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41:西安事变之前的大形势(西安事变5)(2/2)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四十一

蒋介石与张学良

蒋介石的抗日战略

蒋介石此时清楚的认识到,中原大战已经消灭了国内割据数省的大军阀,西北军,桂系和晋系,剩下的军阀势力不足,假以时日就可以消灭,不是大的威胁了。

除了军阀以外,还有令人头疼的中共力量。他们通过中原大战前后,中央无暇顾及他们的几年时间迅速发展。到了第五次围剿前夕,红军在全国建立六大苏区,总兵力超过50万之众,不亚于50多万的中央军了。

中共在南方国民政府腹地建立了红色政权,也可以说是国中之国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也就是根本不承认当时的政府。红军势力向各处迅速扩张,一部甚至发展到了浙江和安徽,直逼国府的大本营了。

由此,蒋介石先后进行了五次大规模围剿,最终在第五次将其打出南方五大根据地。红军遭遇毁灭性的重创,被迫长征。在长达一年的转战撤退以后,中央红军总数从出发时候的10万大军(其中作战人员8万6000多人)迅速减少为1万3000人,最终达到陕北的中央红军只剩7000多人。如果加上红军在沿途的征兵(仅在遵义就征兵3000人),红军长征损失了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兵力,所有火炮和重机枪全部丢失,普通士兵每人也只剩下2,3发子弹了。

而蒋介石通过尾追红军,将从北洋军阀时代一直孤立于中央的西南诸省,如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等省军阀或者消灭,或者臣服。如贵州省主席王家烈被蒋介石借助红军在娄山关和遵义打垮,从而把贵州省收为中央直属,将王家烈贬成一个有职无权的中将,消灭了地方军阀割据。如四川三巨头的杨森和刘文辉也被蒋介石借助红军在大雪山和大渡河重创,稍后大体归顺中央,让出了在四川和西康(现在西川和西藏省的一部分)的地盘。蒋介石通过这一系列的成功规划,在短短一年之内就为持久抗战确立了大后方。

在蒋介石看来,目前最需要消灭的敌人就是中共。一旦把中共消灭以后,地方军阀在一两年就可以完全被政府瓦解。到时候中国关内大一统,集中4亿老百姓和9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日本打持久战,把日本拖垮是迟早的事情。

日本虽然国力军力强大,但终究是个小国,国内资源匮乏,无法长期作战。

抗战期间,日军在中国始终保持120万左右的兵力,兵力最多的时候也不过接近200万人。而国民政府军始终保持一支200多万规模的正规军。日军依靠100多万兵力,除了要和200万国军长期作战,还要对付敌后大约100万规模的国军和八路军地方武装,还要控制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占领区,兵力实在是不够的。

在1944年,日军由于濒临失败,决定孤注一掷。它集中了在华几乎所有的机动兵力,加上从关东军抽调大量精锐部队南下,一共集中65万主力发动了一号作战。

此次作战中,日军虽然占领了很多国军控制的重镇,造成国军数十万伤亡,但仍然无法摧垮国民政府,也无法消灭国军主力。日军为什么不愿意增兵?并不是他故意不增兵,也不是国内兵力不足。

实际上日军国内可以从军的兵力也有400万之众,加上其他预备役和后备兵力,总数高达1000万人。

为什么不增兵中国,主要还是资源匮乏的问题。

日本是一个岛国,很多重要军事资源需要进口,靠自己是不行的。在战争中,想依靠进口维持一支100万部队的作战已经极为困难,再也无力继续扩大了。

另外,日本远离中国大陆,所有军火物资都必须通过海运送到中国,再通过各种方式运送到90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各处,以当时的运输水平,实在是非常困难。

前线日军很多时候吃不上饭,都靠在地方抢劫老百姓。食物可以靠抢劫,子弹炮弹就没法抢劫了,必须依靠后方的运输。

早在日军1937年攻打南京的时候,由于后防补给运输不上来,很多日军部队被迫放慢了进攻的速度,很多日军火炮重机枪都哑了,只能靠步兵的轻武器作战。防守南京的中国军队大部分是在上海被打残的部队,南京又是防守上的死地。而日军攻陷南京,在城下作战3日就伤亡了7200人,损失日军建军以来少有的大伤亡。究其根本,除了防守国军作战顽强以外,还是日军补给不足,进攻部队战斗力下降导致的。

况且,日本要在亚洲和世界崛起,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和英美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强国作对,除此以外,别无他法。所以日本必然要和德国,意大利联手作战。而德国要想在欧洲和世界崛起,除了和英美法为敌以外,必然还将和苏联为敌。以德意日三个国家的军事实力总和,顶多和苏联差不多。

