量坦克,工兵,骑兵,组成了近万人的一个萱岛支队,火速增援到忻口一线。

这是日军第三次增援了,这三次增援规模都在1万人以上。

萱岛支队在10月24日投入忻口战场,但仍然进展非常缓慢。整整10多天内,日军在忻口以蜗牛速度前进,还付出了巨大伤亡。

鉴于如此的困境,日军恼羞成怒,居然开始使用大量毒气弹,并且发射大量燃烧弹,但也没有什么战果。

也许有些朋友奇怪,为什么日军进攻如此不顺利,主要还是国军防御顽强,地形适合防守,另外就是国军的火力是日军进入山西以来最强大的。这主要是国军炮兵和空军的功劳!

晋绥军是国内军阀部队中仅有的一支比较强大的炮兵部队。本来晋绥军炮兵和张作霖的奉军炮兵,中央军炮兵并称全国三强。但918以后,张学良丢弃了可以制造火炮的奉天兵工厂,奉军炮兵由此一蹶不振。

晋绥军就成为全国军阀部队中仅剩的一支比较强大的炮兵部队。

这里就要提到阎锡山了。

在民国时期长达十几年的军阀混战中,由于中国工业力量薄弱,全国每年也造不出几门炮来。而由于当时全世界各国都对中国实行武器禁运,前后长达10年之久,通过国外大量购买火炮也不太可能,就算可以买,一般军阀也没有这个实力。

所以当时全国100多万部队中,炮兵屈指可数。战前蒋介石整顿全国炮兵时候,发现全国包括中央军在内,各种口径火炮只有400多门,其中包括日,苏,德,法,英,还包括瑞士,瑞典,丹麦等各国进口,堪称世界炮兵博览会。

而其中却以晋绥军炮兵最为强大,制式也最为统一,甚至远远超过中央军的炮兵部队。

阎锡山和其他军阀不同,他作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生,深知炮兵对于现在战争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只装备轻武器的部队的火力,是不足以同装备炮兵的部队正面对抗的。

阎锡山早在20年前就投资太原兵工厂,在1924年成功仿造了当时比较先进的日本41式75毫米口径山炮,前后生产了200门。

41式山炮在当时也是日军的制式山炮,日军每个联队(团)都装备4门41式山炮,作为联队一级支援火力。

阎锡山为什么选择41式山炮仿制呢,因为这种山炮的威力,射程,精度都很符合晋绥军的需要,另外他的重量很轻,结构也非常简单,非常适合山地作战。而晋绥军大部分作战区域都是在山地,41式山炮可以通过2匹马拉拽,也可以拆解成6个部分由6匹马负载,完全符合山地战的需要。

在抗战开始前,晋绥军有9个炮兵团,除了22团装备88毫米野炮,还有23团装备从日本直接购买来的41式山炮以外,其他几个团全部装备晋造的仿41式火炮,每个团装备36门。

这总数为200多门的火炮是阎锡山的看家法宝,所以在之前几次战役中,都只使用了很小的一部分。

此次忻口战役是最后防线,阎锡山破釜沉舟的将9个团全部运到忻口前线,并且命令太原兵工厂将库存的8万发炮弹全部拿出来使用,每天都用火车运送弹药到前线。

由此,忻口前线国军火力大大改善,炮兵的轰击也是日军伤亡3万多人的重要原因。

晋绥军炮兵第21团首先赶到前线,刚刚把火炮进入炮位,日军就开始进攻忻口,也就产生了抗战以来,北方战场第一次大规模的炮战。

21团官兵回忆,因为日军炮兵进入山西以后,基本没有遭受过国军火炮的射击,所以日本炮兵从上倒下非常骄狂。我们炮兵观察员通过望远镜看到日军24门野炮就在云中河北岸露天放置,没有做任何隐蔽,甚至连日军炮兵军官的肩章和军刀都看得一清二楚。

21团官兵非常气愤,在得到上级允许以后,立即开炮射击。日军离得比较远,而晋绥军的41式山炮的射程仅有6公里,在接近6公里的时候射击精度不高,实际并没有给日军造成什么大的损失。日军野炮随即还击,双方炮战一天,晋绥军炮兵损失大于日军。

到了晚上,晋绥军炮兵经过仔细研究,决定将火炮向前推进几公里,然后在第二天抵近射击。

此举也就是将火炮推到了第一线,这对于炮兵来说是非常危险的,这样不但会遭到日机轰炸,还有可能遭到日军步兵攻击。

此时官兵杀敌心切,顾不上自己安全。他们连夜将火炮前移2公里,第二天天刚亮,晋绥军21团等几个团上百门大炮抢先开炮。晋绥军炮弹雨点一样砸向日军炮兵阵地,不但完全压制了日军炮兵,还真把日军轰傻了!

