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90:血肉长城南口(3/3)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九十(新抗战系列之十二)

由于入侵察哈尔的日军主力在南口鏖战,根本腾不出手来进攻张家口,而另一路所谓察哈尔派遣兵团还远在热河省和察哈尔省边境一线,察哈尔省其他地域日军兵力非常空虚。

其中察哈尔省北部和东部只有李守信的伪内蒙古军骑兵几千人和日军第混成2旅团2个大队驻守(日军都驻守在张北)。这些伪军战斗力很差,而且在一年前刚在绥远战役中被傅作义大败,是比较容易被击败的。

当时在察哈尔的刘汝明68军有1万多人,傅作义的晋绥骑兵军也有1万人,对付李守信还是很有把握的。

尤其日军据点张北距离刘汝明控制的察哈尔省省会张家口只有不到30公里,实在是心腹之患。

如果在日军兵力空虚的时候,国军出动主力一举扫清察哈尔省内如崇礼,张北,尚义,商都,德化等日伪据点。一旦这些据点被国军控制,日军想长驱直入占领察哈尔省就没那么容易了,必须一个个拔出这些钉子才行。

况且国军一旦占领这些据点以后,日军必然要先去占领这些地区,也无力增援南口,南口一线的压力也就减轻了。

于是,蒋介石在察哈尔总指挥傅作义的建议下,在8月14日命令刘汝明的68军和傅作义的骑兵军配合,以2万多大军迅速歼灭察哈尔东部和北部的伪内蒙古军和日军,消除南口侧翼的威胁,减轻南口压力。

傅作义派自己的骑兵军攻击察哈尔北部和东部的崇礼,尚义,商都,德化等地,命令刘汝明集中兵力攻占张北,因为刘汝明的部队离张家口最近。

可是刘汝明再次出于保存实力的想法,不愿意主动进攻损失自己的实力。他先是拖着不出兵,然后以张北的伪内蒙古军领袖李守信已经跟他接触,准备反正为理由,依旧按兵不动。

同时阎锡山也为了保存晋绥军实力,命令傅作义不要主动出击,只要确保南口即可。

就这样,直到8月18日,南口局势开始转为对国军不利。傅作义犹豫再三,还是下令主动进攻察北,察东一线。

同蒋介石预料的一样,察哈尔的伪内蒙古军战斗力不强。傅作义使用他骑兵军的3个骑兵师和2个步兵师很快横扫了察北,察东一线,接连攻陷德化,商都,尚义几个据点,并且配合刘汝明部包围了张北。

此次攻坚战晋绥军打的很好。以商都为例,守军有伪内蒙古军1个骑兵师和日军步兵1个步兵小队1个宪兵小队,共1700多人。进攻的晋绥军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强攻战,还动用了山西省自制的火炮,终于攻破商都坚实的土城墙,毙伤日伪军200多人,还活捉了50多人,其中包括1个日本军官和1个日本士兵。余者包括蒙奸伪骑兵师长尹宝山为首的日伪军四面溃逃,由于晋绥军外围部队没能及时赶到,没有全歼这股溃军,晋绥军伤亡200多人,缴获了大量的军用物资。

可是由于刘汝明和阎锡山的拖延,日伪军已经有比较完善的准备,所以对张家口威胁最大的据点张北并没有被国军攻陷。

其实张北日军兵力只有两个大队,还有李守信的一些伪军,如果集中上万兵力强攻还是可以得手的。可惜,战机一失,下面就难了。

而张北离张家口近在咫尺,由此牵制了国军大部分兵力,也导致张家口防御变得非常艰难。加上刘汝明拒绝中央军更多兵力进入察哈尔省,阎锡山也不愿意损失太多兵力帮助刘汝明防御,也导致察北,察东一线兵力不足。

18日,南口一线日军投入4万大军猛攻,火力也非常猛烈。

由于日军进攻兵力很大,国军13军开始不敌。

当时日军依靠火炮密集轰击13军阵地,对国军危害很大。日军使用山炮(山炮是日军步兵炮的一种,一般口径在75mm至105mm。这种火炮一般重量很轻,结构简单,可以拆卸开由士兵或者骡马运送,所以特别适合山地作战)轰击13军一线阵地,用野战榴弹炮轰击13军二线阵地,除此以外,日军居然还使用重型榴弹炮轰击13军后方第三线阵地,搞得13军从后方运送弹药和军粮都十分困难。

日军火炮威力大,反应快,国军火炮各方面都不是对手,只能开几炮就立即转移阵地,这对于山地作战来说,谈何容易,也导致了国军火炮持续性极差,经常开一两炮就停顿一个小时。

