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86:南苑大血战(1/3)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八十六(新抗战系列之八)

日军在宋哲元犹豫不决期间,很快在华北集结了约5万人的重兵,主要是三支部队,一是原本就在平津一线的日本华北住屯军一个旅团,二是从东北调来的关东军两个精锐旅团,三是从朝鲜调来的一个精锐师团,这些全部是日军的精锐部队,其中仅仅朝鲜军的第20师团就有近3万人的兵力。

加上日本联合舰队数十艘军舰,200多架作战飞机,日军集中在河北省军队的战斗力已经远远超越平津一线的29军部队。

更重要的是,日军已经完成了对平津两市的合围,并且通过攻占廊坊切断了平津的铁路联系。北平东西北三面被日军合围,最近的日军离北平市中心不过10几公里,1,2个小时就可以打到北平城墙下。

除了以上的部队以外,还有大量日军正在源源不断的向华北开进。根据7月27日日本军部的命令,日军中战斗力最强的第5,第6,第10三个师团近10万大军正从国内乘船向华北前进。

7月26日,日军已经决定全面发起进攻,而进攻的主要目标就是拥有300万人口的北平城。

日军此时已经从三面合围北平,只有南面尚且没有搞定。由于吉星文部在卢沟桥和宛平城的坚守,日军一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是控制了宛平附近的丰台而已。

所以,此次日军主攻的方向自然是北平城的南面。

日军一些军官提议攻打宛平和卢沟桥,但日军华北住屯军高层认为,在这个时候打不打宛平已经是次要的。因为宛平城只是北平城外围的交通枢纽,打下宛平城后,还必须消灭在南苑驻扎的29军大批部队。

南苑有29军重兵和29军的军部,是守卫北平南边最重要的一个基地,也是29军指挥中枢。这时候打宛平,还不如直接进攻南苑。

一旦南苑被日军攻陷,北平四面完全被围,也就是囊中之物了。至于宛平城无论29军是否死守,已经不重要,下面可以从容解决。

于是日军把攻打北平这个战役重心放在南苑扫荡29军军部以及主力部队,由此南苑保卫战就开始了。

相比淞沪会战的准备和进展的过程来说,平津抗战可以用一个字形容,就是乱,完全是一场混战。

但乱的并不是日军,日本方面对此次战役计划周密,经过精心准备,乱的只是29军高层。

南苑兵营位于现在的北京市丰台区南苑机场内,从清朝以来就是京畿一带训练军队的一个基地,有半个世纪的历史。袁世凯,冯玉祥都曾经把指挥部设在南苑,现在的29军也是这样。在1937年77事变爆发之前,29军军部一直都设在南苑。

南苑此处曾经驻扎过3万多大军,占29军在河北军队的半数。

不过在77事变爆发以后,一部南苑驻军奉命开拔,一部非战斗人员则奉命后撤到保定,石家庄等地,留下来的部队并不多,总兵力仅有7000多人。

而日军为了击破南苑的29军,集中了朝鲜20师团主力和华北驻屯旅团,约1万人。

实际上攻打南苑之前,日军已经进行了几次强有力的攻击,扫清攻打南苑的外围障碍。

27日凌晨3点,日军集中部队首先攻击了通县29军部队,驻守此处仅有独立39旅一个营,自然不是日军优势兵力的对手。该部却仍然奋力抵抗,双方激战7个小时,该营伤亡过半,在营长傅鸿恩率领下拼死突围出去,通县由此被日军攻占。

27日15点,日军20师团的河边旅团一部约1000多人,突然直插入北平南郊团河一线。当时赵登禹率领的132师一个团刚刚经过,另外一个第4团则在行军途中突然和日军遭遇。

日军是有备而来准备充分,第4团却并没有作战准备,一度被打乱。双方狠狠拼了1,2个小时,期间日军动用火炮和飞机凶狠打击,第4团挡不住日军攻势,慌忙放弃团河撤退,该团伤亡过半。

面对通县,团河两声近在咫尺的巨雷,一味希望和平解决的宋哲元终于开始醒悟。他慌忙在27日15时对29军下达了全面备战命令,但此时已经太迟了。

仅仅几个小时后,也就是28日拂晓,日军第一波进攻部队已经在南苑外几百米处集结完毕。这波部队有3000多人,40门重炮和100多辆坦克,装甲车,还有40多架飞机的掩护,攻击力相当强大。

日军这第一波冲击,就让南苑兵营内炸开了锅。

当时南苑是一个什么情况,可以说,在日军没打的时候已经乱成一团。一是各部各自为政,没有统一指挥,二是临阵换将,犯了兵家大忌,三是任命的总指挥赵登禹对南苑情况并不了解,是所谓外行领导内行(特指对南苑附近的军事情况了解程度来说)。

在南苑战斗打响前一天,29军军部还在南苑,在南苑的29军部队自然由军部直接指挥。但前一天,也就是27日,在发现日军进攻通县和团河以后,宋哲元估计日军就要发动全面进攻了。

南苑处于日军进攻的第一线,把29军军部设在这里太过于危险,怕是日军一个冲锋就把指挥中心击垮了。所以宋哲元赶忙下令将29军军部马上迁到北平城内去。

于是就在日军进攻前不到24小时,29军军部才慌忙从南苑撤走。军部撤走以后,南苑由谁来指挥呢?

