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19:不简单的湘江战役(长征系列之二)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十九

第二站——湖南广西之间的湘江战役

湖南——长征中剿共最为卖力的军阀

当时湖南省的土皇帝为军阀何健。

何健1887年生于湖南省,是土生土长的湖南人。老何军人出身,29岁从保定军校毕业,加入湖南陆军暂编第一旅,任少尉排长。何健从排长干起,戎马生涯整整二十年。期间参加了北伐和数十场军阀混战,也算的上九死一生,是一个久经沙场的职业军人,也是一个比较出色的政治家。

1929年,43岁的何健在军阀混战中,精明的倒向中央一方。他出兵和中央军配合,夹击叛乱的桂系军阀,导致桂系大败。南京政府作为回报,任命为何健为湖南省主席和讨逆第四路军总指挥。从此何健掌握了湖南的军政大权,所辖兵力也逐步达到10万之众。

何健直属的湘军共有5个师又2个旅,还有2个补充纵队,共计四十个团。另外还有听命他的陈渠珍,廖怀中等人,有1个师又4个团。除了正规军,湘军民团武装共有24个团,虽然装备较差,但是战斗力并不弱。

职业军人出身的何健和善于经济建设的广东军阀陈济棠不同。何是经过多年残酷军事政治斗争洗礼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此公为人非常精明狡猾,特别善于利用各种危急的形势为自己牟利,是一个很不好对付的角色。连桂系的小诸葛白崇禧也称何健为老狐狸。

何健控制的湖南省,就当时西南诸省的军事实力来说,无疑是最强的。这主要是凭借着他那支号称中国第一军的湘军。

湖南人尤其湘西一带,自古贫穷,民风彪悍。此处的老百姓大多好勇斗狠,性格坚毅。在湘西长大的粟裕回忆到:我们湘西人性格火爆。我在小学的时候就不满镇上北洋军阀部队的蛮横。还是小学生的我,当时就敢和20多岁大兵打架。湖南人的强悍由此可见一斑。

事实上,从曾国藩组建湘军以来,湘军就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股举足轻重的军事力量。到了中华民国时期,更有无湘不军一说。湘军历史上参与了多次重要的军阀战斗,几乎没有什么大的败绩。

何健这支湘军的特点在于战斗作风凶悍,打仗时候军官都身先士卒的在第一线,所以湘军军官作战伤亡率很高。基层士兵作战意志非常顽强,根本不畏生死。而且士兵大多身材不高,但是非常强壮结实,特别擅长肉搏战和攻坚战,是一支让所有敌人生畏的部队。

根据红军战士的回忆,湘军进攻时候极为勇猛,军官都拿着手枪冲在最前面。湘军冲锋时候根本无视我们的机枪火力,而他们火力和冲锋又都很猛。我们的机枪很少,火力也不够,对他们的冲锋很难抵挡。

湘军虽强,但是此时湖南和广东,广西都不同。湖南省内的形势在何健看来很不好。湖南并非像广东广西那样,清一色为一个军阀控制的地盘。由于湖南地处中国南方的腹地中心,处于几省交会处。省内地形又极为复杂,颇多山地丘陵地带,是一个军阀割据混战,各种政治势力争斗的地方。

何健从1929年起就开始同湖南境内的各股红军,其他派系军阀,地方民团武装,还有湘西的大量土匪作战。这么多年了,仗几乎没有停歇过一天,一直打到1934年。

当年,毛泽东领导红1方面军还乘着何健主力南下的机会进攻过长沙,双方激战一个月,湘军和红军都损失巨大。虽然攻打长沙最终以红军失败作为结束,但是防御中受到重大损失的何健恼羞成怒。他下令将湖南境内共产党员全部处死,当然也包括住在长沙郊区的杨开慧。而原本何健看在其父杨昌济老教授的面子上,并没有对他们孤儿寡母下毒手(留学英日的杨昌济教授是湖南教育界著名人物,和湖南省主席何健有过肤浅的交情)。

到了五次围剿开始前,红军贺龙的6军团2万多人在湖南北部建立了湘鄂赣苏区,红军肖克的2军团1万多人在湖南南部建立了湘赣苏区。湖南的二个苏区一南一北遥相呼应。这二支部队的领导人都是久经战阵的悍将,而且军队战斗力不弱。何健的10万大军单是对付这二股部队就已经比较吃力。

所以在五次围剿开始,何健是各地军阀中剿共最为卖力的,他希望利用中央军的兵力消灭湖南境内的红军。不过,虽然说是卖力,但是何健仍然不准备把部队拉到江西和红军火拼,而是更多精力对付湖南境内的贺龙和肖克。

最终,随着五次围剿的进行,肖克的6军团在湘军和中央军的联合压力下,被迫放弃湖南南部的苏区。他们经过一个小型的长征,在湘军,桂军,黔军的堵截下,以损失了一半的兵力的代价,最终赶到湖南北部和贺龙会合。

何健的计划

何健从中央红军一开始长征,就感到了自己的危险。当时何健非常清楚中央红军长征的目的,就是在湖南西部和贺龙肖克部会合,然后在湘西大山中建立一个稳固的根据地。何健也非常清楚的知道,如果8万中央红军在湖南站住脚以后,他所面临的可怕局势。单靠他的10万湘军是无论无何也对付不了的多达10万数量的红军的。到时候何健就算不被红军打垮,也会被打着帮助围剿红军招牌的国民政府中央军从湖南挤走。

用他同爱将和老友刘建绪将军的话来说:如果二支红军在湖南会合,那么我们湖南就永无宁日了。所以说,何健认为他就是红军长征的最大受害者。自己无法像陈济棠一样置身事外的看笑话(红军在广东只是借道通过)。由此何健认为,无论他再怎么想保存实力,也都必须要和红军一战。他很快制定了相关计划。

蒋介石这边分析局势,认为红军不太可能进入广西腹地,这主要因为广西有严格的民团和保甲制度,地方比较稳定,红军难以获得人民的支持。加上少数民族众多,广西非常贫穷,桂军战斗力强大等原因,红军不容易在广西站住脚。

同时,蒋介石处于自身考虑,他也不希望红军在湘江就被桂军和湘军全部消灭。因为这样一来的话,红军就无法进入贵州,云南,四川三省,实现他的一石二鸟的计划。所以老蒋任命了和红军最有厉害关系何健为追剿军总司令,让他可以指挥白崇禧的桂军和薛岳的中央军。

实际上,中央军前敌总指挥薛岳是不可能听何健的。老蒋的目的,只是给何健一个空头衔,让何和桂系的白崇禧二人互相陷害。无论谁最后成功,都可以达到同时削弱红军和地方军阀的目的。何健有了这个头衔,就开始制定湘江作战的计划。

他的计划是二点:

一点:最好能够把红军压迫进入广西腹地。红军一旦进入广西,就会跟桂系火拼,按照桂军的战斗力,是可以勉强抵挡住红军的。最惨的结果也是二军一起毁灭。这样湖南就不受影响了。

这个战斗部属的关键在于一定要在湘江正面拼死堵截红军,同时在湖南一侧布置重兵南下压迫红军,让红军无法突破湘江,北方又受到湘军的强大压力,从而被迫南下通过龙虎关进入广西腹地。