而苏联,英国,美国,法国必将建立一个同盟,这个同盟的总实力是德意日同盟的3,4倍。所以,日本的败亡是迟早的事情。只要中国不在最初几年被日本以闪电战消灭,或者不被迫投降,只要坚持下去,抗战是一定会胜利的。

而任何一个有点政治智慧的人都知道,要想面对一个强敌能够长时间坚持,就必然首先统一内部。一头牛再强大,在和饿虎的对抗中也很难取胜。但是一群牛团结起来向饿虎猛冲,饿虎也只有望风而逃的份。

所以,蒋介石目前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消灭中共,这点在现在看来已经接近成功。中央红军仅剩1万人的残兵败将,一些部队一个连只剩下三个班,另一些部队一个团长手下只有四个连。红军战士经过一年转战,疲惫不堪,体力也几乎耗尽,所有重武器丢失,步枪子弹每人也只有2,3发了。

而张国焘红四方面军8多主力已经和中央红军分裂,他们南下在四川和川军,中央军激战,被他们打败,损失了接近4万之众,而中央军几乎没有损失(川军损失了6万多人)。余部4万人在川北,藏东不毛之地奄奄一息,也接近崩溃。

贺龙肖克领导的红二方面军在云南西康艰难前进,跟随中央红军的道路进行长征,所部也只剩下1万人了。至于陕北刘志丹,往陕北进发的红二十五军徐海东部,两部总兵力还不到8000人。

可见,当时最强的红军张国焘部已经大败,其他各部红军兵力稀少,难以招架中央军的进攻(中央军追剿军薛岳部就有9万多人,和红军作战除了二战遵义被林彪突袭指挥部,损失了几千人以外,几乎百战百胜)。

蒋介石判断形势,认为红军到了西北已经走入绝路。当时西北的宁夏,青海都为马家穆斯林势力控制,他们以少数民族和伊斯兰教为核心,对一切敢入侵的汉人军队全部给予强烈打击。这两个省民族成分也复杂,马家军阀军事力量强大,红军是绝对站不住脚的。

至于甘肃就比较复杂,此处人口较多,经济较发达的地方为中央军控制(后交给东北军),其他大部分地方自然条件极为恶劣,而且人口稀少,为马家军阀控制和当地土军阀控制。

该省民族众多,各地军阀封建势力根深蒂固,之前冯玉祥在此处被搞得焦头烂额,杨虎城试图染指最终也大败。红军在该省也是无法站住脚的。

而新疆盛世才虽然和苏联关系很好,也可能帮助中共,但是想进入新疆就必须经过青海,甘肃或者宁夏。

这三个省在当时来说,红军进入几乎不可能生存。少数民族由于民族仇恨,不可能支持汉族军队。当地自然环境恶劣,人口稀少,产粮也少,红军到此处完全是孤立的情况,既没有群众帮助,也没有粮食和兵员补给,不用敌人来打,自己拖拖就垮了。

另外这两个省面积广大,地域辽阔,以平原和荒漠为主,根本无险可守,正好是发挥火力和兵力优势的好地方,这些都是红军所不擅长的。

再加上由于当地的历史原因,各处都建有土坝子和山寨,几乎每个村庄外面都有防御工事和土墙。依靠这种防御工事,即使几百民团也可以较长时间抵御数千红军的进攻,也会造成进攻红军的大损失,红军消耗不起。

而更重要的,青海马步芳的马家军有1万多人,士兵军官战斗力非常强悍,自称建军以来从没有打过败仗。宁夏马鸿逵部战斗力虽然不及青马,兵力有3万多人,也是一支不可轻视的部队。

1933年,大军阀孙殿英在之前热河抗战出兵,在赤峰等地和日军激战,打死不少日军,从而得罪了日本人(孙殿英挖掘了满洲国皇帝溥仪的祖坟,所以不敢投降日本人,怕溥仪报复)。孙部一直在察哈尔盘踞,后遭遇冯玉祥组织抗日同盟军,日军进攻察哈尔等事件。孙见此地呆不住,决定另立门户。孙率领所部7万多大军,在蒋介石中央政府和山西王阎锡山的支持下,试图进军占领宁夏省。

宁夏,青海的马家穆斯林见势不好,立即团结起来,和孙殿英作战。青马宁马可以使用的兵力总共只有3万多人,其中宁马虽然兵力较多,但战斗力较弱,青马虽然战斗力极强,但兵力太少,总共只有1万人。

