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96:四行仓库和松江城(3/3)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九十六(新抗战系列之十八)

南口战役期间,当地地头蛇察哈尔省主席刘汝明为了保存实力和自己地盘,人为阻止中央军开进南口,甚至出兵拦截中央军的火车,导致中央军刚刚赶到南口就和日军遭遇,根本来不及准备,遭受了很大的伤亡。而在日军攻势下,刘汝明为保存实力,虚晃一枪放弃主要阵地,导致协助作战的晋军仓促应战,伤亡很大。

河北国军和日军作战不胜,试图退往德州等山东境内,但却被山东军阀韩复榘派兵拦住,不允许进他的地盘,陷河北国军于绝境。

而29军自己也互相内讧,奉命防守大名的179师师长何基沣决心死守,但部下2个旅长却不听他的,他们只在重镇大名外围打了一下,就擅自率部撤走。

何基沣见日军逼近大名,召集旅长商议怎么守城的时候,发现两个旅长都率部撤走了。

激愤之下,何追上他们质问擅自撤退原因,两个旅长却根本不屑回答,反而冷嘲热讽。

因为何基沣是29军的所谓军校派,向来和统兵旅长这些行伍派不和,实际何控制不了这些握有兵权的部下。

见大名迅速失陷,国人义愤填膺,国内媒体一律痛骂,何基沣本人悲愤交加,深感对不起国家民族,愤而开枪自杀。结果子弹从左胸射入,好在没有射中心脏,经过紧急抢救后何勉强保住性命。

而这样的事情,华北战场数不胜数,甚至连军阀部队自己也看不下去。

原属张学良最喜爱的东北军67军,在华北战场多次被一同作战的其他军阀耍诈。自己死守却发现侧翼的军阀部队擅自撤走,导致己方被日军包抄,伤亡惨重。自己进攻时,一同进攻的军阀部队又按兵不动,导致无功而返。老军阀吴克仁愤怒的要求离开华北战场,去更为惨烈的淞沪战场作战。

除了这些原因以外,日军在华北平原完全发挥自己的火力和机动性的优势,在平原地带,日军一个师团3万人可以对付国军10万军阀部队。

在这种情况下,日军在华北作战非常顺利,甚至可以说是一日千里,大家看看下面的时间表就很明显的看到:

8月27日察哈尔省省会张家口失陷。
9月13日山西北部重镇大同失陷。
9月24日河北南部防线核心保定失陷。
10月10日河北省重镇石家庄失陷。
10月13日绥远省会归绥失陷。
11月9日山西省会太原失陷。
11月18日山东重镇烟台失陷。
12月27日山东省会济南失陷。

从77以来不到4个月内,华北5省超过一半地域被日军攻占。

其实如果不是日军将本来用来山东青岛登陆和在华北其他地域增援的20多万大军送到上海,而是全部派到华北来,恐怕华北大部分就已经沦陷了。

日军对华北的进展非常满意,认为按照这种势头,如果再增兵10到20万,最多再用2,3个月就可以完全控制华北五省,那么就等于不到半年就把华北完全吃掉了。

但此时淞沪战场作战却非常艰难,日军已经激战2个多月,仍然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反而伤亡了7万多人,这让日本军方如何下台?

日军方面犹豫再三,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再次做出了一个战术上非常正确的决定,但战略上极为错误的决定。

这种决定基本都是短视的结果,也就是为了眼前利益和舆论不顾一切妄为。

日本军方认为华北战场目前已经是次要战场,以日军华北部队的进展来说,假以时日不难攻下。

而目前国军尤其是蒋介石苦心经营10年的中央军主力基本都在上海,应该尽全力击破国军在上海的约60万人,以消灭国军大部分精锐。这样一来,国军失去大部分战斗力,就无法继续作战了。

同时日军一旦占领上海,国民政府大部分财政收入就被切断,经济上也无法继续支持。现代战争其实就是拼经济,经济跨了,军队也就跨了。

而且,日本军方上下一致认为,一旦占领上海,离上海300公里且无险可守的国民政府首都南京也就在日军的直接威胁下。

在敌军濒临首都,军力尽损,经济崩溃这种情况下,国民政府一定会屈服,向日军投降。那么到时候日本就乘机要求他们承认伪满洲国,再吞掉华北5省和上海,完全实现蚕食中国的计划了,这是最辉煌的胜利。

