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杨靖宇只身对抗数百日军

当时日本随军记者写的《阵中纪实》说,日伪军这六百多人由于与杨靖宇连续作战,很长时间没有吃饭,没有得到休息,气温又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所以不断有人冻晕而倒。到天亮的时候,就剩下了五十多人实在走不动了,上午九、十点钟的时候,被日本的运输队接走了。就这样,杨靖宇只身一个人吧,和这六百多人斗了一宿……最后他是胸中数弹,壮烈牺牲,时间是1940年的2月23日下午四点半钟。当时,围攻的日伪军,不敢相信他们杀害的真是大名鼎鼎的抗日名将杨靖宇,叛徒程斌赶来确认。据伪《协和》杂志记者事后报道,带队的警佐西谷听说他们真的杀了杨靖宇,一点没有感到快乐,反而呜呜地哭了起来。

陈晓楠:各位好,这里是《凤凰大视野》,今天我们将会继续讲述东北抗战将领殉国的故事,新中国成立前夕1948年,中共黑龙江省委决定在松花江边建立一座东北烈士纪念馆。其中东北抗联将领杨靖宇是主要的纪念者之一。筹备期间,纪念馆的工作人员遇到了一个难题,由于战争年代,很多机密档案无法保存,在编写杨靖宇将军的简历的时候,他们甚至不知道将军是哪人,出生在何地,家里尚有何人?

父亲马尚德是抗日烈士杨靖宇?

为搞清烈士的身世,黑龙江省委特派了一个调查组,赶往杨靖宇年轻的时候,曾活动过的安徽河南一带去调查,他们此行结果如何呢?

解说:1949年前夕,当“淮海战役”的炮声响彻黄河两岸时,确山县城不时有人民解放军的大部队经过。这些大部队,多是从东北战场开过来的第四野战军。那些日子,李湾村的马从云、马锦云兄妹俩,每天都从村子赶到县城,看到大部队经过时他们就上前打听,同志,你们部队里有叫马尚德的人吗?他是我们的父亲。兄妹俩是从母亲口中得知父亲的名字,他们听母亲说,父亲于1929年到东北抗日去了,当时兄妹俩一个年仅一岁,一个出生才一个多月。

1945年日本投降后,已病危的母亲把兄妹俩叫到床前说,日本鬼子投降了,你们的爹很快就要回来了,记住,他叫马尚德。这是当年马尚德在开封读书时的照片,也是他留给家人唯一的照片,这张照片曾被家人藏在墙缝里,即使在逃难中,也把照片缝在棉袄里。

母亲去世后,马从云、马锦云兄妹俩凭着这张照片,在南下的部队中寻找父亲的影子。但是他们失望了,一种不祥之感袭上兄妹俩的心头。1948年,中共黑龙江省委筹建东北烈士纪念馆,人们查找到一张杨靖宇烈士当年的履历表,履历表年代久远,但上面依稀写着马尚德,号润生,到东北后曾用名杨靖宇。

朴春姬(东北烈士纪念馆副馆长):杨靖宇的事迹呢,实际上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广为传播。那么到底杨靖宇是哪儿的人?这个问题呢有多种说法,有的人呢就说他是安徽人。

王晓君(杨靖宇烈士陵园管理处处长):在建国初期有一篇报道,报道了杨靖宇将军的事迹。写的也是杨靖字,这个安徽人。这份报纸恰巧被当时他在哈尔滨工作期间的一位老同志看到,他看到之后就说,这个不对啊,我和杨靖宇将军在一起工作过啊,听他的口音应该是豫南的。

朴春姬:马尚德是河南人哪,他,我们当年在河南,发动农民运动的时候,我们都是一起从事过,杨一辰马上就给河南省,他的所在地确山县挂电话。

解说:凭着这张烈士残缺的履历,1951年夏天,黑龙江省委派出的调查组,在河南确山县李湾村找到了杨靖字烈士的子女,马从云和马锦云。得知父亲马尚德,就是耳中详知的东北抗日英烈杨靖宇,兄妹俩抱头痛哭。1953年冬天,马从云夫妇被邀请到哈尔滨,参观东北烈士纪念是不?山边有许多散住的一些老百姓,那么这些老百姓在某种程度来讲,就是抗联的衣食父母,敌人看到抗联和群众的联系主要是这个,那么它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说采取归屯并户,就是把山边的老百姓统统地给你撵到山下来,它选择一个靠火车道啊或者是公路比较近的地方,建立一个大屯。

