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您相信96%的官员只有一套房吗?

哈尔滨桥断人亡,国人震惊。

结合基本建设工程从立项到发包再到施工的暗箱操作之普遍,想找到事故责任人相当不易。

地方领导建成剪彩踊跃参加,因为这是政绩,是GDP,是民生,是上级领导赏识的敲门砖,但塌了,就是被骂、被问责甚至罢官去职的罪证。因此往往表现得很羞涩,查找各利益链条中的责任人就难。

比这还难的事是官员个人财产公示。

鉴于官员都是全体纳税人养着的,且越养越多,加上三公支出水涨船高,负担有些过重,在自己收入增速比财政收入相差愈大的今天,开始对官员的收入产生了浓厚兴趣。

史称公民意识的觉醒。

毕竟,政府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实现的目标是构建服务性的法治政府,面对人民的疑惑,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开始了各类官员财产公示的尝试。

其实,仅从工资条看,官员的收入不高,部分落后地区的主要领导拿出来晒一下,都能让人产生为他们募捐的冲动。

但算上福利待遇,部分官员的财产则可能会让人民普遍羡慕嫉妒,部分会恨,其中主要财产便是住房。

最近,徐州市贾汪区人民政府的600多名科级干部们便顺应民意,主动晒家底。

令人惊讶的是,在记者随机查看的100名干部个人公开信息中,像区财政局副局长朱珺申报2至3套住房的只有4人,其余96人的申报内容如出一辙有住房1套;除工资外,无其他非正当收入。

干部一套住房率高达96%,要么说明这个区属于有关部门失职,没有及时发现这个动人的廉政集体,要么说明其中不少人公开对组织和公众撒谎。

与其让公众陷入旷日持久的猜测,不如组织社会各界人士一起积极核实,否则很难真正取信于民。

长期以来,由于权力过于集中,且在运行过程中不够公开透明,加上体制内监督流于形式或直接利益集团化,社会依法监督的渠道狭窄堰塞,便加剧了官民之间的对立,甚至严重影响了公权力的公信力。

比如目前国家机关艰难启动的财政账本公开尤其是三公消费公示,由于缺乏到位的监督,很难从根本上消除公众的疑惑,而且公示后暴露的诸多问题也没有强有力的问责制度和手段,导致走过场的痕迹很重。

牵扯到官员自身财产,在各项制度不健全的前提下,公仆们自然有了更多造假的空间要知道,说真话的代价往往是严重的按中国刑法规定,贪污受贿5000元就够被双规乃至进班房的标准了。假如在申报过程中不慎暴露了自己有多套住房,便会与工资条的收入对不上,不是惹火烧身吗?加上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作怪,相应的问责温柔似水,这样的财产公示也就变成一场难以服众的秀了。

专家调查发现,一些地方官员财产公示试点后,会出现“零投诉”“零举报”现象,这反映了群众对于公开制度本身的不信任。

在现有制度环境下,廉政建设的主体还是党政监督,因此为了取信于民,有关部门应当面对96%的一套率主动出击,对廉政风险高的岗位进行重点排查,发现问题一查到底,做到惩防结合。

而在官员的选拔任用环节,要关注其道德诚信素养,将欺骗组织、人民的人提前屏蔽出官员队伍之外。

当然,官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的建立,还有赖于社会信用体系和信息化体系的建设。

不过,96%的一套住房率的出现,更主要说明了政府接受社会监督和依法约束公权力的重要性。

猛一看是孔繁森,仔细一看是王宝森的悲剧太多了。

多少自称一套住房的官员经得起追问和追究呢?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