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40:西北王杨虎城(西安事变4)(1/2)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四十

在日本的谢葆真和杨虎城

冯玉祥麾下的西北军时代

西安保卫战结束以后,杨虎城就进入冯玉祥麾下了,成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10军军长。此后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一个标准军阀的作为,和革命不再沾边。

虽名义上为冯玉祥的西北军,实则不过是暂时归附冯玉祥的杂牌部队,不被冯所信任。当时冯玉祥和杨虎城的关系大约相当于三国里面的刘表和新野的刘备,刘备只是迫于曹魏的压力暂时归附刘表而已。刘表忌讳刘备,让其在新野最前线,抵抗北方的曹操。

冯玉祥和杨虎城的关系也差不多,冯玉祥认为杨虎城是封建土军阀,有自己中秋会为班底的军队,不可能像自己嫡系那样听话。而杨虎城素来对冯玉祥有戒心。他认为冯玉祥是个有铁腕手段的大军阀,一旦有机会冯就会使用各种手段将他的部队吃掉,就像当年他对付靖国军和郭坚将军那样。

几年前冯玉祥作为直系大将入陕的时候,首先把靖国军里面最有能力和威望的郭坚(杨虎城的仇人)以赴宴吃饭为名将其诱杀,余下靖国军部将见到这种情况纷纷投降,被冯改编。西安保卫战之后冯玉祥也使用手段,借机吃掉了杨虎城的冯华堂旅。

杨虎城害怕冯玉祥故伎重演,不想落个郭坚的下场。西安解围以后,11月29日,杨虎城没有通知任何一个人,就躲到一个朋友家去了,准备观望一下局势再说。杨部内部各将领互不服从,但都听杨虎城一个人的。杨虎城一走杨部顿时群龙无首,部队乱成一团,无法为冯玉祥服务。冯只能借助杨虎城本人的力量,保证杨的地位。此后在次年春天,冯玉祥多次提出确保杨部完整性和地位以后,杨才复出率部参加北伐作战。

实际上杨虎城并不愿意为冯玉祥去卖命,但又畏惧大的形势(西北军各部都开往中原战场),这次作战是比较勉强的。

1927年6月杨虎城受命担任西北军北伐东路军总司令,受西北军河南省代理主席鹿钟麟指挥,杨部下辖两个师,都是杨虎城自己的部队。第一师师长冯钦哉,辖两个旅。第二师师长姬汇伯,辖三个旅。

杨部没有完全开赴中原战场,还留了一部在陕西。杨的副司令李子高率任子扬、赵寿山等留住于渭北三原、韩城一带。

前往中原的杨部大约1万人,实际也就是1个师的兵力,不过编制上是1个军而已。杨部配合庞炳勋,王鸿恩等三个军,另外还有王金韬等四个师一同在河南归德,苏北徐州一带作战。

结果杨部的北伐作战并不顺利。

6月正好处于412国共刚刚分裂,清党分共,宁汉分裂的复杂动乱时期,蒋先生在武汉政府汪精卫等人的攻击下被迫下野,武汉左派亲共政府宣布和南京北伐政府对立,并且出兵攻击南京政府。军人出身的蒋介石下野以后,文人出身的武汉汪精卫根本无法控制大局,北伐军实际群龙无首,各部张皇失措,被迫停止了北伐的步伐。

败退回长江以北的直鲁联军感觉这是个绝佳的好机会,开始疯狂反击,所部主力一度渡过长江,在南京附近和北伐军激战,后被北伐军以重大伤亡击退。此时北伐军在徐州归德附近也被直鲁联军大举反击,杨虎城他们的几个军部队面对直鲁联军的八个军,兵力火力都不占优势。杨虎城部刚刚经过西安保卫战还没有半年,在冯玉祥帮助下,杨部虽然扩大到1万人,但现有部队新兵太多,装备也没什么改善,部队实力并没有恢复。

杨部在北伐以前,始终是在陕西作战,打的都是西北军的各路军阀,并没有和中原的军阀正规军交过手,不知道对方的实力。

西北地区贫穷,人口稀少,西北本地的军阀虽然一般较为凶悍,但势力较小,装备也很差,和中原那些拥兵数十万的大军阀没法比的。新直系和鲁系军阀控制中原最富裕的地方,装备精良,训练也相对严格,受过实战的考验。

直鲁军战斗力虽然不及中央军,但比杨虎城的部队要强的多。

杨部一万人在归德和直鲁军数万主力碰了一下,完全不是对手,大败。期间杨虎城希望鹿钟麟派附近的部队支援,但是发现鹿钟麟指挥的西北军嫡系各部早已撤到后方的兰封(今兰考县和封县),还命令杨部不得撤退,违者军法严惩。