二点:如果不能把红军压迫进入广西,也要在湘江趁着红军渡河一半的时候对其打击,歼灭红军大部分的兵力,同时可以尽量减少湘军的损失。这样一来,就算红军能够渡过湘江,并且最终进入湖南省。也会由于兵力不足,对何健够不成大的威胁。

总之,不管怎么样,湘军必须要在湘江,利用天险和兵力的优势和红军打一下。

何健的部属

何健以追剿军总司令的名义进行了部属。具体为,湘军担负零陵至黄沙河之线防务;桂军负责全州、兴安以南防务,在湘、桂边境的黄沙河桂军与湘军衔接。简单来说,就是由湘军和桂军分别守住湘江正面的防线,湖南境内的湘江防线由湘军驻守,广西境内的湘江防线由桂军驻守。

中央军周浑元的四个师,湘军二个师,粤军陈济棠的四个师尾随红军追击,防止红军重新杀会江西。

同时,何健为了避免红军北上进入他的地盘湖南南部,很早在这里修建了从武冈到靖县一带的密集坚固的碉堡防御工事,并且集中了第一路追剿军司令刘建绪的第16师,第63师,第62师,第19师,还有4个保安团等强大兵力,全部集结在黄沙河附近,以坚固的堡垒防御,阻止红军北上。

此处湘军兵力极为强大,又有完善的碉堡工事。如果红军不渡过湘江,而是北上试图强行进入湖南,必然遭受严重的打击。红军无法进入湖南,就必然要进入兵力较为薄弱的广西(广西正规军只有3万人,大约是湘军的四分之一)。

这种布局非常完美,基本实现了何健的军事目的,也可以避免严重损失。用何健的话来说:这下子,湘军可以旱涝保收了。

第二站——广西军阀白崇禧送客式的防御

和何健不同,广西白崇禧并不愿意和红军进行任何的火拼。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是中华民国历史上少有的军事作战大师。他是一个极为出色的战略家,战术家和政治家。他的军事指挥能力,一度曾经被民间神话为诸葛亮一样的人物,足可见其军事能力之强。

以他的军事头脑,自然毫不费力的明白蒋介石驱虎吞狼的计策。广西的桂系军阀不同于其他的地方军阀,他一直都是一支以国民党正统来自居的党内军阀力量。他和别的军阀试图割据一方来作土皇帝不同,以李宗仁和白崇禧为首的桂系军阀的最大愿望就是打垮蒋派,建立自己控制下的中华民国和国民党。

白李二人控制广西多年,他们在全省推行所谓三自政策(即自卫、自治、自给)和三寓政策(即寓兵于团、寓将于学、寓征于募),以独立思想明显的大广西主义给人民进行灌输,并且提出建设广西,复兴中国的口号。

从1929年以来,桂系和其盟友曾经一度占有三分之一个中国,也曾多次发动大规模的反中央内战,但是最终都被中央击败。

随着一系列的失败,曾经强大的桂系困守贫瘠的广西省。还一度被中央派遣的湘军攻陷了桂林等地。还好白崇禧用兵如神,最终还是使用诱敌深入的计策击败了湘军,保持广西的独立地位。

但是广西省自古贫穷落后,虽然和广东不过几百里的地理差距,但是经济上一个天一个地。当时广西人口倒是不少,有1200万左右。但是全省基本没有什么工业设施。而且由于土地贫瘠,适合耕作土地缺乏,农业生产效率也很差,全省财政收入仅仅为邻省广东的六分之一。

所以,桂系在贫瘠的广西,无法像何健和陈济棠一样保持一支大规模的常备军。用白崇禧自己的话说:广西地瘠民贫,养不起兵,而老蒋又时时想解决我们,我们又不能不多养一些兵,以图自存。这就是费劲的地方。

所以桂军正规军只有二个军,分别是廖磊的精锐第7军(号称钢7军,为桂系绝对主力,战斗力惊人),夏威第15军。第7军下属周祖晃第19师,覃连芳第24师;第15军下属共镇国第43师,王赞斌第44师,韦云松第45师,每师3团,另有1个警卫团。所以,桂系总共只有2个军,5个师,16个团,3万多人。

为了弥补正规军的不足,桂系大量编组非正规的民兵部队,作为后备兵员。白崇禧当年把广西省划为桂林、平乐、柳州、梧州、南宁、龙州、百色、天保八个民团区。每一民团区设1民团指挥部,负责指挥所属各县编练民团。各县设民团司令部,司令由县长兼任。每一民团区设三个常备大队,全省计有24个常备大队8000余人,超过桂军一个正规师的兵力。

同时各村被必须编有民团武装,地区的区长还必须兼民团的联队长,乡长兼民团大队长,村长兼民团队长。当时,广西1200万人口中,有壮丁245万,其中有一半人受过军事训练。当然,是政府半强迫性质的。

桂系部队不多,但是战斗力却是极强。当时中国军界胜传:桂军,湘军和青海穆斯林骑兵是中国军队的前三强。桂系一度被成为广西狼兵,也有湘军如猛虎,桂军如恶狼,恶狼还凶过虎的说法。

而事实上,桂军素有广西猴子之称。他们作战特别勇猛无畏,甚至到了野蛮的地步。新四军2师师长张云逸曾经参与过著名的广西白色起义,是桂系出身的军官,深知桂军的一切。张曾经评价桂军说:“桂军被反动宣传灌输得麻木,作战勇猛得如野人拼命,阵地上战至最后一人时,仍能坚决拼刺刀顽抗,直到被打死,反抗才停止”,“且战术灵活,动作熟练,认为桂军比同等武器装备条件下的日军更难对付。”

桂军士兵身材矮小,但是体力好,特别能吃苦耐劳,枪法准,善于爬山涉水,特别善于森林和山地作战,单兵的战斗力高于湘军。其强悍程度,甚至被抗战中的日军所钦佩。

同时,桂军特别注重军官的素质。他的低层指挥官,如排长班长等,多是职业老兵出身,经验丰富,很善战。每一个人都是一笔军队的财富。这个带来的缺点是桂军军官的年纪都偏大,很多班长排长超过26,27岁,甚至还有30多岁的。但是他们领导力和战斗经验都是没有话说。

话虽如此,桂军毕竟兵力虚弱,3万桂军是经不住和8万多红军火拼消耗的。对于何健来说,他可以和红军火拼消耗7000到8000人,也没什么了不起。但是如果换做白崇禧,就等于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力量,他是承受不起的。

所以白崇禧面对红军直奔广西而来,也非常头疼。白崇禧让刚回国的爱将刘斐赶赴南宁,为其出谋划策。刘斐中将是桂系著名的军事幕僚,也是桂系重臣之一。他是白崇禧的老友(白崇禧担任连长的时候,经常去刘斐岳父的诊所看病,两人由此认识)也是智囊。因为刘斐头脑特别清晰,谋略出色,善于分析时局,深受小诸葛白崇禧的器重。

后白崇禧将少校副官军衔的刘斐送到著名的日本陆军大学深造。刘的能力极为出色,成绩非常优秀,一回国后很快到南京的参谋本部工作。

在抗战前,刘斐任极为重要的军政次长一职,负责制定具体的军事计划。当时的刘斐在军界名气很大,是公认的谋略大师,军师类型的人物。抗战中,如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很多计划的制定,都有刘斐的影子。其后被任命为国防部参谋次长的要职,负责几百万国军全部军事计划的制定。