日军野战炮兵遭遇这种规模炮击后立即乱成一团,炮兵四散奔逃躲避,后方牵马的辎重兵一再试图冲上阵地将大炮往后拖,但都被晋绥军炮弹拦截,一次次被轰走,就是上不来。

经过一天轰击,到了第三天日军被迫将炮兵全部撤到后方,不敢再放在第一线。第三天开始只有不到起初一半的日军火炮开炮,这样导致一线日军火力大减,国军步兵反攻受到的阻力也大大减小。

防御如此,进攻呢?

以掩护国军反攻南怀化阵地为例,晋绥军炮兵前后调用上百门火炮轰击。每天天一亮就从太原通过火车运来大量炮弹,打到傍晚就全打光了。

当时炮兵们冒着日军飞机扫射和日军火炮还击,从早到晚拼命射击。由于战斗紧张,射击强度大,炮兵们一般全身都是大汗,虽然此时已经是山西的深秋,天气非常寒冷需要穿棉衣,但晋绥军炮兵一般脱掉棉衣,甚至赤裸上身操作。

打到激烈时候,连伙夫,马夫都帮着搬炮弹,擦炮弹。

10月14日下午,日军汽车20多辆开入南怀化前线。由于不知道晋绥军炮兵的威力,前面七辆汽车一路冲入日军一线阵地,被晋绥军一顿轰击,4辆卡车被炸毁,2辆起火燃烧,仅剩1辆逃走。

而当时和晋绥军并肩作战的中央军第2师直属炮兵营的12门日式山炮,一次齐射就击毁日军阵地上的3辆坦克,击伤数辆。

10月18日日军出动主力强攻南怀化外的204高地,双方步兵激烈争夺,一天易手13次之多。

期间中,中日炮兵都给予一线部队炮火支援,由于很多时候中日两军进行肉搏,国军一旦伤亡殆尽支持不住的时候,就呼叫炮兵向他们的阵地轰击。

晋绥军炮兵含泪射击,一顿火炮将不到千米的山头全部覆盖,上面数百中日官兵全部被炸死。这是比编造出来的所谓向我开炮的王成剧本,更为真实的历史。

虽然如此,晋绥军炮兵损失也不轻。

晋绥军火炮虽然数量不少,但都是射程仅有6公里的山炮,在日军中不过是联队一级的火炮,也就是仅次于大队(也就是营)以及装备的92步兵炮上一级的火力支援火炮。

而日军在旅团和师团一级还装备大量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75野炮和150毫米榴弹炮。

火炮好坏,第一就是射程远,第二要打得准,第三才是射速快。射程有差距,后面两个再好也无法扭转。因此晋绥军和中央军的炮兵往往被日军的重炮压制住。

以日军旅团装备的38式和90式75毫米野炮来说,它的射程高达14公里,超过41式山炮一倍有余,对晋绥军炮兵有着很大的威胁。

而日军师团配备的150毫米重炮压制晋绥军75毫米山炮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除了火炮以外,日本空军也非常讨厌。由于知道国军火炮厉害,日本空军首要攻击目标已经改为晋绥军炮兵,同时他们还屡次使用侦察机观察晋绥军炮位,修正己方火炮射击精度,这些都是晋绥军炮兵不能比拟的。

炮战几天以后,日军炮兵在白天逐步占据了上风,他们用远射程野炮压制晋绥军火炮,同时使用空军大力轰炸。

晋绥军炮兵和中央军炮兵白天一旦开火,立即遭受日军炮兵还击,更讨厌的是日军飞机的轰炸,一度遭受很大伤亡。

以晋绥军炮兵26团第三营为例,他们全营360多名炮兵伤亡230多人,12门山炮被击毁9门,营长陕文光也受伤了。

这样打下去太吃亏,由此晋绥军炮兵开始转变作战方法。

一方面他们修筑坚固的防空防炮工事,一方面他们停止在白天的炮击,转为夜晚炮击。

晋绥军炮兵白天不开炮,而是精确测量敌人所在位置!到了晚上200多门火炮根据白天的测量数据猛烈开火,杀伤日军有生力量,破坏日军阵地。

这样一来,日军无法有效还击,晋绥军炮兵就安全多了,同时也可以杀伤不少日军,尤其可以配合部队夜袭作战。

这23天时间内,晋绥军炮兵一共发射了4万多发炮弹,平均每天发射2000多发。

一般认为,日军在前线损失的3万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晋绥军炮兵的功劳。

*国军空军击毙日本空军四大天王*

在国军炮兵奋力支援步兵作战的时候,国军空军也拼死和日军缠斗。

当时国军空军主力全部在上海作战,经过2个月激战,伤亡惨重,损失了一大半的力量,已经不敢白天起飞作战了。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仍然调动陈栖霞的4个飞行中队支援忻口战场。

