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43:张学良和中共的互相靠近(西安事变7)(3/3)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四十三

1917年李克农与赵瑛结婚照

宋黎是个军人出身的大学生,曾经在九一八以后参加过辽西抗日义勇军,1934年加入中共,后接受命令进入东北大学,领导学运。他年纪很轻,只有24岁,热情澎湃,说话做事都有些冲动。

他见到张学良以后,向其介绍了一二九运动和一二一六运动的情况,叙说了东北籍学生希望抗日打回老家的迫切愿望。尤其还向张学良介绍了伪满控制下东北老百姓被欺凌的现状。

期间宋黎越说越动情,最终泣不成声。张学良此时也不过30多岁,一样有一腔热情。在看到宋黎痛哭流涕的要求他带领东北军抗日的时候,自己也热泪盈眶。

张学良表示他坚决主张抗日,就是打光了东北军也要打回老家,以雪前耻。宋黎表示,如果张学良去抗日,他们东北籍学生立即参军,追随他作战。

由此张学良跟宋黎连续谈了三天时间,通过跟宋黎的交谈,张认为宋肯定是共产党员。最后一天,张学良悄悄问宋黎:你跟我说实话,你是不是共产党员?

宋黎他们属于地下党,根据地下党的纪律,任何场合没有领导批准不能承认自己身份,所以宋黎没有正面回答,张学良也就不再追问。

经过几天谈话,张学良认为宋黎有些领导宣传能力,但毕竟年纪太小,热情冲动,这种机密大事不能随便告诉他。话虽如此,但宋黎毕竟是个共产党员,有组织上跟中共的联系。张学良将其留在身边做一个秘书,准备保留这条联络线。

中共和东北军合作的奠基人高福源

把宋黎留下以后,张学良苦等新的进展。但是直到1936年1月中旬,上海方面仍然没有消息,第二条线自己内部又找不到新人。此时延安,甘泉仍然处于红军围困中,情况紧急。

这边蒋介石连发手令,命令张学良立即再战,不得延误。张非常着急,坐卧不宁。就在这时候,第三条线王以哲那边,出现了意外的情况。

一个晚上张学良跟妾赵四小姐正在看一部美国电影,看的正有趣,突然副官谭海进来汇报。张学良很不满意,传承少帅的派头,在他乐于做某件事的时候,从不允许别人打扰。

张不耐烦的问谭海有什么事情,谭海说:王以哲突然发来一个密电,说是被红军俘虏的高福源团长已经回到洛川,有机密情况跟张副司令汇报。张学良顿时大喜过望。

高福源是张学良的心腹之一,他身材高大,勇敢好斗,深为张所赏识,曾经当过张的警卫营长。张后提拔其成为一个团长,主要是给他一个锻炼机会,立些战功之后好提升他。榆林桥战役中,高福源一个团全军覆没,张学良当时认为高福源已经死了。后来听逃回士兵的汇报,得知高福源受伤被俘,张学良还非常生气:高福源平时很有种,这时候为什么不自杀?

现在高福源从红军处回来,肯定是中共方面派遣的使者。张学良电影也不看了,立即命令准备飞机。第二天天一亮(当时导航技术差,夜间开飞机有危险),张学良乘坐波音号飞机赶赴洛川,会见高福源。

回头说说高福源。高这个人和普通东北军军官不同,他曾经就读过北平辅仁大学,是一个学生出身的军人。学生的经历让其比较有思想,在大学期间,他就参加过学生运动。

在榆林桥受伤被红军俘虏以后,高福源自认为必死,曾经当面喝骂红十五军团司令徐海东,被许打了两个耳光。后高福源被带到苏区首都瓦窑堡,高认为肯定会被公审枪毙,一直对抗红军教导员,也不愿意治疗。

过了几天,高发现红军没有侮辱虐待俘虏,也没有杀他。红军医生还为其左肩开刀取出了子弹,并且以伤员待遇跟红军受伤士兵一起养病。这样过了一个多月,红军让他好吃好喝的养着,没有什么事情发生。期间又有一大批俘虏到达战俘营,高福源一问得知是牛元峰109师被全歼了。高福源素知牛是东北军悍将,居然一战被歼灭一个师,真是不可想象,由此高更畏惧红军。

高福源所受到的待遇越来越好,他被俘时候只穿一件单衣,陕北冬天奇冷,四处都是冰雪,红军立即发给他一套很好的棉衣。高福源穿上棉衣本来也不觉得什么,稍后他发现很多红军士兵都没有棉衣穿,只靠每天跑步取暖。陕北贫穷,一般红军士兵就吃点小米和咸菜,但是给高福源伙食有鱼有肉。高福源这个硬汉子,此时也觉得非常感动。

同时红军让高福源参加学习班,不时派军官跟其聊天。高福源是大学生出身,有主见,最厌恶别人对其洗脑。但跟他聊天的红军军官,一不说马列主义,二不说阶级斗争,说来说去其实就是一句话:团结一致,打回老家去。