宋哲元留下29军副军长佟麟阁,骑兵师师长郑大章两个人负责指挥。

担任过察哈尔省主席的佟麟阁是个久经战阵的老军人,此时他深感南苑兵力过于薄弱,赶忙向宋哲元请求支援。宋也知道南苑实际有战斗力的部队只有4000人,他赶忙命令132师师长赵登禹率领1个主力旅紧急前往南苑增援。

佟麟阁是副军长,职务貌似最高。郑大章和赵登禹则分别是骑兵师和132步兵师的师长,虽然同是中将军衔,但职务上比佟要差了一些。加上佟麟阁还兼任南苑军事训练团,军官训练团的团长,长期驻扎在南苑,对周围情况非常熟悉,理应由佟麟阁担任总指挥。

此时,宋哲元却做了一个似乎很奇怪的命令,他命令赵登禹,佟麟阁,郑大章同时负责南苑的指挥。

军队中任何时候只能有一个最高指挥者,由这个人负责统一指挥全局,切不能有很多人指挥。如果指挥的人多了,必然自行其是,政令不统一,部队也就陷入混乱之中,无法有效作战。

这个统一指挥可谓是血的教训,在历史上不知道重演了多少次,不知道流了多少鲜血才得出来的经验。但此时宋哲元似乎没有吸取教训,之后的战斗中,南苑的29军官兵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是宋哲元不知道这点吗?他打了20年的仗,不可能不明白这点。因为29军就是西北军,西北军是标准的军阀部队。而所有军阀部队的特点就是:谁的兵谁管,别人根本指挥不动。

在军阀混战中,经常听到一句话就是:老子是×××的部队,除了×××以外,玉皇大帝的命令我也不听。赵登禹的步兵只听赵登禹的,郑大章的骑兵只听郑大章的,其他的军官调动不了,相互也指挥不了。

这其实是军阀自保的一种办法,军阀以枪杆子为最重要的财富,那么枪杆子抓在谁手里就是最重要的。任何军阀手下的兵必须只听命他一人,其他人的命令一概不听,甚至父亲的兵,儿子调动不了。哥哥的兵,弟弟调动不了。

如果这些兵还听从于其他任何人,那么就有叛变投靠别人的可能。自己辛苦积累来的枪杆子,就被别人夺去了。所以这种情况绝对不允许发生。

这个军阀的特征,导致南苑作战时期,根本没有统一的指挥,各部基本各自为战,战斗过程极为混乱。

宋哲元还下命令,名义上让赵登禹统一指挥南苑的部队。为什么任命赵登禹负责,而不任命佟麟阁或者郑大章呢?

可能是因为郑大章只是骑兵师师长,并不懂步兵作战方式,而防御作战骑兵发挥不了什么作用,自然不能用他。而佟麟阁虽然是29军中最有名的练兵能手,对南苑情况也很熟悉,但这4,5年没有带兵打过仗,对战争有些生疏了。

1933年长城会战,赵登禹拿着大刀亲自率领800大刀队突袭的时候,佟麟阁奉命担任察哈尔省主席,在后方负责后勤等支援工作,没有去一线参战。

长城会战后,冯玉祥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中,佟麟阁虽然担任第一军军长,但也只是将部下一个师交给吉鸿昌指挥,自己没有实际指挥作战。

由此,宋哲元可能对佟麟阁是否能应付这种规模的激战有所疑惑,任命战争经验相对丰富的赵登禹指挥。

但由初来乍到的赵登禹统一指挥南苑部队,实际上是极欠考虑的。当时南苑部队番号就有七八个,非战斗部队和新兵又这么多,换成谁都无法有效指挥。

况且赵登禹那时候还不在南苑,在开战前几小时,赵率领一个团从团河紧急赶来。赵登禹赶到南苑以后,由于离日军全线进攻只剩几个小时,根本无法做什么部属,甚至连部队具体的布防情况也无法搞清楚。

赵只是派出一些便衣在南苑附近警戒,并且要求南苑的部队做战斗准备,完全是死马当活马医了。

此时南苑的情况也不好,29军守军的总兵力尚且不足8000人,其中还有1500名学生新兵,也就是军事训练团。这些学生兵没有任何战斗经验,刚刚完成新兵训练,连实弹射击都没有打过几次,原则上是不能投入实战的。

除此以外,还有司令部的部分文职人员,后勤人员,野战医院等非战斗人员1000多人,实际有战斗力的仅有5000多人。

其中战斗力较强的为军官教导团,孙玉田的特务旅两个团,共三个团。

军官教导团都是29军的基层军官,此时在南苑受训,这些人军事素质很高,战斗力较强。而特务旅两个团大部分士兵都是参加过当年长城会战的老兵,很多人参加过大刀队,战斗经验极为丰富。

