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想租房 拿金条

先说一则旧闻。

1948年,解放军打东北,东北老百姓怕被炮火误伤,消息灵通的都提前出逃了,他们一路向西,逃进还没有解放的北平和天津,使这两座城市短时间内人口暴增。

1948年5月3日天津《大公报》报道:“东北来津的难民一天多似一天,东车站上蔚为一幅流民图,这些难民扶老携幼,每天到津二三百人之多。”他们来的时候不可能背着房子,来到天津之后,首先需要租房,由于难民数量越来越多,出租的房屋供不应求,房租自然也就越来越高。

到了1948年8月(这时候辽沈战役还没打响),在天津租房的工薪阶层已经完全吃不消了。像普通教师,每月工资交完了房租,剩下的钱还不够买一袋面粉呢,大伙都感慨说:“工作是自己的,薪水是房东的。”意思是工资差不多全被房东给剥削走了。

没有固定收入的房客,小日子当然更难。天津有个口袋班胡同,其中11号院住了一家姓杜的房客(这家人跟另外三户房客拼租一个院子),当家的是一位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太太。这老太太还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失了业,靠做小摊贩为生,老是被城管打;二儿子是个哑巴,在鞋店当伙计。东北人来天津以前,天津房租涨得不快,这家人还过得下去,后来呼啦一下过来那么多难民,房东开始猛涨租金,他们交不起,也租不到别的房子,因为凡是空着的地方都有人租着,想让现住的房客退房,得给人家“顶费”。需要多少“顶费”呢?至少两根“黄鱼”。什么是“黄鱼”?就是金条。

老太太拿不出“黄鱼”,当然也就搬不了家,只有跟房东求情,求他高抬贵手。房东不答应,说:要么加价,要么走人。老太太无法可施,在1948年8月27日早上,把裹腿布解下来挂在梁上,上吊自杀了。

追根溯源,老太太的死,不能怪从东北来天津的难民,因为趋利避害是人之天性,东北人跑到天津来,也是为了活命,并没想抬高这里的房租。要怪,得怪那个房东,他见利忘义,把人逼死,太没有人性了。

不过最终逼得老太太走投无路的,不是见利忘义的房东,而是租房市场上那一笔高得吓人的“顶费”。所谓顶费,就是后任房客从前任房客手里续租房子,需要付给前任房客的转租费。前面说过,老太太想租另外的房子,得付给前任房客两根金条,可她连房租都交不起,去哪儿找两根金条啊!

抗战胜利以后,由于战时轰炸造成的住房锐减和战后人口数量的增加,几乎各大城市都存在明显的住房短缺,要租房的人很多,能出租的房很少,一旦某个房客租到一所空房之后,他是轻易不会放手的,哪怕他已经买了房子,哪怕房东天天涨房租,他也要占住不放,直到另一个急需租房的人给他送上一大笔顶费,他才会找房东退租。

这里贴一张解放前上海某独栋洋房的招租广告:洋房,××路,独立,三开间,三层,花园,电、卫、煤、车全,顶费二十二条,请电××××洽。

这个广告是那所洋房的房客贴出来的,他想退房走人,但是在退房之前,还想发一笔大财——谁想租那所洋房,谁就得给他二十二根金条,不然他是不会退房的。

像这种荒诞情形,只会发生在住房绝对短缺的时代。搁现在,光北京就有几百万套(一说几十万套)空置房呢,去哪儿租不到房子,你一个破房客,房子爱退不退,让俺们拿金条给你?别做梦啦!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