日本陆军方面更认为,现在淞沪战场中日两军都已经筋疲力尽,如果谁能够此时增加一支生力军,就会立即获得决定性胜利。

但当时中国已经在上海市内集中了多达6个集团军、18个军、54个师又8个旅及其它配属部队,用尽了几乎全部机动力量,根本无力继续增兵了。

而日军一方在上海使用了20多万人,其实也是用尽了几乎全部现役部队。

但日军却至少还有10多万人可以使用,这些部队本来是用在华北作战的。

日军经过再三激烈争论,最终决定给上海中国军队以雷霆一击,迫使南京政府屈服,为此不惜从华北抽调部队,减缓攻占华北5省的步伐。

日本军部在10月20日下令,从华北的河北石家庄调来的谷寿夫第6师团,从河北保定调来的中岛今朝吾第16师团,从山西调来第5师团下属国崎登的第9旅团,同时配属日本国内新编组的牛岛贞雄的第18师团,末松茂治特设114师团,这几支部队全部投入淞沪战场。

由于还怕兵力不足,日军甚至从东北抽调了伪满洲国于芷山和李寿山两个旅,总兵力约1万人。

这两个旅的伪满洲国军是伪军中战斗力最强的,但相比国军正规军来说战斗力还是有一定差距。

其中于芷山旅主要是原来东北军关外的边防部队,在时任东边道镇守使于芷山在918期间叛变时候,整个旅被拉走投靠日军的。

这支部队在东北军中战斗力也属于中下流,此时就算装备了清一色的日式装备,由于兵员素质差劲,战斗力也很有限。

而李寿山旅战斗力就更差了,李原本为山东军阀张宗昌部将(还是张宗昌的干儿子),在主子完蛋以后他逃亡大连开旅馆为生。918事变以后东北大乱,这个野心军人不满足做旅馆老板的生活,拉起一票1000多人的土匪投靠日军,成为伪满洲国军的一个旅。所以李寿山旅兵员素质更差,战斗力很弱。

此次调动他们的目的主要是在上海一线后方的卫戍工作,而不是用于一线作战,因为他们的战斗力不足以和中央军正面对抗。

其中第6师团,第16师团,第5师团全是日军战斗力最强的甲种一流师团,第6师团为仅次于第2师团,号称日军战斗力第二强大的师团。

而这个16师团就是东史郎所在的师团,本来他们在华北作战非常顺利,按照东史郎回忆,他们在华北的作战并不激烈,除了长距离行军很痛苦以外,和国军交战并不多。

而第18师团,第114师团虽然为紧急组建的师团,但装备精良,军官也都是现役的,士兵素质稍差一点,也都是受过完整军事训练的老兵。

统帅这几个师团的将领为柳川平助,这个老家伙也是后来南京大屠杀的元凶之一。

柳川平助是日军军方德高望重的元老派,曾经参加过日俄战争,九一八事变,后来担任台湾军司令官,也是日本军方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但他因为226武装叛乱事变中支持皇道派,被贬入预备役,等于退出军界。

柳川平助是死硬的军国主义分子,也是激进的侵华派,能力又很强。

所以日本军部认为他最适合担任这支军队的司令,特地将其从预备役中再编入现役,当时柳川平助的军衔是中将。登陆成功以后,日本军部下令柳川平助部队受松井石根指挥,上海地区所有日军统一变为华中派遣军。

由此,日军再次增援了4个师团又1个旅团,外加伪满军1万人,总数高达10多万,在上海日军总数高达30多万人,接近40万,已经远超过的日军在华北的20多万人。

尤其日军被迫釜底抽薪的将在华北作战的2个主力师团又1个旅团调到上海,此举严重影响了日军在华北的作战。

11月5日,日军新组建的柳川平助的第10军,指挥其第6、第18、第114师团及第9旅团,从金山卫一带登陆。由于日军登陆总数高达10万大军,更有155艘舰船掩护。

当时国军已经是强弩之末,对此基本无能为力。

其实他们对日军在杭州湾登陆也早有预料,甚至淞沪会战之前张发奎还亲自在金山卫一带观察过,认为这里是日军登陆的很好地点,明朝倭寇也在此处多次登陆,骚扰江浙一带,戚继光在此处修建过侦查倭寇的瞭望楼。

但知道是知道,做是做。

对于金山卫一线,包括杭州长达上百公里的海岸防线,想要防御几乎没有可能。

在当时来说要想彻底防御只有三个办法:第一,使用海军在这一线巡逻,阻挡日军登陆舰队。第二,在沿海修建坚固岸防工事,以最大程度阻挡日军登陆的速度。第三,在这一线集中重兵,用于一旦日军登陆立即反击。