不过,刘斐本人却是中共的出色谍报人员。他早在1930年就秘密加入中共,其后几十年都是奉命潜伏在白崇禧,蒋介石身边,观察他们的动向。

在内战中,由于刘斐几乎通晓全部国防部的计划和命令,让中共一方对国军的所有战术行动了如指掌。在胡宗南奉命进攻延安之前,胡宗南还没有接到具体命令,刘斐已经把情报告知了毛泽东。之后包括孟良崮74师覆灭,淮海一系列惨败,都是刘斐的杰作。

当时的白崇禧对刘斐说:现在我们广西一共只有18个团的兵力,廖磊带二个师(第19师和第24师)追击肖克的红六军团进入贵州,现在还没有能够回来。我们目前在广西的只有夏威的第十五军三个师。朱毛共匪号称十万,虽说被老蒋击败了,但是……

刘斐接着说:牛虽瘠而卧于豚上,以我们广西的实力,还是会被十万朱毛共军压跨的。况且老蒋的中央军还紧跟在后面……

白崇禧说:是啊,老蒋对我们恨之入骨也不是一二天了。你是日本陆军大学的高才生,我紧急让你从上海回到南宁,就是想听听你的看法。刘斐沉吟说:这确实很难办,输不得,赢不得,打不可,不打又不可。

白崇禧说:我们就这18个团的老本,如果打输了或者放着红军不打,十万红军进入广西。就算我们不被红军压垮,老蒋也会说我来帮你剿,广西就是老蒋的了。

刘斐接着说:即使我们打赢了,红军覆灭,我们和十万红军血拼必然损失惨重,广西也疲惫不堪。老蒋说我来为你们善后,中央军跟着进入,我们自无力阻挡。接着他以奖励有功之臣的名义,把你和李宗仁调到中央做挂名的大员,给职不给权,让你们吃吃闲饭,那么广西也就完了。

这就是当时白崇禧的思想。

况且,白崇禧知道蒋介石一旦扫荡完中央苏区以后,很快会对两广动手。就算红军在中央苏区被国军全部歼灭,老蒋没有一二年也会主动出兵攻打广西。在这个节骨眼上,桂军实在没有必要,也没有精力,和无怨无仇的朱毛赤匪火拼。他判断只要自己用兵得法,就可以把祸水泼到湖南或者贵州去,根本不用和红军互拼消耗自己的实力,中了蒋介石的计策。

白李二人都在回忆录中写到:

李说,蒋先生屯兵湘北不动,任共军西行,然后中央军缓缓南下,迫使共军入桂。期待我和共军互斗两败俱伤之后,中央军可有藉口入占广西,居心极为险恶。白也对部下说:老蒋恨我们比恨朱毛更甚。现在是有匪有我,无匪无我,我为什么顶着湿锅盖为他造机会。不如留着朱毛,我们还可有发展的机会。

桂军具体的应对策略

可以说,老蒋任命何健为追剿军总司令,就是让何健利用这个权力算计白崇禧。何健估计红军会从水流较为缓慢的广西境内全州和界首一带的湘江渡过去,所以命令白崇禧派出重兵扼守广西境内的湘江正面防线。

何健制定的作战计划是白崇禧使用2万桂军主力封锁住湘江正面防线,防止红军渡过湘江。其余部队四面合围,将红军在湘江附近全部歼灭。这个布局,正是何健的狡诈之处。

如果白崇禧在湘江和红军硬拼,结果打赢了,红军必然会退回后方道县一带,而周浑元的中央军四个师此时估计已经占领了道县。红军前后都无出路,此时何健命令湘军主力从红军北方侧面南下。

红军面对数万湘军的压迫,必然会从兵力只有一个团驻守的广西门户-龙虎关一带进入广西腹地,湘军就不会有什么损失了。桂系则会从此遭殃。这也是何健和蒋介石乐于看到的。

而且退一万步说,就算是桂军在湘江正面打败了,按照桂军的战斗力必然也消耗了红军的力量,同时延缓了红军渡江的时间。此时湘军再从侧翼攻击红军还没有来得及过河的部队,必然会事半功倍。红军在湘江遭受严重损失以后,一般来说就很难敢于进入重兵密集的湖南和贺龙肖克会合,何健把中央红军阻挡在湖南以外的目的就实现了。

但是,他遇到的是大名鼎鼎的小诸葛。白崇禧判断形势,很快看透了何健的意图,他自然不愿意用3万子弟兵去和红军8万多人硬拼。他冷静思考以后,并且在刘斐的建议下,大胆的制定这样一个计划。白崇禧和刘斐把这个计划叫做:送客式的防守,敲梆式的防御。

总体战略在于送客两个字,放红军通过,不打击其主力部队,只打些后卫部队交差,同时拼死阻挡中央军进入广西。送走红军和中央军两个恶客,防御以雷声大,雨点小,虚张声势的敲梆式为主。

桂军主力在龙虎关一带修建坚固防御工事,并集中18个团中大部分主力部队,阻止红军任何进入广西腹地的可能。同时,桂军在红军试图渡江的时候,主动让出湘江正面防线和桂北的一条通道,让红军在没有阻挡的情况下通过桂北和湘江。

桂系在这段时间内,绝对不和红军火拼,要拼就让让何健自己去拼。由于这样的做法是明显的抗拒中央的命令,白崇禧为了交差,还决定在最后打红军一个尾巴,算是交差。按照白崇禧的部属,这样一来,红军大部分主力会在没有阻挡的情况下,顺利渡过湘江进入贵州,之后或者进入湖南或者进入四川。反正,没有广西的事情了。

白崇禧决定以后,就紧急征调15万民工,在全州、灌阳、恭城、贺县等湘桂交界之关隘,如龙虎关、雷口关、高木关、永安关、清水关、等地构筑碉堡工事。全州至兴安之间一百三十里的湘江两岸,也筑成碉堡一百四十余座,阻挡红军进入广西腹地的可能。

具体的部属为19师防守桂林;43、45师防守恭城、富川、贺县及龙虎关要隘,坚决堵死红军进入广西腹地的必经之路;44、24师防全州、灌阳,但必须对红军开放,采取占领侧面阵地,只作监视行动,对其后卫部队可以侧击和追击,决不能迎击。

白崇禧称:不拦头,不斩腰,只击尾,促使红军赶快走,离开桂北。

开战

红军突破第三道封锁线以后,随即以林彪的红1军团1万9000人为左路前卫,彭德怀的红3军团1万8000人为右路前卫,红8军团1万人掩护右翼,红9军团1万1000人掩护左翼。中央和军委机关及直属部队编成的两个纵队共1万5000人居中,红5军团1万2000人担任后卫。

红军长征时期,各部情况如下:

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周恩来,总参谋长刘伯承,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

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左权,政治部主任朱瑞。下辖三个师:红一师,红二师,红十五师。

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杨尚昆,参谋长邓萍,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下辖三个师:红四师,红五师,红六师。

红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政委李卓然,参谋长陈云,政治部主任曾日三。下辖二个师,红十二师和红三十四师。

红八军团,军团长周昆,政委黄苏,参谋长唐浚,中央代表刘少奇。下辖二个师,红二十一师和红二十三师。

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政委何长工,参谋长郭天民,政治部主任李涛。下辖二个师,红三师何红十四师。

