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一笔好字的价值

清朝科举,要看八股文章。所以,满朝的士子,成天的课业,就是学做八股。从作文的技术而论,《儒林外史》里的鲁编修有话,八股文章做好了,要文便文,要诗便诗,一个巴掌下去一掴血。从秀才考到进士,只消熟读四书,人家出一句四书章句做考题,你就知道上下文,再懂点八股文的规矩,大体上就可以敷衍成文了。

只是,四书总共就那么点内容,翻来覆去地考,所有的章句都出尽了,考试范围,眼见越来越小。坊间为了配合古代的“高考”,复习资料应有尽有,详尽罗列各种中式的文字,加以点评,一个人即使文字功夫不行,但只消记性好,肚子里装上几百篇范文,考试出题,大体跑不了四书的范围,赶上一个背熟的题目,照猫画虎,总是可以应付。相反,判卷的考官,由于已经考上了,敲门砖不用了,所以对各种范文,反而比较陌生,就算考生写的文字,跟范文一模一样,也未必能识破。那年月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更没有各种识别软件,好混。

当然,考官为了防范考生这样作弊,也可以用出截搭题的方式加以对付。即把四书章句两句不相干的话,截出来放在一起。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制作复习资料的人,很快就想出了对付的办法,照样可以走捷径。道理很简单,这种截搭题,出题的人,自己也未必知道怎么做,反正按八股的规矩,代圣贤立言,模糊含混地糊弄成一股一股对仗的句子,谁也不敢说不可以。

所以,科举考试判卷的人,无论座师还是房师,其实挺为难的。面对一堆高度相似的文章,还必须分出高下,真是个不好干的活儿。所以,时间一长,考官也有了自己的办法,第一是看有没有政治问题,如果有不按朱熹注释思路作文的,马上枪毙掉便是。第二,是找格式上的毛病。过去写文章,规矩大,什么地方该空格,什么地方该另起一行,都有讲究,该避讳的地方,必须避讳,也是不能碰的红线。凡是碰上有这样的犯规事项,文章也刷掉。第三,非常关键的一点,是看书法的好坏。每逢考试,但凡考官分不出高下的时候,就看字写的好坏。最后的殿试,分出状元榜眼探花的考试,更是如此。

所谓殿试,就是在皇宫里中和殿前,由皇帝监视着,中式的贡士们每人一个小桌子,在短时间内完成一篇短文。这样的考试,任何人都没法展示文采。最后判卷,阅卷大臣们,也就是按书法的优劣打分。每次殿试,最后排名三甲的,无一例外都是书法最优的。总之,不写一笔好字,走科举这条路,基本上戏不大,即使走了狗屎运,考上了举人,最后进士考试也得落第,万一不落第,也绝不可能排名靠前。

晚清名头很响的思想家龚自珍是名士,无论诗还是文,都为时人所推崇。但是,龚大名士的书法,却不怎么样。不是说他真的写得不好,而是这样的人,写不出规矩的馆阁体。作为放荡不羁的名士,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但是,这个致命的毛病,就影响了他科名的位置,好不容易中了进士,无论如何,都排不到前列了。自然,也就点不了翰林,正式翰林没戏,连见习翰林(庶吉士)也没有戏,只好委屈做部曹了。

清代的翰林,实际上是闲官儿,无事可做,但在仕途上,出息却最好。只消做了正式的翰林,就有机会上行走,陪皇帝读书,被皇帝看上,日后腾达。就是官没做好,退休了,各大书院,也方便请你去做山长,体制外的银子也好挣些。社会上,即便商人,也高看你不止一眼。龚自珍作为当时的文坛领袖,才华横溢,名士派十足,却点不了翰林,得不到体制的认可,很是恨恨的。自此而后,凡是龚家的妇人,其妻,其妾,儿媳,女儿,包括丫鬟,都被逼非学馆阁体不可,天天练习,日日书写。写的像个样了,还拿出来显摆。对人说,你看,翰林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会写馆阁体吗,我家妇人,个个都可以入翰林。一次龚自珍考内阁中书,朋友嘲笑说,要是他的如夫人来考,中式的概率还大些。据说,他的一个如夫人,在京城,书法已经小有名气了。

龚家的妇人练了一笔好字,但翰林却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羞辱,满朝的读书人,依旧还是练字。尽管,敏感的龚自珍,已经感觉到了天下的危机,在危机中的朝廷,没有人才。他天天叫,日日喊,但除了极少数人,没有人真的把他和他那张乌鸦嘴当回事。最后,龚大名士只好莫名其妙地郁郁而亡了。他死之后,文坛,依旧是一笔好字的天下。

2012-12-26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