因为日军炮火猛烈,甚至连国军的82迫击炮和重机枪部队也受到极大威胁,被迫打打停停,不敢连续开火,不然很容易被日寇火炮定位消灭掉。

后来干脆把火炮一门门分开使用,并且不敢和日本火炮对射,只是用火炮轰击日军轻重机枪,并且轰击冲锋日军,对国军一线守军做做微弱的火力支援。

除了火力不及以外,另外一个大问题又出现了,就是指挥问题。可以说,参战军阀派系太多,必然导致指挥凌乱。

总指挥名义上是傅作义,他实际仅能指挥自己的晋绥军和汤恩伯的13军,对如刘汝明和其他派系的部队,他是指挥不动的。

而汤恩伯此时也焦头烂额,他本来应该一心放在南口指挥上,但由于参战部队派系太多,光是实际指挥协调就耗费了极大精力。从南口开战,汤恩伯仅仅亲赴南口前线一次,其他时间全部在怀来负责指挥协调各派系部队战斗。

由于南口前线部队数量仅仅比日军稍多,实力是不及的。

汤恩伯此时就充当了抓壮丁的角色,他将周围所有可以调动到南口的部队一一作了申请,分别找蒋介石,阎锡山,刘峙,卫立煌协调。

期间连哄带骗,威逼利诱,也算用尽了老汤的心力。前后来增援的部队多达7个派系,也算让人叹为观止了。

18日以后傅作义率领72师以及100旅,211旅,独立第7旅等晋绥军部队增援南口。72师师长陈长捷,这是一支生力军,一度稳住了南口前线局势。

同时傅作义命令卫立煌的14集团军加快行军速度,卫表示自己部队可以在21日到达。第14集团军下辖3个师,分别是中央军李默庵的第10师,刘戡的第83师,陈铁的第85师,兵力较多,战斗力也很强,如果赶到南口前线局势会立即扭转。

19日,日军发动最猛烈的进攻,国军奋力还击,战况非常激烈,各条战线整日都是激烈的厮杀,到处都是喊杀声和拼刺声。日军血红着眼睛强攻,国军顽强的一次次反击,把日军一次次击退。一挺国军轻机枪的射手中弹阵亡了,射击副手就端起机枪射击,傍边受轻重伤的伤员为他压弹夹,没有一个愿意离开阵地的。有的重伤员压着压着就牺牲了,傍边的战友就含泪接过他手中带着血的弹夹,继续装弹,然后递给机枪手。而机枪射手为了发扬火力杀伤日军,整个人半个身子伸出战壕,奋力射击。日军子弹密集飞过来,他每分钟都可能中弹几十次,但根本没有畏惧。仗打到这个份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自己的命都豁出去了。

仅仅一日之内,国军伤亡近2000人,日军一度攻入居庸关南门,后被国军反击击退,双方在居庸关外留下了大量尸体。

战况危急,本来如果傅作义再继续增援南口,还是可以继续守住一段时间。

但就在此时,察哈尔省的局势出现急剧变化。

之前让傅作义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在刘汝明被傅作义严令进攻张北的同时。张北的日军第2旅团2个大队突然先发制人,主动迎击刘汝明进攻部队。

此前刘汝明对进攻张北并不热心,他怕自己攻坚不成反而遭受太大损失。所以他勉强打了一下,仅仅占领了张北外围玻璃彩等小据点。由于刘汝明没有想到日军敢于立即进攻,此时措手不及,遭遇了很惨重的失败。

仅仅一个晚上,刘汝明68军守军防御这一线的保安第2旅大败,伤亡数百人,保安第2旅旅长马玉田也中弹殉国,全旅溃败下去,长城防线也被日军突破。

除了第2旅团的进攻,察哈尔派遣兵团其他2个旅团也从多伦出发,从北往南进攻张家口。由于这2个旅团都是摩托化部队,全军都是乘坐汽车的,所以前进速度非常快,也很快突破长城一线。

眼见张家口危急,刘汝明此时才慌了神,赶忙向傅作义请求支援,傅被迫将准备增援南口的晋绥军两个旅调去张家口一线。

由此晋绥军的援军被迫停止增援南口。

这边负责增援的卫立煌14集团军在行军到北平附近的门头沟时,突然遭遇日军第6师团36旅团主力的拦截。14集团军被阻挡,虽然最后击退了日军的拦截,但也花费了好几天时间,无法在21日赶赴南口。

本来南口这边就非常艰难,一线部队伤亡过半,阵地大部分被摧毁,现在援军又不能赶到,恐怕要守不住了。

汤恩伯见军情危急,一面紧急要求增援,一面下严令:非有命令不得移动或者放弃阵地。

25日,日军经过半个月的攻坚战,也有相当巨大的损失。除了第11旅团伤亡的3000多人以外,第5师团强攻伤亡也非常惨重,到目前为止已经超过6000人,但日军仍然在坦克的配合下攻入居庸关内,并且迂回南口后方怀来一线。

更惨的是当日张家口这边更加危急。前一日,日军接连击败刘汝明68军,逼近张家口西南边的高地,张家口城内已经能够清楚的听到枪炮声。刘汝明向傅作义求援,让晋绥军接手张家口附近的防御。但让傅作义没想到的是,他的晋绥军还没到达前线,刘汝明为保存实力,就把张家口城内和附近的大部分守军全撤走了,诸如孔家庄等重要阵地根本无人防守。