高福源是个烈性的东北汉子,性格直爽,自己身背国仇家恨,本身就痛苦不堪。从东北突围的时候,高由于奉命立即撤退,仅仅携带走了随军的妻子,全家包括年老的母亲全部留在了东北,至今没有音讯。这几年东北军饱受国内舆论抨击,高自觉也不能抬起头来做人,一股恶气积压在胸口,时时都后悔当年为什么没有跟日本鬼子拼死算了。

通过一个多月耳濡目染,开始接受了中共的这套说法,中国人不该打中国人,先团结一致打赢了日本人再说。

在1月份一天,高福源在学习班上课的时候,突然提出要和红军长官谈话。消息报上去,毛泽东,周恩来都很重视,他们派出党中央联络局局长李克农亲自跟其谈话。

李克农此人是中共最为出色的特工人员,也是中共的元老之一,被后人称为中共特工之王,是和潘汉年并驾齐驱的人物。他一生在秘密战线为中共做出极大贡献,事迹甚至富于传奇色彩。如果把李克农的经历写出来的话,本身就是一部长篇巨作的惊险小说。李在建国前最著名的事迹,是安排了钱壮飞和胡底潜伏在中统,成为中统局长徐恩曾的机要秘书。由此从1929开始到1931年顾顺章被捕叛变为止,中统所有机要秘密文件都经过钱壮飞的手交给徐恩曾,自然全部被中共掌握,也让中统这两年几乎没有任何作为。建国后,李克农被授予上将军衔,李是唯一一个没有打过仗的上将,这是世界各国情报工作人员的最高军衔了。

李克农本身高度近视,带着一副度数很高的眼镜,身材矮胖,像个读书人,交涉能力极强。在和高福源的交谈中,李克农得知高福源同意红军主张,就说服高成为两军合作的使者。

李克农表示高这样回去可能会有危险,高说:做军人的还怕死吗?为了东北军十几万弟兄的前途,我就算死了也值得。

李克农表示很赞赏,同时说服高先以个人身份试探张学良的态度,千万不要贸然犯险,同时派出红一军团政治部秘书长周恒作为高的随从。周恒本人也有不少政治外交经验,跟着高作为他的助手。

1936年1月初,高福源离开瓦窑堡,李克农和兵团司令彭德怀派人送其到苏区边缘,还给了他200元路费。高很感激他们,他带着周恒首先赶赴东北军前线的甘泉。

甘泉城守军为东北军王以哲军的一个加强营,和高福源属于同一个军的友邻部队,他们被红军已经围困了数月之久。虽然甘泉原来是补给基地,里面很多粮食弹药,有长期防守的条件。但是,终究被红军长期包围,后方援军又不来,士兵军官每日都面临生命危险。

高福源跟甘泉城内两个营长都很熟,到达甘泉以后,随即跟他们还有在此处的129师参谋长张文清交谈,说明红军愿意停战合作的主张。

甘泉守军自知朝夕不保,自然是同意的。但张文清他们说,自己虽然同意,军人要服从上级,没法自作主张,要高福源去和王以哲军长汇报。如果王以哲同意了,他们就立即执行。

高福源听到张文清的话以后,马上就想去洛川会见王以哲。周恒赶忙劝说高这样去凶多吉少,让高先找人给王以哲打个招呼。

高福源就写了份信给王以哲的参谋副官,原先自己的同学佟道,信中说明自己此行的目的和中共的主张。佟道接到信以后,立即向王以哲汇报。

此前王以哲已经接到张学良找机会跟中共接触的命令,可惜王部一直有军统中统特务潜伏,王不敢擅自行动。要知道当时通匪的罪名非常重,绝对可以丢掉脑袋。

接到张学良命令以后一个多月,王以哲都无法联系上中共。正在焦头烂额的时候,突然听到这个好消息,王自然非常高兴。王以哲军长马上派参谋副官佟道赶赴甘泉,将高福源接到洛川。高到洛川以后,王以哲军长和赵镇藩参谋长和高先会面,随后立即汇报给张学良。

由此出现了开始的一幕,张学良赶赴洛川以后,先和王以哲谈了一下,知道高福源的大概意图。

这时候黎天才劝告张学良,目前军统中统特务四处在陕西活动,东北军中有一些人就是特务。高福源被红军俘虏只是道听途说,说不定是军统派来试探的,不能不防。张学良点头称对。

于是,当晚,张学良派了一个班的心腹卫兵,都拿着冲锋枪和自动手枪,杀气腾腾的分成两排站在屋子里。张自己坐在当中的一把椅子上,然后让带高福源进来。

高福源被王以哲带进来,此时张学良装出一个满是杀气的铁青面孔,高看到四周是这种样子也有些害怕。一害怕,他就把李克农劝告他先以个人身份给张学良建议的事情全部忘了,脱口说出了真话。

高对张学良立正敬礼:报告副司令,我回来了。我这次回来是红军让我给您报告一些东西的。张学良不等高福源说完就破口大骂道:你好大胆子,当了俘虏还不算,还敢让我通匪,我现在就枪毙你。来人,拖出去毙了。