共五个军团约8万6000多人。

红军一军团和三军团是红军绝对主力,红五、九军团稍差,红八军团最差。

红一军团是红军的根本力量,是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部队发展而来。官兵久经战阵,大部分士兵转战江西福建数年之久,部队经验丰富,战术素养非常高,革命信念非常强烈,中低级军官能力也很强,是一支劲旅。

军团长林彪,湖北人,黄埔四期生。虽然当时林仅有28岁,但其盛名已为国军所有将领所惧。林彪用兵特别狡猾多智,普通国军指挥官根本不是林彪的对手。林彪所部擅长打硬仗,但是却很少打硬仗,而是以多变的战术战略避实击虚,运用各种巧妙战术击溃对手。实战中,林彪部往往用最少的伤亡,取得最大的战果。长征中林彪所辖一军团打了许多极为重要的战役,并且多为急先锋,包括湘江战役,四渡赤水,金沙江战役,大渡河战役,腊子口战役等等,全部完成任务。其中如湘江战役虽然林彪损失巨大,但是也实现了军事目的。要知道,其中的任何一个战役只要失败,那么红军很有可能就此覆灭。林彪是长征胜利的重要功臣之一。

红三军团是1928年湖南平江起义部队发展而来,官兵很多为湖南的湘军,普遍作战经验都在3到4年,战斗力丝毫不比一军团弱。

军团长彭德怀,湖南人,湖南讲武堂出身。彭德怀是湘军出身,性格刚烈强硬,是个天生的斗士,特别敢于打硬仗。彭往往为了胜利,不计伤亡,自己也经常身先士卒到第一线,深受部下敬重。彭本人的指挥能力超群,沉着冷静,从平江起义开始一直到朝鲜战争戎马生涯二十多年,其都是中共最高的指挥官之一。在长征期间,红三军团和林彪红一军团配合,完成许多重要战役。但是,客观来说,彭的战果比林彪要少一些。

红五军团实力较上面二者稍弱,是1931年宁都起义过来的孙连仲西北军。由于当时1.7万人成建制起义,他们人员比较整齐,装备不错(2万件武器),也参加过第四和第五次围剿,战斗力也还不错。

军团长董振堂,湖北新河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9期。毕业后投身西北军冯玉祥麾下,历经多年残酷战争从排长升到师长,是西北军著名将领之一。中原大战中,冯玉祥的西北军惨败,除一部退往陕西以外,其他残部被蒋介石中央军收编。1931年,董振堂被任命为第26路军第25师73旅旅长,率领所部被派往苏区参与围剿。26路军一直都有中共党员潜伏,在宁都时期寻机宣布全军起义。董振堂很快被任命为红五军团军团长,参与了第四次和第五次围剿。

红五军团传承西北军的特点,在防御作战中能力非常强。在二次围剿期间,打过很多重要的防御作战。所以在长征中,董振堂率领的红五军团一直作为殿后的部队,在各路国军围剿下,损失相当惨重。但董振堂是一名出色的指挥官,红五军团一直没有跨,而且总能完成殿后的艰难任务,军团也被授予铁流后卫的光荣称号。

不过董振堂在长征结束以后,被编入西征军。董率领红五军团连同其他3万红军艰难转战青海宁夏甘肃数月。在数量优势的马家穆斯林骑兵的围剿下,西征红军一无外援二无退路,终于全军覆没。董振堂率领残部3000多人被1万马家军包围在甘肃高台县城。征战多年的董振堂知道已经没有出路,却不愿投降(投降也是被穆斯林骑兵练马刀)。他率这些西北军的老部下拼死一战,血战数日结果全军覆没。3000红军绝大部分战死,少数重伤被俘的也被杀死。董振堂本人在巷战里中弹阵亡,穆斯林骑兵按照传统将其首级斩下,送往西宁马步芳处邀功,一代名将阵亡与此。

红九军团是第四次围剿后新组建的,新兵较多,装备也不好,战斗力无法和红一、三军团相比,也稍弱于红五军团。

红九军团的军团长罗炳辉也是一个出色的指挥员,他的出生比较特殊,是云南彝良县的彝族人。年轻时候由于家穷且受当地恶霸欺负无法生活,14岁和16岁两次离家投军。在没有路费的情况下,一路靠给人做零工,步行数百里赶到昆明。后罗在昆明加入老滇系军阀唐继尧的滇军,从小兵干起,先后参加过东征陈炯明战役和北伐,升到滇军的一个营长。1929年,罗炳辉秘密加入共产党,稍后在江西吉安率部一千多人起义,率部转战赣西,大小作战数百次,为赣西苏区根据地的建立作出极大贡献。罗出色的能力深受红军高层好评,被破格任命为红九军团军团长。

在长征期间,罗炳辉表现非常出色。由于红九军团战斗力较弱,无法和主力军团相比。但是由于军官有很多云南人,部队颇有滇军擅长机动长途行军的特点。在长征途中,红九军团多在侧翼掩护,甚至孤军脱离主力部队几百里行动,吸引国军主力。罗炳辉指挥出色,部队经常在数倍国军围追堵截下从容突围,比如在著名的四渡赤水中,罗部数千曾经吸引国军中央军数万主力堵截,帮助中央红军成功脱险。长征后,红九军团被授予战略轻骑的荣誉称号。

抗战爆发以后,罗炳辉担任新四军支队司令员。早在长征期间,罗炳辉就有严重的疾病,经常躺在担架上指挥战斗。抗战结束以后的1946年罗炳辉被任命为山东军区副司令员,上任不久就遇到国军重点进攻。罗在指挥枣庄战役期间,由于过于劳累,旧病复发还并发了脑溢血。周恩来指示立即将罗送往山东临沂解放军医院抢救。但是由于罗炳辉病情过于严重,未及送到临沂,就在路上突然去世,时年49岁。

红八军团战斗力最差,它为第五次围剿后期才临时组建的部队,到长征出发时刚建军一个多月。八成左右都是新兵,理论上来说很难进行正规作战。

红八军团长周昆,这个将领的生平非常特殊。他是湖南平江人,标准的老红军。早年作为连长参加秋收起义,后又上了井冈山,之后逐步升到红军师长,军长,红军大学代理校长等职务。周昆的资历非常老,他参加过全部五次围剿。在第五次围剿后期,红军新组建红八军团,中央任命老资格的周昆为军团长。不过该军团新兵多,老兵少,装备差,战斗力弱。在湘江战役中几乎全军覆没,仅仅残留1000多人,军团番号也被取消。周昆后被任命为红军大学校长等职,抗战开始以后,周昆被任命为重要的八路军115师参谋长一职。

照常理说,周昆只要不在战斗中阵亡,建国以后,至少也是大将的职务(长征期间红军的营长活到建国以后,一般也是少将中将军衔)。

但是,周昆的结局很奇特,在1938年,他作为115师参谋长前往国军总部领取政府发给该师当月的军费,共有六万元法币。周昆命令警卫员把经费带115师总部,自己处理些事情稍后回去。但是警卫员把钱交给115师作战科长的时候,科长发现仅有三万元。而周昆从此没有音信,也没有返回115师。后根据调查,周昆带着另外的三万元回到湖南平江老家隐居,并改换了名字,不再参与任何政治活动。至于周昆为什么离开八路军,至今也有各种猜测,很难作出结论。