刘善业:最小的屯子是五十户,有一百户的、一百五最大二百户,四周修上土墙,还有的是拉上铁丝网,四个角修上炮楼,农民出入都给你进行严格的检查。

赵俊清:谁家今儿来人了,谁家人多了人少了,它能够都掌握。那么要是抗联呢,它要想进入这个大屯子必须得攻打,所以说和老百姓基本就是这个断绝联系,特别是有一些抗联比较集中活动的地方,敌人也是非常狠毒,它把这部屯搞成叫做什么呢?叫做武装部落。所谓武装部落就是啥呢,有这个伪军,或者伪警察看守的部落。配有一定武装的,就是以前起码就是不在三九天住宿的时候,可以到老百姓家去住,那么现在山边这些房,老百姓都被撵到山下去了,而且这些房都烧毁了,抗联很难和老百姓取得联系。老百姓想有心去供应,你很难在敌人这眼皮底下去,把粮食运到抗联的手里去,那么想当兵,想参加抗联你也走不出去。

刘善业:东北老百姓都被圈起来了,你抗联你接触不到老百姓,你又没有吃的。你说你这个时候怎么办?你就是有时候有钱你也买不着,因为那个东西都是配给的,你根本就得不到。

解说:在日军分化下,杨靖宇的抗联第一军逐渐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赵俊清:一开始归屯的时候,群众这些保甲长还都对抗日,还挺有认识的,还挺支持抗日的,给抗日联军提供粮食啊,提供布匹啊,提供油啊,就吃的油啊等等。那么以后这些人被揭发了以后,因为日本人统治是非常严酷的,就是宁安的东京城这块,一共有十九个保甲长,结果呢都被逮捕了是不,完了有的被杀害了。就是因为他们替抗联筹集军粮,给抗联办事。

衣食窘困下遭受叛变

解说:由于日军利诱和不堪艰苦的生活,1937年至1938年间,杨靖宇抗联第一军的军需部长胡国臣,和政治部主任安光勋相继叛变投敌,两人向日本人进言,要消灭杨靖宇,必先除掉抗联第一军的一师。

刘善业:一军一师的师长程斌,那是杨靖宇的左膀右臂,而且这个人抗日很坚决,也非常能打仗,也很有威望,但是这个人反过来也很孝顺。他有一个母亲,他说你只要把他母亲抓来,他就会投过来。

解说:1938年5月,已投敌的原军需部长胡国臣,带着日本人来到了程斌的家里。

刘善业:当时程斌就说了,他说,大家也看到这个情况了,日本人围剿的非常紧。这个公路已经修到山上了,咱们现在的处境是越来越困难,我已经为国尽过忠了,我母亲和我哥哥被抓去了,我现在我得要尽孝了。

解云清(辽宁大四平乡村民):他们去搜了三回啊,头两回呀,也挺认真的就不降啊,也不想。后来他大哥说,你看咱们这三十多口的老的老小的小,你也要不降,咱们这三十多口家不就都完了吗。

朴春姬:程斌的姥姥,知道程斌叛变的事实之后呢,很是生气。后来他的妈妈呢,也不认这个儿子了。他的姥姥呢也说,我生着不用贼养,我死了不用贼葬。

解说:程斌投敌后,因熟悉杨靖宇的行踪和战术,被日本人用来专门对付杨靖宇,当时程斌带人将抗联第一军用来存放粮食、弹药等物资的七十个秘密营地破坏殆尽,并带领由抗联叛徒组成的挺进队,死死咬住杨靖宇的部队,使抗联第一军陷入既无补给,又无法喘息的危险境地。

刘善业:程斌没叛变之前吧,尽管他这个日本军队的这个力量非常强大,但是他到晚上就不敢进林子,你这一晚上你上外边空地休息,我这一晚上我蹿林子我能走很远,你根本找不着我。但等到程斌叛变以后,白天日本人打,晚上呢程斌追。

解说:面对叛徒迭出和部队密营频遭破坏,杨靖宇不得不将部队化整为零,以机动灵活与日军周旋。1940年前后,面对不利局面,一些抗联武装,在与苏联远东边防军协商后,先后退入苏联整训,有人劝杨靖宇,也将部队转移到苏联躲一躲,杨靖宇言,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军,你跑到苏联去还叫什么抗日联军。