实际上,这三点都无法做到。

中国海军战斗力很弱,跟日本联合舰队根本就不是一个水平线上。日军随便出动新式的两艘重型巡洋舰,打垮整个中国海军就绰绰有余。

而当时中国海军全部在江阴要塞附近进行最为重要的阻塞长江行动,期间跟日本空军激烈交火,三艘吨位较大的轻型巡洋舰都被击沉,另外四艘吨位较大的老爷舰都被重创,被迫自沉于江阴阻塞线。

所以说,中国海军根本不具备阻挡日本舰队的实力。

再说坚固岸防工事,当年纳粹德国在诺曼底一线修建了所谓大西洋铁壁,整个西线沿海德军总共完成了1万5641个坚固掩体及799座钢筋水泥炮台,同时埋下了八百万个地雷。就是这样,一样没有能够挡住盟军的登陆。

轴心国之首纳粹德国有这个修建实力,但国军根本没有,以当时中国的国力军力,就连国防核心,也是最为重要的吴福线和锡澄线,以及南京外围防御主阵地,也不过就是修筑了上百座水泥碉堡的简易工事而已。这已经花费了有史以来最大的阵地修建拨款,用尽全力了。

最终张发奎也只是发动当地民兵和老百姓沿着海岸线修建了一些简易的土木工事,又组织渔民用渔船组成侦查队,一旦发现日军立即汇报。这也就是聊胜于无了。

再说兵力上,诺曼底附近德军高达38万大军,其中包括大量纳粹德军最为精锐的部队,结果也没有防守住。张发奎这边呢?

由于淞沪的主战场为左翼和中央,几乎所有兵力都投上去了。

右翼军张发奎手上本来有4个师又1个旅,不到10万人。

由于正面战场吃紧,最后几天每天伤亡近万人,实在顶不住,张部下2个师已经奉命增援过去。

余下只剩62师,63师,独立45旅共2个师又1个旅,只有3万多人,都是战斗力二流的部队。

用这点兵力想固守长达近百公里的杭州湾一线,根本是不可能的,其实就算用10万国军想控制这一线,来对付试图登陆的10万日军,也是不可能的。

但我们也不能由此认为国府军事高层顾头不顾腚,试问,如果淞沪正面阵地顶不住,那么侧翼杭州湾守住了,又有什么意义?日军一旦占领上海,不要说杭州湾,就连杭州失陷也只是时间问题。

此次防御金山卫一线只有63师这一个师配合地方民兵防守,62师还远在浦东,而日军登陆点只有国军2个连,自然不可能抵抗10万日军。这2个连配合民兵死守阵地,在日军舰炮轰击下,基本全部阵亡。

日军主力登陆杭州湾以后,立即突进。以第6师团进攻松江,第18师团进攻沪杭铁路。

国军知道情况紧急,一方面命令当地部队拼死抵抗,另一方面派出手上仅剩的62师,63师,独立45旅,79师等部队向金山卫急进,对登陆日军进行反攻。

由于兵力不足,张发奎同时命令刚刚坐火车赶到上海青浦地区的东北军吴克仁67军,以及58师等部队立即增援南线。

这几支部队虽然兵力不足,但他们动作还是很快的,他们连夜急行军,迅速赶到一线,堵住了日军前进道路。

日军立即以重兵进攻,此股日军兵力众多,火力强大,更重要的是刚刚参战,远远超过已经苦战3个月的国军。

双方发生惨烈的激战,国军在金山县,奉贤县凭借小河和湖泊等小型自然障碍,奋力迎击日军。

这些国军和日军战力悬殊,加上仓促赶到战场,根本没有任何准备,所以遭遇很大损失,但仍然奋力阻挡了日军的攻势。

第63师187旅旅长李伯蛟少将率部在金山卫和登陆的日军在滩头附近激战,所部伤亡殆尽。李伯蛟将军不愿撤退,率领残部死守,最终中弹殉国,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军衔。

第58师174旅也以惨重伤亡在青浦县阻挡了日军4天之久,激战中该旅旅长吴继光少将殉国,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军衔。

上面两支部队虽然壮烈,也赶不上吴克仁东北军67军死守松江的战斗。

67军在1937年10月赶到上海时候,正好遇到淞沪会战末期的国军大撤退。

当时国军蜂拥从上海撤走,一部已经陷入混乱中。

67军此时任务就是阻挡从金山卫登陆的日军主力,这也是一个极为危险的任务。具体任务是防御战略重镇松江城,它距离上海约35公里,更是沪、杭铁路的枢纽,一旦失手,上海左边门户就完全被日军打开。

