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莫言离诺贝尔文学奖有多近?

莫言(1955年2月17日- ),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一言堂

2012年10月6日,“中国作家莫言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这一标题,再度成为各大网页头版专题。其实,莫言“被诺奖”始于8月底,国外一个在线博彩公司开出诺贝尔文学奖赌盘,公布了预测获奖名单的赔率,莫言名列榜首。随后,微博上各种评论就出现了,比如,有人说莫言贿赂了诺奖资深评委马悦然。

一则消息,吹皱了一池湖水。这两天,网友为莫言会不会、该不该、配不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争得不可开交,隔空开始了一场又一场的虚拟群殴,这是一个让人忍俊不禁的网络奇观。且不说最热门人选并不等于就能获奖——这几年,村上春树连年成为热门人选,但每次都是泡影。关键还在于,莫言究竟有没有被提名,除了评奖委员会谁也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一个常识是,诺贝尔基金会的章程限制50年内有关被提名者的信息披露。

如果莫言连提名都没有,网友却在那里面红耳赤地争执,是不是显得既有趣又无聊?当然,说无聊也不无聊,每年的这个时候,国人的诺奖情结便有一次大爆发,今年自然不例外。无论是谈论莫言,还是贾平凹、李锐、王蒙、余华、曹乃谦等作家,无非是抒发压抑内心已久的诺奖情结,正如中国作协新闻发言人陈崎嵘所称:“为何年年都有人对会这样不确切的消息(中国作家获提名)表示关注,可能是因为中国有一部分人有诺奖情结。”

如今也有不少网友开始深思,中国作家到底配不配得诺奖,具体到莫言,一些人甲乙丙丁……列出了莫言不配得诺奖的理由。鲁迅说过:“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如果按照鲁迅的标准,大多数中国作家确实不配,问题是,配不配不是自己说了算,也不是网友说了算,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审人员自有一套标准和逻辑,我们何必过多置喙?

莫言是一个作家,他认真书写灵魂,描写对生命的思考、对时代的反思,从《红高粱》到《生死疲劳》,从《天堂蒜薹之歌》到《蛙》,以及《丰乳肥臀》、《檀香刑》……但凡真正看过莫言的作品,就会发现其作品始终贯穿着对历史的沉重反思、对现实的尖锐拷问以及对人性的剔骨描写,还有汪洋肆意的想象力。可以不喜欢莫言,也可以不喜欢他的作品,但非要用自己的标准要求莫言,用自己未能做到的人生坐标来衡量莫言,这是一种狭隘。

好在莫言一直很低调、很淡定,不是强调“我,没、看、法”,就是说“千万别提这事儿了”,而前几年莫言就说过,老是对诺贝尔文学奖念念不忘只是自寻烦恼。也许,关注诺奖,关注文学不是坏事,起码在纯文学日渐边缘的当下,这种聚焦提醒了人们对文学现状的凝望与省视。网友对莫言的求全责备,也是对中国作家深刻期待的一种寄寓,而作家可以无视喧哗与骚动,但不能无视内心和尊严,如何提供给世人更优秀的作品,如何重新唤起民众对文学的信仰,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微博秀

10月8日起,将陆续颁发出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据法新社最新的报道称,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很有可能会在中国作家莫言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中间产生。而全球著名博彩公司Unibet公布的赔率表上,首次出现在名单上的莫言排在第一顺位,村上春树紧随其后。莫言离诺奖多近或者多远?

@和菜头:哎呀,亲自提名了几个人之后,这个胸臆之间觉得舒缓了好多。动不动就莫言、余华、王安忆、陈忠实,却不知道有那么多作家在过去十年里支撑了中国图书业,安抚了亿万个孤独骚动的灵魂,帮他们打发了无数难挨的时光。请荣耀他们!阿门!

@刘春:没想到还有那么多人关心诺贝尔文学奖!没想到一向低调的莫言也那么多人反对!没想到很多反对的理由都那么神圣深刻那么超越文学!没想到早已被边缘化的老处女严肃文学突然一夜间门庭若市!没想到反对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某位中国作家的大多是中国作家!没想到假期这么短!没想到!你幸福吗?

@景凯旋:有编辑约我谈莫言可能得诺奖事,我回说不想谈这个话题。由此却想到在未来,中国有哪一个作家可以像普希金那样骄傲地说道:我所以永远能和人民亲近,是因为我曾用我的诗歌,唤起人们的善心,在这残酷的世纪,我歌颂过自由,并且还为那些倒下去的死者,祈求过怜悯同情。

@朱学东:莫言能否得诺奖,是围脖热点。去年朋友送我一套莫言文集,尚未得翻。于我而言,既不靠写作立身,也不投一支赌注,得奖之事,爱谁谁。不过,这奖金这声望,要是落我头上,更爱谁谁,这个小九九,我真有。你们有木?

@孙旭阳:莫言即使属于“无意识随大溜”,那也是他做事的原因,而不构成为其做事辩护的理由。这13亿人即使无一人可以逃脱如此指控,也不代表是非黑白标准就应该对这国失效或豁免。而且,莫言对你说过他很无奈,很随大溜吗?一个随大溜的作家,如何获诺奖?

@胡淑芬:我喜欢莫言的小说,不喜欢政治寓言诗。现在反对莫言的民间声音,本质上用的同一种逻辑。我们要求给文艺松绑,自己却给艺术家们套上另一种枷锁。一个国度的自由,首先是艺术家的自由。什么时候艺术家们在各种派别立场看来都可以政治不正确了,这个国度才是真正自由了。

@顾建平:莫言无疑是个优秀作家,即使得了这奖那奖也没啥丢人的。但他现有的作品,和我们当代中国似乎不大对称。如能与阎连科合体,获奖几率会更大,也许更能服众。

@郑杰:诺贝尔文学奖是否该授予莫言,跟他是否政治正确没关系。一个价值观正常的艺术家,作品未必出众;而一个对政治狂热的疯子,却可能是伟大的艺术天才。能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标准只应该是“作品对文学史的意义”,舍此勿论。从这个标准来看,我觉得莫言和村上春树都没资格获奖。

@瓦当:对莫言的质疑,大多出于“政治上正确”(而这恰恰是质疑者平素标榜反对)的思维。我认真读过莫言几乎所有的小说,感觉他恰恰是属于那种最为秉笔直书,最有勇气触及黑暗与良知的小说家。个人认为,莫言最大的缺点是自我重复。除此之外,单就小说艺术成就而言,他完全配得上诺贝尔文学奖。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