红军出发时期战斗部队总数约有8万6000多人,加上非战斗部队一共有10万多人。但是由于各部都在五次围剿中有相当损失,连红一、三军团也有三成左右的新兵。这10万多人中,参军不到三个月的新兵就有3万多人。

在到达湘江一线的时候,红军除去逃散和突破前三道封锁线的损失,只剩下6万6000人。红军面前是湘南,桂北一带的第四条封锁线,也就是国军对中央苏区最后一道封锁线。

11月18日,红军先锋少量部队到达龙虎关,和驻守桂军加强团的外围部队小规模交火,目的是吸引桂系正面部队回防龙虎关。11月20日,红军攻打下道县南边的江华县城,逼近广西境内。

白崇禧判断红军主力很快就会到达广西,从永安关,清水关一带进入,然后连着肖克军团的老路,经过文市,石塘峪,于麻子渡等全州各渡口渡过湘江,进入湖南境内,然后进入贵州省。白随即下令正面防守湘江的桂军撤退,让出空档。

从11月21日夜开始,桂军防守湘江正面和桂北的部队,乘着夜色,用了一整天时间从兴安,全州,灌阳百里范围上全线撤退。桂北一带留出一个安全的通道,湘江防线出现一个极大的缺口,桂北一带只有桂军3个团的兵力,湘江正面防线则没有任何桂系正规军驻守。

桂军10个团的主力全部驻守在后方一线。当时白崇禧希望红军尽快离开广西境内,他对刘斐说:我真希望有人能给朱毛送个信,让他们尽快通过。刘斐笑笑回答:朱毛是什么样的人物,他们应该深知此道的,白兄可放心。

但是,此时红军军事高层却并没有发现这个桂军让出的缺口,仍然和桂军在龙虎关一线做拉锯战。11月23日,何健通过湘军前线侦察部队发现桂军从湘江正面不战而撤军以后,勃然大怒。他立即发电向白崇禧追问原因,并且火速电告蒋介石。

桂军釜底抽薪的一撤退,湘军就陷入困难之中。何健只有三种选择:

一是火速派兵增援,堵住桂军撤退的缺口。那么湘军必然会在没有任何工事的情况下和红军血拼,这样可以全歼或者重创红军,但是湘军损失也绝对不会小。

二是不管,继续只守住自己的防线,让红军从桂军地盘通过。这虽然能够避免湘军和红军火拼,但是红军不会遭受严重损失。一旦突破湘江,8万多红军会很快进入湖南西部地区,何健还是难以招架。

三就是,干脆放红军从正面过去,等到红军主力过去以后,再打红军一个尾巴。这样就可以轻松消耗红军实力,但是就无法全歼红军。

而且如果红军主力行军迅速,这样打的话,能够歼灭多少红军还是个问题。如果红军采用急行军的速度,一小时行军6公里,一天40公里。,那么80公里的路程不用多久就可以走完。很可能在湘军攻击之前就全部顺利渡过湘江。何健前二条路都不愿意选,只愿意选第三条路。

他向南京蒋介石发电,表明自己无力接防桂军的防线,希望桂军立刻回援,不然红军无法全歼:刻奉养酉电,已准桂军主力移赴恭城附近,所有灌阳兴安以北地区防务,责令职路军南移担任。若灌兴全间,又准桂军南移,则不免门户洞开,任匪长扬而去。湘军刘建绪部,原以主力布置零陵以南,黄沙河之线。刻又令其延申至全县与桂军衔接,实属再无余力增任二三百里之正面防务。职受钧座付托之重,虽明知粉身碎骨,难免一篑功亏。

话虽如此,湘军并不增援桂军让出的正面防线。其实当时湘军主力离全州只有25公里,距红军后来渡过湘江的界首不过80公里。如果何健愿意和红军火拼,全歼红军。那么他在11月25日也就是林彪部队到达界首二日前,就可以从容的增援弥补这些地区的空档。

但是,何健没有这么做。所以,从11月21日到11月28日的7天内,广西境内的湘江防线根本没有军队驻守。但是红军反应速度很慢,直到11月27日下午,林彪的红1军团杨成武的一个团才赶到界首。杨成武发现整个界首没有桂军正规军,只有十几个当地的民团武装警戒。他们看到红军赶来,一枪没开就逃走了。红军轻松占领了这个湘江重要渡口。

林彪发现这个情况以后,火速向中央报告。同时部属部队占领了界首附近几十里的所有重要地形。

界首此处湘江不过100米宽,水流相对较慢,有几处深处只到普通士兵的腰部,可以涉水渡过。军委纵队27日正在离界首以外大约80到90公里的桂岩。

27日,何健得知红军占领界首以后,为了避免红军主力迅速渡过湘江,下令湘军火速占领湘江主要渡口全州。11月28日晚,湘军在全州外围和红军遭遇。这次湘军速度较快,他们抢先一步占领了全州。

控制了全州这个大渡口以后,何健松了一口气,因为界首的渡口较小,只有几艘小船和一个临时搭建的浮桥,单靠这些东西,红军无法在短时间内渡过。11月29日。何健根据一般军事常识,判断红军主力在2天内就可以全部渡过湘江。

为了打红军的尾巴,何健下令刘建绪率领四个师从全州出发,向林彪1军团占领的渡口外的觉山铺防线,全面进攻。同时,电告白崇禧,命令其桂军火速增援。

蒋介石此时也发给白崇禧一份急电,上面明确说:如果这次桂军不进攻,那么就算我蒋介石一个人不相信你白崇禧会和共军勾结,全天下的人也都不会信你的。这份电报一出,白崇禧深知其措辞的严重性,准备出兵夹击了。

全线激战

湘军以自己绝对看家主力部队,湘军第16师,第19师,第62师,第63师,共4个师11个团的优势兵力,从11月30日开始,向林彪觉山铺阵地发动全面进攻。湘军此时表现了其凶悍的战斗力,红军也不示弱,双方狠拼一整天,损失都极为惨重。

红军战士回忆:湘军像被风暴摧折的高粱秆似的纷纷倒地,但是打退了一批,一批又冲上来,再打退一批,又一批冲上来。后面湘军士兵踩着前面战友的尸体,一波波的冲锋。从远距离射击,到近距离射击,从射击到拼刺,烟尘滚滚,刀光闪闪,一片喊杀之声撼山动地。

一天之内,红军部分阵地就被湘军攻陷。到了晚上,湘军竟然不作修整,连夜猛攻。一天战斗中,林彪6个团里面,一个团政委易荡平受重伤,为了不被生俘,他开枪自杀,另外一个团长杨成武腿部受重伤。在敌人优势兵力打击下,红军阻击部队损失也极为严重,一些阵地几乎没有可用的兵了。

杨成武回忆到:当时红军的伤亡在增多。后来,四团边打边撤,尽量地阻挠、迟滞敌人,争取时间……敌人死命猛追,加上天上的飞机轰炸,红军每走一步,几乎都要付出血的代价……红一军团的一师、二师与强大的湘军鏖战三天两夜,终于按军委的时间要求把湘军挡在了阻击线以北地域,但他们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而此时形势仍然非常严峻,除中央纵队正在过江外,湘江西岸只有红1军团第1师和第2师、红3军团第4师和第5师,计4个师,未过江的却有红1军团第15师、红3军团第6师及红5军团、红8军团、红9军团的共计8个师,占一方面军力量的三分之二。