当时蒋介石手令是必须防守3天。

67军赶到松江的时候,顿时就看到淞沪会战的惨烈。

当时防御松江的为刚刚从前线撤下来的43军郭汝栋部。由于之前的激战,43军剩余可以作战士兵仅剩500多人,等于从一个军打成了半个团。

67军是当时南线战斗力最强,兵员最满的作战部队,也是防御的核心力量。于是它们独立在松江城和日军主力激战了3天,因为日军兵力火力强大,又是最精锐的甲种一流师团(其中第6师团号称日军精锐中的精锐),67军遭遇了极重的伤亡。

防御第一天,先赶到战场的67军107师在松江外围米市渡和日军正面碰上,双方恶战。当时日军前锋部队刚刚渡河一半,被东北军一顿痛击,死伤惨重,暂时退了下去。但稍后他们在重炮和空军支援下,连续不断强攻67军的107师。正面防御的107师在后来大屠杀元凶谷寿夫第6师团优势兵力打击下损失极大,官兵奋勇死战,一度反攻冲入日军阵地,血战2小时之久,日军被迫再次后撤。而67军防御主阵地上,往往打到最后一个人。结果整整一天激战后,该师下属两个旅长中319旅旅长吴骞少将负重伤,321旅旅长朱之荣少将光荣殉国。

第二日,日军又集中兵力打了整整一天,才勉强击溃107师残余部队,107师参谋长邓玉琢少将在战斗中殉国。

日军见国军抵抗猛烈,随即集中几个师团主力增援,四面围攻松江,和67军另一个刚赶到的师,也就是108师在松江城外激烈交火。

108师和日军血战一整日,造成日军很大伤亡,但自己伤亡极重,108师中曾经是东北军少壮派的322旅旅长刘启文少将(西安事变的死硬分子,少壮派杀害王以哲军长的谋划者之一)壮烈殉国,日军击破108师阻击,一举突入松江城下,还将松江三面包围。

此时67军下属的4个旅中3个旅伤亡很大,基本失去战斗力,还殉国了2个旅长,1个旅长重伤,仅剩一个324旅还有战斗力。

324旅在旅长夏树勋指挥下仍在顽强抵抗,拼死阻击日军进攻。打到11月11日夜,日军四面冲入松江城内,324旅残部和日军激烈巷战1小时,松江城实际已破。

67军军长吴克仁见松江城已经无法防守,随即率领残部突围。于是67军虽然没有防守到3日,也基本完成了任务。

吴克仁率领剩余部队从没有日军的北门突围,突围中67军参谋长吴桐岗少将不幸阵亡。

如果67军没能在松江坚守这三天两夜,恐怕还会有更多的国军部队在上海被日军合围。在这种情况下,以东北军和日军战斗力相差之悬殊,能够防守差不多三天也算是相当不容易了。

当晚吴克仁率领部队退出松江城,撤退中一部士兵被日军打散。67军残余部队赶到苏州河时却发现,必经之路的苏州河大桥已经被日军飞机炸断。

无奈之中,吴克仁下令全军涉水过河。

苏州河有40,50米宽,水流湍急,所以涉水并不容易。

就在67军官兵缓慢涉水渡河期间,日军一支先锋部队冲入河边,向河中猛烈射击。

吴克仁军长当场中弹落水,随即被河水冲走。虽然之后一直没有找到尸体,一般认为是阵亡殉国了(苏州河通黄浦江,遗体很可能被冲入长江,冲入大海,自然无法找到)。

吴克仁中将是淞沪会战中殉国16个将军中军衔最高的一个。

松江战斗中,67军由于被日军三个主力师团各一部主力围攻,几乎全军覆没。

除了67军军长吴克仁中将殉国以外,该军的军参谋长吴桐岗、师参谋长邓玉琢、322旅旅长刘启文、321旅旅长朱之荣和王熙瑞等八名团长以及绝大多数的营、连、排长都牺牲,319旅旅长吴骞负重伤。107师伤亡超过9成,108师也伤亡过半。

67军没有给东北人丢脸。

蒋介石得知日军从金山卫登陆以后,知道情况紧急,立即开始部署全军总撤退,并且在11月8日正式下达总撤退令。

1937年11月13日中华民国政府发表自上海撤退之声明: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