后来又有人提出,把司令部藏到长白山的深山老林里去。杨靖宇说,抗日抗日,躲到长白山里猫起来,这叫什么抗日。一些老战士回忆,杨靖宇的声音非常大“嗷嗷”的。

刘善业:杨靖宇后来就说,我们在当地坚持吧,老百姓心目中就有一杆抗日的大旗,如果我们走了那这个大旗就倒了。我们用那么多战士和干部的鲜血,开辟了这一片游击区非常艰难,如果我们走了以后再回来,那我们再开辟这个游击区,得付出更大的代价,所以他说我坚决不能走。

陈晓楠:1940年是杨靖宇从河南来到东北的第十一个年头,这年1月,日本关东军吉林守备队司令官、陆军少将野副昌德,调集日伪军以及警察大队,共两万五千余人,围剿杨靖宇的抗联第一路军。面对日进重兵围攻,杨靖宇让主力部队北上躲避围剿,自己则带领一支数百人的小部队,在山林中和日军周旋。1月21日杨靖宇部队的一个团参谋丁守龙被日军抓获叛变投敌。日军掌握了杨靖宇的行动路线,此时因为连日鏖战,杨靖宇身边只剩下一个特卫排六十多人,特卫排排长张秀峰,十五岁就跟着杨靖宇抗击日军,可谓是出生入死形影不离。但是危机关头张秀峰却悲观绝望,带着绝密文件手枪子弹,以及抗联九千大洋经费下山投降了日军。杨靖宇的行踪这一下彻底暴露在了日军的视野之中。

日军追捕 率7名战士孤军奋战

解说:1940年2月1日,日军在杨靖宇的特卫排长张秀峰投降后,锁定了杨靖宇的行踪,伪满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指挥整个警察大队,和步兵团在飞机配合下,仅仅咬住杨靖宇,杨靖宇走到哪儿飞机也跟到哪儿,一张大网正向杨靖宇撤来。2月15日杨靖宇的身边,只剩下黄生发等7名战士。

刘善业:15日下午,这个杨靖宇呢就决定,让黄生发领着那三个伤员让他们走,这些人说谁也不走,完了后来杨靖宇就说走吧,后来他们说要跟杨司令死活都在一起。后来杨靖宇就说,都死在一起有什么好处,你们还是走吧,咱们多活一个人,就是多一份抗日的力量。

解说:在杨靖宇坚持下,黄生发带着3名受伤的战士,躲进密营养伤,杨靖宇则带着2名警卫战士,继续往南走力图与抗联第二路军会合,日伪军追捕杨靖宇时,在雪地上发现了一串大脚印。

刘善业:敌人就顺着他脚印追上来了,杨靖宇一看飞快地跑到山顶,那山都不太高,但是冬天雪很深很厚,然后日本人就往山上冲,杨靖宇和敌人对射起来了。打了一阵子以后,这个敌人一看就一个人就不打了。不打了以后就喊话叫你投降,杨靖字一看天也快黑了,他说行,你让我投降可以,你派人上来咱们谈谈。

日本讨伐队的一个头,他说,你等着我去和你谈,结果他刚站起来杨靖宇一枪,打中他胸部当时毙命。这个时候崔德风急了,大叫了一声也跳了起来,但是他刚迈出右腿,杨靖宇一枪把他右腿打断。

解说:此时杨靖宇已数日没进一粒粮食,但他与日伪军周旋,高大的个子跑起来将敌人远远甩到后面。

刘善业:当时一个日本随军记者,写的一个《阵中纪实》,他说,这六百多人由于很长时间没有吃饭,没有得到休息,连续作战,气温又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所以不断地有人冻晕而倒。到天亮的时候,就剩下了五十多人实在走不动了,上午九、十点钟的时候,被日本的运输队接走了。就这样杨靖宇只身一个人吧,和这六百多人斗了一宿。

解说:日伪资料《阵中日志》记载,他已经饿了好几天肚子,但是跑的速度却很快,两手摆动得越过头顶,大腿的姿势像鸵鸟跑的那样。2月16日,杨靖宇的两名警卫员到蒙江县大东沟的居民点买粮食时,被日军发现两人在激战中殉难。

刘善业:敌人就从聂东华的身上,搜出来了一些钱,完了还有一个口琴,还有一个杨靖宇的印章,杨靖宇的那个小印鉴。这个时候把谁呢,把张秀峰找来了,认这两个尸体,后来他说这两个人是杨靖宇的贴身警卫,所以日本人断定,杨靖宇肯定就在附近不远。

严密封锁,出村子、上山砍柴的、干活的,一律严密搜身,坚决不能带吃的东西,防止把食物送给杨靖宇。从2月18日两个警卫员牺牲以后,杨靖宇只身一个人,就在林子里转了五天。而且他还发烧,2月22日的晚上,他到了蒙江县的三道崴子,在一个小低窝棚里四周都漏风,他就在那个小屋里度过了人生中最后的一个晚上,那天晚上正好是正月十五。