当天晚上,湘军已经突破林彪他们全部外围阵地,直逼主阵地。林彪他们深感形势严峻。11月30日他们创造红军历史记录的,向军委发电。以一种下级命令上级的口吻,让没有渡过河的中央部队立即星夜兼程过江。

电报为:如敌人明日以优势猛进,我军在目前训练装备状况下,难有占领固守的绝对把握。军委须将湘水以东各军,星夜兼程过河。一、二师明天继续抗敌。据说朱德看到这份电报时候感叹到:如果林彪他们还有一丝一毫的把握,也不会用这样的口气说话。

在29日湘军全线出击的时候,桂军白崇禧也判断红军2日之内就会全部渡过湘江。为了打一些红军作为交代,下令桂军夏威率第15军的2个师和第7军的1师,以3师之众向红军左翼进攻,和湘军成为夹击之势。

桂军从光华铺,新峪方向,全线进攻彭德怀的红3军团和红5军团。面对可怕的桂军,红军拼死狙击,双方伤亡都不轻。桂军和湘军不同,他们熟悉地形,而且比红军更善于这种山地作战。

红军在桂军凶狠的打击下伤亡更大,当日红军一个团长沈述清阵亡,继任沈的代理团长杜仲美稍后也阵亡,战斗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到了第二天,桂军的钢7军继续冲击红军3军团的主阵地。当时刚20岁的红军师长李天佑(李也是桂系出身,14岁加入桂军,参加过百色起义)回忆到:战斗一开始,就十分激烈。敌人在猛烈的炮火、机枪掩护下,向红军的前沿阵地猛扑。一时,卧在临时工事里的战士们全被烟尘遮住,看不见了。敌人以密集阵形冲锋,由军官在最前面带队,整营整连暴露地向前沿冲击。在桂军大炮的不间断的轰击支援下,在两个师的敌人不停地轮番冲击下,红军的简易工事几乎全被摧垮,阵地上红军指战员伤亡人数越来越多。到中午时分,正面与侧后迂回相结合的强敌进攻,已经把红军坚守的许多山头逼到了绝境。但是,敌人发起的十多次疯狂进攻,还是被顽强的红军打退了。情况已愈来愈紧张,前沿的几个小山头已经丢失,其余阵地上的几道工事也无险可守,完全裸露在敌人炮火的有效射程内。在敌人的猖狂进攻下,红军将士浴血奋战,有的山头战斗到最后一个,仍在与冲上来的敌人白刃肉搏。我师参谋长胡浚不幸中弹牺牲。

30日,光华铺一线阵地被桂军攻陷,红军退守二线阵地又激战一日,伤亡惨重。到了1日,李天佑这个彭德怀的主力师撤下来的时候,全师自师参谋长胡浚以下,第十四团团长黄冕昌阵亡,其他包括副团长,团参谋长,政治部主任,还有营、连干部几乎全部伤亡。全师战斗之前有3000多人,下来的时候连伤兵也只剩下约1000人。

但是,彭德怀红三军团面对桂军的打击,以惨重的代价坚持到了12月1日。

1日凌晨,中共中央深知形势严峻,红军面临主力覆灭的危险。博古,周恩来终于决定扔掉全部重装备和辎重,轻装突击。他们向全军作出了一个极为罕见的政治命令,勒令各部务必火速渡江,全文为:

一日战斗,关系我野战军全部。西进胜利,可开辟今后的发展前程,退则我野战军将被层层切断,我一、三军团首长及政治部,应该连夜派遣政工人员,分入到各连队去进行战斗鼓动。要动员全体指战员认识今日作战的意义。我们不为胜利者,即为战败者。胜负关全局,人人要奋起作战的勇气,不顾一切牺牲,克服疲惫现象,以坚决的突击,执行进攻与消灭敌人的任务,保证军委一号作战任务的全部实现。打退敌人占领的地方,消灭敌人进攻的部队,开辟西进的道路,保证我野战军全部突过封锁线,应是今日作战的基本口号。望高举着胜利的旗帜向着火线上冲去。

此时红军几乎丢弃了全部辎重,连重一点的火炮和机枪也丢掉了。他们不顾一切的急行军。由于浮桥过窄,大部队无法通行。很多战士跳入江水中,涉水而过。此时国军10多架飞机从衡阳机场起飞,猛烈扫射和轰炸,湘江浮桥附近全是红军士兵的尸体,江水也染成了红色。

到了1日中午,红军主力和军委纵队才渡过湘江。湘江东岸剩下的8个师中有6个师在湘军和桂军的夹击下拼死渡过湘江,都受到了严重的损失。此时林彪、彭德怀阻挡湘桂军的阻击部队,也实在守不住了。

1日早上,甚至有一股湘军摸到了林彪军团指挥部几百米内。还好,林彪的命大。当时有几个湘军士兵往步枪上上刺刀,准备冲锋袭击军团指挥部。此时阳光比较强烈,湘军刺刀发出耀眼的反光,被林彪的警卫员发现。警卫员立即开枪示警,林彪亲自持手枪指挥警卫营把这股湘军打退。如果不是这个警卫员眼尖,林彪和聂荣臻他们的下场实在难以预料。

红一军团和湘军血战二昼夜后,被迫从阵地撤出。红军和湘军都伤亡了数千人,双方战士尸体布满了觉山铺。当时红军军官回忆,一生中极少表露感情的林彪,在撤退时,遥望满山灰色的尸体(红军军服为灰色)泪流满面。建国后,身经百战的林彪和彭德怀元帅等人曾经重新游览过长征故道,但是两人都故意绕开了界首。可见此战的惨败,对红军指挥官造成的影响之深。

此战中,时任林彪团政委的杨成武在撤退中腿部中弹受重伤。由于湘军袭击突然,杨的部下和民夫都在战斗中被打散,昏迷的杨成武无法行走被扔在地上。好在湘军为了追击红军抢功,也没有来得及打扫战场,检查红军尸体。杨醒来以后,靠双手勉强爬行了一段路才遇到一个自己的警卫员。后这个警卫员找到两个民夫,并且用手枪威逼他们,才将杨抬走。杨成武70多岁高龄时回忆:我这把老骨头,险些留在湘江边上。

红三军团和红五军团伤亡更大,和桂军激战二昼夜后,勉强从阵地撤出。稍后该部全力急行军撤退,被迫留下了一部分伤兵和民夫,才摆脱了桂军凶狠的追击。此时,桂军和湘军突破了红军渡口的狙击线,完全控制了湘江两岸的渡口。还没有渡过湘江的三个军团的2万后卫部队和大量的挑夫辎重队,都面临灭顶之灾。他们不是被击溃,就是被全歼。

红军损失惨重

红5军团34师没有渡过湘江,在桂军两个师夹击下全军覆没。师政委程翠林,政治部主任蔡中先后阵亡,毛泽东的井冈山老部下,师长陈树湘腹部受重伤后被桂军俘虏。在押送回桂林途中,陈用手奋力拉断肠子自杀身亡。桂军民团士兵随即斩下他的头颅回去邀功。红34师成为湘江战役中唯一被全歼的红军师。