就是这样,青马宁马在本土防御作战,占有天时和地利,加上有少数民族群众的支持,同时具备了人和。双方在宁夏激战3个多月,结果孙殿英部损失5万人,余部2万人仓皇败走,于败退途中溃散。

孙殿英的失败是个好例子,红军如果贸然走孙殿英的老路,是几乎不可能胜利的,后来的历史也告诉我们这个道理。

所以,蒋介石的头脑中,消灭红军是第一位的,只有将红军消灭,才能够谈得上抗日。就蒋介石看来,红军已经成为垂死挣扎的一只兔子。在西北这个地方,红军没有天时地利人和,面对数十万国军的围堵,顶多坚持一两年肯定会瓦解。

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这点,红军以陕北为中心,先后进行了三个方向的突围作战。向东进攻山西,结果被阎锡山的晋绥军阻挡,最终被迫又退回了陕北。向南进攻四川,被二十多万川军和十万中央军阻挡,红军损失四万人,被迫放弃南下北上陕北。最惨的就是向西进入青海的西征红军,四万人试图渡过黄河西征,结果在渡口被国军拦截,最终只有2万多人渡过黄河。这2万多人在徐向前,陈昌浩的指挥下在青海,甘肃转战了数月,最终全军覆没,仅有李先念领导的200多人历经千辛万苦,走到了新疆。

三个方向的突围都失败,而北上绥远也是一条死路,当时绥远省就是现在内蒙古一部,为阎锡山的晋绥军控制。全省基本都是戈壁,荒漠,是不毛之地,红军在此处根本无法得到粮食和军火的补给,也无险可守。而绥远全省人口仅有200万人,汉人基本都在包头,归绥等大城市,为国军重兵控制,其他地区都是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牧民,红军也无法得到兵源补充。更重要的是,绥远是日军进攻的一个桥头堡,在1936年日军即扶持伪军对该省发动大举进攻,后被晋绥军和中央军联手挫败。

如果红军进入绥远,不但会被拖垮拖瘦,更会被日军,伪军,晋绥军,中央军等各部夹击,根本无法站住脚,恐怕只能退往苏联控制的外蒙古了。

一旦红军退入外蒙古,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就等于自我毁灭了,不但无法再得到国人的支持,更无法再复兴,最终成为抗联残部的88旅,成为苏联的一支附属小部队。

蒋介石的西北战略

所以,大情况如此,蒋介石对消灭红军是非常有把握的。蒋介石认为红军迟早会完蛋,所以可以同时做其他一些部署。

西北从清末为左宗棠收复以后,一直为地方军阀控制。新疆有军阀盛世才,盛虽然依靠苏联主子,但是毕竟实力较弱,兵力不足,之前1931年娃娃司令马仲英(马步芳的堂弟,17岁起兵成为司令)所部被马步芳赶出青海以后,率领仅仅400骑兵(只有100支步枪,其他都是马刀长矛)就一路势如破竹的打到了新疆省会乌鲁木齐,大败新疆省军,差点将省政府推翻。由此可见新疆军阀的军事力量。再加上全省维族等少数民族众多,不会给他的政府太多的支持,并不难对付。

新疆王盛世才本人残忍好杀,学习他主子斯大林的手段,定期对手下军官文官进行大清洗,连自己兄弟亲人也不放过。他主政新疆期间,前后清洗杀死了1万多手下。包括省政府副主席和加尼牙孜,省财政厅长臧登峰,省教育厅长李一欧,省民政厅长毛泽民(毛泽东的大弟弟),中共驻新疆代表陈潭秋(共产党员),和阗行政长卢毓麟,喀什行政长陈方伯,焉耆行政长于德一,塔城行政长赵剑峰,哈密行政长刘西屏,乌什县长林基路等人,不是被杀死,就是长期监禁。当时新疆流传:在新疆文官作到厅长,武官做到团长就要准备后事了,随时可能被杀。由此新疆内部凝聚力也不强。

而青海和宁夏虽然为马家穆斯林军阀控制,但是这些军阀势力尚不足以和中央数十万大军对抗,依靠的回族也终归是少数民族,人数比汉人少太多了,势力也有限。加上传承回教穆斯林势力的传统。马家穆斯林军队中央政府还是归附的,也就是所谓的听调不听宣,不敢和中央政府公然对抗,假以时日,不难消灭,甚至可以不用军事手段。

