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回忆我的爷爷张灵甫

 


  
张灵甫(1903年8月20日-1947年5月16日),汉族,陕西长安人。中国国民党陆军中将,原名张钟麟,字灵甫,后改名张灵甫,字钟麟。1903年8月20日生于陕西省长安县(今西安市长安区)东大乡东大西村。曾任中国国民革命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师长。国共内战时期1947年5月16日阵亡于孟良崮战役,终年45岁。

军事生涯

1925年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
1926年10月,国民革命第一军第21师步兵排长见习官,后升任排长;
1926年秋冬,国民革命第一军第21师连长;
1928年12月29日,国民革命第一军第1师第2旅6团1营2连连长;
1929年5月,国民革命第一军第1师独立旅第2团3营9连连长;(蒋桂之战结束后,第四集团军第17师被缩编成中央军独立12旅,独立旅不久后被编入第1师);
1930年5月,国民革命第一军第1师独立旅第2团3营营长少校;
1932年冬,国民革命第一军第1师独立旅第1团团副中校;
1933年,国民革命第一军第1师独立旅第1团团长上校;
1935年,杀妻吴海兰,被关入“模范监狱”;
1937年,第51师师部高参上校;(同年51师58师编成第74军,次年57师拨入第74军序列)
1937年10月,第74军第51师第153旅第305团团长上校;
1938年9月,第74军第51师第153旅旅长少将;
1940年冬,第74军第58师副师长少将;
1941年10月24日,第74军第58师代师长;
1941年冬,第74军第58师师长少将;
1944年5月,第74军副军长;(同月保送入陆军大学甲级将官班第二期深造)
1945年2月20日,授予中将军衔;
1946年4月20日,第74军中将军长兼首都警备司令;
1946年5月至6月,陆军整编第74师中将师长(第74军整编番号更为陆军整编74师)
1947年5月16日,在孟良崮战役之中阵亡,享年45岁。

爷爷的家境和家庭成员

爷爷出生于东大村,东大村位于陕西西安城的南郊,离城里大约五十华里,当时是个大村庄,有村民近千户。光绪二十九年农历六月二十八,也就是公历一九零三年八月二十日,我爷爷出生了。出生时正在三伏天里,酷暑难当,但是并没有影响太爷爷的心情,他当时乐得合不拢嘴。张鸿恩就是我太爷爷,我爷爷的父亲。我的祖辈世代在当地务农,爷爷出生时家里田产并没有几亩地,又碰到饥荒的年代,可以说家境贫寒。太爷爷没机会正经喝过几天墨水,但论种地,他可是乡里闻名的一把好手,乡里人也爱向他讨教经验,都称他是耕种状元。太爷爷靠着自己的勤劳和精明持家的能耐,把一份家业逐渐扩大。后来能养骡子又养牛,还在村里拥有了近三十亩良田,还在西安开起了米铺。到了1949年的时候,太爷爷的家产除了城里的几家商铺之外,在村里土地也扩展到了一百二十多亩,家里还雇有好几个长工,在村子里属于相当殷实的人家了。后来他被划为地主,1953年自杀身亡。这就是爷爷的家境了。

爷爷的妈妈,也就是我太奶奶,名叫靖秀英。婚后不久,她和太爷爷便育有一子,名叫张毓麟,字秀甫。爷爷在家里排第二。按照家族传统,爷爷那辈取名与字全都以“麟”字和“甫”字结尾,张鸿恩便顺着这个名号,给儿子取名钟麟,字灵甫。爷爷的童年时代没有享受到多少的母爱,太奶奶靖秀英在他大约五六岁的时候就撒手离开了人世,留下他和哥哥小兄弟俩成了没娘的孩子。直到好多年之后,太爷爷张鸿恩才续娶了继母滕氏,继母过门之后,先后生下了两个孩子--张翰麟和张阁麟,其中张翰麟后来因肺病早逝,所以爷爷家成年的其实是兄弟三人。这就是爷爷的家庭了。