红3军团第18团也没有渡过湘江,全军覆没。还有一支比较特殊的部队,就是少共国际师。这支平均年龄仅仅18岁的5000多人的一个师,渡过江后只剩下2700人。

最后渡过湘江的1万人红8军团的二个主力师几乎被全歼,部分士兵逃散,整个军团只剩下1000多人。由于损失严重,后来取消了这个军团的番号,余部编为1个团。

1万1000人的红9军团的22师也基本被全歼,整个军团只剩下3000多人。

至于战斗力最强的红1,3军团,由于被迫和敌人硬拼3天。在湘军和桂军主力的打击下,也都损失近一半兵力,大伤元气。

整个战役中,红军减员3万1000多人,被俘约6000人,数千随军民夫逃散。这样,红军从战前的6万6000人,锐减到3万人左右,损失极为惨重。

需要说明的二点是:

一、红军减员的3万1000多人中,真正战斗中伤亡的顶多只有2万人。还有1万多人是被桂军湘军打散后,无法渡过湘江,也就无法找到部队,他们只得自行逃回家了。根据李德估计,在到遵义之前,一半的新兵都逃走或者损失掉了。据当时国军将领回忆,湘军和桂军都在湘江一线几百里距离建立遣散红军士兵的收容站,前后大约收容了数千人,后大部被遣送回原籍。

二、红军伤亡的很多士兵都是老战士。其中红1,3军团都是红军主力部队,战士大多是作战多年的老红军,有的甚至参加过前面全部5次围剿,本身就是红军的一笔财富。

结尾

至于湘江战役失败的原因,关键在于国军力量的强大和红军战术的失误。

湘军和桂军在战斗力上不比红军弱,加上战斗中他们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红军又被动的以阵地战的形式保卫渡口,同时还是在渡河一半时候遭到敌军攻击,所以伤亡惨重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红军方面,关键在于对全局掌握不够。从11月21日桂军让开桂北和湘江正面防线,到红军发现后在27日占领界首,整整7天时间红军没有发现桂军撤退这一重要的信息,所以没有在这段期间全力突击。

即使在11月28日以后,红军仍然对战局的把握不够。当时红军军委纵队距界首不过80公里。按照一般军事常识,师一级大军急行军,一天也可以达到40公里。如果果断扔下大部分辎重,轻装全力突击,最多二天或者二天半就可以赶到渡口,渡过湘江。

但是,红军高层没有觉察当时形势的严峻,自然也不会果断扔掉这些过年积累下来的珍贵辎重,包括大量的弹药和银元。所以28日以后,红军仍然带着大量笨重的辎重,包括兵工厂的一些大型机器,红军造币厂的印刷机,甚至还有红军医院的X光机。一台数吨重的机器需要数十人肩扛,在仅有数米宽的山路上行走,速度可想而知。他们以每天20多公里的速度行军,已经是最快的了。

根据陈云向共产国际的汇报资料上说:我们辎重太多,带了许多笨重的机器和大量的物件。我们把兵工厂,印刷厂,造币厂等工厂的机器,统统带走了。专门运输这些设备的挑夫和相关的护卫人员就有5000人。挑夫在山路行走非常困难,而我们携带的大量马匹和骡子也起到了相反的效果,因为山路太窄了。由于这些笨重的辎重,我们的军事行动困难重重。后卫部队往往落后先头部队达十天的距离(一百公里到一百五十公里)。我本人是后卫部队的政委,亲身经历了这些困难。有一次,我们顶着倾盆大雨,跋涉在泥泞之中,花了十二个小时,才走了四公里。

当时中共高层认为这些辎重物品都是战士用鲜血换来的,用彭德怀的话来说:我们红军转战赣南好几年,牺牲无数指战员,才打下这点家当。

如果这些辎重能够带到湘西建立苏区,有了这些辎重和军工设备,就会容易的太多。如果丢了这些东西,一切都要从0开始。没有个一二年时间红军根本恢复不到中央苏区的水平。

其实最先沿着相同路线转移的肖克红六军团也是这样,他们甚至把发电机也用几十个人扛着走,哪怕在贵州仅能通过几个人的小路上。这样的行军速度,对以逸待劳的桂军和湘军来说自然是最好的。

对于打击敌人来说,没有比等其渡河一半以后再出击更有利的了。此时敌人军队被大河分散,指挥系统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作战建制也会陷入混乱。更重要的是由于背靠绝地遭袭,士兵士气和心理会遭到重大的打击。中国历史上很多军队都亡于渡河一半的战斗,比如著名的淝水战役。

可以说,博古,李德他们携带辎重行军也不能说是错误。如果湘江战役胜利了,这些自然没有人会说。当知道桂军已经让出渡口以后,红军军事高层就应该果断放弃辎重,全军轻装行军,抢在敌人包围圈形成之前突围成功,这是兵家基本常识。

但是由于红军高层对战局把握不足,这个决定下得晚了好几天。到了1号凌晨,博古,李德,周恩来终于发现形势极端的危急,随即果断下令扔掉辎重以后,已经迟了。红军主力走了4天才赶到界首的渡口,此时桂军和湘军已经进攻2天了。

除了一部分红军没有渡过湘江,在敌人优势兵力夹击下很快溃散以外,最有战斗力的红军部队数万人为了保卫湘江渡口,也被迫和数倍于自己的强大湘军桂军打不擅长的阵地战,结果损失惨重。

至于国军这面的损失,湘军由于进攻最多,损失了6000多人。桂军比较狡诈,采取避实就虚的进攻,伤亡只有2000到3000人,都有一定的损失。

何健战后宣称湘军歼灭了红军3万人,缴获步枪1万支,俘虏2000多人。此时何健对白崇禧釜底抽薪一事还是很痛恨,他找了一些文人写文章攻击桂军避开正面,放共军逃走。

桂军只是在湘江战役结束以后,火速赶往界首一线,在附近捉拿红军伤病员,被打散的士兵,病号,红军雇佣的民夫等,共抓到3000人。白崇禧嫌抓到的人数不够,又找了一部分桂军的民团凑数字,拍摄了一个叫做《七千俘虏》的记录片,并且号称桂军取得了剿匪历史上罕见的大胜利。

蒋介石对湘江战役非常满意,他在整个战役中命令中央军避免参战,而是让湘桂军和红军火拼。其中尾随红军追击的中央军周浑元4个师,始终刻意保持和红军十几里的距离,并不和红军作战。湘江战斗打响以后,周浑元部仍然在十几里外缓慢行军,丝毫没有增援的意思。

至于薛岳的4个师和红军保持平行行军,在全州不远的零陵一带集结。到了桂军从湘江防线撤退以后,何健希望薛岳立即率领中央军接防。但是薛岳不愿意和红军拼,更不愿意在湘江把红军全部消灭,从而失去收复贵州,云南,四川的机会。

薛岳随便找了个部队长时间行军,极为辛苦,无力再战的借口,拒绝了何健的命令,按兵不动。

湘江战役后,蒋介石下令嘉奖湘军和何健,桂军和白崇禧,但是没有奖励中央军。结果年轻气盛的薛岳觉得被何健和白崇禧压制,心怀不满,居然扔下大军跑到南昌蒋介石行营要求邀功。

当时蒋介石在卧室睡觉,陈诚在客厅接见了薛岳。

薛岳怒气冲冲的骂道:我就是不服气,白崇禧和何健两个混蛋,打了假仗还要邀功(薛岳曾经在桂系当过军校校长,深受白崇禧排挤,有宿怨)。如果没有我们中央军10万部队在后面威慑他们,他们保证一枪都不会打。

陈诚知道蒋介石的脾气,赶忙劝解薛岳:你不知道校长的意思,湘江红军毕竟损失了3万人,面子上还是要做做的。

薛岳又说:3万?何健不是说他湘军自己就歼灭红军3万吗,白崇禧说桂军俘虏就抓了7000多人,歼灭共军4,5万。他们除了车大炮(粤语中吹牛的意思),还会干什么?为什么我们中央军对委员长忠心耿耿,连一点奖励也没有?

