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中国鹰派将校和知识分子的网上论战

最近在中国的微博和博客上,就中日争端和“国贼”等问题有一场激辩,一方是鹰派高级军官罗援少将和戴旭上校及其支持者,另一方是一些中国学者及其支持者。

兵家必争之地

罗援最近以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的名义,而不是以少将的名义,开通新浪微博。他开宗明义地写道:

“经批准我可以开微博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舆论阵地,你不发声,别人就发声,甚至冒充你的声音发出一些噪音。还有一些人趁机进行诽谤攻击、造谣污蔑。我们再也不能沉默了,不是在沉默中死亡,就是在沉默中爆发。为了我们亲爱的祖国、亲爱的党、亲爱的军队、亲爱的人民,我们应该战斗!”

这条微博被广为转发,得到三万多人评论。有人指出,罗援把人民放在最后面。还有人问,如果祖国、中共、军队和人民之间有利益冲突,那么他会为谁战斗?

罗援后来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诠释说,“国家”、“党”、“军队”、“人民”是一体的。

“轰炸东京”是托名伪造?

罗援还表示:“网上流传罗援提出要‘轰炸东京’、‘要率团登上钓鱼岛’,这些都不是我本人的观点。”而部分人士未经核实,就以此大做文章。

中国有些鹰派网民喜欢编造中国高官的强硬表态,例如把他们自己想说的硬话说成是国防部长的言论。还有网民散布所谓俄罗斯在中日岛屿争端上准备武力支持中国的谣言。

罗援还说,他所谓的“战斗”指的是外捍国权、内惩国贼、打击腐败、振我中华。

谁是国贼?谁有资格?

罗援少将的“内惩国贼”之说引起正反两面的热烈反响。不少毛派左派和对日问题上的鹰派给予支持,而不少自由派知识分子反对,他们往往被称为公共知识分子,简称公知。

有人要求罗援解释什么是国贼。空军现役上校、军事专家戴旭写道,复旦大学的冯玮,以及站在冯玮一边的何兵、袁伟时等人数典忘祖,就是国贼,他们不配称作公知。

戴旭还表示:“今天攻击罗援的那些人,一旦战事来临,相当多会是帮着美日打中国的中国人,就像一百多年前八国联军中的‘华勇’”。

同罗援辩论的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日本问题专家冯玮表示,他这个穷教授“无权无势无外国籍,更没有国库钥匙”,当不了国贼。

作家慕容雪村写道:“历史证明,小民当不了国贼,真正的国贼都是手握大权、鱼肉百姓的混蛋。”

成都学者何三畏表示:“国贼办事的特征,就是不跟人民商量”。

军人干政?

有人说,鹰派军官的“内惩国贼”论是军人干政。知名博主老榕写道,鼓动军队“内惩国贼”涉嫌违宪。

广州的历史学者袁伟时写道:“现役军人中有几个大嘴巴,经常信口开河,标新立异,对外以好战著称,对内则党同伐异,提出整套纲领。军队和军官不能干政,不能公开发表与政府不同的政见,这是常识。这些人如果按捺不住,想发表自己的政见,请退出现役。不愿退役则请老老实实遵守纪律,别惹是生非!建议中纪委和国防部好好管管他们。”

政治学者吴稼祥觉得“文职少将赤膊上微博”“是两会前的思想抢滩,让文革思维军事化?”

围攻爱国军人?

从中国移居加拿大的左派写手李牧形容这场论争是:“一闻‘内惩国贼’,所有的大公知小公知准公知同时跳起来吼:‘你在说谁!?’"

还有人形容这是公知们对主持正义的爱国军人群起而攻之。染香写道,这是资本“利用笔杆子优势来妖魔化枪杆子。资本发动围剿军方人士微博,说明资本夺权的急不可耐和资本势力之强大。”

毛派学者张宏良写道:“罗援将军开博2天粉丝20多万,可见战况何等激烈,中国大汉奸大买办已到了垂死挣扎的最后阶段。”

高官门第是非多

罗援的“内惩国贼”论也引起了网民对中共,对中共军队以及他本人和家人的议论。例如知名网友五岳散人写道:“先把你们军队的特权车整治好再扯这个吧”。

罗援是红二代和官二代,他的父亲罗青长是周恩来总理的亲信,当过国务院和党内高官。根据《百度百科》的说法,罗援的哥哥罗挺为海军少将,弟弟罗振为纽约华荣集团总经理。

网名为“东土秦火火”的一名北京人提出了18个有关问题。

历史学者雷颐在新浪网发表微博说:“平民没当国贼的资格,只有掌握国家重大军事行动提前把儿子调回后方、有权把自己两个儿子都搞成将军、有权再把一个儿子搞到美国当大商人的人,才有当国贼的资格。注意,我说的只是资格,不针对具体个人。只有这个权力层面的人,才有可能当国贼。现有将军要求内惩国贼,当指这个层面的人。”

军人开博,舆论洗礼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表示:“罗援将军开微博是好事。他是军人学者,观点如何另论,但微博上很缺严肃的国际战略学者,他们大多不敢来呵。民粹主义在微博上占绝对优势,中国的战略学家按微博标准,十个有九个都得被打成‘五毛’,因为他们每天的研究都离不开对‘国家利益’的考量。”

中国军方一般不允许军人在国际互联网上开设网站、网页、博客、论坛。但罗援少将指出,最近有关部门经过调研论证规定,从事军事学术研究与教学、经常参与涉外活动、需要经常与媒体接触的部分军内学者,在经过批准后,可以开设个人微博和博客。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