童年

我爷爷自小就失去母亲,太爷爷忙不过来,很少管爷爷。当时人评价爷爷的童年“幼时嬉戏,多习战阵,自任指挥,授以坐卧进退之方,辄能中矩。朋辈中偶有龃龉,经片语折中,罔不立效。及入学,成绩冠同曹。”“幼时嬉戏,多习战阵”,是小男孩们喜欢的官兵打强盗一类的游戏,爷爷在游戏中时常扮演着一个一呼百应的孩子王的角色。与同龄的孩子相比,他身高马大,话虽不多却说一不二,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摄人威势,令别的孩子不得不折服,干起架来,一般也吃不了亏,游戏的结果,是爷爷这一伙人大喜而令别的孩子眼泪鼻涕大放悲声。后来太爷爷决心管管爷爷,让他每天跟着他伯父学,所以爷爷最早认字是从伯父那里学来的。爷爷伯父写得一手好书法,爷爷后来迷上书法,就是从小受了这位爱好书法的伯父的影响。等爷爷再大一些,太爷爷把他送到私塾。在爷爷小兄弟几个中,爷爷从小读书就显露出颇高的天分。一上私塾,他的兴趣就开始转移到课本上来,玩闹的野性收敛了不少。那个时候他虽然年纪还小,四书五经读得半通不懂,却能过目成诵,还特别喜欢课本上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散课之后,他有事没事就会掏出笔墨纸砚来,按照先生的教法,在白纸上依样划葫芦,一画就是大半天,颇有定力,连院子外面其他孩童的嘻闹,也不再象以前那样对他具有吸引力了。大人们都说,钟麟读书之后象是变了一个人,从顽童变成了书童。先生更是喜欢爷爷读书的聪颖和这股子执著认真的劲头,直说儒子可教也。在爷爷读完私塾大约十岁的时候,太爷爷把爷爷送进了长安县高小。说是县高小,因为西安的半个城也属于长安县管辖,其实学校就在西安城里。城里的小学与乡村的私塾大不相同,当时西学东渐,高等小学堂比村里的私塾新派得多了,校园课室象模象样,学习的科目除了背古文打算盘,老师还教授一些科学知识,比如人是从猴子变过来的呀,人其实都生活在一个圆球上,头脚颠倒怎么又不会掉下来的呀等等。这些新鲜的花样,对于好学的爷爷既新奇又有趣,每天上学读书就更加兴致勃勃了,他的学业也越来越出色,还曾经在全县的小学会考中名列前茅。有一天,私塾先生到西安城里办事后回到了乡下,一进东大村的北门,他就兴奋地逢人便说:“钟麟这次可给咱村露脸啦,全县会考得了个状元!”从小看大的村里孩子在县里的考试中夺魁,不谛是草窝里飞出了金凤凰,私塾先生自然有理由满脸放光了。爷爷成了村里有名的小才子。

中学

爷爷小学毕业后,他读书的聪颖和优秀的成绩,令太爷爷燃起了望子成龙的期望,让爷爷继续上学,于是爷爷不久便考入了陕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这所学校为当时西北五省的著名学府。中学时代的爷爷对文史典籍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他的国学根底甚佳,对诗书古籍很有心得,还喜欢研读历史,关羽、岳飞、文天祥这些古代英雄都是他的崇拜偶像,他尤其喜欢吟哦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并亲自手书悬挂室内作为励志的座右铭。爷爷还有另外一个雅好,就是研习书法。爷爷自幼性格就相当地认真执著,大凡感兴趣的事会做得十分投入。自从上私塾迷上书法之后,小小年纪的他一直练笔不缀,及上师范,西安的文庙碑林就在学校的附近,这里是古城书法爱好者的聚集地,对爷爷来说更是近水楼台,他时常在那里流连忘返。逢到周末节假日的时候,同学们回老家的回老家,逛街的逛街,他却很少回乡下,也不喜与同辈一道嘻戏,而是寄情于笔墨之中,常常独自一人带上文房四宝,跑到碑林去临摹历代书画名家的碑帖,有时写得聚精会神,痴迷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常引来旁人的围观赞叹。那时候他最喜欢练习的是何绍基的字,何绍基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碑派书法的开拓者,他的风格自然而跌宕,细腻而粗犷,外行人看似形拙,内行人却赞其风骨,被书法界誉为精妙、奇特、独树一帜。爷爷因而练得一手颇见功力的碑体字。功夫不负有心人,少年爷爷的书法造诣,在坚持不懈的勤学苦练之中日臻提高。在省立一师的时候,他每每代表学校参加学生书法展览和比赛,他的书法不仅闻名全校,就是在西安城里也逐渐有了点小名气。几十年后,他的一师同学师哲在回忆录里还提到:“灵甫与我同窗四年,写得一手好宇。”学校出了个学生书法家,老师们很感自豪,尤其是爷爷的老师韩兆鹗先生,更把他引为自己的得意门生,多方关照,时常为他在学校里举办书法展览,使得他名声在外。爷爷少年书法家的名声从学校传了开去,结果传到了于右任的耳朵里。于右任到省立一师参观时,少年爷爷在书法大师面前毫不怯场,当场研墨挥毫。于右任见爷爷英目秀气,写出字来却笔力雄劲,连声夸赞:“好字,好字!后生可畏!”于右任的字本是从何绍基的魏碑体演变而来,爷爷有练何体的深厚功力,经于右任略加指点,学于体的字很快就上了手,后来他模仿于右任的字体,也能达到真假莫辨的水平。就这样,这一老一少陕西乡党因研习书画而结下了雅缘,成了忘年之交。爷爷的中学时代在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二三年之间,正值学运,爷爷所就读的省立一师作为当时西北五省的著名学府,在西安学运中堪称先锋。在一片热气腾腾的爱国学生运动中,少年爷爷也难以置身事外,时常在学校的集会上与同学一起发表一些慷慨激昂之辞,是古城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