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90:血肉长城南口(2/3)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九十(新抗战系列之十二)

此时日军重武器已经运送到南口前线,并且马上开始发挥巨大作用。在国军夺回龙虎台的第二天,日军重炮开始猛烈轰击南口一线,炮火极为猛烈,国军守军遭遇很大伤亡。

89师最前线罗方珪团长的团部也被一发重炮炮弹击中炸塌,团部参谋,副官,卫兵等伤亡殆尽,罗本人受重伤侥幸未死,后在台儿庄战役中光荣殉国。

经过几日激烈前哨战以后,日军华北住屯军总司令香月清司下令独立混成第11旅团从8月11日开始全面进攻南口一线。

由此,两军开始了长达半月的残酷攻防战。

日军使用的这两支进攻部队都是日军中的精锐。

其中首先进攻的关东军铃木重康第11旅团是关东军精选出来投入华北战场的,

而后来增援的日军第5师团则更厉害,它是日军最精锐的17个常设师团之一,也是日军最早编组的7个师团之一,有钢军的外号。

由于该师团常驻日本广岛,也被称为广岛师团。广岛师团早在1888年就已经成立,到了1937年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兵员全部来自日本本州西部中国山地地区的广岛、岛根、山口等地,现任师团长为板垣征四郎中将。

第5师团是日本精锐部队,是日军侵略的急先锋,参加过历次侵略战争,包括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干涉俄国内战,太平洋战争等等。

仅仅在中国,就从华北一直打到广西,据称先后同70多个番号的国军师交过手,也曾多次被国军重创过。

第11旅团兵力约有1万人,第5师团兵力有近3万人,这两支部队装备极为精良,仅仅第5师团直辖的一个野战第5联队就有36门75mm野炮与12门120mm重型榴弹炮,单单这个联队的重炮就超过中国1,2个集团军。师团还配属坦克部队,更有日本空军的大力支持。

师团长是板垣征四郎,这家伙是侵华的急先锋,也是当年发动918事变的主将之一。板垣征四郎从小学习中国文化,所以精通汉语,是著名的中国通,和冈村宁次,土肥原贤二,矶谷廉介都是陆军士官学校的同一期好友。

板垣征四郎19岁时候作为一个排长参加了日俄战争,在战斗中受了重伤,也由此被送入日本陆军大学学习,毕业后授予大尉军衔。

从1917年开始,板垣征四郎被派往中国从事间谍工作,由此呆了5年之久。他对中国相当熟悉,也一直都是热烈的侵华派。

可以说从918到入侵热河,到满洲国成立,扶持伪内蒙古政权,出兵华北,建立汪伪政权都有他的影子。板垣征四郎对侵华费尽了心机,77事变正式开战之前,他曾经打着去五台山游玩的旗号,不坐飞机也不坐火车汽车,而是步行走了1000多里,沿着北京,张家口,涞源,平型关,滹沱河谷,忻口这条线走过了察哈尔省和山西省。当时中国舆论还有些奇怪,甚至赞扬板垣对于佛教很诚心。其实板垣此行是为了侦查将来的行军路线,可谓用心良苦!

但他们的对手也不弱,就是汤恩伯的中央军第13军。

13军是中央军的精锐部队,有第六大主力的称呼(本来国军有五大主力)。该军于1927年5月12日由武汉国民政府的第2军的5师、教导师(后改番号38师)和新建的39师合编而成,都是当时的精锐部队,兵员素质极佳。该军参与过多场重大战役,并且在1932年5月进行了重组。

以徐庭瑶第4师、汤恩伯第89师合编成13军,军长为蒋介石的心腹钱大钧,这两个师都是中央军的主力部队。

以第4师为例,早在1932年时它就已经下辖3个旅、6个团及2个补充团,合计8个步兵团,配备1个重迫击炮营,1个山炮连。每团辖步兵3个营,八二迫击炮及20mm小口径火炮各1连。每营辖步兵3个连,重机枪1连。每步兵连辖3个排,每1步兵排有法制哈其开斯式轻机枪2挺,该师总兵力1万多人。