顿时几个如狼似虎的卫兵上来按住高福源,向屋子外面拖去。高福源被张学良一骂,顿时心寒了,心想没有听李克农的话,这下把命送掉了。

高认为反正都是死,不如说完了再死。他把心一横,大声说道:报告副司令,我高福源怕死就不会回来。副司令枪毙我,就等于踩死一只蚂蚁,容易得很。但是我们东北被日军鬼子抢去几年了,三千万东北同胞当了亡国奴,张大帅也是日本鬼子炸死的。现在人家共产党诚心跟我们合作,团结我们抗日,有什么不对?我们东北军再继续打内战,都快打完了,还拿什么去打日本,收复失地?在陕北我们死了这么多人,都是中国人打中国人,这么多兄弟成为异乡的野鬼,究竟为了什么?

说到此处,高福源放声大哭起来。受高福源话语感染,周围的几个年纪较轻的卫兵也都哭了起来。

张学良本人也大受感动,亲手扶起高福源说:你回来很好,你说的也很对,我刚才是试探你一下。我们现在好好谈谈,你们都出去。卫兵退出去以后,会场只留下张学良,高福源,王以哲,赵镇藩,黎天才这几个人。张学良跟高福源开始细谈。

高福源把红军的意思全部转达给张学良,张学良听到非常高兴,他对高说:你说的很好,我基本同意你的意见。我现在派你回到苏区,让他们派一个正式代表来。我跟他们正式谈一下。你放心,你如果到苏区出了事情,你的妻子儿女我和王军长负责照顾。

张还交给高福源一份亲笔信,上面写请红军派代表前来谈判。高福源把情况告诉一起来的秘书长周恒,周也很高兴。两人立即出发,在王以哲士兵的保护下,在1月16日顺利回到苏区。

双方合作的开始

对于张学良要求谈判的请求,红军方面非常重视,李克农带着高福源面见了毛泽东和周恩来。毛周对高再三夸奖,说他是东北军中最有觉悟的爱国军人。

稍后,毛周讨论应该让谁去和张学良谈判。周恩来表示自己想去,毛认为现在双方刚开始接触,不知道张学良的虚实。周是中共除毛以外的二号人物,中央政府悬赏10万大洋要他的首级,这样去危险太大。

毛周两人决定从目前从事统战工作的周恒,伍修权,叶剑英,萧劲光四个人里面选一个出来。但周恒和伍修权资历较浅,年纪也较轻,叶剑英和萧劲光都是战将,打仗没问题,处理复杂外交问题上有些欠缺。此时跟高一起会见毛泽东的周恒建议由李克农去。

毛周相视一笑,他们都认为李克农经验极为丰富,外交能力很强,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去跟张学良去谈判最合适。李克农本人也表示愿意去和张学良见面。

1936年2月21日,李克农带领秘书,电报员和一个马夫,由高福源作为向导,从红都瓦窑堡出发,赶赴洛川,和张学良会谈。连续走了4天,李克农等人在25日赶到了洛川,首先见了王以哲军长。王以哲立即向张学良密报,张复电说自己有要事去南京,暂时不能回来,让王小心接待,先谈些两军的具体事宜。于是王以哲先和李克农谈判。

由于怕走漏风声,王以哲对保密做的极为严格。他把李克农等几个人藏在自己的一个小院子里面,院子周围密布岗哨,不允许任何人进入,也不允许李克农他们出门。

王以哲派两个副官时刻陪同李克农他们,这两个人对李一行人照顾非常周到,每餐都是大鱼大肉,好酒好茶。期间,李克农跟王以哲首先谈判。谈判的内容主要是红军和延安,甘泉,洛川东北军六十七军的局部合作问题。

双方谈了几天,达成以下协定:

1.红军和东北军六十七军互不侵犯,各守原防区。

2.红军同意恢复东北军六十七军在甘泉,延安马路上的交通运输和经济通商。

3.延安,甘泉两地六十七军部队所需要的粮柴等物,可以向当地苏区群众购买;红军发动群众运送粮柴入城。

4.红军同意让甘泉被围半年的六十七军两个营重新换防,不加阻扰。

5.恢复红白区的通商,红军采办货物经过洛川等地,六十七军负责保护;六十七军进入苏区办货,红军负责保护。但是红军去白区办货时需穿便衣。

这个协议红军电告中共中央,得到批准以后,双方在3月5日正式签署施行。

商谈期间,王以哲为了表示诚意,掩护红军军需人员进入西安购买大量急需物资,同时送给红军迫切需要的山西,河北,绥远,察哈尔四省的高精度军用地图。

毛泽东见王以哲如此有诚意,随即下令围攻甘泉的红军全部撤离,解除了对甘泉的围困。

张学良得知甘泉被解围以后,非常高兴,也急于亲自跟李克农面谈。3月3日,张学良由南京乘飞机飞回西安,第二天立即飞往洛川,会见李克农。

这次会晤是西安事变的开始,短短三个小时的会谈,也决定了中国之后近一个世纪的命运。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