但是,陕西省就不同了,它是西北的中心省份,也是汉人的传统地盘,经济比较繁荣,人口众多,更是四川的北方门户。只要控制了陕西,不但可以对四周的西北各省产生强大的军事政治压力,更可以包围抗战大后方四川的安全,是蒋介石抗日计划中必须控制的一个省。

但是想控制陕西省也不容易,杨虎城在此处经营了5年之久,有5万多兵力。而陕西地方封建势力也有相当的力量,如果单纯采用军事进攻的方法,就算打垮了杨虎城,想臣服所有地方大小军阀,将陕西完全控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所以,比较实际的方法,就是利用红军和陕军作战,将陕军的坛坛罐罐先砸一遍,削弱杨虎城和地方势力的实力。于是,蒋介石利用红军张国焘部,刘志丹部,程子华徐向前部和杨虎城交战,先后打掉了杨虎城大约2个师近2万人的兵力,算是比较成功。

但杨虎城戎马一生,从低级军官九死一生,也不是泛泛的角色。在明白蒋介石的手段以后,先后和张国焘,刘志丹,徐海东达成秘密协议,保证双方互不进攻。

见到光靠红军和陕军火拼不行,蒋介石又将张学良的10多万东北军调入陕西,让张学良,杨虎城,红军三虎竞食。

蒋介石认为张学良现在没有地盘,穷途末路,极为希望有自己的一块地方。蒋只要暗示他打垮了红军,就将陕西甘肃两省交给他,张学良一定会拼命消灭红军。如果张学良能够消灭红军是最好。和数万红军作战,东北军必定有一些消耗,依靠陕甘两个穷省想恢复是很难的,将来不难对付他。

而张学良有20万东北军,一旦进入陕西,必定会对只有4万多人的杨虎城造成极大冲击,导致陕军和东北军之间的互相消耗,最终对中央消灭陕军也有很大帮助的。

况且就算东北军和陕军对付不了红军,以这两军的实力来说,都完全不是中央的对手,中央军将来想消灭他们也不困难。

所以,蒋介石命令张学良率部进入陕西,任命他为西北剿匪副总司令(总司令为蒋介石,实际就是张学良最大),放在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之上。实际蒋介石知道张学良调遣不了地头蛇杨虎城,这一任命还是削弱杨虎城的手段而已。

随着东北军进入陕西,杨虎城惊恐不安,手足无措,而张学良则意气风发,认为只要消灭红军少量残部以后,他将又会是西北王,至于装备低下,训练差劲的陕军和土匪出身的杨虎城,张学良根本没有放在眼里。

在张学良的眼中,杨虎城凭实力来说,顶多和他的部下于学忠,万福麟,王以哲这些军长平起平坐,还没有资格和他论高低。张学良在私下称杨虎城:老粗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土匪头子,十七路军是半土匪性质的武装,本质就是一个大民团。

张学良到陕西之前就以长官的态度对待杨虎城,一会下个手令让杨虎城执行,一会打个电话让杨虎城跟他汇报具体情况。杨虎城自认为怎么也是一方诸侯,连蒋介石对他也客客气气,不敢不恭敬,张学良此举太不给杨虎城和十七路军面子。杨虽然向来沉稳老辣,一般不会计较这些小事,但此时也动了怒气,十七路军的高级军官更是不满。

在孙蔚如,冯钦哉这些人眼中,陕西的地盘是十七路军用人命和鲜血奋战十多年换来的,现在张学良大摇大摆的想占他们的地盘,用这些军官的话来说: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要想占我们的地盘,东北军也要用鲜血来换。

由此,20万东北军分别开入陕西和甘肃,张学良随即举行军事会议,在没有和杨虎城商量的情况下,将杨部原有的部署全部打乱,随意指挥杨的部下冯钦哉,孙蔚如等部和东北军换防,让西北军把控制的包括延安在内的大块地盘让给东北军,等于公然抢了杨虎城一大块地盘。杨虎城在会中目瞪口呆,因为他认为张学良之前怎么也要跟他商量一下,就算杨力不能拒,也至少可以讨价还价一通。张学良此举等于根本没有把他杨虎城放在眼里。

而孙蔚如和冯钦哉更是大怒,他们要让出的控制区内有陕军控制的煤矿,盐矿,商铺等众多有油水的东西。他们一让出去,等于让出一大块肥肉给东北军。陕军本身就穷,军官士兵多依靠这些控制区的出产活命,一旦让出去,军队的生活补给就立即出现问题。

会中冯直接表示不服从命令,让张学良改变决定,甚至讥讽张学良既然是来剿共,就应该把部队拉到陕北前线去。张学良做惯了东北王,向来是言出即行,部下军官从来没有敢于公然抗命的,顿时呆住了。张学良的心腹,105师师长刘多荃随即呵斥冯钦哉:你一个军长还敢下命令给总司令?