孤胆英雄壮烈牺牲

解说:1940年2月23日上午,蒙江县保安村伪排长赵延喜和三个上山砍柴的村民,在一个窝棚附近,碰上一个衣衫褴褛,个子高大带枪的汉子,那位汉子给他们钱,希望他们能买回些食物和一双棉鞋。

刘善业:其中有一个人就说了,他说看样子你跑不出去了,这个日本人都把你包围起来了,不如你就向皇军归顺了,归顺了皇军不能杀你。后来杨靖宇说,你说的或许不错,但是我有我的想法,我坚决不能归顺。

解说:分手后,赵延喜当即向保安村伪警察分所告密,消息报给伪通化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岸谷根据报告中描述的体貌,判定此人就是杨靖宇。

2月23日下午,岸谷令蒙江县警察本部的警佐西谷,率一批抗联叛徒组成快速推进队,由伪排长赵延喜带着,赶到与杨靖宇约定交接食物的地方,在三道崴子七零三高地,发现了杨靖宇。

刘善业:一共前后是五支部队将近两百人,日本人就开始往上围。

解说:当时,杨靖宇与敌人相距不足三十米,日军不断劝降,后来日军在《战场实录》中这样记载,讨伐队已经向他逼近到一百米,五十米完全包围了他,讨伐队劝他投降,可是他连答应的神色都没有,依然不停地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交战二十分钟,有一弹命中其左腕,啪嗒一声他的手枪落在地上,但是他继续用右手的手枪应战。因此,讨伐队认为生擒困难,遂猛烈向他开火。

刘善业:最后他是胸中数弹,壮烈牺牲,时间是1940年的2月23日下午四点半钟。当时,围攻的日伪军,不敢相信他们杀害的真是大名鼎鼎的抗日名将杨靖宇,叛徒程斌赶来确认。据伪《协和》杂志记者事后报道,警佐西谷听说他们真的杀了杨靖宇,一点没有感到快乐,反而呜呜地哭了起来。当时,日军用一辆大车,将杨靖宇将军的遗体运回蒙江县城,在蒙江县民众医院,解剖了杨靖宇将军的遗体,在场的中国护士也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刘善业:他究竟怎么能活下来,日本人非常不理解,所以说就把他的胃给切开了以后一看,里面只有两团棉花,还有没消化掉的榆树皮,所以日本人也很震惊,也很敬佩他。

不会亡国 因为我们有铁血军人

解说:日军杀害杨靖宇将军后,为恐吓中国民众,把将军的头颅铡下,在通化“示众”三天,而后送到伪满洲国的新京长春请赏,并把将军的遗体埋在荒野里。后来人们传说,杨靖宇将军殉难后出现了一件怪事,负责围剿杨靖宇的司令官,日本关东军少将野副昌德,总是做噩梦,醒来后头疼难忍。

刘善业:就说他连续几天晚上做梦,梦见杨司令啊,张着两个手来向他要头,其实这都是一种传说。另外一个也说明了,日本人那种就是日本军国主义那种心虚。

解说:杨靖宇将军殉国后的1946年,中共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在吉林蒙江县建立了民主政权,将蒙江县改为靖宇县。1948年,中共地下党组织,在长春医学院找到了杨靖宇将军被药水浸泡的头颅,运出后由一名军官和五名战士乘专列护送到哈尔滨,安放在东北烈士纪念馆。1958年2月23日,在杨靖宇烈士殉国十八周年之际,中央人民政府,将杨靖宇的遗首和遗身合葬于通化杨靖宇烈士陵园。

刘加量(东北烈士纪念馆馆长):我们大家看到的这尊铜像呢,就是杨靖宇将军的铜像。那么杨靖宇将军这个铜像,它的名字叫脊梁,意思就是他是民族的脊梁,我们为什么用一个大树这个造型来塑出了这个像,就是我们为了纪念这位,在东北的林海中牺牲了的民族英雄和抗联的最优秀的指挥员。我们做出这个铜像让大家看到,说杨靖宇将军就像一棵大树一样,树在我们的心里。在抗日战争那个年代中间,他就是抗日联军中间的一棵大树。

陈晓楠: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曾经追捕杨靖宇的伪通化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在毒死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之后,剖腹自杀。在遗嘱中岸谷隆一郎这样写道:“天皇陛下发动这次侵华战争,或许是不合适的。中国拥有像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国。”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