早在平型关战役的时候,陈栖霞的空军部队奋力支援地面作战,多次轰炸日军。他们出动30架飞机在9月19日扫射日军进攻部队,炸毁大量重武器。同日击落日机2架,击毙日军侦察机中队长平长一大尉,重轰炸机大队长秀岛正夫少佐,日军前后损失14名飞行员。

9月21日,日军集成飞行团的战斗机大队长三轮宽,率九三式重轰炸机及战斗机共21架,从大同以东的阳高机场起飞轰炸太原时,遭到我国驻太原空军第28中队4架霍克三型战斗机的拦击。当时空中力量非常悬殊,日军在华北战场飞机数量有5倍以上的压倒性优势。

不过中国空军还是极为勇敢顽强的!激烈空战中,中队长陈其光进入到日本飞行军三轮宽飞机的尾后,击中了该机。这个有日本空中“射击之王”、“攻击能手”称号的三轮宽当即被击落,飞机冲入麦田,被中国农民包围。三轮宽头部负重伤,却还持手枪顽抗,被愤怒的农民一顿钉耙活活打死。

三轮宽号称日本空军四大天王之一,1918年5月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9期,1920年10月又毕业于日本陆军航空学校第10期,成绩极为优秀,是当时日军飞行员中最为优秀的王牌人物,天皇亲自授予他射击之王头衔和空军少佐军衔。七七事变后,他率大队由牡丹江飞抵天津,隶属于关东军集成飞行团,曾多次率队攻击,轰炸南苑、北平西郊、保定、石家庄、张家口、大同等地,犯下了无数罪行。

没想到被陈其光在忻口上空击落,死于中国农民之手。

而此时陈其光也被日军另一架飞机偷袭击落而负重伤,迫降在太原师范的广场上。后被师范的学生奋力抱出驾驶室送进医院。陈肩部右臂负伤,肋骨也被打断,昏迷两天后才清醒过来。

陈其光是原粤军空军一个优秀飞行员,因为技术高超,作战极为勇猛,被称为傻其。

此次陈其光负伤以后,虽然保住性命,但右臂留下残疾,无法驾驶飞机,被迫退出空军。

抗战胜利以后陈其光去加拿大治疗,后来就留在该国度过余生。

其实中国空军虽然力量薄弱,飞行员却全是中国精英人物,是经过层层筛选留下来的。他们不但技术高超,战斗意志特别顽强。

七七事变前,日本的陆空军与海空军通过定期的特技、编队、格斗、射击等技术竞赛,选出4名被认为最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即:陆空军的三轮宽少佐、海空军的山下七郎大尉、潮田良平大尉、南乡茂章大尉,被称为四大天王。

这4个人所在的部队,于七七事变后,相继被调来我国关内参加作战。仅仅1年内到1938年7月18日为止,这四大天王,3名被击落毙命,1名被俘。

三轮宽被击毙后的9月26日,担任敌海空军第13航空队分队长的山下七郎从上海公大机场起飞,掩护其机群轰炸南京时,被中国空军击落,迫降于苏州以东的太仓县境内。山下被俘,由于被中国飞行员完全打掉了锐气,山下表示:国军之英勇,实出日人意料之外。他盼望早日停止战争,能得生还。以后誓不再作军人。

之后山下在1945年试图从战俘营逃走,被重新抓住后处以死刑。

潮田良平大尉是日军海空军第12舰空队的分队长,1938年1月7日,率舰载战斗机9架,掩护木更津航空队的12架轰炸机,由南京大校场起飞攻击南昌时,这个号称东方红武士的潮田良平被我国空军战斗机第5大队飞行员徐葆昀所驾驶的苏制伊15战斗机将其击落当场死亡。