这时候,蒋介石突然满脸怒色的出现在客厅里,陈诚当场吓得手足无措,薛岳的气焰也一下落到底点,不敢出声。

蒋介石果真对薛岳破口大骂:薛将军,你的胆子真的不小。你想想,我部下数千将领,有哪个敢放下部队不管,从前线跑回后方向我要求公道?我问你,谁给你的这个权力?

薛岳一时汗流浃背,但是毕竟久经事故,并不慌乱:是委员长您给我的权力,我和部下对您只有一片忠心,所以我们觉得在会战中的功绩,比离心叛德的湘军桂军要大。

蒋介石听到后语气稍缓:你们感觉受了委屈?你十万大军追击红军几百公里没有受到奖赏?这样你就觉得不公平了?薛岳我问你,别人不清楚,你还能不清楚。你在中山先生身边担任警卫连长的时候,我就是他的副官。我蒋某从1910年开始投身革命,追随孙总理戎马20多年,算得上身经百战,九死一生。我问你,我有得过任何好处和报答没有?

有人说我热衷权力,所以在高位上不下来,畏惧倭寇,治国无方,是叛徒和懦夫。试问,现在国内军阀割据,北部倭寇盘踞东北,南部数十万中共军占据六大苏区。且不谈百万倭寇随时可能入侵华北,本国军阀部队总数就有一百五十万之众,盘踞国内十省。我中央军不过60多万,实际只控制豫苏皖浙鄂赣六省,经济也几乎都被列强控制,濒于崩溃。要对付倭寇,中共,军阀,实现三民主义革命胜利和国家民族复兴,谈何容易。

我如果不是为了国家民族,何必担起这个重担?携儿孙回溪口享受天伦之乐多好。

现在中共,日本,各地军阀,甚至本党内一些反对派把我当作刻骨仇敌,恨不得杀之后快。反蒋几次大战,你薛岳不但看过,也参加过,我们中央牺牲多大,你都是知道的。就是明刺暗杀,他们都搞过多少了。远的不说,2年前你同乡陈济棠派了一个人,在我庐山的别墅里面向我的轿子打了两枪,子弹擦着我飞过,打死了我身边的一个侍从。

我儿蒋经国10年前前往苏联担任人质,被斯大林流放西伯利亚,至今不得回国。我问你,你现在还有什么可说的。

薛岳听了这番话,默然无语,自觉惭愧。

蒋介石又说:你是一个军人吗,军人冲动一些,一时糊涂也没什么。但是,如果你要在中国成为一个真正出色的军人,要记住二件事情,一,可以犯小错,但是绝对不能犯一件大错。一生要小心谨慎,如履薄冰。二,中国和外国不同,在中国作为一个军人能够百战百胜,这还不够,一定要懂得政治。不懂政治的军人,是没法成就大器的。

陈诚闻言赶快对薛岳说:还不谢谢校长,他从来没有对部下教育过这些话。这是把你当作自己的子弟来教育。

薛岳只好说:谢谢委员长栽培,我知道错了。

蒋介石又说:你还要记住一件事情,在中国,受重用的人,不见得是我信任的人。但是我信任的人,一定会受到重用。好了,湘江的奖赏上我也有错。伯陵下面还要辛苦了,既要打赤匪,又要打土皇帝,很不容易的。国家能否借助红军统一西南各省,全靠你了。

薛岳明白了蒋介石的意思,回答:我明白了,我这就回前线,部署属川黔滇围剿红军。

蒋介石点点头,送薛岳出门。通过这次对话,薛岳彻底成为蒋介石的心腹将领之一。

至于红军渡过湘江以后,白崇禧还做了一件事情。他把追击红军,进入广西境内的中央军周浑元和湘军各一部包围缴械,并且武装押解出广西境内。在这些人保证绝对不进入广西以后,白崇禧才下令把武器交还给他们。

老萨感叹:军阀真是非常厉害啊。

后来,蒋介石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在1937年前后,调中央军主力进入湖南。从而把实力大为减弱的何健从湖南挤走,给了他一个中央内政部长的头衔。

如果没有中央控制住湖南省,那么抗战中的三次长沙大捷,歼灭日军10万就无从谈起了。之后,湘西雪峰会战完胜10万日军的胜利,自然也更不用说了。凭借湖南作为四川的战略门户八年之久,自然也不可能。

何健从此开始参禅拜佛的半隐居生活,最后在1949年解放军打到湖南之前去了香港,1950年去了台湾,任总统府国策顾问。1956年,何健在台湾突发脑溢血去世,时年70岁。

至于白崇禧和李宗仁二人,在1936年联合陈济棠发动反蒋的二广军事事变,被蒋介石轻松扑灭。

粤军将领因为反对内战,未战大部投降中央。陈济棠一人落荒逃到香港。而当时云南,贵州,四川和湖南都被中央所左右。

桂系由此彻底失去全部盟友和能和中央叫板的军事力量,在面对中央军40万主力南下进攻广西的情况下。白李二人终于屈服,同意取消广西独立的地位,只享有一些地方半自治的权力。

自此的14年后,广西虽然有一定的自治地位,但是再没有敢于和中央直接军事对抗。在抗战中,桂军参与了包括台儿庄战役,昆仑关战役等各大重要会战,广西1200万人中,出壮丁94万人,伤亡也很重,为抗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白崇禧本人由于是军事大师,在抗战,内战期间都是国军最高层的指挥官,参与了几乎所有国军重大战役,包括著名的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桂南会战昆仑关战役。内战期间,白崇禧担任国防部长一职。后国军在三大战役后全线崩溃,桂系实力在解放军的进攻下也全部瓦解,白崇禧一人也无力挽回。1949年,白崇禧随军撤到台湾,1966年在台北病逝。

至于白的心腹刘斐,在卧底20多年以后,1949年从香港脱离国民党回到北京,1983年病逝。

2月1日,中央红军在有史以来最大的惨败以后,最终全部渡过了湘江。3日到6日,红军火速越过了长征以来的第一座高山——老山界。13日,中央红军全部离开桂北,进入了第三站——贵州和云南。

附注:此时的红军各级指战员,都对如此的惨败极为不满,同时也对红军军事高层李德,周恩来,博古等人抱有很强的愤怒。他们认为,红军高层在湘江的指挥有明显的失误,该战役损失巨大,此时红军已经失去了打大仗的能力,如果再不能改变这样被动的地位,是很容易全军覆没的。

毛泽东利用这个机会,在湘江战役以后,一举走到了中共的一线岗位。这离他上一次被排挤出重要岗位,已经2年多了。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