这种装备在当时国军中来说是第一流的,当然跟日军自然无法相比。

以炮兵来说,装备最好的第89师也仅有日本大正式山炮9门,都是使用了十几年的老古董,射程已经降到4000米到5000米。

而第4师仅有几门小口径平射炮,还有2门苏联早期援助的老式火炮,是沙俄时期造的。这些苏联火炮虽然精度和威力还可以,但非常笨重。开战之前13军的炮兵们在当地老百姓的帮助下,用尽千辛万苦才将这两门火炮用绳子拉上了南口阵地的山上。由于火炮是苏式,而中苏早就断交,导致该炮的炮弹极为缺乏,只有几十发。这次为了作战,炮兵们把兵工厂制作的一些试验炮弹也全部送到前线了,完全是死马当活马医。

实战中,由于火炮上的巨大差距,让国军吃了大亏。

虽然武器装备上差别太大,唯一值得欣喜的是,该军经过严格训练,官兵多为黄埔出身,军事素质高,战斗意志顽强。

该军在1936年的序列为:军长汤恩伯。下辖邢震南第4师、王仲廉第89师,全军2万8000多人。

这个89师大家似乎比较熟悉(亮剑),实际上89师早在北伐期间就大名鼎鼎,师长就是汤恩伯,该师战斗力和战绩绝对不亚于第4师,是中央军的精锐部队,在当年比红军任何一个师的名气都要大上很多。

该军之前为了对付陕北红军东征而进入山西,之后又为了增援傅作义的绥远抗战而进入绥远,现在也是中央军各部中最靠近南口的一支军队。

日军铃木重康第11旅团主力在重炮,飞机和坦克的支援下,从11日起猛烈进攻南口外围的南口镇,龙虎台一线。

王仲廉的89师529团拼死抵抗,完全是有死无退,往往整排整连死在阵地上。

实际上13军内部黄埔系官兵抗日报国意志极为强烈,他们早在开赴南口之前全体官兵已经下了在此处殉国的决心。

得到赶赴南口的命令后,13军大部分官兵写了抗日决心书,从团长开始全部官兵还留下遗书。他们将除了武器弹药口粮以外所有私人东西全部留在后方(包括当月的军饷),遗赠给亲属。换句话说,这些将士根本没准备再活着回去。

日军在河北对付29军,几小时就能击破南苑29军主力,1,2天就可以攻陷北平城。

但整整打了3天,才勉强攻占了南口外围的南口镇,还付出了伤亡过千人的代价。

11旅团旅团长铃木重康对此极为不满,下令加大攻击力度。

但没想到,下面的进攻更是艰难。

国军以居庸关南口为核心,以险要的山势顽强阻击。日军强攻了3日,直到8月16日,付出了死伤累累的代价,却仅仅获得微不足道的进展。

日军开始进攻以阅兵式的所谓花架子式,以大队(营)为单位,整营的列队冲锋,结果因为人数较多,目标较大,在13军守军火力下伤亡累累,吃了大亏。尤其走在前面的日军排长,连长这类军官伤亡非常大。

日本官兵也不是笨蛋,在被当了几天活靶子以后,自发的开始疏散进攻队形,不再这样玩命。

之后日军开始以中队(连)为单位冲锋,目标小了很多,但实战中伤亡还是不轻。

到了这种地步,所谓大日本皇军尊严也就让位于先活命了,日军转为小队(排)甚至班为单位,以非常疏散的队形轮流冲锋。

几天战斗中,13军击毙了不少日军进攻士兵,但他们伤亡也不轻。

在日军攻击期间,13军守军开始在很远地方就开枪开炮射击,这样就暴露了自己位置。

后来日军发现步兵强攻损失太大,往往用小股部队冲击,只要国军一开枪,他们就连滚带爬的退下去。但这样一来,日军炮兵和重机枪就有了目标。

日军往往立即使用重武器向13军暴露的火力点轰击,由于13军重武器上太弱,根本无法还击,由此造成13军相当的伤亡。

几天以后,13军官兵总结经验采用新的战略。他们在日军还在较远的距离并不主动射击,在日军炮击的时候往往还躲在二线阵地的防炮工事里面。等日军接近阵地几百米甚至几十米以后,国军才立即进入一线阵地,然后突然猛烈射击和投掷手榴弹。一旦打垮进攻日军以后,他们就立即停火,让日军重武器找不到射击目标。