担任敌海空军15航空队飞行队长并任过日本驻伦敦大使馆补佐官的南乡茂章是四大天王中活得最长的人。

1938年7月18日,南乡率舰载战斗机6架,掩护轰炸机14架、攻击机5架,由安庆起飞轰炸南昌。中国空军当时已经不剩多少力量,仍然奋力迎击。但南乡茂章技术非常了得,在鄱阳湖上空的空战中将1架国军飞机击伤。

让南乡茂章做梦也没想到的是,这位中国飞行员并没有迫降,而是用力撞向南乡茂章的座机。两架飞机都在空中被撞的粉碎,一起坠毁于鄱阳湖。

南乡的死对日本空军振动很大,为了挽回影响,海军次官山本五十六大将亲自追授南乡茂章为海军少佐,山本五十六还当场痛哭,看来他也知道自己将来也是这个下场,以后南乡又被裕仁天皇封为军神。

可以说,国军空军健儿们已经做了他们能做的一切,我们不能再苛求他们啦!

*忻口打的很好,娘子关方向却出了漏子*

第5师团长板垣征四郎自知前进无力,第三次要求援助。但寺内寿一表示,他再也没有兵力可以增援,连平津一线几乎都在唱空城计。

而且由于淞沪战役中日军伤亡巨大,日本军部已经决定将华北方面作战的第6,第16,第5师团送到上海战场,所以山西战斗必须尽快结束,不然还会影响上海的日军作战。

日军开始寄希望于同时从东面进攻的第20师团。

同时命令华北的第20师团立即从河北攻击娘子关,试图从侧翼迂回攻陷太原。

忻口这边两军又继续拼到27日,由于娘子关一线失守,阎锡山被迫将晋绥军中战斗力最强的35军抽调回太原负责守城。日军这才占领了少量阵地,双方仍然僵持。

11月2日,得到部分增援的日军再次全线进攻,守军再次拼死防守住。此次进攻以后,日军兵力消耗殆尽,无法继续进攻。

而国军兵力也损失严重,无法将日军歼灭,两军开始对峙。

忻口战役打得不错,侧翼却出了乱子。

日军在进攻忻口的同时,与10月11日出动一部从河北攻击山西东部作为佯攻。但没想到此处原属杨虎城17路军的几个师战斗力很弱,而中央军第3军曾万种部战斗力也有限,被日军迅速摸清了底牌。

日军这股部队迅速占领离晋东防御核心娘子关仅仅几公里的旧关,一下子动摇娘子关的防御。

日军随即调动第20,第108,第109三个师团沿着正太路(河北正定到太原)杀入娘子关。

期间虽然遭遇国军顽强抵抗,无奈日军兵力强大,防堵国军都是地方军阀部队,仅有中央军第3军一支中央部队,最终娘子关失陷。

日军长驱直入,一路击败仓促赶来增援的西北军孙连仲部,川军邓锡侯部,八路军刘伯承部,于10月30日占领太原东边不到一百公里的阳泉,11月2日占领寿阳。

由于日军已经从侧翼攻打太原,那么忻口一线继续坚守已经没有意义,如果继续坚守,反而会被日军切断包围。

11月1日阎锡山命令忻口一线国军总撤退,由此忻口战役就这样结束了。

中日两军在忻口激战21天之久,日军伤亡3万多人,国军伤亡10万人。

此战虽然没有能够成功保卫太原,不过也对日军造成很大杀伤,并且大大阻止了日军推进的步伐,意义是相当重要的。

本来日军认为段时间内就可以攻占山西省,所以制定了由华北3个师团增援淞沪战场的计划。

后因为忻口会战长达近1个月,华北日军迟迟不能到达上海战场,也影响淞沪会战日军的胜利。

到使用3个师团从侧翼攻击成功以后,淞沪局势已经非常恶化,到了必须使用增援部队的时候。

由此板垣的第5师团第9旅团再次被抽调走,送到上海作战,华北日军进攻势头被大大削弱了。

而由于忻口战役日军损失过大,也无力继续进攻,占领整个山西省,尤其是需要很大兵力才能占领的山西东部南部西部的山区,这个失误对日军是相当致命的。

由此山西省一部始终被国军控制住,前后多达20多万国军坚持到抗战结束。

山西省作为国军控制一个省份,仍然牵制了华北5省的大量日军,仅仅一个晋北中条山,日军前后进攻了13次之多,最后一次动用兵力高达13万人。

华北5省也始终没有被日军彻底控制住,以山西作为前进基地,华北敌后存在大量国军正规军和游击队,华北也没有成为第二个伪满洲国。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