冯钦哉说:我和张副司令是高级军官直接的谈话,你一个少将师长没资格插嘴。

刘多荃随即反讽冯:你也不怕说大话掉了舌头,你一个军长手下有多少部队,才4000多人吧。老子一个105师5000多人!你那几杆破枪,我们东北军的民团也比你们装备好。

冯不甘示弱:是啊,你刘师长兵精粮足,但是我想请问你,你这么好的装备,这么多兵,怎么一路从东北跑到陕西来了,日本人好像还在东北吧。你打死过几个日本人?

这时候孙蔚如觉得冯说的有些过分,太不给张学良面子,就劝了冯一下。

谁知道刘多荃年轻气盛,又被冯钦哉戳了要害,顿时火了:姓冯了,你有种的话,大家就把部队拉出去练练。我们东北军也不占你便宜,你们用什么枪,我们就用什么枪。不打的你跪在地上求饶,我刘多荃跪在地上给你当马骑。

见到双方说话太过分,张学良和杨虎城各自命令刘冯两人不要多说话。由此会议不欢而散。

会中张学良的心腹何柱国,王以哲等人都发现杨虎城一言不发,明显是对张学良的部署非常不满。由此,王何两人告诫张学良,俗语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东北军新来乍到,站都没站稳。杨虎城毕竟是地头蛇,不能太不把其当回事。

张学良考虑了几天,又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准备下令杨虎城部不参与调防,仍然驻守原处。

但是此时,又有新情况发生了。会议是面对十七路军的军官召开的,是杨虎城举办的所谓迎接张副司令的大会。张学良为了这次演讲做了精心的准备,还挑选了以心腹卫士孙铭久带头的几十名卫士为其开道。这些卫士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不但外表强壮威武,气质上也很彪悍,军服笔挺,佩戴清一色的德国冲锋枪或者毛瑟连发手枪,军容极盛。张学良一身戎装,这身行头只有在会见蒋介石这种大场面才穿的。

会议在西关大操场举行,十七路军的军官占了满满一操场。

会议一开始由杨虎城讲话,杨说:这位就是著名的张副司令,是党国的栋梁之材,他麾下的东北军能征善战。原本是张副司令的父亲张作霖大帅创建的。张作霖大帅大家都知道吧,就是以前当土匪的那个张大胡子!

随即杨虎城哈哈大笑,陕军军官也跟着嘻嘻哈哈的笑起来,原来庄严的气氛一扫而光。

然后杨虎城说:现在大家都是一家人了,你们以后要绝对服从张副司令的指挥。下面请张副司令讲话,大家欢迎。

陕军只有少数军官鼓掌,大部分根本站着不动。

跟随张学良来的几十名东北军军官面面相觑,都傻了眼。他们跟随张学良多年,知道张家最恨别人提他们土匪的出身,东北军内十几年从来没人敢提这种事,一般东北军军官背后吹牛也不敢说。

现在杨虎城公然在这么多人的大会上面提出来,就等于根本没给张学良一点面子。此时张学良更是惊得哑口无言,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愣了二三分钟才勉强做了一番干巴巴的演说。说完张学良立即掉头下台,乘车回到自己的府邸,没有跟杨虎城打招呼。

于此同时,杨虎城又得到部下宪兵营长的汇报,东北军进入西安以来,十多万随军家属也跟着到了。东北军军官士兵随即强行占据老百姓的大片住房,甚至强占陕军的几处兵营,赶走了一部分陕军士兵和他们的家属,还殴打敢于阻止的陕军士兵和宪兵。

另外东北军士兵入陕以后,处处以主人自居。看戏的时候,东北军士兵抢占陕军士兵的位子,双方动手,甚至动了枪。而东北军士兵很多人在酒店吃饭不给钱,街上买东西也不给钱,陕西老百姓避之不及。如果遇到警察或者陕军宪兵阻拦,他们都说自己是来剿共拼命的,陕西人和陕军本来就应该招待他们。

陕西人本来就排外,现在东北人欺负到头上来,自然更也不服气。陕军士兵经常讥讽他们是逃跑的部队,没胆子,纸老虎,双方经常动手打群架,经常有人受伤。

从东北军入陕以来,类似事件天天发生,陕军上下对东北军都非常不满。而张学良等人对杨虎城处处设防,为难东北军也深感气愤。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