同时在日军冲锋部队被打垮以后,国军以连排等小股部队组织成反击部队,乘夜色渗透进入日军阵地,以近距离肉搏战形式攻击日军疲惫的部队。

当时13军官兵非常勇敢,他们以排长连长为代表,主动要求出战,甚至各部互相比较,看谁歼灭的日军多。

有些阵地白天被日军攻占,晚上又被13军夺回。在这种肉搏战中,国军既勇敢又机智,经常以数量劣势部队击垮日军大量守军,烧毁日军辎重,还击毁了两辆日军坦克。

这样一来,日军11旅团被搅得日夜不得安宁,疲惫不堪,加上兵力损失严重,元气大伤。

截止到16日,日军负责主攻的铃木重康第11旅团伤亡3000多人,占进攻部队的三分之一。

国军这边伤亡也不轻,南口一线,89师3个团全部用在第一线,其中罗芳珪529团近2000人中仅仅剩下400多人没有受伤,其他2个团伤亡稍轻。

居庸关一线作战也非常激烈,日军利用坦克猛烈冲击89师另外3个团的阵地。

面对坦克,国军没有好的办法,只能采用危险的近战。近战部队一般分成两批,一批带手榴弹,偷偷接近坦克,用手榴弹炸毁履带,使坦克瘫痪;一批利用坦克无法动弹的时机,攀上车顶,用手枪,步枪从瞭望孔射击,击毙驾驶员。

这种打法虽然能够摧毁几辆坦克,但前提是坦克附近没有日军步兵掩护。一旦坦克有步兵掩护,国军冲击部队就会有相当大的伤亡,也根本无法靠近坦克。看来要另外想办法。

聪明的89师少校参谋吴祖震带领工兵部队,使用日军飞机扔下的两颗没有爆炸的炸弹,改造成为土制反坦克地雷。吴和工兵们将炸弹埋在日军坦克必经之路的路口,结果第二日就当场炸毁了一辆日军坦克。由于日军航空炸弹威力大,这辆坦克被炸得四分五裂,剩下的日军坦克赶忙转头跑走,之后数日再也没有敢于开赴一线进攻。89师官兵乘机将阵地前道路全部破坏,坦克再也无法从此处经过。

其他各线作战都和南口居庸关差不多,非常激烈。

期间国军多次主动出击,日军也集中重兵冲锋。打到激烈的时候,89师官兵打光了子弹和手榴弹,就从山上投掷石头下去砸日军,宁死不退。一旦日军突入阵地前,89师所有能动的人全部上阵肉搏,连勤务兵,传令兵,炊事员,马夫都拿着刺刀冲上去了。

一时间喊杀声四起,到处都是血肉飞溅,战斗无比激烈。

日军一次次进攻,一次次被13军顶了回去。

由此中日两军已经在南口激战一周,双方伤亡都很大,都感觉力不能支,随即分别增兵。

尤其日军第11旅团由于孤军深入,后方补给运送不上。加上国军小股部队不断袭击其运输线,前线日军士兵弹药不足,粮食几乎吃光,后方又送不上来,只能靠飞机空投补充。同时大量伤兵也运送不下去,非常的凄惨。

铃木重康旅团长向第5师团要求增援,希望板垣征四郎立即率部赶到南口来,不然他的11旅团就要坚持不住了。

国军这边,在南口战役刚刚开始蒋介石就立即命令卫立煌的第14集团军加速南进南口的步伐,14集团军有好几个师,是一支生力军。

同时在蒋介石的命令下,朱怀冰的94师6000人和李仙洲21师都从山西开赴南口,两部的先头团在14日赶到南口一线,但大部队还在后方。

日军这边紧急命令刚刚在塘沽登陆的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主力立即赶赴南口一线增援,由板垣负责统一指挥第5师团和第11旅团的4万大军。

双方增兵以后,南口的战斗更为激烈。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