杨虎城不是冯玉祥的嫡系部队,冯玉祥对其部队损失不在意,让其为大部队殿后。

杨部守了一下归德,守军士兵被直鲁军50门大炮大量杀伤。杨部试图突围,又被直鲁军狙击打回归德城,形势非常危急。双方激烈交火一天一夜,杨部损失极为惨重,伤亡了3000人,约三分之一的人马。杨虎城见这样打下去,1万人的本钱很快就要拼光了,急忙率领残余全部主力拼死突围撤走。

杨虎城带着部队全力从归德突围出去的时候,直鲁联军已经攻入了归德城东门,算是非常危险。

杨虎城本来对冯玉祥就深有戒心,此时看到被冯利用差点全军完蛋,更是对其非常不满。杨部没有跟随西北军一起向河南退却,而是自行退到皖北的太和县,开始自立为王的日子。

皖北割据

到达皖北太和县以后,杨虎城联系一同退往此处的老朋友高桂滋部十九军(也是西北军,目前也有1个师的兵力),一同攻占颍州,亳州两个县,将此处民团武装打垮。这两个县城加上太和县,杨部和高部共割据了3个县城。

杨虎城在皖北驻扎期间,开始考虑前途问题。

目前北伐已经接近成功,国民政府中央军的实力很强,而且是正规军,是名义上的政府。西北军冯玉祥也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尤其它控制了杨虎城起家的西北,不可小视。还有一股也很强大的力量,就是在北伐期间成燎原之势的中共,他有苏联的支持,也是实力派。

杨虎城主要联系这三方势力。

首先联系的自然是冯玉祥,目前杨虎城还属于西北军麾下,部队仍然打着西北军的番号,并没有完全撕破脸,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接着,也就是国民政府方面了。

随着蒋先生回到北伐军中继续担任送司令,北伐继续进行,接二连三的大破直鲁奉三家的联军。到了次年1928年4月,鲁系军阀张宗昌和新直系军阀孙传芳彻底失败,向北伐军投降。加上之前已经被北伐军击败的直系军阀吴佩孚,北洋军阀最有实力的四大军阀其中三家都被北伐军消灭,仅剩奉系张作霖一家依靠东北老巢顽抗。北伐大局已定,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将是未来中国的合法政府,中央军也会是未来政府的军队。

杨虎城看到中央军问鼎中原已成定局,随即离开皖北,把军务交由第二师师长孙蔚如代理,携同妻子谢葆真(共产党员),秘书米暂沉(共产党员),王一山,李百朋,白志钧,刘子潜等赴南京。

但此时蒋介石并不知道杨虎城要来南京,他北上河南指挥讨伐奉军残部去了。

杨虎城在南京没有见到蒋介石,随即游玩了南京,上海,杭州几个大城市。杨虎城是陕西土军阀,以前看到最大的城市就是20万人口的西安。眼见南方几个城市的发达和繁荣,他非常惊叹,自称开了眼界,也开始明白中原军阀强大的原因。

此时北洋军阀中实力最强的奉系军阀还没有跨,国民政府主要任务还是联合西北冯玉祥,山西阎锡山等北方军阀一同北伐。出于联合冯玉祥打奉系的主张,蒋并没有太看重只有几千兵力的杨虎城,也不方便在此时拉走冯玉祥的部队。

在杨虎城在南京的一个月时间里,蒋介石发手令,让杨虎城的第10军归冯玉祥部将方振武指挥,继续属于西北军编制,参加北伐。由此杨虎城灰心失望,认为国府对其不在乎,这条路似乎走不通。

此时在幕僚的建议下,他决定去正式结交一下中国的第三股势力,也就是中共。早在5年前,杨虎城就开始和中共的接触,并且将中共党员,文人魏野畴等人收为自己的心腹幕僚。

这些人中算是魏野畴最精明干练,富有政治远见,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魏在之后的一系列作战中为杨虎城出谋献策,也协助其苦守西安。在西安保卫战最危险的时候,城内外通讯中断(杨虎城部当时没有无线电设备),魏野畴奉命冒着极大危险化妆出城求援,通报城内情况,是杨的左膀右臂。

败退皖北以后,杨虎城迫于形势压力,更加紧和中共联系。刚到太和县城,杨虎城就将当时河南省主席鹿钟麟派来的秘书南汉宸收到自己麾下。

南汉宸也是一名能力很强的中共党员。他和杨虎城一样,早期参加辛亥革命,加入义勇敢死队反清,也算九死一生。推翻清政府以后,南汉宸复员回到故乡山西,开始经商为生。南汉宸经济能力非常出色,无奈当时是乱世,兵匪官盗横行,商人正是他们敲骨吸髓的对象。南汉宸苦心经营的煤矿公司在军阀压榨下跨了,他只能在1923年再次投军,加入了冯玉祥麾下。1926年,冯玉祥在北京革命以后被各大军阀围追堵截,被迫宣布亲苏,前往苏联求援。在获得苏联大量援助的前提下,也容纳了中共在其部队里面的发展。当时中共著名人物刘伯坚就在冯部内做政治部副部长,他看出南汉宸不是个平凡人物,将其推荐加入中共,后推荐南去了苏联。