而增援的晋绥军火速赶到阵地,惊讶的发现29军已经撤走,阵地上根本空无一人,结果他们还没来得及站住脚就遭遇了日军,顿时被日军冲散。日军由此占领了孔家庄车站,从而彻底切断了平绥铁路,南口的守军无法通过铁路得到后方增援,也无法利用铁路撤退了。

傅作义得知这个情报后大怒,他下令集中晋绥军和刘汝明68军143师乘夜反击日军,还动用了刘汝明的几门大口径重迫击炮,这在当时是国军的超级武器。

这次进攻虽然造成日军很大杀伤,但无力将其击退,而张家口一线地形不适合防守,日军进攻部队进展很快,看起来张家口的失守只是时间问题。

汤恩伯知道只要张家口一失,南口守军的退路就被切断,平绥铁路也被切断,那么南口的坚守也就没有意义。更惨的是,如果现在不退,恐怕南口守军就要被日军两股主力合围歼灭了。

眼见情况危急,汤恩伯电报蒋介石询问是否可以撤退,蒋介石严令不允许撤退,并且电令卫立煌14集团军加速赶赴南口。

卫立煌指挥所部以相当代价击溃日军阻击,一部奋力赶赴到南口外几十公里处。

但此时南口防线已经被日军攻破数点,加之张家口随时失守,南口实在守不住了。汤恩伯在26日下达突围命令,由此南口失守。

27日张家口被日军攻陷,同时该路日军和南口进攻的第5师团会合,切断了南口守军的退路。

好在由于南口的国军退得较早,没有被日军合围。

此次南口战役算得上七七事变以来中日双方第一场激战,也是日军遭受的第一个重击,是有一定意义的。

虽然此战的结果是没有守住南口,日军由此进攻逐步占领了察哈尔省。但汤恩伯的13军为主力的国军部队,面对日军1个师团又1个旅团的大军,在南口死守19天之久,造成日军1万5000多人的损失,也就彻底打破了日军无敌的神话。

此战告诉全世界,虽然国军武器装备训练都不如日军,但是依靠地形的优势,仍然可以对日军造成很大伤亡。

而国军方面伤亡自然更大,达到2万7000多人。其中汤恩伯13军伤亡最大,两个师2万8000人中就伤亡了1万2000多人,占全军人数的百分之四十六。

不过这样的伤亡是日军所无法接受的,由于1万多人伤亡导致入侵的步伐减缓,使得山西的国军有了一定的准备时间。

此次南口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说来还是察哈尔境内国军战力不敌日军。但此次战役中,刘汝明的自保心理导致南口战役处于极大的被动中。之前拒绝中央军进入南口,导致错失了一周宝贵的时间。等到刘汝明允许13军进入南口后,仅仅2,3天日军就开始了进攻,导致处于防御地位的13军非常不利。

而实战中,让刘汝明出兵反攻,扫除察哈尔境内日伪军据点,结果刘汝明怕损失实力,不愿意出兵,坐等日军向他进攻。

南口危急时候傅作义曾经让靠近南口的刘汝明的一个团向南口靠拢。结果刘汝明跟没有看到一样,连电报都不回。更离谱的是,南口激战期间,从陕西米脂增援过来陕北王高双城86师沿着平绥铁路坐火车试图增援南口,却又被刘汝明挡在张家口外面,导致最终86师没有能够到达南口。

而晋军86军在战役最后试图增援已经危在旦夕的张家口,但就是到了这种生死关头,刘汝明居然还是拒绝。

最终结果就是增援全部被刘汝明挡在张家口外,而张家口还是仅有刘汝明自己1万多人,根本不是日军对手。

可以说,现在来看,刘汝明真是非常可笑的,算得上老佛爷的那句:宁与友邦,不与家奴。

除了刘汝明以外,阎锡山也处于保存实力心理,几次限制傅作义,不让其出兵反攻察哈尔省,就是怕损失自己的兵力。

同时,由于各派系军队太多,察哈尔境内国军统一指挥上比较呆滞,互相协同也差。好在蒋介石大体将察哈尔分成两条战线,让刘汝明防守自己地盘张家口,让汤恩伯防守南口,让傅作义负责总指挥,同时用他的晋绥军负责增援。

刘汝明必然会保住自己地盘张家口,傅作义阎锡山为了保住他的地盘山西和绥远,也肯定会全力保住察哈尔省,因为该省是山西绥远的门户。至于最为重要的南口,就交给汤恩伯,因为汤的中央军师绝对听从蒋介石命令的。

但任何人都可以看出,这样的安排只是尽力而为,如果遇到各级指挥官不遵守的话,傅作义也是没什么办法的。

南口战役是全面抗战以后的第一场大血战,一寸河山一寸血,血肉长城是我们的民族之魂。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