这三个团的装备训练,也是29军中最好的。

战斗力虽然还不错,但这三个团总兵力不过3000人,和日军第一波进攻部队的数量大体一致了。

日军装备训练上比国军要好,一般来说,由于火力的巨大差距,在防御中国军要有至少2倍于日军的士兵,才能实现火力的相对平均。

也就是说,光是防住日军第一波进攻的3000多人,南苑守军至少需要7000战斗兵员。现在南苑的29军真正比较有战斗力的仅有5000人,从各方面来看是极为不利的。

而此次日军为了一举歼灭南苑的29军主力,集中了最有战斗力的朝鲜军第20师团大部兵力以及华北住屯军(一个旅团6000兵力)。

其中负责主攻的是第20师团。这个第20师团也是日军中的劲旅,是日军序列中战斗最强的17个甲种一流常设师团之一。

它早在1915年就在朝鲜开始组建,当年单单训练就用了整整3年时间。该师团总兵力约2.8万人,兵员素质一流,全部是从九州,关西地区精挑细选出来的优秀士兵,装备上也十分精良,有大量重炮和坦克。

第20师团在朝鲜驻扎长达10多年的时间,它同19师团这两个师团就完全控制了朝鲜全境2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该师团曾经参加过918入侵东北的战役,在攻占锦州以后又回到朝鲜。

此次七七事变爆发后,由于该师团离华北前线很近,所以很快作为急先锋,迅速赶赴河北省。

当时第20师团长是川岸文三郎中将,55岁。这个家伙的资历很老,有30多年从军经验,也是日本陆军大学的高材生。他曾经参加过日俄战争,也在中国待过很长的时间(担任中国住屯军参谋),对中国有一定了解。川岸文三郎还曾经担任过长达8年的天皇侍从武官一职,是日军中一个很独特的人物。

面对日军精锐部队大兵压境,南苑29军战斗力大大弱于进攻的日军,形势危急。

南苑的国军部队中,有一支多达1500多人的学生兵部队,也就是军事训练团。下面要说说这个军事训练团。

由于在热河会战以后日军逐步控制了河北省北部和东部,同时日本通过之前同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塘沽到北平一线都有驻军。

所以在整个中国,除了东北以外,河北省就是日军和日本浪人最为非作歹的地方。日本人在河北开赌场,开烟馆,开妓院,无所不为。

由于治外法权存在,中国政府无权管理这些日本人的产业,要知道,中国人在河北省开大烟馆,被抓住就立即枪毙,但日本人就敢公然贩卖。

而一些日本人在河北胡作非为、无恶不作。他们打人,偷盗,抢劫甚至奸淫妇女的案件,每年都有上百件之多。单是宛平县因为日本人的违法问题,每个月都有专员去跟丰台的日本外交官交涉。

根据条约,中国警察抓到日本人以后无法自行处置,只能遣送给日本警方处理。而日本警方根本不认为日本人在中国的犯罪有什么问题,在他们看来河北省已经算是日本的半个殖民地,甚至日本国内也认为华北是他们的地盘。

所以往往中国警察从正门把日本犯人送过去,还没来得及转身走出大门,这些日本罪犯就从后门大摇大摆的被释放了。

日本政府对自己人犯罪处处包庇,但如果中国人打了日本人,或者杀了日本人,就是天大的事情。日本外交官往往立即冲到中国地方政府里面,大声怒骂,大拍桌子,凶神恶煞的要求严惩凶手。

至于日本军人更是非常嚣张,大小挑衅不断,甚至派出便衣到北平公安局门口大便,到北平政府门口开枪打鸟。

所以平津一线无论军人老百姓对日本人都相当痛恨,29军跟日军冲突不断,几乎月月殴斗,经常闹出人命。

目睹这样的现实,稍有民族气节的人都无法接受。平津一带很多青年人义愤填膺,他们自愿参军,要舍身报国,赶走凶暴无耻的日本强盗。

由于学生参军热情很高,1936年初,29军应社会的要求,办了一届大学生训练班,训练班的成员都是北平各大学的学生。

他们受了军事训练后,却并没有加入作战部队,而是分配到河北省各县政府担任公务员。

为什么不让他们去作战部队呢?主要宋哲元他们认为目前军队的兵员并不缺乏(正规军10万,保安队2万),而让大学生去做普通士兵或者班长排长之流的军官,也有些大材小用了。

1936年华北形势虽然紧张,却还没有全面开战的危险。宋哲元认为目前29军缺乏的是有文化的政府基层办事员。一般来说,这些办事员需要一定的文化程度,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胜任的。

当时大学生是很少的,以中央大学(南京大学)这种学府,每年毕业生也不过几百人。全国大学也很少,全国每年毕业生非常有限。

所以那时候上过中学的已经算是知识分子,大学生就属于高级知识分子。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薪资可以达到每月上百银元(当时三口之家维持生活的费用不过10到20块银元)。

在宋哲元他们看来,让大学生们去拿笔杆子和公文包帮政府做事,远比去当新兵端刺刀拼命要实用的多。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