南汉宸到太和县还带来了武勉之、刘子华、高敬轩、昌绍先、谢祥荫等共产党员,组成了一个中共皖北特委。

杨虎城当时也想乘着在太和县休整的机会整训一下军队,由南汉宸和魏野畴组成了第十军军事政治干部学校,负责训练杨部几百名低级军官。其中也包括中共的一些政治宣传。

这些让冯钦哉等中高级军官严重不满,他们让杨虎城提防共产党,认为共产党和国民党都是一路货色,目的是想吃掉他们的部队。果真,中共到达杨虎城部以后,开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土地革命,让地方地主乡绅深为恐惧。

杨虎城此时也做了一件事情,在西安围城期间,他的第一任妻子罗佩兰患肺结核病逝,年仅25岁。罗和杨本是包办婚姻,结婚以后两人感情很好,但由于杨虎城从军戎马,基本不在家。两人结婚直到罗佩兰去世,共10年时间,罗跟杨虎城其实没有享过一天的福。杨虎城先后得罪皖系,直系,陕西军阀省长刘镇华等陕西实权派,罗被迫带着家属长期流亡,不敢回家。在西安围城战期间罗病重,仍然让人购买粮食运送到前线。但战斗结束以后,杨虎城为了躲避冯玉祥隐居起来,人人都找不到踪迹。罗佩兰误以为杨虎城被冯玉祥所害,焦急之下水米不进,就此发病身亡。

当时杨虎城还有一个妾,也是家里包办的,叫做张蕙兰。嫁给杨虎城的时候只有14岁,她很贤惠,在罗佩兰死后几十年一直照料杨的子女和杨母。

当时军阀很少没有三妻四妾的,甚至还有几十房姨太太的,也自然很少有做鳏夫的。

在元配罗佩兰死后快两年,杨虎城和中共派到他部队的妇女会主任谢葆真结婚。谢葆真是西安人,当年也只有16岁,比杨虎城小了20岁。她和杨虎城是由上级党员吴岱峰介绍的,两人结婚也是经过中共河南省委批准的。

关于谢葆真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杨虎城喜欢谢葆真的青春活泼,聪明伶俐,加上又是陕西老乡,有共同语言。有人认为杨虎城找谢葆真是为了加深和中共苏联的联系,就像冯玉祥让大儿子在1920年加入共产党一样。另一种说法是张学良说的,他认为谢葆真嫁给杨虎城的时候就带着党交给的任务,也就是作为枕边人鼓动杨虎城帮助中共。

据后来杨虎城身边秘书回忆:结婚后谢经常利用杨虎城夫人的身份,为共产党组织活动提供方便。当时,党组织许多秘密会议就在杨家里召开,每次党内同志到来,杨虎城知道谢有事,总是借故避开。

杨虎城想利用中共,他向中共提出了入党的申请。当时正好处于瞿秋白的所谓盲动主义路线,要求各地中共组织举行起义和革命,驻扎在皖北的南汉宸和魏野畴自然也接到了命令。

魏野畴找到杨虎城,很直白的说出希望杨部参加红军革命的问题。此时的杨虎城自然不答应,他根本不可能把自己苦心经营10多年的队伍交给中共。

就内部来说,不但冯钦哉,孙蔚如,李子高,马青苑等高级军官,包括团长营长等中低级军官也都是旧军人,本来对中共就非常厌恶。他们从军也多是从各自利益出发,就算杨虎城愿意做红军,他们也不可能都愿意。

从大形势上来说,杨部所驻扎的太和县附近都是国军部队,总兵力何止比杨部强大数倍。一旦杨部此时起义,必遭四面围攻,失败是必然的。至于皖北当地是旧军阀皖系的故乡,封建力量强大,毫无中共势力,一旦起义也很难获得人民支持。

总之,杨虎城从各方面考虑也不可能同意将他的部队变成红军。

对于杨虎城入党问题,中共一眼就看出杨虎城是在利用他们。1928年1月9日,中共河南省委就杨虎城部的情况,专题向中共中央作出报告。报告称:“杨虎城部队情形及河南省委对该军工作方针在前已有报告。最近南同志由太和来访,报告该军目前状况如下:

(1)杨部现有人数不到七千,枪支仅三千余,野枪、机关、迫击共计十余架,但子弹非常缺乏;其编制共计两师及直隶于军部之七个小部队。(2)杨本人近来因环境所迫,非常同情于我党,并要求加入我党,要求我们多派人到他的部队中去,无论政治工作人员和军事人员,都欢迎。(3)杨军内部非常复杂,各自成一系,每一小部分中,地域观念很盛,此派和彼派亦常有冲突,不过都服从杨。(4)要他们实行土地革命,马上是不可能的。(5)我们在其中同志共16人,多系政治人员,没有士兵工作。

省委听了以上报告,认杨之倾向我们,投机的成分很多,在其中做工作的同志,多没有按着党的政策去做,如没有发展下层组织和当地工农运动等等,特约在该军中做工作的负责同志详加讨论,结果定出比前更加详细的工作方针决议,督促去执行。”

从这份报告可以看到当时中共河南省委不相信杨虎城的革命性,认为杨投机的成分很多,所以拒绝了杨虎城的入党要求。

不让杨虎城入党,却让杨虎城参加红军。杨虎城作为戎马十多年的军阀,怎么也不可能被人当枪使。不过如果自己公然拒绝中共的要求,无疑跟中共彻底撕破脸,以后再合作就难了。所以,杨虎城巧妙的金蝉脱壳,他决定暂时离开部队,去日本避避风头。

此时,另外又有事情发生。南京中央政府通过情报系统得知杨虎城部有很多共产党员,随即派一个叫做韩振声的官员以劳军为名视察。韩振声本人去过苏联,在国外和南汉宸做过一段时期的朋友,深知南的老底。

到了皖北,韩振声发现南汉宸在杨部以后,就立即威逼杨虎城将南汉宸送交南京处理。此时杨虎城还算讲义气,他说:你我和汉宸都是朋友,而你和他的朋友关系比我还早,尽管政治见解不同,但首先应顾到朋友间的道义,我不能这样办。杨拒绝了韩,并通知特委让南汉宸暂时隐蔽。

南离开杨部隐藏了一段时间,后经鹿钟麟推荐担任河南省信阳县县长。原来担任宣传部长的魏野畴继任南的职务担任皖北特委书记。

此举多少得罪了南京政府,加上不愿意起义得罪了中共,杨虎城急着离开皖北是非之地。1928年4月底,杨虎城偕夫人谢葆真,秘书米暂沉(这两人都是共产党)三人由上海乘“长崎丸号”东渡日本,由此杨在日本居住了半年的时间。

杨虎城前脚刚走,代理军长孙蔚如就按照杨的意思,将杨部的所有共产党员,包括魏野畴在内200多人,武装押解赶出太和县。

此时十九军高桂滋部也早已清党,从任何一个军阀的角度来说,都不适合再起义了。不过魏野畴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军阀,他毕竟是个忠实的共产党员,4月9日他和杨的媒人吴岱峰拼命聚集了杨虎城第10军和高桂滋第十九军各一小部,总共只有700士兵的兵力在阜阳起义,建立了安徽第一个红色政权。

这点兵力如何和周围数万之众的国军对抗,起义后仅仅3天,这股起义军就被国军消灭。魏野畴在率一部转移期间遭遇国军袭击,部队被打散,自己也被俘虏。魏被捕以后遭遇拷打,国军军官说如果他愿意归顺就可以留他一条命,魏野畴却说:“你们这些土匪,把老子枪毙了,老子也不会归顺你们。”

后魏野畴,胡怀西二人被国军押到陕西会馆,稍后就要处死。他们决定出逃,考虑到两人同时出逃目标太大,不易走脱。在这种生死关头,魏野畴还先考虑战友的安全,他用绳系着胡怀西,将他拉到房梁上,胡怀西跳出天窗脱了险,而魏野畴却被赶来查看的看守发现,没能逃亡成功。几天后魏被枪决,年仅31岁。

魏本来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学者和老师,1923年期间他的月收入高达100多块大洋高薪,当时3,4块大洋就能让一家3口人一个月吃饱肚子。由于参加共产党工作的需要,他将几乎全部收入都给了党,没有钱养家,他的妻子和老母亲只能依靠做些缝纫刺绣艰难度日。几个朋友不理解,认为魏野畴不孝顺,不是好丈夫,写信跟魏断交。当时中共还是在地下活动,不便和别人说明情况,魏有苦难言,背着骂名继续工作。

后和杨虎城相交的6年,也对杨尽心竭力,数次冒险,毫无私心。没想到最终落到这个下场。

据说:杨虎城在上海得知皖北暴动失败,魏野畴遇难的消息后,沉默许久,最后留下了热泪。因为魏野畴是他结识的第一位共产党人,他从魏野畴身上汲取了许多有益的政治营养,1922年在陕北两人成为挚友,6年的合作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他为保住了十军这支部队而庆幸,也为失掉魏野畴这位挚友而悲痛。

这是段话也算是中肯,也就是杨为了自己和自己的团体牺牲了朋友。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